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2020中考数学总复习 第四章 统计与概率
4.1 统计初步
课标解读
理解平均数的意义,能计算中位数、众数、加权平均数.
理解刻画数据离散程度的意义,会计算简单数据的方差.
能画频数直方图,能利用频数直方图解释数据中蕴涵的信息.
知识梳理
知识点一 调查方式
1.全面调查(普查):考察 全体对象 的调查叫做全面调查,也称为普查.
2.抽样调查:对所要考察对象中抽取 一部分 进行调查,这种调查方式称为抽样调查.
【温馨提示】 一般地,当总体中个体数目较多,普查的工作量较大,或受客观条件的限制,无法对所有个体进行普查,或调查具有破坏性时,不允许普查,这时我们往往会用抽样调查来估计总体的思想.
知识点二 总体、个体样本与样本容量
1.所要考察对象的 全体 称为总体,而组成总体的 每个考察对象 称为个体,从总体中抽取的 一部分个体 叫做总体的一个样本,样本中所包括的 个体数目 叫做样本容量.
2.用样本估计总体时,样本容量 越大 ,样本对总体的估计也就越 精确 .
知识点三 数据的描述
类别 优点
扇形统计图 能够显示部分在总体中所占的百分比
条形统计图 能够显示每组中的具体数据
折线统计图 能够显示数据的变化趋势
直方图 能够显示数据的分别情况
知识点四 频数与频率
所有频数之和等于数据之和.
所有频率之和等于 1 .
频数=频率×数据总数.
知识点五 平均数、众数、中位数
平均数:一般地,对于n个数x1,x2,x3,...xn,叫做这n个数的平均数.
中位数:将一组数据按 从小到大(或从大到小)的顺序排列 ,处于 中间 位置的数(或中间两个数据的平均数),称为这组数据的中位数.
众数:一组数据中出现 次数最多 的数据称为这组数据的众数.
【温馨提示】 平均数的计算用到所有的数据,在现实生活中较为常用;中位数是唯一的,仅与数据的排列位置有关;众数可能有一个,也可能有多个.
知识点六 极差、方差、标准差
极差:是指一组数据中 最大 数据与 最小 数据的差.
方差:方差是各个数据与它们的平均数之差的平方的平均数.即,s2是方差.
标准差:标准差s就是方差的 算术平方根 .
【温馨提示】 极差、方差、标准差是度量数据波动程度的三个量,极差反映了数据的波动范围,方差、标准差越大,数据的波动越大;方差、标准差越小,数据的波动越小.
基础训练
下列调查中,①调查本班同学的身高;②调查一批炮弹的杀伤力;③调查一批节能灯管的使用寿命;④为保证火箭的成功发射,对其零部件进行检查;⑤考察人们对环境的保护意识.其中适合采用抽样调查的有( )
A.4个 B.3个 C.2个 D.1个
2.今年我市有近 万名考生参加中考,为了解这些考生的数学成绩,从中抽取 名考生的数学成绩进行统计分析,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
A. 这 名考生是总体的一个样本 B. 近 万名考生是总体
C. 名学生是样本容量 D.每位考生的数学成绩是个体
3. 甲、乙两所学校男女生人数如图所示,甲学校有人,乙学校有人,则( )
A. 甲校的女生与乙校的女生一样多 B. 甲校的女生比乙校的女生少
C. 甲校的女生比乙校的女生多 D. 甲校与乙校共有女生人
4.某小组5名同学在一周内参加家务劳动的时间如下表所示,关于“劳动时间”的这组数据,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劳动时间(小时) 3 3.5 4 4.5
人数 1 1 2 1
中位数是4,平均数是3.75 B.中位数是4,平均数是3.8
C.众数是4,平均数是3.75 D.众数是2,平均数是3.8
5.某市举行中学生“奋发有为建小康”演讲比赛,某同学将选手们的得分情况进行统计,绘成如图所示的得分成绩统计图.
考虑下列四个论断:①众数为6分;②8名选手的成绩高于8分;③中位数是8分;④得6分和9分的人数一样多.
其中正确的判断共有( ).
