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章 压强单元达标卷
(试题卷)
一、单项选择题(每题3分,共33分)
1.关于压力,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压力的施力物体一定是地球
B.压力与形变一定同时产生
C.压力的大小,总是等于重力大小
D.压力的方向总是竖直向下
2.如图所示,均匀正方体甲、乙置于水平地面上,它们对水平地面的压强相等,若在两个正方体的上部,沿水平方向分别截去相同高度,则关于甲、乙的密度ρ甲、ρ乙和对地面压力变化量的判断,正确的是( )
A.ρ甲>ρ乙,△F甲<△F乙 B.ρ甲>ρ乙,△F甲>△F乙
C.ρ甲<ρ乙,△F甲<△F乙 D.ρ甲<ρ乙,△F甲>△F乙
3.(2019秋?北碚区校级月考)学好物理好处多,比如随手涂鸦也能兼顾美与科学性。小娟同学想画鱼儿戏水时在水吐出气泡的情景,聪明的你请帮她在图中选出正确的画法吧( )
A.甲图 B.乙图 C.丙图 D.三图都正确
4.如图所示,甲、乙两支完全相同的试管,分别装有质量相等的液体,甲试管竖直放置,乙试管倾斜放置,两试管液面相平。已知甲试管中的液体密度为ρ甲,对试管底的压强为p甲;乙试管中的液体密度为ρ乙,对试管底的压强为p乙,则下列判断中正确的是( )
A.ρ甲<ρ乙,p甲<p乙 B.ρ甲<ρ乙,p甲=p乙
C.ρ甲>ρ乙,p甲=p乙 D.ρ甲>ρ乙,p甲>p乙
5.如图所示的四种措施中,为了减小压强的是( )
A.盲道上有凸起的圆点 B.坦克装有宽大的履带
C.注射器针头做得很尖 D.压路机的碾子质量很大
6.在两个完全相同的容器中分别倒入甲和乙两种不同的液体,如图所示,若甲和乙对容器底部的压强相等,则比较甲液体和乙液体质量,下面正确的是( )
A.m甲>m乙 B.m甲=m乙 C.m甲<m乙 D.无法比较
7.如图甲所示,密闭的容器中装有一定量的水,静止在水平桌面上,水对容器底的压力为F甲,对桌面的压强为p甲;若把该容器倒放在该桌面上,如图乙所示,水对容器底的压力为F乙,对桌面的压强为p乙,则( )
A.F甲<F乙 p甲>p乙 B.F甲=F乙 p甲=p乙
C.F甲>F乙 p甲<p乙 D.无法确定
8.底面积不同的薄壁圆柱形容器内分别盛有液体甲和乙,如图所示,此时甲液体对容器底部的压强小于乙液体对容器底部的压强。将完全相同的金属球浸没在两容器液体中,两容器均无液体溢出,则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甲液体的密度一定大于乙液体的密度
B.甲液体的质量一定大于乙液体的质量
C.甲液体对容器底部的压强一定大于乙液体对容器底部的压强
D.甲液体对容器底部的压强一定小于乙液体对容器底部的压强
9.图中的下列物品,应用了连通器原理的是( )
A.活塞式抽水机 B.吸盘挂钩
C.茶壶 D.高压锅
10.如图所示的四种飞行器中,利用流体压强与流速关系获得升力的是( )
A.飞机 B.热气球
C.飞艇 D.火箭
11.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图甲:该装置可探究压力作用效果与受力面积的关系
B.图乙:该装置可探究液体压强是否与液体的深度、液体密度有关
C.图丙:将竖直玻璃管倾斜,水银柱的高度变大
D.图丁:把水气压计从山下移到山顶,细管内的水柱上升
二、填空题(每空2分,共38分)
12.一头重1.6×104N的骆驼,一只脚掌的面积为2dm2,当它站在水平沙地上时,对沙地产生的压强是 Pa,骆驼行走时对沙地产生的压强将 。(填“增大”、“减小”、“不变”)
13.一木块放在水平桌面上,如图所示,现用水平推力F将木块缓慢推动,使其一部分露出桌面(但未倾翻)。在此过程中,木块对桌面的压力 (填“变大”“变小”或者“不变”),摩擦力 ,木块对桌面的压强 (“变大”“变小”或者“不变”)
14.如图所示,物理知识在生产和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其中图 是为了减小压强,图 是为了能产生很大压强,图 涉及密度知识。
15.在如图中,利用A组器材, (选填“能”或“不能”)准确测量液体压强的大小;利用B组器材, (选填“可以”或“不可以”)研究连通器的特点;利用C组器材, ________________(选填“可以”或“不可以”)证明大气压的存在。
