7.2食品中的营养素 课时作业(解析版)

文档属性

名称 7.2食品中的营养素 课时作业(解析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47.8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沪教版(试用本)
科目 化学
更新时间 2020-03-12 23:03:56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7.2食品中的营养素
课时作业(解析版)
1.健康的生活离不开化学,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糖类物质是重要的营养物质,因此可以大量摄入
B.为了保持身材苗条,可以只吃蔬菜和水果
C.为了预防贫血,可以适量的食用含铁元素丰富的食物
D.为保持肉制品鲜美,可以在香肠中加过量的亚硝酸钠
2.小锅米线是官渡特色小吃。下列制作小锅米线的食材中富含蛋白质的是
A.米线 B.瘦肉 C.食用油 D.韭菜
3.下列有关化学与人体健康关系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
A.缺铁易引起坏血病
B.儿童缺钙易患佝偻病
C.缺碘会引起甲状腺肿大
D.缺乏维生素A会引起夜盲症
4.狗不理包子是天津地方特色美食,其食材瘦肉中富含的营养素为( )
A.糖类 B.维生素 C.油脂 D.蛋白质
5.下列食物中富含维生素C的是( )
A.鸡蛋
B.西红柿
C.米饭
D.牛肉
6.下列食物主要为人体提供蛋白质的是
A.豆腐 B.土豆 C.白菜 D.奶油
7.我们每天要保证各种营养素的均衡摄入,以下食物主要提供糖类的是( )
A.鸡蛋 B.大米 C.香蕉 D.黄瓜
8.下列食物富含蛋白质的是(  )
A.青菜 B.大米 C.豆腐 D.玉米
9.6月1日为“世界牛奶日”.某品牌高钙牛奶中富含蛋白质、糖类、无机盐等营养物质.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蛋白质、糖类都属于有机物
B.人体缺钙易引起甲状腺肿大
C.糖类由C、H、O三种元素组成
D.误食重金属盐可喝鲜牛奶解毒
10.河南烩面享誉全国。烩面选用优质面粉,配以粉条、豆腐丝、青菜、羊肉等辅料。其中富含维生素的是
A.青菜 B.豆腐丝 C.羊肉 D.粉条
11.下列关于人体营养与健康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鱼类、豆类食物富含蛋白质
B.糖类是人体生命活动最主要的能量来源
C.人体内的脂肪是维持生命活动的备用能源
D.人体需要的维生素可在人体内合成
12.均衡膳食是身体健康的重要保证。下列食物主要为我们提供糖类的是
A.米饭、土豆 B.番茄、黄瓜
C.牛肉、鸡蛋 D.奶油、花生油
13.碘是国防、工业、农业、医药等部门和行业所依赖的重要原料,也是人体不可缺少的微量元素之一,人体内缺少碘引起甲状腺肿大,幼儿缺碘还会影响生长发育。因此,我国在1979年提出,在食盐中加入碘以满足人体对碘的需求。自然界中,大部分土壤、岩石、江河湖水中的碘含量都很低,而海水中却蕴藏丰富,同时很多海藻和贝类等动植物体内都含有丰富的碘,主要是因为某些海藻具有吸附碘的能力,如干海带中碘的含量一般为 03%~0.5%,比海水中碘的浓度高10万倍。在实验室里可以用简单的方法检验海带中含有碘元素:将干海带剪碎放入烧杯中加水浸泡,取少量海带浸泡液于另一烧杯中,再加入少量淀粉,此时得到白色悬浊液。用滴管取过氧化氢溶液逐滴滴加并震荡,可看到悬浊液变蓝,说明有碘单质(I2)生成。反应原理是浸泡海带时,得到含有碘化钠(NaI)的溶液,H2O2与碘化钠反应生成碘单质和一种常见的碱,碘单质遇淀粉后溶液变蓝。工业上可用氯气 (Cl2)从含有碘化钠的海产品中提取碘单质,同时生成氯化钠。
依据文章内容和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海产品中富含的“碘”是指_______________(填“元素”或“单质”)。
(2)人体缺碘产生的后果有_______________。