A.1个 B.2个 C.3个 D.4个
6.样本数据3,6,a,4,2的平均数是3,则这个样本的方差是( )
A. 4 B. C. 2 D. 1
7.某校课外小组为了解同学们对学校“阳光跑操”活动的喜欢程度,抽取部分学生进行调查,被调查的每个学生按A(非常喜欢)、B(比较喜欢)、C(一般)、D(不喜欢)四个等级对活动评价,图1和图2是该小组采集数据后绘制的两幅统计图,经确认扇形统计图是正确的,而条形统计图尚有一处错误且并不完整.请你根据统计图提供的信息.解答下列问题:
(1)此次调查的学生人数为 ;
(2)条形统计图中存在错误的是 (填A、B、C、D中的一个),并在图中加以改正;
(3)在图2中补画条形统计图中不完整的部分;
(4)如果该校有600名学生,那么对此活动“非常喜欢”和“比较喜欢”的学生共有多少人?
8.某市为了节约生活用水,计划制定每位居民统一的月用水量标准,然后根据标准,实行分段收费.为此,对居民上年度的月均用水量进行了抽样调查,并根据调查结果绘制了上年度月均用水量的频数分布直方图(图中分组含最低值,不含最高值),请根据图中信息解答下列问题:
(1)本次调查的居民人数为 人;
(2)本次调查的居民月均用水量的中位数落在频数分布直方图中的第 小组内(从左至右数);
(3)当地政府希望让85%左右居民的月均用水量低于制定的月用水量标准,根据上述调查结果,你认为月用水量标准(取整数)定为多少吨时较为合适?
能力提升
下列调查方式合适的是( )
为了了解市民对某电影的感受,小华在某校随机采访了100名九年级学生
为了了解全校学生用于做数学作业的时间,小明同学在网上向10位好友做了调查
为了了解卫星零部件的状况,检测人员采用了普查的方式
为了了解全国青少年儿童的睡眠时间,统计人员采用了普查的方式
2.一组数据3,6,8,m,n的平均数是7,则m,n的平均数是( )
A. 6 B. 7 C. 9 D. 15
3.一个样本有10个数据,各数据与样本平均数的差依次为:-4,-2,5,4,-1,0,2,3,-2,-5,那么这个样本的极差和方差分别是( ).
A.10,10 B.10,10.4 C.10.4,10.4 D.0,10.4
4.下列说法中正确的个数是( ).
(1)只要一组数据中新添入一个数字,那么平均数就一定会跟着变动;
(2)只要一组数据中有一个数据变动,那么中位数就一定会跟着变动;
(3)已知两组数据各自的平均数,求由这两组数据组成的新数据的平均数,就是将原来的两组数据的平均数再平均一下;
(4)河水的平均深度为3.5 m,一个身高1.5 m但不会游泳的人下水后肯定会淹死.
A.0 B.3 C.2 D.4
5.一组数据1,4,6,x的中位数和平均数相等,则x的值是 .
6.以下是某手机店1~4月份的两个统计图,分析统计图,对3、4月份三星手机的销售情况四个同学得出的以下四个结论,其中正确的为( )
A. 4月份三星手机销售额为65万元
B. 4月份三星手机销售额比3月份有所上升
C. 4月份三星手机销售额比3月份有所下降
D. 3月份与4月份的三星手机销售额无法比较,只能比较该店销售总额
7.某初中学校欲向高一级学校推荐一名学生,根据规定的推荐程序:首先由本年级100名学生民主投票,每人只能推荐一人(不设弃权票),选出了票数最多的甲、乙、丙三人.投票结果统计如图一:
其次,对三名候选人进行了笔试和面试两项测试.各项成绩如下表所示:
测试项目 测试成绩/分
甲 乙 丙
笔试 92 90 95
面试 85 95 80
图二是某同学根据上表绘制的一个不完整的条形图.请你根据以上信息解答下列问题:
(1)补全图一和图二.
(2)请计算每名候选人的得票数.
(3)若每名候选人得一票记1分,投票、笔试、面试三项得分按照2∶5∶3的比确定,计算三名候选人的平均成绩,成绩高的将被录取,应该录取谁
8.我校初二年级抽取部分学生进行跳绳测试.并规定:每分钟跳128次以下的为不及格;每分钟跳129~132次的为及格;每分钟跳133~142次的为中等;每分钟跳143~159次的为良好;每分钟跳160次及以上的为优秀.测试结果整理绘制成如下两幅不完整的统计图.请根据图中信息,解答下列各题:
(1)参加这次跳绳测试的共有 人;
(2)补全条形统计图;
(3)在扇形统计图中,“中等”部分所对应的圆心角的度数是 ;
(4)如果该校初二年级的总人数是980人,根据此统计数据,请你估算该校初二年级跳绳成绩为“优秀”的人数.
