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课外文言文阅读》导学案
【学习目标】
1、学会用迁移法和揣摩法解释课外文言文重点字词。
2、掌握课内文言文句子的翻译方法和技巧,翻译课外文段的语句。
3、读懂并理解文章内容,完成阅读任务
【考点回顾】
2019中考语文《学科说明》文言文阅读
●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具体语境中的含义。
●理解常见文言虚词(之、其、而、以、于、乃、虽、为、者、且、则、何、焉、与、所)在具体语境中的意义和用法。(15个)
●理解并翻译文中的句子。
●理解文章的基本结构。
●分析概括文章所表达的作者的观点或态度。
●对文章的内容、语言和写法有自己的体会和见解。
【课外文言文常见考点】
1、字词的解释(实词、虚词)
2、句子的翻译
3、内容的理解
① 人物性格品质概括
② 文章主旨理解
③ 阅读文章后的启示
【本课重点】
1、词语解释
2、句子翻译
【教学过程】
一、解释加点词语(实词5年5考 虚词5年2考)
以文言实词为主,主要包括:
1、古今异义词 2、通假字 3、词类活用 4、一词多义
总特点:取材于课外,知识在课内
示例 丑女效颦①
西施病心而颦其里② ,其里之丑人见而美之,归亦捧心③而颦其里。其里之富人见之,坚④闭其门而不出;贫人见之,挈妻子而去之走。彼知颦美而不知颦之所以美。
【注释】 ①颦:皱眉头。 ②颦其里:在她乡里皱眉头。 ③捧心:用手捂着胸口。④坚:紧紧地
( 一)迁移法
1、挈妻子而去之走:
(妻子儿女) (依据:“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 )
(跑) (依据:“录毕,走送之,不敢稍逾约” )
2.其里之丑人见而美之
(以…为美 ) (依据:“吾妻之美我者” )
3.彼知颦美而不知颦之所以美
(美丽) (依据:徐公不若君之美也)
4.挈妻子而去之走 (离开) (依据:“去国怀乡” )
5.而不知颦之所以美。 ( ……的原因) (依据: “此先汉所以兴隆也”
虚词 “而”
1、表并列关系:泉香而酒洌
2、表承接关系:广起,夺而杀尉
3、表转折关系: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
4、表修饰关系:蹴尔而与之
【比较】 西施病心而颦其里 (承接)
彼知颦美而不知颦之所以美 (转折)
“之”
1、代词:代人或事:公与之乘
2、结构助词:的 小大之狱
3、动词:往、到 辍耕之垄上
4、主谓间取消句子独立性 吾妻之美我者
5、宾语前置的标志 何陋之有;前置的宾语 手指不可屈伸,弗之怠
6、语气词,调整音节 怅恨久之
【比较】 其里之丑人(结构助词:的)
贫人见之(代词,指丑女)
挈妻子而去之走(代词,指丑女)
(二)揣摩法
1、丑女效颦(仿效)
2、西施病心而颦其里(患病,生病 )
3、挈妻子而去之走( 带领)
在“训诂学”中有一种解词方法为“据文证义”,其目的便在于探求一定语言环境中的词的确切意义。——“猜”也是有依据的。
二、句子翻译 5年5考
总特点:掌握技巧,应用于课外
【评评议议】 错误原因?正确翻译?
