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中考锁分】第10讲 机械能和功 (16张PPT+学案+试卷)

文档属性

名称 【2020中考锁分】第10讲 机械能和功 (16张PPT+学案+试卷)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6.0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浙教版
科目 科学
更新时间 2020-03-11 22:56:29

文档简介

(共16张PPT)
第十讲 机械能和功
中考一轮复习 浙江专版
考点透视
考点 考试要求
1.理解动能和势能的含义 a
2.会对物体动能、势能大小的变化进行定性的判断 a
3.理解动能和势能的相互转化及机械能守恒 a
4.能用机械能守恒解释简单现象 b
记住做功的两个必要因素 a
6.理解功的物理含义 b
7.会运用功的公式W=Fs进行有关计算 c
8.知道功的国际制单位:焦耳 a
9.知道功是能量转化的量度 a
10.理解功率的含义 b
11.知道功率的国际制单位:瓦特 a
12.会用公式P=W/t 进行有关计算 c
思维导图
考点突破
知识点1:机械能转化及守恒
例1:如图所示,木块沿斜面从顶端匀速下滑的过程中,木块的(  )
A. 重力势能减小,动能增大
B. 重力势能减小,机械能减小
C. 动能不变,机械能不变
D. 重力势能不变,机械能减小
【解析】动能的影响因素是物体的质量与运动速度,重力势能的影响因素是物体的质量与被举高的高度,动能和势能的和为机械能。题中物体是匀速下滑,速度不变,高度降低。所以动能不变,重力势能减小,机械能也减小。
【答案】B
考点突破
知识点1:机械能转化及守恒
变式训练
1.如图所示是蹦床运动员表演的情景。运动员从最低点到达最高点的过程中,运动员的动能和重力势能变化情况分别是(  )
A. 动能减小,重力势能增大 B. 动能增大,重力势能减小
C. 动能先增大后减小,重力势能增大 D. 动能先减小后增大,重力势能减小
【解析】运动员从最低点开始向上运动时,先是弹性势能转化为动能,当蹦床对人的弹力与重力相等的时候速度最大,动能最大;人离开蹦床后弹力消失,在上升到达最高点的过程中,质量不变,高度增大,重力势能增大,速度减小,动能减小,故整个过程中,动能先增大后减小,重力势能一直增大。
【答案】C
知识点2:探究物体的动能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
例2:如图所示,在“探究物体的动能跟哪些因素有关”的实验中,让同一钢球A从斜面上不同的高度由静止滚下,撞到同一木块B上。实验中,通过观察______________来判断钢球动能的大小;本实验用到的科学研究方法是______________(说出一种即可)。
考点突破
【解析】在探究物体的动能跟哪些因素有关的实验中,是通过木块B被撞的距离来判断钢球的动能大小的,这里运用了转换法;实验中控制小球的质量不变(用同一小球),让钢球从不同的高度由静止滚下,探究物体的动能与速度的关系,用到了控制变量法。
【答案】木块B被撞的距离 控制变量法(转换法)
考点突破
知识点2:探究物体的动能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