(3)写出工业上提取碘单质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该反应属_______________反应(填基本反应类型)。
(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________(填序号)。
A 为了健康,补碘越多越好
B 加碘盐就是在食盐中加入含碘元素的化合物,如 KIO3
C 过氧化氢溶液与碘化钠溶液反应的方程式为:H2O2 +2NaI=I2↓+2NaOH
D NaI和I2中的碘元素的化合价相同
14.饺子是中国传统食品,重要节日我们有吃饺子的习惯。同学们包饺子的过程发现了许多化学知识。
(1)包饺子所用的原料包括面粉、水、牛肉、芹菜、食盐、植物油等,它们含多种营养素。其中牛肉富含的营养素是 ___________________。
(2)调馅时使用铁强化酱油,酱油中加铁是为了防止______________。
(3)煮饺子用的炊具是不锈钢锅,不锈钢属于_____________(填“金属材料”或“合成材料”)。
(4)煮饺子时用天然气加热,写出天然气主要成分燃烧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
(5)饺子煮熟后关闭燃气阀门,此灭火原理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
(6)用漏勺捞饺子,与我们所学______________ (操作名称)原理相似。
(7)吃完饺子,餐具上的油污用加入洗洁精的水更易洗掉,原因是______________。
15.如表中是四种常见的食品添加剂。根据信息回答问题
名称
亚硝酸钠
阿斯巴甜
β﹣胡萝卜素
环七糊精
化学式
NaNO2
C14H18O5N2
C40H56
(C6H10O5)7
类别
防腐剂护色剂
甜味剂
着色剂营养强化剂
增稠剂
最大使用量(每1kg)
腊肉0.15g
饮料0.5g
淡奶油0.02g
胶基糖果20.0g
(1)上述四种物质中不属于有机物的是___。
(2)阿斯巴甜___(填“属于”或“不属于”)糖类。
(3)添加了阿巴斯甜的某饮料中,经检测含氮元素的质量分数为0.028%(除阿巴斯甜,其它物质不含氮元素)。则该饮料中阿巴斯甜的质量分数为是否超出最大用量___(填“是”或“否”)。
(4)“我国应该禁止使用所有的食品添加剂”,这种说法是否正确并说明理由:___(写一条即可)
16.化学与生活息息相关,我们的衣食住行都离不开化学。
(1)人们通过食物获取各种营养素。
①下列食品中富含糖类的是______(填序号)。
A 炒面中的油脂 B 米饭中的淀粉 C 拌菜中的黄瓜 D 芹菜中的纤维素
②为了防止骨质疏松,人体每日必须摄入足够量的______元素。
(2)汽车是重要的交通工具。汽车使用的燃料是汽油。在汽油中加入适量的乙醇就得到乙醇汽油,使用乙醇汽油可以节能环保。请写出乙醇燃烧的化学方程式______。
(3)春季更要注意森林防火,消防队扑灭森林火灾常使用的灭火方法是______。
17.田老师为让学生更好理解蛋白质的“盐析”与“变性”,对教材实验进行改进并完成了如下实验.
序号
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

在盛有鸡蛋清的试管中滴加饱和硫酸铵溶液
有白色絮状沉淀

将①所得沉淀取出少许放入试管中,加入足量蒸馏水
沉淀完全溶解

在装有硫酸铵晶体的试管中加少量蒸馏水
沉淀完全溶解

在盛有鸡蛋清溶液的试管中滴加乙酸铅溶液
有沉淀

将④所得沉淀取出少许放入试管中,加入足量蒸馏水
沉淀未溶解
(1)实验①②③研究的蛋白质的特性是__________(填“盐析”或“变性”);
(2)补充实验②的目的是说明实验①中蛋白质发生的________(填“是”或“不是”)化学变化;
(3)设计对比实验①、③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针对实验④,小黄同学提出了质疑:使蛋白质发生上述变化的是否为重金属离子.请补充完成实验⑥,供选择的试剂有:鸡蛋清、蒸馏水、食盐水、硫酸铜溶液、浓硝酸.