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
译文:先帝不因为臣的身份低下,亲自三次来访臣在自己的草庐中。
正确译文:先帝不因为我身份低微,见识短浅,降低身份委屈自己,三次到草庐来拜访我。
文言文句子翻译
二标准—字落实,文从句字顺。
五方法—留、换、调、补、删
课内典型例题解析
①⑤留 表示时间、地点、人名、官职等专用名称可直接保留在译文中。
庆历四年春,滕子京谪守巴陵郡。
译:庆历四年的春天,滕子京被贬到巴陵郡做太守。
②换 将文言词语替换成与它意义相同或相当的现代汉语词语。
(单音节词——双音节词,古今异义——古义,通假字——本字,词类活用词——活用后的词)
1、将军身被坚执锐。 译:将军亲自穿着战甲,拿着武器上阵。
2、今齐地方千里 译:现在齐国土地方圆千里。
③调 文言文中倒装句翻译时要作调整,让它与现代汉语的语序一致。
1、战〈于长勺〉 即【于长勺】战
2、甚矣,汝之不惠。即“汝之不惠甚矣。”
④补 对句中省略成分,须根据上下文文意,适当补充,使语意完整。
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
译:第一次击鼓,能够振作士气,第二次(击鼓) (士气)就会衰退,第三次(击鼓) (士气)就穷尽了
⑤删 句中无实在意义的虚词,可舍去不译
1、夫战,勇气也。 译:作战,靠的是勇气。
2、寒暑易节,始一反焉。 译:冬夏换季,才往返一次。
【实战演练】
真题再现(2016)二、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回答7-11题(15分)
邵民瞻①为东坡②买一宅,为钱五百缗③,东坡倾囊④仅能偿⑤之。卜⑥吉日入新第⑦,既得日⑧矣。夜与邵步月,偶至一村落,闻妇人哭声极哀,东坡徙倚⑨听之,曰:“异哉,何其⑩悲也!岂有大难割之爱,触于其心欤?吾将问之。”遂与邵推扉而入,则一老妪??,见东坡,泣自若??。东坡问妪何为哀伤至是。妪曰:“吾家有一居,相传百年,保守不敢动,以至于我,而吾子不肖?,遂举以售诸??人。吾今日迁徙来此百年旧居一旦诀别?宁?不痛心此吾之所以泣也。”东坡亦为怆然。问其故居所在,则东坡以五百缗所得者也。东坡因再三慰抚?,徐???谓之曰:“妪之旧居,乃吾所售?也。不必深悲,今当以是屋还妪。”即命取屋券( 19 ),对妪焚之。呼其子,命翌日 ( 20 ) ?迎母还旧第,竟不索( 21 ) ?其直( 22 ) ???。
【注释】①邵民瞻:人名。②东坡:苏轼的号。③五百缗:五百贯钱。④倾囊:尽出其所有。⑤偿:偿还。⑥卜:选择。⑦第:按一定等级建造的大宅院。⑧得日:过了几天。⑨徙倚:走过去斜带着。⑩何其:多么。??老妪:老妇。???自若:依然如故。??不肖:不成材。???诸:相当于“之于”。 ??诀别:分别。???宁:难道。???徐:慢慢地。??售:这里是“买”的意思。?19?券:契据。?20?翌日:次日。?21?索:求取。?22?直:通“值”,价钱。
7.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着重号的词语。(4分)
(1)闻妇人哭声极哀????????闻:?????????
??(2)东坡亦为怆然??????????怆然:????????
??(3)即命取屋券,对妪焚之??即:????????????
??(4)竟不索其直????????????竟:???????????????
?8.用“/”给下面的句子断句。(标四处)(2分)
??吾今日迁徒来此百年旧居一旦诀别宁不痛心此吾之所以泣也。
9.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4分) ?