16.某中学生质量为50kg,每只脚与水平地面接触面积200cm2,双脚站立时,他对水平地面的压强是 Pa.当他抬起一只脚时,他对水平地面的压强将 (g取10N/kg)
17.前年3月19日,我国首次用水下机器人在南海3000m深的海底插上国旗。在3000m深的地方此时液体产生的压强为 Pa;若不计海水密度的变化及水的阻力,机器人在下潜过程中浮力 ,受到海水的压强 (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取海水密度为1.0×103kg/m3)
18.杭黄高铁于2018年12月25日正式开通,图示为千岛湖站局部图。请回答:
(1)当天千岛湖受低气压控制,低压区中心空气呈 (填“上升”或“下降”)状态,所以呈阴雨天气。
(2)乘客在候车时不得越过站台上的黄色警戒线,因为越过警戒线有可能被
(选填“吸向”或“抛离”)高速行驶的列车。
(3)杭黄高铁的开通标志着富阳、桐庐、建德、淳安进入高铁时代,请例举高铁带来的益处 (一条即可)。
三.作图题(每题2分,共4分)
19.在图中,重为8牛的物体静止在水平地面上,请用力的图示法画出物体对地面的压力。
20.小球匀速下滑时,请在图中画出小球对滑梯压力的示意图。
四.实验探究题(每空1分,共12分)
21.如图为了探究:压力的作用效果与受力面积和压力的关系。小刚找到了下面的器材:规格相同的两块海绵、三本字典。设计了下面的实验:图a海绵平放在桌面上;图b海绵上平放一本字典;图c海绵上叠放两本字典;图d海绵上立放一本字典;图e一本字典平放在桌面上。
(1)实验中小刚根据 的现象来比较压力的作用效果的大小;
(2)通过实验图b、c,可以得出:在 ,压力的作用效果越明显;
(3)通过观察 两图后得出:在压力一定时,受力面积越小,压力的作用效果越大;
(4)设图b中字典对海绵的压强是pb,图e中字典对桌面的压强是pe,比较
pb pe.(选填“<”、“>”或“=”)。
22.如图所示,有两只相同的烧杯,分别盛有体积相同的水和酒精,但没有标签,小李采用闻气味的方法判断出无气味的是水。小唐则采用压强计进行探究:
(1)如图甲所示,若压强计的气密性很差,用手指不论轻压还是重压橡皮膜时,发现U形管两边液柱的高度差变化较 (选填“大”或“小”)。小唐把调节好的压强计放在空气中时,U形管两边的液面应该 。
(2)小唐把金属盒分别浸入到两种液体中,发现图乙中U形管两边的液柱高度差较小,认为图乙烧杯中盛的是酒精。①你认为他的结论是 (选填“可靠的”或“不可靠的”);②理由:因为没有控制金属盒 相同。
(3)小唐发现在同种液体中,金属盒离液面的距离越深,U形管两边液柱的高度差就越 ,表示液体压强就越 。
(4)小唐还发现在同种液体中,金属盒距液面的距离相同时,只改变金属盒的方向,U形管两边液柱的高度差 (选填“不变”或“变化”)。表明在相同条件下,液体内部向各个方向的压强 。
五.计算题(共13分)
23.(6分)2018年5月12日是汶川大地震十周年的纪念日。发生在山区的大地震,往往会形成很多的堰塞湖,这些堰塞湖随时有溃堤的可能,严重的威胁着下游群众的生命安全。若某堰塞湖湖堤底部的水深已达到55m,水的密度为1.0×l03kg/m3,g取10N/kg。求此时:
(1)湖堤底部受到的水的压强。
(2)湖堤底部2m2面积上所受的水的压力。
24.(7分)如图所示,盛有水的平底烧瓶静止放在水平桌面上。烧瓶重G1=1N,底面积S=30cm2;瓶内水重G2=5N,水深h=10cm。已知水的密度ρ水=1.0×103kg/m3,g取10N/kg。求:
(1)水对烧瓶底的压力;
(2)烧瓶对桌面的压强。
第九章 压强单元达标卷
(答案卷)
一、单项选择题(每题3分,共33分)
1.关于压力,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B )
A.压力的施力物体一定是地球
B.压力与形变一定同时产生
C.压力的大小,总是等于重力大小
D.压力的方向总是竖直向下
2.如图所示,均匀正方体甲、乙置于水平地面上,它们对水平地面的压强相等,若在两个正方体的上部,沿水平方向分别截去相同高度,则关于甲、乙的密度ρ甲、ρ乙和对地面压力变化量的判断,正确的是( A )
A.ρ甲>ρ乙,△F甲<△F乙 B.ρ甲>ρ乙,△F甲>△F乙
