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课-战后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的形成(40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第22课-战后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的形成(40张PPT)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0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0-03-12 21:21:18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40张PPT)
第八单元 世界经济的全球化趋势
政府办公室民主生活会制度
(一)会议时间及参会人员
民主生活会按县纪委、县委组织部和县直机关工委的规定每年召开一次。政府办领导班子全体成员参加。
(二)会议议题
检查领导班子及领导干部遵守《党章》、《廉洁自律准则》等党内法规和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情况,查找和解决领导班子及其成员在党性党风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制定整改措施。
(三)会议要求
1、民主生活会会前,要采取多种形式,广泛征求群众意见,确定民主生活会的主题;领导干部要针对群众意见和建议,认真撰写发言提纲,深刻进行自我剖析;同时领导干部之间要积极开展谈心活动,坦诚交流思想,以增进了解,加强团结。
2、在民主生活会上,与会人员要结合群众反映的意见,认真检查自身存在的问题,从团结的愿望出发,采取与人为善的态度,深入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增强民主生活会的思想性和原则性。
3、民主生活会由专人作好记录,并将整理的记录和综合情况经会议主持人审阅后按规定向上级报告。
心组学习制度
会议由党支部书记主持召开
(一)会议议题
学习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坚持科学发展观,认真贯彻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纲
IMF总部
WB总部
GATT大楼
第22课
【课程标准】
以“布雷顿森林体系”建立为例,说明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以美国为主导的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的形成。

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
发达资本主义国家主导的世界经济(市场、 货币、贸易)体系。
“布雷顿森林体系”--------世界货币体系
“关税与贸易总协定” -----世界贸易体系
战后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
1、背景(条件)
一、战后国际货币金融体系(布雷顿森林体系)的确立
●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工业生产在资本主义世界工业生产中所占比重(%)
工业生产
黄金储备
●1945年美国工业生产、黄金储备在世界所占比重
美国 英国 德国 法国 意大利 日本
1937年 41.4 12.5 9 6 3 4.8
1948年 56.4 11.7 4.3 4.1 2.1 1.5
可能性:

①二战改变世界经济格局,英国等西欧国家经济衰落,以英镑为中心的资本主义世界货币体系已经难以维系。

②美国经济实力空前膨胀,企图建立以美元为主导资本主义国际货币体系
1、背景(条件)
一、战后国际货币金融体系(布雷顿森林体系)的确立
1、背景(条件)
一、战后国际货币金融体系(布雷顿森林体系)的确立
“回顾30年代竞相降低汇率,一个接一个的国家……货币贬值,你们完全毁掉了货币,造成了混乱。我们说,世界再也经不起那样[折腾]了。”
——怀特(1944年7月)

可能性:

①二战改变世界经济格局,西欧尤其是英国经济衰落,以英镑为中心的资本主义世界货币体系已经难以维系。

②美国经济实力空前膨胀,企图建立以美元为主导资本主义国际货币体系
1、背景(条件)
一、战后国际货币金融体系(布雷顿森林体系)的确立
必要性:

③吸取大萧条和二战的教训,认识到稳定的货币金融机制,是重建战后世界秩序的关键
一、战后国际货币金融体系(布雷顿森林体系)的确立
2、过程(措施)
(1)召开联合国国际货币金融会议(布雷顿森林会议)
(2)成立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
(3)成立国际复兴开发银行(世界银行WB)
2、过程(措施)
(1)召开联合国国际货币金融会议(布雷顿森林会议)
时间、地点、国家、人物、结果、启示
1944年7月,在美国新罕布什尔州的布雷顿森林召开的美中苏等44个国家参加的联合国国际货币金融会议,通过了以美国怀特计划为基础的《联合国货币金融会议最后决议书》及附件,这些文件统称为《布雷顿森林协定》。
一、战后国际货币金融体系(布雷顿森林体系)的确立
布雷顿森林会议最后通过了体现美国意志的决议及附件说明了什么?
美国经济霸主地位确立;

美元时代来临

国家力量决定国际地位。
《布雷顿森林协定》的内容(P105第1、4段)
①1945年,成立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和国际复兴开发银行。

②美元与黄金直接挂钩,国际货币基金会员国的货币与美元保持固定的汇率。
2、过程(措施)
(2)成立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
一、战后国际货币金融体系(布雷顿森林体系)的确立
宗旨:稳定国际货币体系
主要任务:
①稳定国际汇率,消除妨碍世界贸易的外汇管制;
②加强国际货币合作,为国际收支出现暂时困难的成员国提供短期贷款。
时间:1945年
现成员国:180多个
基金来源:成员国应缴的份额
IMF
2、过程(措施)
(3)成立国际复兴开发银行(世界银行WB)
World Bank
成立时间:1945年
现成员国:180多个
基金来源:成员国应缴的份额