(3)“中等”部分所对应的圆心角的度数是:×360°=72°,
中考真题
1.(2019,恩施) 某中学规定学生的学期体育成绩满分为100分,其中早锻炼及体育课外活动占20%,期中考试成绩占30%,期末考试成绩占50%. 小桐的三项成绩(百分制)依次为95,90,85.则小桐这学期的体育成绩是( )
A.88.5 B.86.5 C.90 D.90.5
2.(2019,鄂州)已知一组数据为7,2,5,x,8,它们的平均数是5,则这组数据的方差为( )
A.3 B.4.5 C.5.2 D.6
3.(2016,恩施)在恩施州年“书香校园.经典诵读”比赛活动中,有万名学生参加比赛活动,其中有万名学生分别获得一、二、三等奖.从获奖学生中随机抽取部分,绘制成如下不完整的统计图表,请根据图表解答下列问题.
(1)表格中的值为 .
(2)扇形统计图中表示获得一等奖的扇形的圆心角为 度
(3)估计全州获得三等奖的中小学生有多少名?
获奖等级 频数
一等奖
二等奖
三等奖
4.(2017,恩施)某校决定加强羽毛球、篮球、乒乓球、排球、足球五项球类运动,每位同学必须且只能选择一项球类运动,对该校学生随机抽取进行调查,根据调查结果绘制了如下不完整的频数分布表和扇形统计图:
运动项目 频数(人数)
羽毛球 30
篮球
乒乓球 36
排球
足球 12
请根据以上图表信息解答下列问题:
频数分布表中的 , ;
在扇形统计图中,“排球”所在的扇形的圆心角为 度;
全校有多少名学生选择参加乒乓球运动?
5.(2019,襄阳)今年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建国70周年,襄阳市某学校开展了“我和我的祖国”主题学习竞赛活动.学校3000名学生全部参加了竞赛,结果所有学生成绩都不低于60分(满分100分).为了了解成绩分布情况,学校随机抽取了部分学生的成绩进行统计,得到如下不完整的统计表.根据表中所给信息,解答下列问题:
成绩x(分)分组 频数 频率
60≤x<70 15 0.30
70≤x<80 a 0.40
80≤x<90 10 b
90≤x≤100 5 0.10
(1)表中a= ,b= ;
(2)这组数据的中位数落在 范围内;
(3)判断:这组数据的众数一定落在70≤x<80范围内,这个说法 (填“正确”或“错误”);
(4)这组数据用扇形统计图表示,成绩在80≤x<90范围内的扇形圆心角的大小为 ;
(5)若成绩不小于80分为优秀,则全校大约有 名学生获得优秀成绩.
6.(2019,宜昌)某校在参加了宜昌市教育质量综合评价学业素养测试后,随机抽取八年级部分学生,针对发展水平四个维度“阅读素养、数学素养、科学素养、人文素养”,开展了“你最需要提升的学业素养”问卷调查(每名学生必选且只能选择一项).小明、小颖和小雯在协助老师进行统计后,有这样一段对话:
小明:“选科学素养和人文素养的同学分别为16人,12人.”
小颖:“选数学素养的同学比选阅读素养的同学少4人.”
小雯:“选科学素养的同学占样本总数的20%.”
(1)这次抽样调查了多少名学生?
(2)样本总数中,选“阅读素养”、“数学素养”的学生各多少人?
(3)如图是调查结果整理后绘制成的扇形图.请直接在横线上补全相关百分比;
(4)该校八年级有学生400人,请根据调查结果估计全年级选择“阅读素养”的学生有多少人?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2020中考数学总复习 第四章 统计与概率
4.1 统计初步
课标解读
1. 理解平均数的意义,能计算中位数、众数、加权平均数.
2. 理解刻画数据离散程度的意义,会计算简单数据的方差.
3. 能画频数直方图,能利用频数直方图解释数据中蕴涵的信息.
知识梳理
知识点一 调查方式
1.全面调查(普查):考察 全体对象 的调查叫做全面调查,也称为普查.
2.抽样调查:对所要考察对象中抽取 一部分 进行调查,这种调查方式称为抽样调查.
【温馨提示】 一般地,当总体中个体数目较多,普查的工作量较大,或受客观条件的限制,无法对所有个体进行普查,或调查具有破坏性时,不允许普查,这时我们往往会用抽样调查来估计总体的思想.