C.ρ甲<ρ乙,△F甲<△F乙 D.ρ甲<ρ乙,△F甲>△F乙
3.(2019秋?北碚区校级月考)学好物理好处多,比如随手涂鸦也能兼顾美与科学性。小娟同学想画鱼儿戏水时在水吐出气泡的情景,聪明的你请帮她在图中选出正确的画法吧( C )
A.甲图 B.乙图 C.丙图 D.三图都正确
4.如图所示,甲、乙两支完全相同的试管,分别装有质量相等的液体,甲试管竖直放置,乙试管倾斜放置,两试管液面相平。已知甲试管中的液体密度为ρ甲,对试管底的压强为p甲;乙试管中的液体密度为ρ乙,对试管底的压强为p乙,则下列判断中正确的是( D )
A.ρ甲<ρ乙,p甲<p乙 B.ρ甲<ρ乙,p甲=p乙
C.ρ甲>ρ乙,p甲=p乙 D.ρ甲>ρ乙,p甲>p乙
5.如图所示的四种措施中,为了减小压强的是( B )
A.盲道上有凸起的圆点 B.坦克装有宽大的履带
C.注射器针头做得很尖 D.压路机的碾子质量很大
6.在两个完全相同的容器中分别倒入甲和乙两种不同的液体,如图所示,若甲和乙对容器底部的压强相等,则比较甲液体和乙液体质量,下面正确的是( C )
A.m甲>m乙 B.m甲=m乙 C.m甲<m乙 D.无法比较
7.如图甲所示,密闭的容器中装有一定量的水,静止在水平桌面上,水对容器底的压力为F甲,对桌面的压强为p甲;若把该容器倒放在该桌面上,如图乙所示,水对容器底的压力为F乙,对桌面的压强为p乙,则( C )
A.F甲<F乙 p甲>p乙 B.F甲=F乙 p甲=p乙
C.F甲>F乙 p甲<p乙 D.无法确定
8.底面积不同的薄壁圆柱形容器内分别盛有液体甲和乙,如图所示,此时甲液体对容器底部的压强小于乙液体对容器底部的压强。将完全相同的金属球浸没在两容器液体中,两容器均无液体溢出,则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D )
A.甲液体的密度一定大于乙液体的密度
B.甲液体的质量一定大于乙液体的质量
C.甲液体对容器底部的压强一定大于乙液体对容器底部的压强
D.甲液体对容器底部的压强一定小于乙液体对容器底部的压强
9.图中的下列物品,应用了连通器原理的是( C )
A.活塞式抽水机 B.吸盘挂钩
C.茶壶 D.高压锅
10.如图所示的四种飞行器中,利用流体压强与流速关系获得升力的是( A )
A.飞机 B.热气球
C.飞艇 D.火箭
11.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C )
A.图甲:该装置可探究压力作用效果与受力面积的关系
B.图乙:该装置可探究液体压强是否与液体的深度、液体密度有关
C.图丙:将竖直玻璃管倾斜,水银柱的高度变大
D.图丁:把水气压计从山下移到山顶,细管内的水柱上升
二、填空题(每空2分,共38分)
12.一头重1.6×104N的骆驼,一只脚掌的面积为2dm2,当它站在水平沙地上时,对沙地产生的压强是 Pa,骆驼行走时对沙地产生的压强将 。(填“增大”、“减小”、“不变”)
【答案】:2×105;变大。
13.一木块放在水平桌面上,如图所示,现用水平推力F将木块缓慢推动,使其一部分露出桌面(但未倾翻)。在此过程中,木块对桌面的压力 (填“变大”“变小”或者“不变”),摩擦力 ,木块对桌面的压强 (“变大”“变小”或者“不变”)
【答案】:不变;不变;变大。
14.如图所示,物理知识在生产和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其中图 是为了减小压强,图 是为了能产生很大压强,图 涉及密度知识。
【答案】:(b);(a);(c)。
15.在如图中,利用A组器材, (选填“能”或“不能”)准确测量液体压强的大小;利用B组器材, (选填“可以”或“不可以”)研究连通器的特点;利用C组器材, ________________(选填“可以”或“不可以”)证明大气压的存在。
【答案】:不能;可以;可以。
16.某中学生质量为50kg,每只脚与水平地面接触面积200cm2,双脚站立时,他对水平地面的压强是 Pa.当他抬起一只脚时,他对水平地面的压强将 (g取10N/kg)
【答案】:1.25×104;变大。
