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 八年级下册 第九章 压强 过关检测试卷(原卷版﹢解析版)

文档属性

名称 人教版 八年级下册 第九章 压强 过关检测试卷(原卷版﹢解析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3.2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人教版
科目 物理
更新时间 2020-03-12 00:46:18

文档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第九章 压强 过关检测卷
第I卷(选择题)
一、单选题(本大题共10个小题,每小题3分,共30分)
1.下列关于压力和压强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压力越小,压强越小
B.受力面积越大,压强越小
C.重力越大,压力越大
D.单位面积上受到的压力越大,压强越大
2.如图,一木块放在水平桌面上,若将它沿虚线截去一半,则将发生的变化是( )

A.压力变小,压强不变 B.压力变小,压强变小
C.压力变小,压强增大 D.无法判断
3.公共汽车上要配备逃生锤,为了更容易打破车窗玻璃,其外形应选择如图中的( )
A. B. C. D.
4.下列现象中属于增大压强的是( )
A.骆驼具有宽大的脚掌 B.蚊子尖尖的口器可以插入皮肤吸允血液
C.推土机有两条宽大的履带 D.火车轨道铺在枕木上
5.装满水的容器侧壁上开有三个孔,水从小孔中流出,图中描述正确的是( )
A. B.
C. D.
6.如图所示,向两支同样的试管中注入质量相等的甲、乙两种液体,发现液面在同一水平线上,比较甲、乙两种液体对试管底部的压强( )

A.甲液体对试管底部的压强大
B.乙液体对试管底部的压强大
C.甲、乙两种液体对试管底部的压强相等
D.无法确定
7.连通器在日常生活、生产中有着广泛的应用,如图所示的事例中不是利用了连通器原理的是( )

A.甲 B.乙 C.丙 D.丁
8.下列四个事例中不属于利用大气压的是( )
A.当壶中的水沸腾时,壶盖不断地跳动
B.用吸管把饮料吸入嘴里
C.用胶头滴管吸取药液
D.茶壶的盖上留一个小孔,水才容易倒出来
9.如图所示,是托里拆利实验的规范操作过程,关于托里拆利实验,下面说法错误的是( )

A.实验中玻璃管内水银面的上方是真空???? B.是大气压支持玻璃管内的水银柱不会下落
C.大气压的数值等于这段水银柱产生的压强???D.玻璃管倾斜影响实验测量结果
10.如图所示,完全相同的甲、乙两个烧杯内装有密度不同的液体.在两烧杯中,距离杯底同一高度处有 A、B 两点,已知 A、B 两点压强相等,则烧杯甲、乙对桌面的压强 P 甲、P 乙大小关系为( )

A.P 甲

P 乙
C.P 甲= P 乙 D.条件不足,无法判断.
二、多选题(本大题共有3个小题,每小题4分,共12分)
11.下列有关大气压的说法和现象中,表述正确的是( )
A.在高山上用普通锅煮不熟饭,因为高山上大气压小,锅内的水更容易沸腾
B.马德堡半球实验测出了大气压,其大小等于76cm高水银柱产生的压强
C.用吸管喝瓶装饮料时,实际上是靠大气压把饮料从瓶中“压”上来的
D.人潜水的深度不能太大,这是因为大气压随着水的深度的增加而增大
12.如图所示,质地均匀粗细相同的实心圆柱体A,B放在水平地面上。 已知它们的密度之比ρA:ρB=1:2,对地面的压强之比pA:pB=1:3.则(  )

A.它们的高度之比hA:hB=3:4
B.它们的高度hA:hB=2:3
C.它们的质量之比mA:mB=1:3
D.它们的质量之比mA:mB=2:3
13.如图所示,水平桌面上放有底面积和质量都相同的甲、乙两平底容器,分别装有深度相同、质量相等的不同液体.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液体对容器底部的压强:p甲>p乙
B.液体的密度:ρ甲=ρ乙
C.容器对桌面的压力:F甲>F乙
D.容器对桌面的压强:p甲′=p乙′

第II卷(非选择题)
三、填空题(本大题共有6个小题,每空2分,共26分)
14.如图所示,将铅笔水平挤压在两手指之间,按笔尖的手指较疼,说明.压力大小相同时,受力面积越小,压力的作用效果越______(选填“明显”或“不明显”).铅笔静止时,两手指对铅笔的压力是____________(选填“相互作用力”或“平衡力”)