(1)东坡问妪何为哀伤至是。
(2)则东坡以五百缗所得者也。
???10.请用一句话概括选文所叙写的故事。(3分)
11.从“夜与邵步月”这句话,你会联想到《记承天寺夜游》一文中的哪个情境?(2分)
答案7.(4?分〉(1)听到(听见)(2)悲伤(忧伤)的样子(3)立即(马上)(4竟然)(每小题1分,意思对即可)
8.(2分)吾今日迁徒来此/百年旧居一旦诀别/宁不痛心/此吾之所以泣也。(标对两处或三处均给1分,标对四处给2分)
9.?(4?分)(1)东坡询问老妇为什么忍痛到这种地步。(2)就是东坡用五百贯钱所买到的住宅。(每小题2分,意思对即可)
10.(3分)苏东坡无偿退还老妇宅第。(答出“东坡还宅”也给3分,意思对即可)
11.(2分)示例一:东坡与张怀民月下在庭院中一起散步。示例二:相与步于中庭。示例三:夜与怀民步月。(意思对即可)
(2018)二、阅读下面四篇短文,回答7-11题。(14分)
? 屈原①以②五日死,楚人以舟楫③拯④之,谓之竞渡。又曰:五日投角黍⑤以祭屈原,恐为蛟龙所夺,故为龙舟以逐之。
后汉黄琬⑥,祖父琼⑦,为太尉⑧,以日食状闻。太后诏⑨问所食多少,琼对未知所况⑩。琬年七岁,时在旁,曰:“何不言日食之余,如月之初?。”琼大惊,即以其言对。
刘峻家贫好学,常燎?麻炬?,从夕达旦。时或睡,及觉复读,常恐所见不博。闻有异书,必往祈?借。
? 齐有一足鸟,舞于殿前。齐侯问于孔子,孔子曰:“此鸟名商羊。儿童有谣曰:‘天将大雨,商羊鼓舞?。’是为大雨之兆?。”后果然。
?【注释】①屈原:战国楚国诗人。②以:在。③舟楫:泛指船只。④拯:从水中救出淹溺的人。⑤角黍:即粽子。⑥黄琬:人名。⑦琼:人名,即黄琼。⑧太尉:官职名。⑨诏:召见。⑩况:比方。?初:夏历指每月的开头几天。?燎:燃烧。?炬:火把。?祈:乞求。?鼓舞:手足舞动,形容欢悦。?兆:预兆,征兆。
7.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着重号的词语。(每小题1分,共4分)
(1)谓之竞渡???谓:????????????
(2)何不言日食之余,如月之初???何:?????????????
(3)从夕达旦???????旦:????????????
(4)是为大雨之兆???是:????????????
8.下列选项中,与“舞于殿前”的“于”字意义或用法不相同的一项是(????)(2分)
A.行者休于树(《酵翁亭记》)?????B.骈死于槽枥之间(《马说》)
C.皆以美于徐公(《邹忌讽齐王纳谏》)???D.公与之乘,战于长勺(《曹刿论战》)
9.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每小题2分,共4分)
(1)琼大惊,即以其言对。
译文:????????????????????????????????
(2)及觉复读,常恐所见不博。
译文:????????????????????????????????
10.第一篇短文中,包含哪两项传承至今的民间习俗?(2分)
答:????????????????????????????????
11.请给第三篇短文拟一个恰当的题目。(2分)
答:????????????????????????????????
7.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着重号的词语。
谓:称???何:为什么????旦:早晨??是:这
8.C
解析:“舞于殿前”的“于”是“在”的意思,C的意思为“比”。
9.黄琼大吃一惊,就按照他说的回答皇太后。
等到惊醒了接着读,经常担心自己的见识不够广博。
10.赛龙舟、包粽子
11.刘峻好学
PAGE
5
(共25张PPT)
2019中考语文《学科说明》
文言文阅读
1、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具体语境中的含义。
2、理解常见文言虚词(之、其、而、以、于、乃、虽、为、者、且、则、何、焉、与、所)在具体语境中的意义和用法。(15个)
3、理解并翻译文中的句子。
4、理解文章的基本结构。
5、分析概括文章所表达的作者的观点或态度。
6、对文章的内容、语言和写法有自己的体会和见解。
课外文言文常见考点:
1、字词的解释(实词、虚词)
2、句子的翻译
3、内容的理解
①人物性格品质概括
②概括主要情节
③文章主旨理解
④阅读文章后的启示
学习目标
1、学会用正确方法,解释课外文言文重点词语。
2、掌握文言文句子的翻译方法,翻译句子。
3、读懂并理解文章内容,完成阅读任务
本课重点
1、词语解释
2、句子翻译
一、解释词语
实词5年5考 虚词5年2考
实词包括:
1、古今异义词 2、通假字
3、词类活用 4、一词多义
总特点:取材于课外,知识在课内
丑女效颦①
西施病心而颦其里② ,其里之丑人见而美之,归亦捧心③而颦其里。其里之富人见之,坚④闭其门而不出;贫人见之,挈妻子而去之走。彼知颦美而不知颦之所以美。
【注释】 ①颦:皱眉头。 ②颦其里:在她乡里皱眉头。 ③捧心:用手捂着胸口。④坚:紧紧地。
( 一)迁移法
1、挈妻子而去之走:
(妻子儿女) 依据 “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
(跑) 依据 “录毕,走送之,不敢稍逾约”
2.其里之丑人见而美之
(以…为美 ) 依据 “吾妻之美我者”
3.挈妻子而去之走 (离开) 依据 “去国怀乡”
4.而不知颦之所以美。 ( ……的原因)
依据 “此先汉所以兴隆也”
虚词 “而”
1、表并列关系:
2、表承接关系:
3、表转折关系:
4、表修饰关系:
泉香而酒洌
广起,夺而杀尉
蹴尔而与之
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
西施病心而颦其里
彼知颦美而不知颦之所以美。
比较
“之”
1、代词:代人或事
2、结构助词:的
3、动词:往、到
4、主谓间取消句子独立性
5、宾语前置的标志
6、语气词,调整音节
不译
公与之乘
小大之狱
辍耕之垄上
何陋之有?