序号
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
重金属离子使蛋白质发生了变化
18.蔗糖是生活中常见的一种物质,某兴趣小组对“蔗糖的组成”进行了探究。
(作出猜想)小组同学认为绿色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将二氧化碳和水转化成葡萄糖和氧气,葡萄糖进一步转化为蔗糖,故蔗糖中一定含有碳、氢元素,可能含有氧元素。
(实验探究)
方案一:小明将蔗糖放在氧气中燃烧,检验生成物中有水和二氧化碳,得出结论“蔗糖是由碳、氢、氧三种元素组成的”。小刚认为该方案不合理,实验只能说明蔗糖中一定含有_________元素。
方案二:用如图所示装置进行实验,实验开始先通入一会儿氮气,然后关闭弹簧夹,点燃酒精灯给蔗糖加强热。
(1)先通入一会儿氮气的目的是____________。
(2)实验中酒精灯加网罩的目的是___________。
(3)观察到__________出现,说明蔗糖中含有氢元素和氧元素。
(4)观察到硬质玻璃管中残留有黑色固体,他猜测该黑色固体是单质碳,并继续利用上图所示装置,另选试剂进行了验证单质碳的实验。实验过程和现象如下表:
实验过程
实验现象
在烧杯中倒入适量的澄清石灰水,往硬纸玻璃管中通入氧气,点燃酒精灯
①硬纸玻璃管中的黑色固体剧烈燃烧,发出白光;
②____________。
写出上述实验过程中烧杯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
(实验结论)蔗糖是由碳、氢、氧三种元素组成的。
(计算验证)
已知:化学变化中,分子的种类发生改变,而原子的种类、个数和质量都不发生改变。现称取34.2 g蔗糖,隔绝空气加热,测得生成52.8g CO2和19.8g H2O。则34.2 g蔗糖中各元素的质量:①碳为_______g,②氢为_______g,③氧为_______g。据此可知蔗糖的化学式为________(选填字母)。
A.C6H5NO2 B.C6H12O6 C.Cl2H22O11
参考答案
1.C
【解析】
A、糖类物质为我们身体提供能量,但摄入大量糖,会导致体内脂肪过多,引起肥胖;长期过多,引起高血糖,甚至会引起糖尿病,故不符合题意;
B、蔬菜和水果提供丰富的维生素,但无法提供蛋白质,因此,为了保持身材苗条,只吃蔬菜和水果,人体的营养就不均衡了,故不符合题意;
C、铁元素可以预防贫血,因此,为了预防贫血,可以适量的食用含铁元素丰富的食物,故符合题意;
D、亚硝酸钠能致癌,为保持肉制品鲜美,不可以在香肠中加过量的亚硝酸钠,故不符合题意,故选C。
2.B
【解析】
A、米线富含糖类;故选项错误;
B、瘦肉富含蛋白质;故选项正确;
C、食用油富含油脂;故选项错误;
D、韭菜富含维生素;故选项错误;
3.A
【解析】
A、缺铁会引起贫血,缺乏维生素C会引起坏血病,符合题意;
B、儿童缺钙易患佝偻病,说法正确,不符合题意;
C、缺碘会引起甲状腺肿大,说法正确,不符合题意;
D、缺乏维生素A,会引起夜盲症,说法正确,不符合题意;
4.D
【解析】
瘦肉中富含蛋白质,而不是糖类、维生素、油脂,故D。
5.B
【解析】
蔬菜和水果中维生素的含量较多,所以选西红柿.