15.著名的_______实验有力地证明了大气压的存在,海拔高度越高,大气压强越_______ , 若在同一地点用水代替水银做实验,则测出的大气压值将________ (选填“变小”、“不变”或“变大”)。
16.如图所示,A、B是两个上端开口的容器,它们构成的是一个_________;当用一个管子沿B容器口吹气时,A容器中的液面会__________.(填“上升”“下降”或“不变”)

17.小明同学在研究液体内部压强的规律时,用甲、乙两种液体多次实验,根据实验数据画出了如图所示液体压强随深度变化的图像。则甲、乙两种液体的密度的关系是ρ甲________ρ乙(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

18.将未装满水且密闭的矿泉水瓶,先正立放置在水平桌面上,再倒水放置,如图所示。两次放置时,水对瓶底和瓶盖的压强分别为p1和p2,水对瓶底和瓶盖的压力分别为F1和F2,则p1_____p2 ,F1_____F2。

19.如图所示,甲、乙两个实心均匀正方体分别放在水平地面上,它们对地面的压力相等,它们的密度ρ甲_____ρ乙,它们对地面的压强P甲_____P乙。(均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若在两个正方体的上面,沿水平方向分别截去高度相同的一部分,则剩余部分对水平地面的压强分别为P'甲 和P'乙,则两者之间的大小关系为 ______________。

四、实验题(本大题共3小题,22题5分,23题6分,24题4分,共15分)
20.在“探究压力的作用效果跟什么因素有关”的实验时,同学们利用小桌、海绵、砝码等器材做了如图所示的系列实验.

(1)同学们是根据_______来比较压力的作用效果的.
(2)观察比较图甲、乙所示的情况可以得到的结论是:受力面积一定时,_________,压力的作用效果越明显.
(3)要探究压力的作用效果跟受力面积的关系,应比较_______两图的实验,得到的结论是:______.
(4)小明将图乙中的小桌和砝码又放到一块木板上,如图丁所示,图乙中海绵受到的压强p乙和图丁中木板受到的压强p丁的大小关系为:p乙_________p丁(选填“>”“<”或“=”)
21.图1为探究“影响液体内部压强因素”的实验装置

(1)本实验根据U形管中两管液面的_____来判断液体压强的大小.
(2)比较图甲和图_____,可以初步得出结论:在同种液体中,液体内部压强随深度的增加而增大.
(3)保持金属盒在水中的深度不变,改变它的方向,如图乙、丙所示,根据实验现象可以初步得出结论:_____.
(4)比较图乙和图丁,能初步得出液体内部压强与液体密度有关的结论吗?_____.
(5)小明自制了一个简易压强计,如图2所示,把简易压强计浸入水中,橡皮膜将_____(选填“上凹”或“下凸”),增加简易压强计在水中的深度,细玻璃管中液柱会_____(选填“上升”或“下降”).
22.如图是小华做“估测大气压的值”的实验示意图。

(1)请将下列实验步骤补充完整。
A.把注射器的活塞推至注射器筒的底端,排尽筒内的空气,然后用橡皮帽封住注射器的小孔。
B.用细尼龙绳拴住注射器活塞的颈部,使绳的一端与弹簧测力计的挂钩相连,然后水平向右慢慢拉动注射器筒,当注射器中的活塞刚开始滑动时,记下_______,即等于大气对活塞的压力F。
C.用刻度尺测出注射器的_______,记为l;读出注射器的容积V,则活塞的面积S=________。
(2)实验中,小华正确使用了测量仪器,且读数正确,但她发现测量结果总是偏小,其主要原因是_____。
五、计算题(本大题共3个小题,23题4分,24题8分,25题5分,共17分)
23.水平桌面上放置一个质量为0.8kg的保温杯,杯底对桌面的压强为2×103Pa,g取10N/kg.求:
(1)保温杯对桌面压力的大小.
(2)桌面的受力面积.
24.如图所示,在质量为1kg的容器内装有5kg的水,容器底面积为100 cm2,容器放在水平桌面上,桌面面积为0.9 m2。(g取10 N/kg).求:

(1)容器底对桌面的压力.
(2)容器底对桌面的压强.
(3)水对A点的压强.
(4)水对容器底部的压强.
25.如图所示是高压锅的示意图,锅盖上有一个竖直空心柱为排气孔,空心柱上配有一个限压阀,当高压锅内的气体压强超过安全值时,锅内气体就会冲开限压阀,放出一部分水蒸气,使锅内气体压强减小.现有一个直径为22㎝,空心柱小孔的横截面积为10㎜?,限压阀的质量为100g的高压锅,用它来煮饭,若当时的大气压为1.0×105 Pa.问.