知识点二 总体、个体样本与样本容量
1.所要考察对象的 全体 称为总体,而组成总体的 每个考察对象 称为个体,从总体中抽取的 一部分个体 叫做总体的一个样本,样本中所包括的 个体数目 叫做样本容量.
2.用样本估计总体时,样本容量 越大 ,样本对总体的估计也就越 精确 .
知识点三 数据的描述
类别 优点
扇形统计图 能够显示部分在总体中所占的百分比
条形统计图 能够显示每组中的具体数据
折线统计图 能够显示数据的变化趋势
直方图 能够显示数据的分别情况
知识点四 频数与频率
1. 所有频数之和等于数据之和.
2. 所有频率之和等于 1 .
3. 频数=频率×数据总数.
知识点五 平均数、众数、中位数
1. 平均数:一般地,对于n个数x1,x2,x3,...xn,叫做这n个数的平均数.
2. 中位数:将一组数据按 从小到大(或从大到小)的顺序排列 ,处于 中间 位置的数(或中间两个数据的平均数),称为这组数据的中位数.
3. 众数:一组数据中出现 次数最多 的数据称为这组数据的众数.
【温馨提示】 平均数的计算用到所有的数据,在现实生活中较为常用;中位数是唯一的,仅与数据的排列位置有关;众数可能有一个,也可能有多个.
知识点六 极差、方差、标准差
1. 极差:是指一组数据中 最大 数据与 最小 数据的差.
2. 方差:方差是各个数据与它们的平均数之差的平方的平均数.即,s2是方差.
3. 标准差:标准差s就是方差的 算术平方根 .
【温馨提示】 极差、方差、标准差是度量数据波动程度的三个量,极差反映了数据的波动范围,方差、标准差越大,数据的波动越大;方差、标准差越小,数据的波动越小.
基础训练
1. 下列调查中,①调查本班同学的身高;②调查一批炮弹的杀伤力;③调查一批节能灯管的使用寿命;④为保证火箭的成功发射,对其零部件进行检查;⑤考察人们对环境的保护意识.其中适合采用抽样调查的有( B )
A.4个 B.3个 C.2个 D.1个
2.今年我市有近 万名考生参加中考,为了解这些考生的数学成绩,从中抽取 名考生的数学成绩进行统计分析,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D )
A. 这 名考生是总体的一个样本 B. 近 万名考生是总体
C. 名学生是样本容量 D.每位考生的数学成绩是个体
3. 甲、乙两所学校男女生人数如图所示,甲学校有人,乙学校有人,则( A )
A. 甲校的女生与乙校的女生一样多 B. 甲校的女生比乙校的女生少
C. 甲校的女生比乙校的女生多 D. 甲校与乙校共有女生人
4.某小组5名同学在一周内参加家务劳动的时间如下表所示,关于“劳动时间”的这组数据,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B )
劳动时间(小时) 3 3.5 4 4.5
人数 1 1 2 1
A. 中位数是4,平均数是3.75 B.中位数是4,平均数是3.8
C.众数是4,平均数是3.75 D.众数是2,平均数是3.8
5.某市举行中学生“奋发有为建小康”演讲比赛,某同学将选手们的得分情况进行统计,绘成如图所示的得分成绩统计图.
考虑下列四个论断:①众数为6分;②8名选手的成绩高于8分;③中位数是8分;④得6分和9分的人数一样多.
其中正确的判断共有( C ).
A.1个 B.2个 C.3个 D.4个
6.样本数据3,6,a,4,2的平均数是3,则这个样本的方差是( A )
A. 4 B. C. 2 D. 1
7.某校课外小组为了解同学们对学校“阳光跑操”活动的喜欢程度,抽取部分学生进行调查,被调查的每个学生按A(非常喜欢)、B(比较喜欢)、C(一般)、D(不喜欢)四个等级对活动评价,图1和图2是该小组采集数据后绘制的两幅统计图,经确认扇形统计图是正确的,而条形统计图尚有一处错误且并不完整.请你根据统计图提供的信息.解答下列问题:
(1)此次调查的学生人数为 200 ;
(2)条形统计图中存在错误的是 C (填A、B、C、D中的一个),并在图中加以改正;
(3)在图2中补画条形统计图中不完整的部分;
(4)如果该校有600名学生,那么对此活动“非常喜欢”和“比较喜欢”的学生共有多少人?
解:(3)D的人数为:200×15%=30;
(4)600×(20%+40%)=360(人).