变式训练
1.利用如图装置进行“探究动能大小的影响因素”实验。用两根细绳将小球悬挂起来,拉起小球,当细绳与竖直方向成θ角后松手,小球撞击水平木板上的木块,记下木块移动的距离s。改变角度θ的大小,重复实验。
(1)利用如图两根细绳悬挂小球,而不用一根细绳,其好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本实验探究的问题是物体的动能大小与     的关系。
(3)利用上述实验,同时还可以探究的问题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知识点2:探究物体的动能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
考点突破
【解析】(1)若用一根细绳,小球的摆动方向会不稳定,利用题图两根细绳悬挂小球,便于控制小球的撞击方向,便于撞准木块; (2)实验中小球一定,小球摆动的角度不同,撞击木块时的速度不同,所以本实验探究的问题是物体的动能大小与速度的关系;(3)细绳与竖直方向成的θ角不同,则下落的高度不同,通过对木块做功的多少,可以判断小球重力势能的大小,所以该实验可以探究重力势能大小与高度的关系。
【答案】(1)便于控制小球的撞击方向(或便于撞准木块等)(2)速度 (3)重力势能大小与高度的关系
考点突破
知识点3:判断力是否对物体做功
例3:以下四幅图中,克服物体重力做功的是(  )
【解析】A、D选项是在水平方向上移动距离而重力方向竖直向下,没有克服重力做功;B选项用力搬石头,石头没有搬起,距离为零不做功;C选项货物上升,克服重力做功;D选项在重力的方向上没有移动距离,没有克服重力做功。故选C。
【答案】C
考点突破
知识点3:判断力是否对物体做功
变式训练
1.非洲旱季,常用Hippo roller(中间有转轴的塑料桶)运水。如图所示,小华分别用背背、手抱、平拉、滚拉的方式运满桶水,在粗糙程度相同的水平地面上匀速行走相同路程,她对满桶水做功最多的是(  )
知识点3:判断力是否对物体做功
考点突破
【解析】本题考查做功的必要因素和功的计算。A、B两图中,重力的方向竖直向下,人对桶的力竖直向上,桶在水平方向上通过了一段距离,由于力与距离垂直,因而力对桶不做功;C中滑动摩擦力大于D中的滚动摩擦力,所以C中拉力大于D中拉力,因此C做功最多,故选C。
【答案】C
考点突破
知识点4:功的相关计算
例4:在甲、乙两图中,甲图地面粗糙、乙图地面光滑。质量分别为m,2m的两个物体在大小为F的恒力作用下,在力的方向上前进了相同的距离,则下列结论正确的是(  )
A. 甲图中F做的功小于乙图中F做的功
B. 甲图中F做的功等于乙图中F做的功
C. 甲图中F做的功大于乙图中F做的功
D. 条件不足,无法确定甲、乙图中F做的功谁大
知识点4:功的相关计算
考点突破
【解析】根据题意,两个物体在大小为F的恒力作用下,在力的方向上前进了相同的距离s,根据W=Fs可知,甲图中F做的功等于乙图中F做的功,故选B。
【答案】B
考点突破
知识点4:功的相关计算
变式训练
1.2016年浙江最大抽水蓄能电站在缙云开建。其工作原理如图所示,用电低谷时(如深夜),电站利用电网多余电能把水从下水库抽到上水库中储存起来;用电高峰时,再利用上水库中的水发电。