怅恨久之
吾妻之美我者
比较
其里之丑人
贫人见之
挈妻子而去之走
在“训诂学”中有一种解词方法为“据文证义”,其目的便在于探求一定语言环境中的词的确切意义。——“猜”也是有依据的。
2、西施病心而颦其里( )
3、挈妻子而去之走( )
患病,生病
带领
(二)揣摩法
1、丑女效颦( )
仿效
二、句子翻译 5年5考
总特点:
掌握技巧,应用于课外
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
译文:先帝不因为臣的身份低下,亲自三次来访臣在自己的草庐中。
评评议议
错误原因?正确翻译?
正确译文:先帝不因为我身份低微,见识短浅,降低身份委屈自己,三次到草庐来拜访我。
文言文句子翻译
二标准—字落实,文从句字顺。
五方法—留、换、调、补、删
庆历四年春,滕子京谪守巴陵郡。
译:庆历四年的春天,滕子京被贬到巴陵郡做太守。
留 表示时间、地点、人名、官职等专用名称可直接保留在译文中。
课内典型例题解析
1、将军身被坚执锐。
译:将军亲自穿着战甲,拿着武器上阵。
2、今齐地方千里
译:现在齐国土地方圆千里。
换 将文言词语替换成与它意义相同或相当的现代汉语词语。
(单音节词——双音节词,古今异义——古义,通假字——本字,词类活用词——活用后的词)
2、甚矣,汝之不惠。
即“汝之不惠甚矣。”
调 文言文中倒装句翻译时要作调整,让它与现代汉语的语序一致。
1、战〈于长勺〉
即【于长勺】战
译:第一次击鼓,能够振作士气,第二次(击鼓) (士气)就会衰退,第三次(击鼓) (士气)就穷尽了
补 对句中省略成分,须根据上下文文意,适当补充,使语意完整。
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
删 句中无实在意义的虚词,可舍去不译
1、夫战,勇气也。
译:作战,靠的是勇气。
2、寒暑易节,始一反焉。
译:冬夏换季,才往返一次。
夫
焉
真题再现(2016)二、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回答7-11题(15分)
邵民瞻①为东坡②买一宅,为钱五百缗③,东坡倾囊④仅能偿⑤之。卜⑥吉日入新第⑦,既得日⑧矣。夜与邵步月,偶至一村落,闻妇人哭声极哀,东坡徙倚⑨听之,曰:“异哉,何其⑩悲也!岂有大难割之爱,触于其心欤?吾将问之。”遂与邵推扉而入,则一老妪??,见东坡,泣自若??。东坡问妪何为哀伤至是。妪曰:“吾家有一居,相传百年,保守不敢动,以至于我,而吾子不肖?,遂举以售诸??人。吾今日迁徙来此百年旧居一旦诀别?宁?不痛心此吾之所以泣也。”东坡亦为怆然。问其故居所在,则东坡以五百缗所得者也。东坡因再三慰抚?,徐???谓之曰:“妪之旧居,乃吾所售?也。不必深悲,今当以是屋还妪。”即命取屋券( 19 ),对妪焚之。呼其子,命翌日 ( 20 ) ?迎母还旧第,竟不索( 21 ) ?其直( 22 ) ???。
【注释】①邵民瞻:人名。②东坡:苏轼的号。③五百缗:五百贯钱。④倾囊:尽出其所有。⑤偿:偿还。⑥卜:选择。⑦第:按一定等级建造的大宅院。⑧得日:过了几天。⑨徙倚:走过去斜带着。⑩何其:多么。??老妪:老妇。???自若:依然如故。??不肖:不成材。???诸:相当于“之于”。 ??诀别:分别。???宁:难道。???徐:慢慢地。??售:这里是“买”的意思。?19?券:契据。?20?翌日:次日。?21?索:求取。?22?直:通“值”,价钱。
7.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着重号的词语。(4分)
(1)闻妇人哭声极哀????????闻:?????????