8.某市为了节约生活用水,计划制定每位居民统一的月用水量标准,然后根据标准,实行分段收费.为此,对居民上年度的月均用水量进行了抽样调查,并根据调查结果绘制了上年度月均用水量的频数分布直方图(图中分组含最低值,不含最高值),请根据图中信息解答下列问题:
(1)本次调查的居民人数为 100 人;
(2)本次调查的居民月均用水量的中位数落在频数分布直方图中的第 5 小组内(从左至右数);
(3)当地政府希望让85%左右居民的月均用水量低于制定的月用水量标准,根据上述调查结果,你认为月用水量标准(取整数)定为多少吨时较为合适?
解:(3)100×85%=85,由直方图得,86位居民的月均用水量低于制定的月用水量标准,则居民用水量标准为3吨较为合适.
能力提升
1. 下列调查方式合适的是( C )
A. 为了了解市民对某电影的感受,小华在某校随机采访了100名九年级学生
B. 为了了解全校学生用于做数学作业的时间,小明同学在网上向10位好友做了调查
C. 为了了解卫星零部件的状况,检测人员采用了普查的方式
D. 为了了解全国青少年儿童的睡眠时间,统计人员采用了普查的方式
2.一组数据3,6,8,m,n的平均数是7,则m,n的平均数是( C )
A. 6 B. 7 C. 9 D. 15
3.一个样本有10个数据,各数据与样本平均数的差依次为:-4,-2,5,4,-1,0,2,3,-2,-5,那么这个样本的极差和方差分别是( B ).
A.10,10 B.10,10.4 C.10.4,10.4 D.0,10.4
4.下列说法中正确的个数是( A ).
(1)只要一组数据中新添入一个数字,那么平均数就一定会跟着变动;
(2)只要一组数据中有一个数据变动,那么中位数就一定会跟着变动;
(3)已知两组数据各自的平均数,求由这两组数据组成的新数据的平均数,就是将原来的两组数据的平均数再平均一下;
(4)河水的平均深度为3.5 m,一个身高1.5 m但不会游泳的人下水后肯定会淹死.
A.0 B.3 C.2 D.4
5.一组数据1,4,6,x的中位数和平均数相等,则x的值是 -1或3或9 .
6.以下是某手机店1~4月份的两个统计图,分析统计图,对3、4月份三星手机的销售情况四个同学得出的以下四个结论,其中正确的为( B )
A. 4月份三星手机销售额为65万元
B. 4月份三星手机销售额比3月份有所上升
C. 4月份三星手机销售额比3月份有所下降
D. 3月份与4月份的三星手机销售额无法比较,只能比较该店销售总额
7.某初中学校欲向高一级学校推荐一名学生,根据规定的推荐程序:首先由本年级100名学生民主投票,每人只能推荐一人(不设弃权票),选出了票数最多的甲、乙、丙三人.投票结果统计如图一:
其次,对三名候选人进行了笔试和面试两项测试.各项成绩如下表所示:
测试项目 测试成绩/分
甲 乙 丙
笔试 92 90 95
面试 85 95 80
图二是某同学根据上表绘制的一个不完整的条形图.请你根据以上信息解答下列问题:
(1)补全图一和图二.
(2)请计算每名候选人的得票数.
(3)若每名候选人得一票记1分,投票、笔试、面试三项得分按照2∶5∶3的比确定,计算三名候选人的平均成绩,成绩高的将被录取,应该录取谁
解:(1)略
(2)甲的票数是:100×34%=34(票),
乙的票数是:100×30%=30(票),
丙的票数是:100×28%=28(票).
(3)甲的平均成绩:
乙的平均成绩:
丙的平均成绩:
∵乙的平均成绩最高,
∴应该录取乙.
8.我校初二年级抽取部分学生进行跳绳测试.并规定:每分钟跳128次以下的为不及格;每分钟跳129~132次的为及格;每分钟跳133~142次的为中等;每分钟跳143~159次的为良好;每分钟跳160次及以上的为优秀.测试结果整理绘制成如下两幅不完整的统计图.请根据图中信息,解答下列各题:
(1)参加这次跳绳测试的共有 50 人;
(2)补全条形统计图;
(3)在扇形统计图中,“中等”部分所对应的圆心角的度数是 ;
(4)如果该校初二年级的总人数是980人,根据此统计数据,请你估算该校初二年级跳绳成绩为“优秀”的人数.