(1)蓄能时,水被抽到上水库中,电能转化为水的   ;
(2)发电时,若该电站上水库可用于发电的库容量为7.86×106米3,上下水库平均水位差 637米。上水库中可用于发电的水流到下水库,水的重力做功为    焦。
知识点4:功的相关计算
考点突破
【解析】(1)蓄能时,用电把下水库的水抽到上水库中,即水由低处升至高处,高度发生变化,将电能转化为重力势能;(2)根据W=Gh=ρ水Vgh=1.0×103 kg/m3×7.86×106 m3×10 N/kg×637 m=5.006 82×1013 J。
【答案】(1)重力势能 (2)5.006 82×1013 
感谢欣赏



第10讲 机械能和功

一、选择题
1.(2019·重庆)太阳帆的运用让电影《流浪地球》中飞船持续航行变成现实。研究发现1.25×105m2的太阳帆正对太阳时,会受到太阳光的压力约为1N,推动飞船前进,如图4所示。推进阶段,飞船的太阳帆正对太阳的面积为5×104 m2 ,在1小时内前进100 km,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A.推进阶段,太阳帆飞船相对太阳是静止的
B.推进阶段,太阳帆飞船的平均速度约为100 m/s
C.太阳帆上受到太阳光的平均压强约为8×10-6 Pa
D.1小时内太阳光对飞船做的机械功约为1×105J
2.(2019·大庆)汽车在平直公路上以速度v0匀速行驶,发动机功率为P0,牵引力F0。t1时刻开始,司机减小了油门,使汽车保持恒定功率P行驶,到t2时刻,汽车又开始做匀速直线运动,速度为v。已知运动过程中汽车所受阻力f恒定不变,汽车牵引力F随时间t变化的图像如图所示,则( )
A.t1至t2时间内,汽车做加速运动
B.F0=2f
C.t2时刻之后,汽车将保持功率P0行驶
D.v=v0
3.(2019·齐齐哈尔)如图所示是我国自主研制的一种中低空、长航时、多用途电动无人机。以下关于电动无人机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无人机机身采用的复合材料密度小可减轻自重,便于操控
B.无人机在加速起飞时,机械能增加
C.无人机降落后关闭发动机还能继续向前运动一段距离,是因为受到惯性的作用
D.无人机机翼设计成“上凸下平”的形状,目的是使无人机获得升力
4.(2019·荆州) 如图所示,粗糙水平面 AB 与光滑斜面 BC 平滑连接,弹簧左端固定.小木块 P 被压缩的弹簧弹出并冲上斜面 BC 的过程中(空气阻力忽略不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在弹簧恢复原状的过程中,弹簧的弹性势能全部转化为小木块 P 的动能
B.小木块 P 离开弹簧后在粗糙水平面 AB 上滑行时机械能守恒
C.小木块 P 在斜面上向上运动时,动能减小,重力势能增加
D.小木块 P 运动到最高点时处于平衡状态
5.(2019·天津)小华把装有30个鸡蛋的塑料袋从1楼提到3楼的家里,他提鸡蛋的力做功最接近(  )
A.9J B.0J C.90J D.300J
6.(2019·连云港)物体在水平地面上做直线运动,当物体运动的路程和时间图像如图甲时,受到的水平推力为 F1;当物体运动的速度和时间图像如图乙时,受到的水平推力为F2。两次推力的功率分别为 P1、P2。则下列关系正确的是( )
A. F1=F2 P1>P2
B. F1=F2 P1C. F1> F2 P1>P2
D. F1P2
7.(2019·苏州).将皮球从离地某一高度O点处水平抛出,球落地后又弹起。它的部分运动轨迹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皮球经过同一高度的A、B两点时动能相等
B.皮球第一次反弹后到达最高点P点时速度为零
C.皮球在D点时的机械能小于在C点时的机械能
D.若将皮球表面涂黑,则会在地面M、N两点留下两个大小相等的黑色圆斑
8.(2019·潍坊)无人机已被应用于诸多领域,如图所示是一款四翼无人机在无人机匀速上升过程中,对其分析正确的是(  )
A.质量增加
B.动能增加
C.重力势能增加
D.机械能不变
9.(2019·安顺)质量相等的甲、乙两个小车同时同地沿同一直线匀速直线运动,它们的s﹣t图象分别如图所示,根据图象分析正确的是( )

