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杨氏之子》 课件 (共38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21《杨氏之子》 课件 (共38张PPT)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9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0-03-11 21:11:18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38张PPT)
2020新人教版部编本五年级下册语文
21.杨氏之子
 
村晚
【宋】雷震
草满/池塘/水满陂,
山衔/落日/浸寒漪。
牧童/归去/横牛背,
短笛/无腔/信口吹。
自主预学
 
稚子弄冰
【宋】杨万里
稚子/金盆/脱晓冰,
彩丝/穿取/当银钲。
敲成/玉磬/穿林响,
忽作/玻璃/碎地声。
朗读
 
四时田园杂兴
(宋) 范成大
昼出/耘田/夜绩麻,
村庄/儿女/各当家。
童孙/未解/供耕织,
也傍/桑阴/学种瓜。
 

1.同学们在前几节课中学到了两首写小孩子的古诗,一起来读读。刚才,我们背的都是古诗。古诗语言简短,但是意韵丰富,诵读起来朗朗上口。
2.搜一搜:孔君平的资料。
 

孔君平:孔子第26代后人,晋朝人,孔坦(285-335),字君平,居会稽。任世子文学,后补为太子舍人,迁尚书郎,任吴郡太守,后迁尚书,疾笃未任。累迁廷尉(掌管刑法),所以也称孔廷尉。晋元帝年间,建议申明贡举之制,崇修学校。死赠光禄勋,谥“简”。

 

自主展学

古人写的诗叫古诗,那古人写的文章叫——古文。古文又叫文言文,它语句简短,字词的意思与我们现在的语言文字差别也很大。今天,老师要带着大家一起去学一篇文言文,去认识一个聪慧的小孩。
杨氏之子

21.杨氏之子


“氏”指的是(姓氏)。
这里的“之”指的是(的)
那“杨氏之子”的意思就是――姓杨人家的儿子。老师姓王,在古代就称作——那你就是—( )之子
 

杨氏之子
梁国/杨氏子/九岁,甚聪惠。孔君平/诣其父/ ,父/不在,乃/呼儿出。为/设果,果有杨梅。孔/指以示儿曰:“此/是君家果。”儿/应声答曰:“未闻/孔雀/是夫子家/禽。”

qín
梁 诣 禽

liǎng
qín

 

?wéi?
wèi
?为?

(为了)
?(难为)
? yīng? ?
yìng?
?应?

(答应)
?(应该)
 

怎样学好文言文呢?常用的一个方法是借助书中的注释和工具书,把文言文的字词变成一句一句的话来理解。下面请同学们按照老师说的方法自学课文。
要求:
1.思考文章主要讲了件什么事情?
2.逐字逐句地理解课文。
 

注释:
①本文选自《世说新语.言语》。
?[惠]同“慧”,智慧。
③[诣]拜访。
④[乃]就,于是。
⑤示.....看。
⑥[夫子]古时对年长而且有学问的男子的尊称,这里指孔君平。
 

1.谁来说说课文主要讲了什么?
文章主要讲了 杨家小儿才( )岁,是个( )的孩子。有一天,孔君平去( )他的父亲。父亲不在,( )用( )招待( )。孔君平逗他说( )是杨家的果。杨家小儿用( )不是( )的鸟来反驳他。
 

(1)梁国杨氏子九岁,甚聪惠。
(在梁国,有一户姓杨的人家,家里有个九岁的儿子,他非常聪明。)
“聪”的意思是——聪明,“惠”的意思是——智慧。
聪惠:聪明有智慧。惠,是通假字,跟智慧的慧是同一个意思。“通假”就是“通用、借代”,即用读音相同或者相近的字代替本字。由于种种原因,书写者没有使用本字,而临时借用了音同或音近的字来替代。
“非常”是文中哪个字的意思?(甚)。甚:很。我们班的女同学很可爱,可以说是——“甚可爱”;他的朗读声非常动听——“甚动听”。一个“甚”字把杨氏子的聪慧表现得淋漓尽致。谁来读读这一句?


 

孔君平诣其父,父不在,乃呼儿出。
(有一天,孔君平来拜见他的父亲,恰巧他父亲不在家,孔君平就把这个孩子叫了出来。)
 

知道孔君平是谁吗?是当时的庭尉,相当于现在的法庭庭长。孔君平来干什么呀?
孔君平来拜见他的父亲,他的父亲不在家,就把儿子叫出来。
 

孔君平诣其父,父不在,乃呼儿出。

“其”在这里是“他的”,“他的”指谁的?
(你怎么知道? )
联系上下文来学习古文,也是非常好的一种方法。 )
 

(孩子给孔君平端来了水果,其中有杨梅。)谁给谁端来了水果?
为设果,果有杨梅。
谁给谁端来了水果?
 