初期——致力于战后的欧洲经济复兴。
后来——转向全球性的发展援助,为成员国提供长期贷款和技术援助。
一、战后国际货币金融体系(布雷顿森林体系)的确立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
世 界 银 行

联合国的专门机构;
总部在华盛顿,美国掌控。
侧重国际投资

侧重汇率

全球发展援助和恢复经济
长期贷款和技术援助
稳定国际汇率和金融秩序
短期贷款
比较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与世界银行



2009年,欧盟成员国希腊身陷债务危机。你认为欧盟应联合哪一国际组织共同援助希腊,以防止其破产?( )
A.世界贸易组织 B.国际贷币基金组织
C.世界银行 D.联合国
B
加勒比海岛国海地当地时间2010年1月12日16时53分(北京时间13日5时53分)发生里氏7.3级地震,遭遇近二百年最强地震。灾后重建任务将很艰巨,除努力自救外,海地如需向国际社会寻求长期贷款和技术援助,应该向下列哪一国际机构提出申请?( )





A. B. C. D.
C
2007年,前英国首相布莱尔竞选世界银行行长,美国总统布什坚持世界银行行长必须是美国人。最终布什提名的美国人佐利克当选为世界银行新行长。这种结果的出现,是因为( )
A.美国具有强大的经济实力
B.二战后英国实力严重受损
C.美国执行霸权主义政策
D.世界银行根据认缴资金多少决定投票权的多少
D
3、基本特征
IMF和WB资金来源于成员国认缴的资金。并根据认缴资金的数额来决定投票权的多少。布雷顿森林体系建立时,在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中美国拥有27%的投票权,在世界银行拥有24%的投票权。
一、战后国际货币金融体系(布雷顿森林体系)的确立
3、基本特征
①美国主导

②美元中心:双挂钩
一、战后国际货币金融体系(布雷顿森林体系)的确立
布雷顿森林体系如何体现美国主导地位(P105第4段)
① IMF和WB总部都设在华盛顿,美国人担任关键职务。
②美国拥有IMF和WB最大的投票权,绝对控制权。
③以美元为中心
4、影响
⑴对世界:
①为世界货币关系提供了统一的标准和基础,
②有利于维持战后世界货币体系的正常运转,
③为世界经济的恢复和发展创造了条件,
④有利于世界贸易的发展(经济全球化)。


⑵对美国:
①加强了美国的国际金融特权和支配地位.
②美国掌握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命脉;
一、战后国际货币金融体系(布雷顿森林体系)的确立

1997年,韩国爆发了金融危机,韩元贬值一半以上,整个国家的外汇储备只剩下39亿美元。韩国政府不得不向 申请紧急贷款,以稳定汇率。
在韩国政府接受了国际货币基金组织要求进行改革的方案并实行监督的条件后,获得了139亿美元的贷款。
在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帮助和韩国政府的努力下,经过两年的时间,韩国经济得到了恢复。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
中新网2009年3月21日电:3月20日, 同中国政府签署文件,向汶川地震恢复与重建贷款项目提供7.1亿美元的贷款。
世界银行
世界出口贸易总额年均增长率1948-1960年为6.8%,1960-1965年为7.9%,1965-1970年为11%。
材料一:美国财政部顾问怀特说:“只要美国反对,就不可能做出任何重大决定,基金组织实际上将至少不会成为反对美国的工具。
材料二:“各个行星围绕着太阳转,各国货币围绕着美元转。”
材料三: 1946-1949年,美国对外投资增加了近50%,到1970年,美国资本输出总额达1555亿美元,占资本主义世界的一半左右。

5、瓦解:
标志:20世纪70年代初,放弃双挂钩

原因:体系自身的缺陷;
欧、日本崛起;
美国相对衰弱
美元危机
(朝战、越战、争霸、73年经济(石油)危机)


一、战后国际货币金融体系(布雷顿森林体系)的确立
①贸易壁垒阻碍了国际贸易的发展,激化国际矛盾;
② 大萧条使人们认识到加强国际贸易协调与合作的必要性;