A.V甲=0.6m/s,V乙=0.2m/s,甲车的惯性大于乙车的惯性
B.经过6s两小车一定相距6.0m,运动过程中,甲车的动能等于乙车的动能
C.经过6s两小车一定相距4.8m,运动过程中,甲车的动能小于乙车的动能
D.经过6s两小车可能相距2.4m,运动过程中,甲车的动能大于乙车的动能
10.(2019·成都)如图是汽车四冲程发动机的一个冲程示意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该冲程是做功冲程
B.该冲程机械能转化为内能
C.这种汽车对环境没有污染
D.此发动机的效率可达90%
11.(2019·广安)如图所示,甲、乙两个滑轮组,其中每个滑轮的质量都相同、分别用拉力F1、F2将重物G1、G2提升相同高度,不计绳重和摩擦,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若G1=G2,则拉力F1、F2做的总功相同
B.若G1=G2,则拉力F2做的有用功多
C.若G1>G2,则甲的机械效率大于乙的机械效率
D.若G1>G2,则甲、乙两个滑轮组的机械效率相等
二、填空题
12.(2019·温州)为了解火箭升空过程中的相关运动状况,兴趣小组制作了一模型火箭,重为8牛(不包含燃料),发射后获取模型火箭的飞行高度与时间的关系,如图所示。
(1)模型火箭燃料耗尽后仍能向上飞行一段距离,这是因为模型火箭具有  。
(2)图中标注的A、B、C三个位置中,模型火箭的重力势能最小的是 。
(3)模型火箭从最高点B下落到地面,重力做功的功率是 瓦。
13.(2019·湖州)打网球已成为我国青少年喜欢的体育运动项目。如图甲为快速飞行的网球遇到迎面而来的球拍时的三个瞬间,图乙为用频闪相机拍摄的网球离开球拍后在空中飞行过程的照片。
(1)网球遇到球拍时,球和球拍都变形了,这说明________(写两点)。
(2)球遇到球拍后的某一瞬间,网球的速度刚好变为零,则该瞬间网球所受的力是否平衡?
________。
(3)网球表面比较粗糙,在空中飞行时所受空气阻力不可忽略。图乙中,网球从A点经过最高点B飞行到C点的过程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_(选填序号)。
①在A,B,C三点,网球在A点机械能最大
②位于最高点B时,网球的动能为零
③在该飞行过程中,网球的势能先增大后减小
14.(2019·河北)卫星是通过________传递信息的,它从图10所示位置向近地点运行时势能_________(选填“增大”“减小”或“不变”);站在地面上的人观察到同步卫星静止不动,选取的参照物是____________。
15.(2019·咸宁)(3分)甲、乙是两个完全相同的网球。如图所示,在同一高度同时以大小相等的速度,将甲球竖直向下抛出、乙球竖直向上抛出,不计空气阻力。抛出时两球机械能 选填“相等”或“不相等”);落地前的运动过程中,甲球的动能 (选填“增大”、“不变”或“减小”),乙球的机械能 (选填“增大”“先增大后减小,“不变”或“减小”)。
16.(2019·新疆兵团)2019年1月3日,我国“嫦娥四号”探测器在月球背面成功着陆,标志着我国探月工程取得了历史性突破。
(1)“嫦娥四号”到达月球上方后,使用高热值燃料发动机开始点火工作,该发动机________(填“属于”或“不属于")热机。“嫦娥四号”减速落月过程中,其动能不断_______(填“增大”或“减小”),“嫦娥四号"相对于其内部的巡视器是_________(填“运动”或“静止”)的。
(2)“嫦娥四号”降落到距月球表面100m时,开始悬停并寻找着陆点。悬停时,“嫦娥四号”发动机的推力为2.5×103N,则“嫦娥四号”的重力为__________N。“嫦娥四号”从100m高竖直降落到月球表面所用的时间为80s,该过程中“嫦娥四号”的平均速度为_________m/s,重力(忽略其变化)做的功为_________J。
三、实验探究题
17.(2019·绥化)如图,某实验小组在“探究物体的动能跟哪些因素有关”的实验中,让小球从同一斜面某处由静止释放,撞击同一水平面上的同一木块,木块移动一段距离后停止。
(1)小球滚下斜面的过程中,它的________能转化为动能,其动能大小是通过木块移动的距离来反映的。
(2)分析比较________两次实验,可探究出的结论是:质量相同的物体,速度越大,动能越大。
(3)甲实验中若木块的重力为1N,水平移动的距离是30cm,则重力对木块做功_____J。
(4)如果水平面光滑,则________(选填“能”或“不能”)完成本实验。
四、计算题
18.(2019·哈尔滨)随着智能化的普及,机器人在人类的生活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在图书管理领域机器人可以辅助或替代管理员整理图书,表中所列数据是某新型图书智能管理机器人工作的部分技术参数。
参数 工作电压/V 工作功率/W 最大负重/N 提升重物最大高度/m
数据 48 40 200 0.6
现在智能机器人以最大负重将图书匀速竖直提升至最大高度,用时5s。则此次提升过程中:
(1)机器人提升图书速度是多少?
(2)机器人对书做功是多少?
(3)机器人的电动机工作电流是多少(结果保留两位小数)?电动机做功是多少?









19.(2019·贵港)如图15所示,是考古工作队在贵港罗泊湾码头用起重机沿竖直方向匀速向上打捞一个体积为0.5m3、质量为1.2t的圆柱体文物的情景。B为起重机的配重,OA为起重机的起重臂,AB=25m,OB=5m,若在整个打捞过程中,文物始终保持0.3m/s的速度不变(江水的密度为ρ=1.0×103kg/m3,g取10N/kg,起重机横梁重力和滑轮重力及摩擦均不计)。求:
(1)文物从开始上升直到刚露出江面的过程中受到的浮力大小。
(2)在整个打捞文物的过程中,起重机的拉力做功的最小功率。
(3)为了使起重机不翻倒,起重机的配重B的质量至少是多少?








20.(2019·乐山)小夏利用如图所示的滑轮组,将重量为280N的物体匀速提升了2m。已知他自身的重量为500N,对绳子施加的拉力F=200N,两脚与地面接触的总面积S=400cm2。求此过程中:
(1)小夏对地面的压强;
(2)拉力F做的功;
(3)该滑轮组的机械效率。






