解:(2)由(1)得优秀的人数为:50﹣3﹣7﹣10﹣20=10,
如图所示:
(3)“中等”部分所对应的圆心角的度数是:×360°=72°,
(4)该校初二年级跳绳成绩为“优秀”的人数为:980×=196(人).
中考真题
1.(2019,恩施) 某中学规定学生的学期体育成绩满分为100分,其中早锻炼及体育课外活动占20%,期中考试成绩占30%,期末考试成绩占50%. 小桐的三项成绩(百分制)依次为95,90,85.则小桐这学期的体育成绩是( A )
A.88.5 B.86.5 C.90 D.90.5
2.(2019,鄂州)已知一组数据为7,2,5,x,8,它们的平均数是5,则这组数据的方差为( C )
A.3 B.4.5 C.5.2 D.6
3.(2016,恩施)在恩施州年“书香校园.经典诵读”比赛活动中,有万名学生参加比赛活动,其中有万名学生分别获得一、二、三等奖.从获奖学生中随机抽取部分,绘制成如下不完整的统计图表,请根据图表解答下列问题.
(1)表格中的值为 125 .
(2)扇形统计图中表示获得一等奖的扇形的圆心角为 72 度
(3)估计全州获得三等奖的中小学生有多少名?
获奖等级 频数
一等奖
二等奖
三等奖
解:(3)估计全州获得三等奖的学生人数为8×=4.4(万人).
4.(2017,恩施)某校决定加强羽毛球、篮球、乒乓球、排球、足球五项球类运动,每位同学必须且只能选择一项球类运动,对该校学生随机抽取进行调查,根据调查结果绘制了如下不完整的频数分布表和扇形统计图:
运动项目 频数(人数)
羽毛球 30
篮球
乒乓球 36
排球
足球 12
请根据以上图表信息解答下列问题:
(1)频数分布表中的 24 , 18 ;
(2)在扇形统计图中,“排球”所在的扇形的圆心角为 54 度;
(3)全校有多少名学生选择参加乒乓球运动?(360名)
5.(2019,襄阳)今年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建国70周年,襄阳市某学校开展了“我和我的祖国”主题学习竞赛活动.学校3000名学生全部参加了竞赛,结果所有学生成绩都不低于60分(满分100分).为了了解成绩分布情况,学校随机抽取了部分学生的成绩进行统计,得到如下不完整的统计表.根据表中所给信息,解答下列问题:
成绩x(分)分组 频数 频率
60≤x<70 15 0.30
70≤x<80 a 0.40
80≤x<90 10 b
90≤x≤100 5 0.10
(1)表中a= 20 ,b= 0.2 ;
(2)这组数据的中位数落在 70≤x<80 范围内;
(3)判断:这组数据的众数一定落在70≤x<80范围内,这个说法 正确 (填“正确”或“错误”);
(4)这组数据用扇形统计图表示,成绩在80≤x<90范围内的扇形圆心角的大小为 72° ;
(5)若成绩不小于80分为优秀,则全校大约有 900 名学生获得优秀成绩.
6.(2019,宜昌)某校在参加了宜昌市教育质量综合评价学业素养测试后,随机抽取八年级部分学生,针对发展水平四个维度“阅读素养、数学素养、科学素养、人文素养”,开展了“你最需要提升的学业素养”问卷调查(每名学生必选且只能选择一项).小明、小颖和小雯在协助老师进行统计后,有这样一段对话:
小明:“选科学素养和人文素养的同学分别为16人,12人.”
小颖:“选数学素养的同学比选阅读素养的同学少4人.”
小雯:“选科学素养的同学占样本总数的20%.”
(1)这次抽样调查了多少名学生?
(2)样本总数中,选“阅读素养”、“数学素养”的学生各多少人?
(3)如图是调查结果整理后绘制成的扇形图.请直接在横线上补全相关百分比;
(4)该校八年级有学生400人,请根据调查结果估计全年级选择“阅读素养”的学生有多少人?
解:(1)16÷20%=80,
(2)设样本中选数学素养的同学数为x人,则选阅读素养的同学数为(x+4)人,
x+x+4+16+12=80,解得x=24,
则x+4=28,
所以本总数中,选“阅读素养”的学生数为28人,选“数学素养”的学生数为24人;
(3)选数学素养的学生数所占的百分比为×100%=30%;
选阅读素养的学生数所占的百分比为×100%=35%;
选人文素养的学生数所占的百分比为×100%=15%;
如图,
(4)400×35%=140,
所以估计全年级选择“阅读素养”的学生有140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