6.A
【解析】
根据人体所需六大营养素的种类、食物来源,结合题中所给的食物判断所含的营养素,进行分析判断。
A、豆腐中富含蛋白质,说法正确。故符合题意;
B、土豆中富含维生素、糖类,说法错误。故不符合题意;
C、白菜中富含维生素,故选项错误。故不符合题意;
D、奶油中富含油脂,故选项错误。故不符合题意;
7.B
【解析】
A、鸡蛋中富含蛋白质,故A错误;
B、大米中富含淀粉,淀粉属于糖类,故B正确;
C、香蕉中富含维生素,故C错误;
D、黄瓜中富含维生素,故D错误。故选B。
8.C
【解析】
富含蛋白质的是C. 豆腐。A. 青菜,富含维生素。 B. 大米,富含淀粉。D. 玉米,富含淀粉。
9.B
【解析】
A、有机物是指含碳的化合物(碳的氧化物、碳酸、碳酸盐除外),蛋白质和糖类符合定义,故A正确;B、人体缺钙易引起骨质疏松,故错误;C、糖类由C、H、O三种元素组成,故正确;D、可溶的重金属盐有毒,能破坏人体蛋白质的结构,使之失去生理功能,牛奶中含有大量的蛋白质,饮用牛奶可防止人体蛋白质被破坏,故D正确.故选B
考点:生命活动与六大营养素;有机物的特征、分类及聚合物的特性;人体的元素组成与元素对人体健康的重要作用;常见中毒途径及预防方法
10.A
【解析】
A、青菜中富含维生素,故符合题意;
B、豆腐丝中富含蛋白质,故不符合题意;
C、羊肉属于肉类,富含蛋白质,故不符合题意;
D、粉条是由大米、小麦等制得的,富含糖类,故不符合题意;
11.D
【解析】
A、鱼类、豆类食物都富含蛋白质,正确;B、糖类是人体生命活动最主要的能量来源,正确;C、人体内的脂肪是维持生命活动的备用能源,正确;D、人体需要的维生素不能在人体内合成,主要从外界摄入,错误。故选D。
12.A
【解析】
A、米饭、土豆中富含糖类,正确;B、番茄、黄瓜中富含维生素,错误;C、牛肉、鸡蛋中富含蛋白质,错误;D、奶油、花生油中富含油脂,错误。故选A。
点睛:掌握各营养素的食物来源是解题关键。
13.元素 引起甲状腺肿大,儿童缺碘还会影响智力发育 Cl2+2NaI═2NaCl+I2 置换反应 BC
【解析】
(1) 海产品种富含的碘是指元素;
(2) 人体缺碘会引起甲状腺肿大,儿童缺碘还会影响智力发育;
(3) 氯的非金属性比碘活泼,工业上用氯气(Cl2)与碘化钠反应制取碘单质,同时生成氯化钠,其方程式为:Cl2+2NaI═2NaCl+I2;此反应属于置换反应;
(4) A、碘是一种对人体有益的微量元素,但是碘并不是摄入的越多越好,错误;
B、加碘盐就是在食盐中加入含碘元素的化合物,如 KIO3,正确;
C、过氧化化氢溶液和碘化钠反应生成氢氧化钠和碘,反应的方程式为:H2O2 +2NaI=I2↓+2NaOH,正确;
D、在NaI中碘元素显-1价,在I2中的碘元素显零价,错误。
14.蛋白质 贫血 金属材料 CH4 + 2O2CO2 + 2H2O 清除可燃物 过滤 洗洁精对油污有乳化作用
【解析】
(1)牛肉中富含蛋白质;
(2)人体缺铁易患贫血,所以调馅时使用铁强化酱油,酱油中加铁是为了防止贫血;
(3)不锈钢是一种合金,属于金属材料;
(4)天然气的主要成分是甲烷,甲烷与氧气在点燃的条件下反应生成二氧化碳和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H4 + 2O2CO2 + 2H2O;
(5)饺子煮熟后关闭燃气阀门,此灭火原理是清除可燃物;
(6)用漏勺捞饺子,与我们所学过滤原理相似;
(7)洗洁精对油污有乳化作用,所以餐具上的油污用加入洗洁精的水更易洗掉。
15.亚硝酸钠 不属于 是 不正确,在规定标准内使用,利大于弊
【解析】
(1)亚硝酸钠中含有钠、氮、氧三种元素,不含碳元素,故亚硝酸钠不属于有机物,阿巴斯甜、β﹣胡萝卜素、环七糊精都含有碳元素,都属于有机物,故填:亚硝酸钠;
