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宁市许巷中心小学
许巷小学三年级上册科学学科期中调研卷 2019.10
学校__________ 班级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
一、填空题(每空 1 分,共 15 分)
1. 水是我们身边最常见的物质。自然界中,水以 态、 态和 态三种形态存在。
2. 用湿抹布擦黑板,过一会儿水干了,这是 现象。
3. 冰是是一种 体,液态的水在 ℃时开始结冰,水结冰后体积变 。
4. 生活中许多物质都能溶解在水中,比如 、 、 。
5. 把大小、形状相同的两块肥皂分别放入热水和冷水中, 中的肥皂溶解得快。在这个实验
中,只有水的 不同,其他条件都相同。
6. 空气是一种没有 ,没有 ,没有 的气体。
二、判断(每题 2 分,共 16 分)
1. 空气既看不见、又摸不到,所以不能占据空间。 ( )
2. 水能变成水蒸气,水蒸气不能变成水。 ( )
3. 酒精灯火焰的外焰温度比内焰温度高得多,因此我们要用外焰加热。 ( )
4. 冰融化时,周围空气的温度会上升。 ( )
5. 研究“搅拌与溶解快慢的关系”时,要控制食盐的质量、水的温度和体积相同。 ( )
6. 水蒸发了,溶解在水中的食盐也蒸发了。 ( )
7. 分离盐和水的实验中,当有白色颗粒出现时,应该熄灭火焰,用余温慢慢烘干。 ( )
8. 因为白糖能溶解于水,所以一杯水中能无限地溶解白糖。 ( )
三、选择题(每题 2 分,共 30 分)
1.下列温度计使用正确的是( )。
2.汽车是我们现代家庭中常用的代步工具。暴雨天,汽车后视镜经常会布满许多小水珠,导致驾驶
员看不清后方来车发生交通事故。现在许多汽车都配备了后视镜加热功能,可让后视镜上的小水珠
快速消失,这是因为( )。
A.加热加快小水珠蒸发
B.小水珠溶解了
C.小水珠被后视镜吸收了
3.在做水沸腾实验时,小丁和小敏一边观察水中发生的现象,一边从水温 90℃开始,每隔 1 分钟记
录一次温度计的示数,数据如下记录表。
时间/分钟 0 1 2 3 4 5 6 7 8
温度/℃ 90 93 95 97 99 99 99 99 99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水沸腾时,水面有很少的气泡产生
B.水沸腾时温度保持 99℃不变
C.水沸腾时出现大量的“白汽”是水蒸气
A B C
海宁市许巷中心小学
4.下列使用酒精灯的方法正确的是( )。
A.用一盏酒精灯为另一盏酒精灯点火
B.用嘴吹灭酒精灯的火焰
C.用灯帽盖灭酒精灯,然后重复一次
4.在做水结冰的实验时,往碎冰中加入食盐的目的是( )。
A.制造更低的温度 B.制造更高的温度 C.让盐结冰
5.教室内的冰在( )的环境中能全部变成液态的水。
A.0℃ B.10℃ C.—10℃
6.寒冷的冬天,刚洗过的衣服晾在室外,衣服中的水会结成冰,过一段时间,结冰的衣服会慢慢变
干。在“湿衣服→湿衣服结冰→衣服变干”的过程中,水的形态变化是( )。
A.先由固态变成液态,再由液态变成气态
B.先由液态变成固态,再由固态变成气态
C.先由液态变成气态,再由气态变成液态
7.在寒冷的冬天,坐在教室窗边的小明看到玻璃上起了一层白色的“雾”,好奇的他用手指在上面
摸了一下,发现是湿的。于是他产生了疑问:窗户上的“白雾”是怎么形成的?( )
A.下雨了,雨滴飘到了窗户上
B.教室内的水蒸气遇到冷的玻璃凝结成小水珠
C.冰融化形成的
8.关于冰和水的特点,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冰和水都有固定的形状和体积
B.冰没有固定的形状,但有固定的体积
C.水没有固定的形状,但有固定的体积
9.为了验证“加热可以加快食盐在水中的溶解”,下面做法正确的是( )。
A.把两包同样多、颗粒大小相同的食盐,分别同时放入两杯同样的水中,然后同时搅拌,观察哪杯
溶解得快
B.把两包同样多、颗粒大小相同的食盐,同时放入一杯热水和一杯冷水中,观察哪杯溶解得快
C.把两包同样多、颗粒大小相同的食盐,同时放入一杯热水和一杯冷水中,其中一杯搅拌,一杯不
搅拌,观察哪杯溶解得快
10.( )杯中的糖块溶解得最快。
A.10℃ B.40℃ C.40℃
11.小明暑假去茶卡盐湖(盐水湖)游玩,从湖里上来步行 10 分钟后,发现小腿和脚上都有一层白
色的物质,这层白色的物质是( )
A.糖 B.盐 C.小苏打
12.夏天,人们会在院子里洒水,这样做( )
A.是对的,因为水蒸发时会吸收热量,气温会降低
B.是错的,因为水蒸发时会放出热量,气温反而会升高
C.毫无意义,因为水温和气温是相同的,不会降低地面温度
13.水变成水蒸气或变成冰,形态发生了变化,但还是水。下列变化与水的变化类似的是( )
A.葡萄酿成葡萄酒 B.火柴燃烧变成灰 C.石头雕刻成动物
海宁市许巷中心小学
14.同一个气球可以变成各种各样的形状,这主要是利用了空气( )
A.很轻 B.无固定形状 C.无色、无味
15.把纸揉成纸团后塞入杯底,将杯子倒过来竖直放入水中,纸团不会湿的原因是( )
A.空气占据杯中的空间 B.空气没有一定的形状 C.空气能流动
三、填图题(第 1 题 10 分,第 2 题 4 分)
1.比较水和水蒸气的相同和不同(填序号)
2. 写出温度计上显示的温度。
四、实验探究题(第 1 题 6 分,第 2 题 9 分)
1.小金在学习了《谁能溶解多少物质》这节课之后,还想研究“50 毫升水能溶解多少白糖和味精”。
在向老师请教后,老师建议小金取 50 毫升水,以每份 10 克的量加入水中。回家后,小金严格按照
老师的要求完成了实验并得到以下记录表:
1 份 2 份 3 份 4 份 5 份 6份 7 份 8 份 9 份 10 份 11 份
白糖 ? ? ? ? ? ? ? ? ? ?