17.前年3月19日,我国首次用水下机器人在南海3000m深的海底插上国旗。在3000m深的地方此时液体产生的压强为 Pa;若不计海水密度的变化及水的阻力,机器人在下潜过程中浮力 ,受到海水的压强 (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取海水密度为1.0×103kg/m3)
【答案】:3×107;不变;变大。
18.杭黄高铁于2018年12月25日正式开通,图示为千岛湖站局部图。请回答:
(1)当天千岛湖受低气压控制,低压区中心空气呈 (填“上升”或“下降”)状态,所以呈阴雨天气。
(2)乘客在候车时不得越过站台上的黄色警戒线,因为越过警戒线有可能被
(选填“吸向”或“抛离”)高速行驶的列车。
(3)杭黄高铁的开通标志着富阳、桐庐、建德、淳安进入高铁时代,请例举高铁带来的益处 (一条即可)。
【答案】:(1)上升;(2)吸向;(3)高铁速度快、服务优质、安全、可靠、换乘方便。
三.作图题(每题2分,共4分)
19.在图中,重为8牛的物体静止在水平地面上,请用力的图示法画出物体对地面的压力。
20.小球匀速下滑时,请在图中画出小球对滑梯压力的示意图。
四.实验探究题(每空1分,共12分)
21.如图为了探究:压力的作用效果与受力面积和压力的关系。小刚找到了下面的器材:规格相同的两块海绵、三本字典。设计了下面的实验:图a海绵平放在桌面上;图b海绵上平放一本字典;图c海绵上叠放两本字典;图d海绵上立放一本字典;图e一本字典平放在桌面上。
(1)实验中小刚根据 的现象来比较压力的作用效果的大小;
(2)通过实验图b、c,可以得出:在 ,压力的作用效果越明显;
(3)通过观察 两图后得出:在压力一定时,受力面积越小,压力的作用效果越大;
(4)设图b中字典对海绵的压强是pb,图e中字典对桌面的压强是pe,比较
pb pe.(选填“<”、“>”或“=”)。
【答案】:(1)海绵的凹陷程度;(2)在受力面积一定时,压力越大;(3)b、d;(4)>。
22.如图所示,有两只相同的烧杯,分别盛有体积相同的水和酒精,但没有标签,小李采用闻气味的方法判断出无气味的是水。小唐则采用压强计进行探究:
(1)如图甲所示,若压强计的气密性很差,用手指不论轻压还是重压橡皮膜时,发现U形管两边液柱的高度差变化较 (选填“大”或“小”)。小唐把调节好的压强计放在空气中时,U形管两边的液面应该 。
(2)小唐把金属盒分别浸入到两种液体中,发现图乙中U形管两边的液柱高度差较小,认为图乙烧杯中盛的是酒精。①你认为他的结论是 (选填“可靠的”或“不可靠的”);②理由:因为没有控制金属盒 相同。
(3)小唐发现在同种液体中,金属盒离液面的距离越深,U形管两边液柱的高度差就越 ,表示液体压强就越 。
(4)小唐还发现在同种液体中,金属盒距液面的距离相同时,只改变金属盒的方向,U形管两边液柱的高度差 (选填“不变”或“变化”)。表明在相同条件下,液体内部向各个方向的压强 。
【答案】:(1)小;相平;(2)不可靠的;深度;(3)大;大;(4)不变;相等。
五.计算题(共13分)
23.(6分)2018年5月12日是汶川大地震十周年的纪念日。发生在山区的大地震,往往会形成很多的堰塞湖,这些堰塞湖随时有溃堤的可能,严重的威胁着下游群众的生命安全。若某堰塞湖湖堤底部的水深已达到55m,水的密度为1.0×l03kg/m3,g取10N/kg。求此时:
(1)湖堤底部受到的水的压强。
(2)湖堤底部2m2面积上所受的水的压力。
【解析】
(1)湖堤底部受到的水的压强为:
p=ρgh=1.0×103kg/m3×10N/kg×55m=5.5×105Pa;
(2)根据p=可得石头受到的水的压力:
F=pS=5.5×105Pa×2m2=1.1×106N。
24.(7分)如图所示,盛有水的平底烧瓶静止放在水平桌面上。烧瓶重G1=1N,底面积S=30cm2;瓶内水重G2=5N,水深h=10cm。已知水的密度ρ水=1.0×103kg/m3,g取10N/kg。求:
(1)水对烧瓶底的压力;
(2)烧瓶对桌面的压强。
【解析】
(1)烧瓶内水的深度:
h=10cm=0.1m,
水对烧瓶底的压强:
p水=ρ水gh=1.0×103kg/m3×10N/kg×0.1m=1000Pa,
由p=可得,水对烧瓶底的压力:
F水=p水S=1000Pa×30×10﹣4m2=3N;
(2)烧瓶对桌面的压力:
F=G1+G2=1N+5N=6N,
烧瓶对桌面的压强:
p===2000P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