(2)1000g饮料中含有0.5g阿巴斯甜,氮元素质量分数为×100%×0.5g÷1000g=0.0048%<0.028%,故超出最大用量,故填:是;
(3)食品添加剂可优化食品的色、香、味,还可延缓食物的腐败,在规定范围内使用不会对人体造成危害,所以只要按使用标准适量使用即可,不能禁止使用,故填:不正确,在规定标准内使用,利大于弊。
16.BD 钙 将大火蔓延路线前的一片树木砍伐,形成隔离带
【解析】
(1)根据食物中富含的营养素来分析;
根据化学元素与人体健康的关系来分析;
(2)根据化学反应的原理来分析;
(3)根据灭火的原理来分析解答。
解:(1)①淀粉和纤维素属于糖类;故填:BD;
②为了防止骨质疏松,人体每日必须摄入足够量的钙元素;故填:钙;
(2)乙醇与氧扑灭森林火灾时,设置隔离带,灭火原理是可燃物与燃烧物隔离,故气在点燃的条件下反应生成二氧化碳和水;故填:;
(3)扑灭森林火灾时,设置隔离带,灭火原理是可燃物与燃烧物隔离,故填:将大火蔓延路线前的一片树木砍伐,形成隔离带。
17.盐析 不是 证明实验①中析出的沉淀是蛋白质而不是硫酸铵 在盛有鸡蛋清溶液的试管中滴加硫酸铜溶液,取上述沉淀少许于试管中,加入足量的蒸馏水 有沉淀,沉淀未溶解
【解析】
(1)蛋白质在饱和硫酸铵溶液中溶解性降低,会析出来;
(2)盐析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
(3)对比实验①③可知沉淀的形状不一样,根据沉淀形状的不同,可以说明实验①中的沉淀不是硫酸铵晶体;
(4)要证明重金属离子能否使蛋白质发生变化,只要在蛋白质溶液中加入含有金属离子的溶液如硫酸铜溶液观察是否有沉淀生成,如果有沉淀需要向沉淀中加入足量的水观察沉淀是否溶解即可.
故答案为
(1)盐析;
(2)不是;
(3)证明实验①中析出的沉淀是蛋白质而不是硫酸铵;
(4)实验操作:在盛有鸡蛋清溶液的试管中滴加硫酸铜溶液,取上述沉淀少许于试管中,加入足量的蒸馏水;实验现象:有沉淀,沉淀未溶解
18.碳、氢 排出装置中的空气 聚拢火焰提高温度 烧杯内壁有水珠 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Ca(OH)2+CO2═CaCO3↓+H2O 14.4 2.2 17.6 C
【解析】
[实验探究]方案一:实验只能说明蔗糖中一定含有碳、氢元素,不一定会有氧元素;
方案二:(1)先通入一会儿氮气的目的是排出装置中的空气,以防止空气中的成分影响实验结果;
(2)实验中酒精灯加网罩的目的是聚拢火焰提高温度;
(3)观察到烧杯内壁有水珠出现,说明蔗糖中含有氢元素和氧元素;
(4)小烧杯中加入足量的澄清石灰水,往硬纸玻璃管中通入氧气,点燃酒精灯,硬纸玻璃管中的黑色固体剧烈燃烧,发出白光,澄清石灰水变浑浊,说明反应生成了二氧化碳,实验过程如下所示:烧杯中氢氧化钙和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和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a(OH)2+CO2═CaCO3↓+H2O;
[计算验证]已知:化学变化中,分子的种类发生改变,而原子的种类、个数和质量都不发生改变。现称取34.2g蔗糖隔绝空气加热,测得生成528gCO2和19.8gH2O.则34.2g蔗糖中各元素的质量:①碳元素质量为:52.8g×=14.4g;②氢元素质量为:19.8g×=2.2g;③氧元素质量为:34.2g-14.4g-2.2g=17.6g;蔗糖中碳原子、氢原子、氧原子个数比为::: =12:22:11,据此可知蔗糖的化学式是C12H22O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