参考答案
1.C;
2.D;
3.C;
4.C;
5. C;
6.B;
7.C;
8.C;
9.D;
10.A;
11. C。
12.答:惯性 C  52.5
13. 答:(1)力使物体发生形变,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2)否 (3)①③
14. 答:电磁波;减小;地球(地面)。
15.答:相等 增大 不变
16. 答:(1)属于;减小;静止;(2)2.5×103;1.25;2.5×105;
17. 答:(1)重力势;(2)甲、乙;(3)0;(4)不能。
18. 答:0.12m/s;120J;200J。
解:(1)机器人提升图书速度:
v===0.12m/s;
(2)机器人对书的作用力F=G=200N,
机器人对书做功:
W=Fs=200N×0.6m=120J;
(3)由P=UI得,机器人的电动机工作电流:
I==≈0.83A;
电动机做功:
W=Pt=40W×5s=200J。
答:(1)机器人提升图书速度是0.12m/s;
(2)机器人对书做功为120J;
(3)机器人的电动机工作电流是0.83A;电动机做功为200J。
19. 解:(1)根据阿基米德原理得

(2)在整个打捞文物的过程中,由于文物的速度保持不变,文件受到三个力的作用处于平衡状态得
因为G物保持不变,当F浮最大,即文物完全浸没在水中时,F拉最小,而v物不变,根据知此时拉力做功的功率最小
文物的重力为
而最大浮力为
则最小拉力为
最小功率为
(3)当文物离开水面后,起重机的拉力最大,此时有
又当配重重力的力臂与拉力力臂互换时,配重的质量最小,此时OB=20m,OA=5m
根据杠杆的平衡条件得
即配重的最小质量为
20. 答:(1)7.5×103Pa;(2)W总=800J;(3)η=70%
解:
解:(1)人对地面的压力: 1分
人对地面的压强: 1分
(2)绳自由端向下移动的距离: 1分
拉力F做的功: 1分
(3)对重物做的有用功: 1分
滑轮组的机械效率: 1分
(1)人对绳子施加的拉力F=200N,根据力的相互性可知绳子对人的拉为200N,根据力的平衡求出人对地面的压力,根据p=求出小夏对地面的压强:
(2)绳子的有效段数为2,根据s=2h得出绳子自由端向下移动的距离;根据W总=F拉s得出拉力做的功;
(3)根据W有=Gh求出重物做的有用功,根据η=×100%求出该滑轮组的机械效率。
本题考查压强公式、功的公式和效率公式及力的平衡、力的相互性的运用。





13





第10讲 机械能和功

考点 常见题型 考点分值
1.理解动能和势能的含义 选择、填空 2~4分
2.会对物体动能、势能大小的变化进行定性的判断 选择(综合型)、填空 2~4分
3.理解动能和势能的相互转化及机械能守恒 选择(综合型)、填空 2~4分
4.能用机械能守恒解释简单现象 选择(综合型)、填空 2~4分
记住做功的两个必要因素 选择、填空 2~4分
理解功的物理含义 选择(综合型)、填空 2~4分
会运用功的公式W=Fs进行有关计算 选择(综合型)、填空 2~4分
知道功的国际制单位:焦耳 选择(综合型)、填空 2~4分
知道功是能量转化的量度 选择、填空 2~4分
理解功率的含义 选择(综合型)、填空 2~4分
知道功率的国际制单位:瓦特 选择(综合型)、填空 2~4分
会用公式P=W/t 进行有关计算 选择、填空 2~4分






一、机械能
1.动能
(1)动能的概念:物体由于______而具有的能.
(2)动能大小的决定因素:物体的______越大, ______越大,动能也越大.
2.重力势能
(1)重力势能的概念:物体由于______而具有的能.
(2)重力势能大小的决定因素:物体的______越大,______,具有的重力势能就越大.
3.弹性势能
(1)弹性势能的概念:物体由于发生___________而具有的势能.
(2)弹性势能大小的决定因素:物体的_____越大,弹性势能就越大.
4.机械能
(1)机械能:动能和势能之和。
(2)物体的动能、势能转化如下:

(3)如果没有摩擦阻力,动能和势能在相互转化的过程中,机械能总量_________.
(4)如果存在摩擦阻力,动能和势能在相互转化的过程中,机械能的总量会减少.减少的机械能转化为摩擦产生的___能.
注意:功和能在本质上是一致的,做功的过程就是机械能与其他形式的能相互转化的过程.
5.从隐含条件中判断动能、势能的变化情况
(1)如从“匀速”→v 不变、“加速(越来越快)”→v 变大和“减速(刹车)”→v 减小,判断速度大小的变化;
(2)从“上升”→h 变大、“下降(下滑)”→h 减小、“近地点(远地点)”等判断高度的变化;
(3)从“投放救灾物资的飞机”、“正在洒水的洒水车”→m减小;
(4)根据“光滑”→无摩擦力做功、“粗糙”→克服摩擦做功等判断机械能变化或根据动势能变化判断机械能变化。
6.实验:探究动能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
实验器材(质量不同的铁球、质量相同的铁球、木块等)
实验装置图
(1)小球在斜面必须保持_______释放;
(2)斜面要光滑,水平面有摩擦且足够长;
(3)转换法的应用(通过木块在水平面运动的________反映动能的大小)。
要点探究(控制变量法)
(1)探究动能大小与质量的关系(质量不同的两小球,从同一高度静止释放,控制小球______不变,小球质量越大,撞击木块后运动的距离越远,动能越大);
(2)探究动能大小与速度的关系(质量相同的两小球,从不同高度静止释放,控制小球______不变,小球速度越大,撞击木块后运动的距离越远,动能越大);
实验结论
①质量相同的物体,运动的速度越大,它的动能越大;
②运动速度相同的物体,质量越大,它的动能也越大。
交流与分析
(1)实验中能量的转化(小球从斜面由静止下落,下落过程中重力势能转化为动能,动能越来越大;在水平面上运动的小球将动能转化为内能,动能一直减小,直至为零);
(2)实验推理与假设(当水平面绝对光滑,小球将做匀速直线运动)。
(3)实验方案改进
①确保小球在斜面下滑时不偏离斜面可在斜面上增设光滑凹槽;
②采取单摆式悬挂小球进行实验。
二、功
(1)概念:如果物体受到______的作用,并且在这个________上通过了一段⑧______,就说这个力对物体做了功。
(2)物理意义:度量能量转化的多少。做功的过程实质上就是能量转化的过程,力对物体做了多少功,就有多少能量发生了转化。例如:摩擦力做功是动能转化为内能,起重机对重物做功是电能转化为势能等。
(3)做功的两个必要因素: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要明确“在力的作用下,物体沿力的方向通过了一段距离,那么这个力就对物体做了功”.
(4)不做功的三种情况:
示意图 缺力无功 缺距离无功 力与距离垂直无功
特点 物体在水平方向不受力,因惯性而动 物体受力,但静止 有力有距离,力的方向与距离的方向垂直
举例 在光滑水平面上匀速运动的小球 推而未动,搬而未起 人提水桶水平前进,提水桶的力和水桶的重力不做功
(5)定义:力学中,功等于力跟物体在力的方向上通过的距离的_______;即功=力×距离。
(6)功的公式:_______.注意F和s必须“同一物体”、“同一时间”、“同一方向”.
(7)功的单位:焦耳(简称“焦”),符号是“J”,1 J=1 N·m.
(8)变形公式:求力 ;求距离 。
(9)拓展:重力做功W=______;摩擦力做功W=_______。
(10)常见功的估测:从地上拿起一个鸡蛋,缓缓举过头顶大约做功 1 J;将地面上的物理课本捡起放到桌子上,人对课本做的功约为 2 J;中学生走到三楼,克服重力做的功约为3 000 J。
三、功率
1.功率的概念: _________________叫功率.功率用来描述________________ ,也可反映能量转化的快慢.
2.功率的公式:P= ____.
3.功率的单位:瓦特(W)、千瓦(kW)、焦/秒(J/s).
注意:功是指力在一定时间内产生的成效,功率是指所产生成效的快慢,因此做功多,但功率不一定大
4.推导公式:P= = =_______(v为物体在F作用下运动的平均速度,单位是m/s)。
5.单位换算:1千瓦=______瓦,1兆瓦=1×106瓦。
















参考答案

一、机械能
1.动能
(1)动能的概念:物体由于_运动__而具有的能.
(2)动能大小的决定因素:物体的_质量__越大, __速度__越大,动能也越大.
2.重力势能
(1)重力势能的概念:物体由于_被举高_而具有的能.
(2)重力势能大小的决定因素:物体的_质量__越大,_高度__,具有的重力势能就越大.
3.弹性势能
(1)弹性势能的概念:物体由于发生_弹性形变__而具有的势能.
(2)弹性势能大小的决定因素:物体的_弹性形变程度__越大,弹性势能就越大.
4.机械能
(1)机械能:动能和势能之和。
(2)物体的动能、势能转化如下:

(3)如果没有摩擦阻力,动能和势能在相互转化的过程中,机械能总量__不变__.
(4)如果存在摩擦阻力,动能和势能在相互转化的过程中,机械能的总量会减少.减少的机械能转化为摩擦产生的_内_能.
注意:功和能在本质上是一致的,做功的过程就是机械能与其他形式的能相互转化的过程.
5.从隐含条件中判断动能、势能的变化情况
(1)如从“匀速”→v 不变、“加速(越来越快)”→v 变大和“减速(刹车)”→v 减小,判断速度大小的变化;
(2)从“上升”→h 变大、“下降(下滑)”→h 减小、“近地点(远地点)”等判断高度的变化;
(3)从“投放救灾物资的飞机”、“正在洒水的洒水车”→m减小;
(4)根据“光滑”→无摩擦力做功、“粗糙”→克服摩擦做功等判断机械能变化或根据动势能变化判断机械能变化。
6.实验:探究动能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
实验器材(质量不同的铁球、质量相同的铁球、木块等)
实验装置图
(1)小球在斜面必须保持__静止___释放;
(2)斜面要光滑,水平面有摩擦且足够长;
(3)转换法的应用(通过木块在水平面运动的_距离___反映动能的大小)。
要点探究(控制变量法)
(1)探究动能大小与质量的关系(质量不同的两小球,从同一高度静止释放,控制小球_速度_不变,小球质量越大,撞击木块后运动的距离越远,动能越大);
(2)探究动能大小与速度的关系(质量相同的两小球,从不同高度静止释放,控制小球_质量_不变,小球速度越大,撞击木块后运动的距离越远,动能越大);
实验结论
①质量相同的物体,运动的速度越大,它的动能越大;
②运动速度相同的物体,质量越大,它的动能也越大。
交流与分析
(1)实验中能量的转化(小球从斜面由静止下落,下落过程中重力势能转化为动能,动能越来越大;在水平面上运动的小球将动能转化为内能,动能一直减小,直至为零);
(2)实验推理与假设(当水平面绝对光滑,小球将做匀速直线运动)。
(3)实验方案改进
①确保小球在斜面下滑时不偏离斜面可在斜面上增设光滑凹槽;
②采取单摆式悬挂小球进行实验。
二、功
(1)概念:如果物体受到_力__的作用,并且在这个_力的方向_上通过了一段__距离__,就说这个力对物体做了功。
(2)物理意义:度量能量转化的多少。做功的过程实质上就是能量转化的过程,力对物体做了多少功,就有多少能量发生了转化。例如:摩擦力做功是动能转化为内能,起重机对重物做功是电能转化为势能等。
(3)做功的两个必要因素:__作用在物体上的力_和_物体在力的方向上通过一段距离__ .要明确“在力的作用下,物体沿力的方向通过了一段距离,那么这个力就对物体做了功”.
(4)不做功的三种情况:
示意图 缺力无功 缺距离无功 力与距离垂直无功
特点 物体在水平方向不受力,因惯性而动 物体受力,但静止 有力有距离,力的方向与距离的方向垂直
举例 在光滑水平面上匀速运动的小球 推而未动,搬而未起 人提水桶水平前进,提水桶的力和水桶的重力不做功
(5)定义:力学中,功等于力跟物体在力的方向上通过的距离的_乘积__;即功=力×距离。
(6)功的公式:_W=FS_.注意F和s必须“同一物体”、“同一时间”、“同一方向”.
(7)功的单位:焦耳(简称“焦”),符号是“J”,1 J=1 N·m.
(8)变形公式:求力 F=W/S ;求距离 S=W/F 。
(9)拓展:重力做功W=_Gh_;摩擦力做功W=_fs_。
(10)常见功的估测:从地上拿起一个鸡蛋,缓缓举过头顶大约做功 1 J;将地面上的物理课本捡起放到桌子上,人对课本做的功约为 2 J;中学生走到三楼,克服重力做的功约为3 000 J。
三、功率
1.功率的概念: __单位时间内所做的功___叫功率.功率用来描述__做功快慢___ ,也可反映能量转化的快慢.
2.功率的公式:P= _W/t_.
3.功率的单位:瓦特(W)、千瓦(kW)、焦/秒(J/s).
注意:功是指力在一定时间内产生的成效,功率是指所产生成效的快慢,因此做功多,但功率不一定大
4.推导公式:P= W/t = FS/t =__Fv_(v为物体在F作用下运动的平均速度,单位是m/s)。
5.单位换算:1千瓦=__103_瓦,1兆瓦=1×106瓦。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