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级下册数学课件-数学广角--搭配-人教版(共22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三年级下册数学课件-数学广角--搭配-人教版(共22张PPT)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021.0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
科目 数学
更新时间 2020-03-11 19:27:26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22张PPT)
三年级数学上册
大北小学
两个爸爸和两个儿子一起去看电影,他们只买了3张票就顺利进了电影院。这是为什么呢?
答案:
只有3人,他们是:
学习目标
教学目标:
1.使学生借助直观图,利用集合的思想方法解决简单的重叠问题。
2.让学生感知集合图的产生过程,初步培养学生的建模意识和能力,渗透多种方法解决问题的意识。
三(2)班参加跳绳、踢毽比赛的学生名单
家胜
浩彬
浩彬
湘涛
湘涛
培雯
业飞
德艺
文婷
李灿
佳祥
永媛
蛡萱
宗凯
倩宁
意凡
跳绳
踢毽
9人
8人
家胜
参加这两项活动共有多少人?


三(1)班参加跳绳、踢毽比赛的学生名单
家胜
家胜
浩彬
浩彬
湘涛
湘涛
家胜
浩彬
湘涛
全部参加跳绳比赛的
家胜浩彬
湘涛
永媛 蛡萱
倩宁 宗凯
意凡
全部参加踢毽比赛的
培雯
业飞
德艺
文婷
李灿
佳祥
永媛
蛡萱
宗凯
倩宁
意凡
培雯 业飞
德艺 文婷
李灿 佳祥
跳绳
踢毽



19世纪英国的数学家韦恩,在1881年发明了这种交叉图 ,所以命名韦恩图又叫集合图。因为这种图直观、形象,所以经常应用于解决重复问题。
A
B
既A又B
你能准确地把参加活动的同学名单填进相应的位置吗 ?四人小组合作,填写集合图,并说说各部分表示什么意思。
家胜
浩彬
湘涛
培雯 业飞
德艺 文婷
李灿 佳祥
永媛 蛡萱
倩宁 宗凯
意凡
6
9
8
5
三(1)班参加跳绳、踢毽比赛的学生名单
家胜
家胜
浩彬
浩彬
湘涛
湘涛
培雯
业飞
德艺
文婷
李灿
佳祥
永媛
蛡萱
宗凯
倩宁
意凡
培雯
业飞
德艺
文婷
李灿
佳祥
永媛
蛡萱
宗凯
倩宁
意凡
家胜
家胜
浩彬
浩彬
湘涛
湘涛
两样都参加 的
跳绳
踢毽
跳绳
踢毽


三(1)班参加跳绳、踢毽比赛的学生名单
家胜
家胜
浩彬
浩彬
湘涛
湘涛
培雯
业飞
德艺
文婷
李灿
佳祥
永媛
蛡萱
宗凯
倩宁
意凡
培雯
业飞
德艺
文婷
李灿
佳祥
永媛
蛡萱
宗凯
倩宁
意凡
家胜
家胜
浩彬
浩彬
湘涛
湘涛
家胜
浩彬
湘涛
永媛 蛡萱
倩宁 宗凯
意凡
培雯 业飞
德艺 文婷
李灿 佳祥
全部参加跳绳的
跳绳
踢毽


三(1)班参加跳绳、踢毽比赛的学生名单
家胜
家胜
浩彬
浩彬
湘涛
湘涛
培雯
业飞
德艺
文婷
李灿
佳祥
永媛
蛡萱
宗凯
倩宁
意凡
培雯
业飞
德艺
文婷
李灿
佳祥
永媛
蛡萱
宗凯
倩宁
意凡
家胜
家胜
浩彬
浩彬
湘涛
湘涛
家胜
浩彬
湘涛
永媛 蛡萱
倩宁 宗凯
意凡
培雯 业飞
德艺 文婷
李灿 佳祥
全部参加踢毽的
跳绳
踢毽


三(1)班参加跳绳、踢毽比赛的学生名单
家胜
家胜
浩彬
浩彬
湘涛
湘涛
家胜
浩彬
湘涛
培雯
业飞
德艺
文婷
李灿
佳祥
永媛
蛡萱
宗凯
倩宁
意凡
培雯
业飞
德艺
文婷
李灿
佳祥
永媛
蛡萱
宗凯
倩宁
意凡
家胜
家胜
浩彬
浩彬
湘涛
湘涛
6
9
8
5
只参加跳绳的
只参加踢毽的
两样都参加的
跳绳
踢毽


家胜
浩彬
湘涛
培雯 业飞
德艺 文婷
李灿 佳祥
永媛 蛡萱
倩宁 宗凯
意凡
6
9
8
5
一共有多少个人呢 ?请四人小组合作探究有几种法,时间为4分钟。
家胜
浩彬
湘涛
培雯 业飞
德艺 文婷
李灿 佳祥
永媛 蛡萱
倩宁 宗凯
意凡
6+3+5=14(人)
6
9
8
5
只参加跳绳的
只参加踢毽的
两样都
参加的
家胜
浩彬
湘涛
培雯 业飞
德艺 文婷
李灿 佳祥
永媛 蛡萱
倩宁 宗凯
意凡
9+8-3=14(人)
6
9
8
5
全部参加跳绳的
全部参加踢毽的
两样都
参加的
家胜
浩彬
湘涛
培雯 业飞
德艺 文婷
李灿 佳祥
永媛 蛡萱
倩宁 宗凯
意凡
9+(8-3)=14(人)
6
9
8
5
全部参加跳绳的
只参加踢毽的
家胜
浩彬
湘涛
培雯 业飞
德艺 文婷
李灿 佳祥
永媛 蛡萱
倩宁 宗凯
意凡
(9-3)+8=14(人)
6
9
8
5
全部参加踢毽的
只参加跳绳的

6+3+5=14(人)
9+8-3=14(人)
9+(8-3)=14(人)
(9-3)+8=14(人)
两天一共进了多少种货?
三年级有20个同学参加竞赛,其中参加数学竞赛的有15人,参加作文竞赛的有13人,既参加数学竞赛又参加作文竞赛的有几人?
解决问题
随机分组,调查同学们的生活情况,并算一算一共调查了多少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