③世界市场的进一步发展
④美国积极倡导。
1、背景(条件)
二、战后国际贸易体系(关贸总协定)的确立
2、标志:1947年,美、中等23个国家签订了关税与贸易总协定
3、宗旨:是降低关税,减少贸易壁垒,在实施互惠和非歧视的基础上实现国际贸易自由化
4、性质(特点):临时的多边贸易协定,不是正式的国际组织;规则不严密;不具有法律约束性。
二、关贸总协定(战后国际贸易体系)的确立
材料1:《关税与贸易总协定》自正式生效后的40多年里,经过多边谈判,发达国家的平均关税已从36%减到4.7%,发展中国家和地区的平均关税也下降到13%;达成关税减让的商品有10万种。同期内世界贸易总额增长了10倍以上。
材料2:1947年签订的“关税与贸易总协定”促进了国际贸易体系的建立。由于它是美国首先发起和筹建的,所以美国获得的好处最多。确立了资本主义发达国家之间资本、人员、劳力、货物自由流通的新格局。美国则打着相互减让关税的幌子,降低别国的关税,扩大自己的商品输出,实际上形成了以美国为中心的国际贸易体系。

5、影响:
积极:
客观上创造了一个自由贸易的环境,推动了战后世界经济的发展;

消极:
美国等发达国家主导,便于其操纵世界贸易
二、关贸总协定(战后国际贸易体系)的确立
《关税与贸易总协定》
1995年发展为世界贸易组织
关贸总协定大楼
WTO
General Agreement on Tariff and Trade (GATT)
中国于在2001年11月10日正式加入世界贸易组织
三大支柱
国际货币
基金组织
国际复兴
开发银行
关贸总协定
战后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
以美元为主导的国际货币金融体系
以美国为中心的国际贸易体系
小结:
三大支柱是战后世界经济向着体系化、制度化发展的反映
A.实现“凯恩斯计划”
B.致力于战后的欧洲经济复兴
C.促进国际贸易自由化
D.为成员国提供短期贷款和技术援助
下图所示组织的初衷是
A.实现“凯恩斯计划”
B.致力于战后的欧洲经济复兴
C.促进国际贸易自由化
D.为成员国提供短期贷款和技术援助
下图所示组织的初衷是
20世纪60年代后期,布雷顿森林体系出现危机,美国一度出动军用飞机紧急空运黄金供应伦敦黄金市场,美国的黄金储备因此遭受损失。美国这样做的目的是(  )
A.维持美元价格 B.赚取更多英镑
C.支持浮动汇率 D.制造金融混乱
20世纪60年代后期,布雷顿森林体系出现危机,美国一度出动军用飞机紧急空运黄金供应伦敦黄金市场,美国的黄金储备因此遭受损失。美国这样做的目的是(  )
A.维持美元价格 B.赚取更多英镑
C.支持浮动汇率 D.制造金融混乱
1944年签订的《布雷顿森林协议》规定:美元与黄金直接挂钩;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会员国的货币与美元挂钩。美元由此获得了“等同黄金”的特殊地位。据此,对图9的推论正确的是(  )
A.70年代之前,各国货币可与黄金直接兑换,美元居强势地位
B.70年代初,美元不再与黄金挂钩,黄金价格上扬
C.70年代末,美元与黄金比价急剧上升,美国经济总量不再居各国之首
D.90年代,欧元的发行和流通导致美元与黄金比价持续回落,美元居弱势地位
图9
1944年签订的《布雷顿森林协议》规定:美元与黄金直接挂钩;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会员国的货币与美元挂钩。美元由此获得了“等同黄金”的特殊地位。据此,对图9的推论正确的是(  )
A.70年代之前,各国货币可与黄金直接兑换,美元居强势地位
B.70年代初,美元不再与黄金挂钩,黄金价格上扬
C.70年代末,美元与黄金比价急剧上升,美国经济总量不再居各国之首
D.90年代,欧元的发行和流通导致美元与黄金比价持续回落,美元居弱势地位
图9
图5为世界贸易中国家和地区所占份额示意图。它反映出在(  )
A.关贸总协定维持了世界贸易秩序的基本稳定
B.率先进行新技术革命的国家贸易量增加
C.20世纪世界经济重心的转移趋势
D.多极化趋势取代了冷战时期的世界格局
图5为世界贸易中国家和地区所占份额示意图。它反映出在(  )
A.关贸总协定维持了世界贸易秩序的基本稳定
B.率先进行新技术革命的国家贸易量增加
C.20世纪世界经济重心的转移趋势
D.多极化趋势取代了冷战时期的世界格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