??(2)东坡亦为怆然??????????怆然:????????
??(3)即命取屋券,对妪焚之??即:????????????
??(4)竟不索其直????????????竟:???????????????
?8.用“/”给下面的句子断句。(标四处)(2分)
??吾今日迁徒来此百年旧居一旦诀别宁不痛心此吾之所以泣也。
9.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4分) ?
(1)东坡问妪何为哀伤至是。
(2)则东坡以五百缗所得者也。
???10.请用一句话概括选文所叙写的故事。(3分)
11.从“夜与邵步月”这句话,你会联想到《记承天寺夜游》一文中的哪个情境?(2分)
(2018)二、阅读下面四篇短文,回答7-11题。(14分)
? 屈原①以②五日死,楚人以舟楫③拯④之,谓之竞渡。又曰:五日投角黍⑤以祭屈原,恐为蛟龙所夺,故为龙舟以逐之。
后汉黄琬⑥,祖父琼⑦,为太尉⑧,以日食状闻。太后诏⑨问所食多少,琼对未知所况⑩。琬年七岁,时在旁,曰:“何不言日食之余,如月之初?。”琼大惊,即以其言对。
刘峻家贫好学,常燎?麻炬?,从夕达旦。时或睡,及觉复读,常恐所见不博。闻有异书,必往祈?借。
? 齐有一足鸟,舞于殿前。齐侯问于孔子,孔子曰:“此鸟名商羊。儿童有谣曰:‘天将大雨,商羊鼓舞?。’是为大雨之兆?。”后果然。
?【注释】①屈原:战国楚国诗人。②以:在。③舟楫:泛指船只。④拯:从水中救出淹溺的人。⑤角黍:即粽子。⑥黄琬:人名。⑦琼:人名,即黄琼。⑧太尉:官职名。⑨诏:召见。⑩况:比方。?初:夏历指每月的开头几天。?燎:燃烧。?炬:火把。?祈:乞求。?鼓舞:手足舞动,形容欢悦。?兆:预兆,征兆。
7.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着重号的词语。(每小题1分,共4分)
(1)谓之竞渡???谓:????????????
(2)何不言日食之余,如月之初???何:?????????????
(3)从夕达旦???????旦:????????????
(4)是为大雨之兆???是:????????????
8.下列选项中,与“舞于殿前”的“于”字意义或用法不相同的一项是(????)(2分)
A.行者休于树(《酵翁亭记》)?????B.骈死于槽枥之间(《马说》)
C.皆以美于徐公(《邹忌讽齐王纳谏》)???D.公与之乘,战于长勺(《曹刿论战》)
9.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每小题2分,共4分)
(1)琼大惊,即以其言对。
译文:????????????????????????????????
(2)及觉复读,常恐所见不博。
译文:????????????????????????????????
10.第一篇短文中,包含哪两项传承至今的民间习俗?(2分)
答:????????????????????????????????
11.请给第三篇短文拟一个恰当的题目。(2分)
答:????????????????????????????????
课下作业
运用本课所学知识,完成以下课外文言的阅读。
课外文言能力从课内迁移中得来,
课外文言能力从反复训练中得来,
课外文言能力从积累延伸中得来。
认真积累+反复训练+持之以恒=能力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