味精 ? ? ?
(1)白糖在水中的溶解能力与味精相同吗?( )
A.相同 B.白糖的溶解能力更强 C.味精的溶解能力更强
(2)请你给食盐、小苏打、白糖、味精在水中的溶解能力从大到小排序( )
A. 白糖>味精>食盐>小苏打
B. 白糖>食盐>味精>小苏打
C. 食盐>白糖>味精>小苏打
(3)在做“50 毫升水能溶解多少味精”的实验时,加入第 4 份味精后,发现有味精不管怎么搅拌
都不能溶解时,应该( )
A.加水,直到全部溶解 B.继续加味精,搅拌 C.停止实验,记录味精完全溶解的份数
①是气体
②是液体
③看得见、摸得着
④看不见、摸不着
⑤没有固定体积
⑥有固定体积
⑦无固定形状
⑧有固定形状
⑨无色、无味、透明
⑩会流动
水 水蒸气
温度: 温度:
海宁市许巷中心小学
2.为了研究“物质颗粒大小对溶解快慢的影响”,小红同学找来了很多实验材料(如下图所示)。
(1)除了一杯冷水,还需要哪些材料?请你帮小红同学在上图中圈一圈...。
(2)实验中改变的条件是( )
A.水的温度 B.方糖的质量 C.方糖的颗粒大小
(3)实验中,小红发现相同时间内,碎方糖在水中先溶解完,说明( )
A. 颗粒大小不影响溶解快慢
B. 颗粒大小影响溶解快慢,颗粒越小,溶解越快
C. 颗粒大小影响溶解快慢,颗粒越大,溶解越快
(3)下面能使方糖溶解速度最快的方法是( )
A.切碎糖块、放入热水中并搅拌
B.把糖块切碎并放入热水
C.不断搅拌糖块
五、科学阅读(每题 2 分,共 6 分)
水能变成水蒸气,水蒸气也能变成水;水能变成冰,冰也能变成水。即水和水蒸气之间可以相
互转化,水和冰之间也能相互转化。那么,水蒸气和冰之间也可以相互转化吗?答案是:可以!
我们把冰变成水蒸气的现象叫做“升华”,把水蒸气变成冰的现象叫做“凝华”。在我们的生
活中这样的现象有很多。比如,寒冷的冬天早晨起来看到草地上白白的霜、天空中飘着的白雪等,
都是我们常见的“凝华”现象。再比如,北方的冰雕在-20℃的气温下仍旧会慢慢消失、冻成冰块
的衣服依旧会变干,这正是冰块的“升华”!
除了水以外,其他物质也存在升华和凝华的现象。放在衣柜中的樟脑丸一段时间后消失的无影
无踪,它跑到哪里去了呢?用久了的日光灯管里面黑黑的,是从哪里来的呢?只要你善于发现,勤
学动脑,勇于实践,科学便无处不在!
阅读文章,回答下列问题:
(1)冰和水蒸气之间可以相互转化吗?( )
A.可以 B.冰能变成水蒸气,但水蒸气不能变成冰 C.冰不能变成水蒸气,但水蒸气能变成冰
(2)我们把冰变成水蒸气的现象称为( )
A.凝华 B.升华 C.融化
(3)(多选)下列现象中属于“升华”现象的是( )
A. 结了冰的衣服变干了 B.水放到冰箱里结冰了 C.雨后地上的水变干了 D.天空下雪了
E.冰雕在-20℃的气温下慢慢消失了
六、简答题(4分)
工匠在制造产品的时候,产生了很多木屑和铁屑,而且将它们混合在了一起,工匠想回收铁屑加工
成其他铁制品,你能帮助他分离出铁屑吗?请你写出分离的方法和观察到的现象。
方法 你观察到的现象
冷水 热水 热水冷水
搅拌棒 搅拌棒 方糖块
(5 克)
碎方糖
(5 克)
海宁市许巷中心小学
、填空题(每空1分,共15分)一个错别字不扣,两个扣1分
1.固液气
2.蒸发
3.固0大
4.白糖食盐小苏打食用碱味精等
5.热水温度
6.颜色气味固定形状(固定体积)
二、判断(每题2分,共16分)
×√×√×√
三、选择题(每题2分,共32分)
BABCA BBBCBC BACBA(有两个第四题)
四、填图题(第1题10分,⑧不选得1分,选了扣1分;第2题4分)
水
水蒸气
②③⑥
⑦⑨
①④⑤
数字正确得1分,单位正确得1分,写作读作都给分,98摄氏度,7摄氏度也给分)
四、实验探究题(第1题6分,第2题9分)
1. BAC
2.(1)圈冷水、方糖快、碎方糖(每圈出一处得1分,共3分;全圈扣完,多圈一处扣0.5)
(2)C(3)B(4)A
五、科学阅读(每题2分,共6分)
ABAE(选对一个给1分,选错不给分)
六、简答题(2分)
方法(2分)
你观察到的现象(2分)
1放入水中
木屑会浮起来,铁屑沉下去
2用磁铁吸引
铁屑能被磁铁吸引,木屑不能被吸引
写出一种方法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