(孔君平指着杨梅给孩子看,并说:“这是你家的水果。”)
孔指以示儿曰:“此是君家果。”
 

“此”指的是什么?

(杨梅)
君家和下文的夫子家都是尊称,夫子家就是您家(孔家)。
你怎么知道的?君家指谁家?
 

不假思索,马上。
儿应声答曰:“未闻孔雀是夫子家禽。”
(孩子马上回答说:“我可没听说孔雀是先生您家的鸟。”)
这里的“家”和“禽”各自表示独立的意思,禽是鸟类。



没听说
 

都说九岁的杨氏子甚聪惠,请同学们再细细地读读课文,找找原因。
A、理解孔君平的话
1、你听懂了孔君平的言外之音了吗?(为什么单单指着杨梅说,不说其它水果呢?)
猜想:
孔君平拿杨梅和杨家的姓开玩笑,说杨梅是杨家的孩子。
孔君平是要诱导杨氏子 (杨梅和杨氏子是一家人)。
杨梅 杨家果)
 

可是这么巧妙的弦外之音杨氏子听出来了吗?

(未闻孔雀是夫子家禽)(杨氏子也拿孔君平的姓反驳)
这一招在兵法上叫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
孔雀——孔家禽
 

那么杨氏子的言下之意是什么呢?

可以借助这道填空题来说说:孔雀不是您家的鸟,杨梅也不是
( )。
我家的果
 

B、理解杨氏子的回答
未闻孔雀是夫子家禽。
孔雀是夫子家禽。
比较这两句话,你发现了什么?

 

(1)未闻:孔先生,我可没听说过孔雀是你们家的鸟啊。好一个“未闻”,不卑不亢,彬彬有礼,杨氏子得体婉转的应答使孔君平不得不叹服。
(2)一般有文化、有涵养的成年男子,可以称为夫子。称孔君平为 “夫子”显得——有礼貌。

 

分男女同学来对对:
(孔指以示儿曰: “此是君家果。”
儿应声答曰: “未闻孔雀是夫子家禽。”)
 

这么巧妙的回答,杨氏子一定思考的时间长吗?
(思维敏捷、机智,说话有礼貌 )
那你觉得他是一个怎样的孩子呢?
(理解:应声答曰:不假思索,几乎想都没想。)
 

杨氏子的回答是如此快速,如此巧妙,如此有礼,怪不得文章一开头就说了——齐读:
梁国杨氏子九岁,甚聪惠。
 

读书就是要咬文嚼字,就要细细品味,这样才能把话中话读出来。这杨氏之子思维之敏捷,言语之巧妙,让人回味无穷!让我们拿起课本,把这个聪惠的孩子记进心里。齐读全文。
 

小练笔:如果你是孔君平,听到杨氏子巧妙又不失礼貌的回答,会怎么夸杨氏子?而聪慧的杨氏子又如何拱拱手谦虚地应答呢?我们试着来写写他们俩后来的对话。
孔君平笑曰:“____________。”
儿拱手答曰:“____________。”
自主练学
 

1.《杨氏之子》这个故事出自南朝刘义庆写的《世说新语》。在这部书中,共有一千多个有趣的故事,记载了东汉后期到晋宋间一些名士的言行轶事。
2.拓展阅读。推荐《口中狗窦》。结合注释自己读读,争取读懂,然后讲给别人听,与他人分享你阅读的快乐。
自主拓学
 

口中狗窦:张吴兴,年八岁,口中缺一齿。人因戏之曰:“君口中何为开狗窦?”张曰:“正使君辈从此中出入耳!”人莫能答。

【注释】
1.张吴兴:即张玄之。字希祖,东晋人。曾做过吴兴太守,故被称为张吴兴。
2.因:因此。
3.窦:孔,洞。
4.耳:语气词。
 

像这样聪惠的小孩子在《世说新语》中还有很多记载,这些故事后来也演变成了我们现在使用的不少成语呢,如:七步成诗、咏絮之才等。
 

推荐同学们课外读一读《世说新语》,希望课后同学们多读些古文,搜集一些精妙的语言,如谚语、幽默故事、古今笑话、广告词、对联、歇后语等,和同学们交流交流。也可以收集相声、评书或影视剧的精彩对白,试着演一演,我们一起来开展一次语文综合性学习活动。
 

21.杨氏之子
(甚聪惠)
孔君平 杨梅 杨家果
杨氏子(未闻) 孔雀 孔家禽


看注释
查找工具书
联系上下文

学习文言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