(1)此高压锅内气体的最大压强是多少?
(2)经商品质量检测部门检测,此高压锅气体最大压强不能超过1.8×105 Pa要使此高压锅能继续安全使用,原来的限压阀还能使用吗?若不能,应配一个质量为多大的限压阀.(g取10N /㎏)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第九章 压强 过关检测卷
第I卷(选择题)
一、单选题(本大题共10个小题,每小题3分,共30分)
1.下列关于压力和压强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压力越小,压强越小
B.受力面积越大,压强越小
C.重力越大,压力越大
D.单位面积上受到的压力越大,压强越大
【答案】D
【解析】由 可得,压力一定时,受力面积越大,压强越小;受力面积一定时,压力越小,压强越小,故AB错误;压力和重力不是一个力,两者之间无必然联系,只是在水平地面上时,压力的大小等于重力,故C错误;压强是指单位面积上受到的压力,所以,单位面积上受到的压力越大,压强越大,故D正确。故选D。
2.如图,一木块放在水平桌面上,若将它沿虚线截去一半,则将发生的变化是( )

A.压力变小,压强不变 B.压力变小,压强变小
C.压力变小,压强增大 D.无法判断
【答案】B
【解析】按虚线的方向将木块截去一半,剩下一半对地面的压力减半,受力面积不变,根据公式p=可知,对地面的压强变小.故选B.
3.公共汽车上要配备逃生锤,为了更容易打破车窗玻璃,其外形应选择如图中的( )
A. B. C. D.
【答案】A
【解析】在压力一定时,受力面积越小,逃生锤对玻璃的压强越大,容易把玻璃打破,安全逃生,选项A中逃生锤与玻璃的受力面积较小,符合题意,BCD不符合题意。故选A。
4.下列现象中属于增大压强的是( )
A.骆驼具有宽大的脚掌 B.蚊子尖尖的口器可以插入皮肤吸允血液
C.推土机有两条宽大的履带 D.火车轨道铺在枕木上
【答案】B
【解析】宽大的脚掌是通过增大受力面积的方法来减小压强的,故A错;尖尖的口器是通过减小受力面积的方法来增大压强的,故B正确;宽大的履带是通过增大受力面积的方法来减小压强的,故C错;车轨铺在枕木上通过增大受力面积的方法来减小压强的,故D错;
5.装满水的容器侧壁上开有三个孔,水从小孔中流出,图中描述正确的是( )
A. B.
C. D.
【答案】B
【解析】由液体压强公式p=ρgh知,深度越深,液体内部受到的压强越大,所以水喷射的距离就越远,故只有B符合题意。故选B.
6.如图所示,向两支同样的试管中注入质量相等的甲、乙两种液体,发现液面在同一水平线上,比较甲、乙两种液体对试管底部的压强( )

A.甲液体对试管底部的压强大
B.乙液体对试管底部的压强大
C.甲、乙两种液体对试管底部的压强相等
D.无法确定
【答案】A
【解析】由图知道,两液体的深度相同,两支完全相同的试管液面相平时,乙试管中液体的体积较大,甲试管中液体的体积较小,又因为两种液体质量相等,由知道,甲液体的密度较大;由p=ρgh可知,甲液体对试管底部的压强较大,故只有A正确。
7.连通器在日常生活、生产中有着广泛的应用,如图所示的事例中不是利用了连通器原理的是( )

A.甲 B.乙 C.丙 D.丁
【答案】B
【解析】甲、丙、丁三个事例中都用到了上端开口、下端连通的容器,即利用了连通器原理。故A、C、D不符合题意;根据液体压强的特点可知,拦河大坝上游的水越深对大坝的压强越大,所以拦河大坝要建造成上窄下宽,不是利用连通器原理。故B符合题意。
8.下列四个事例中不属于利用大气压的是( )
A.当壶中的水沸腾时,壶盖不断地跳动
B.用吸管把饮料吸入嘴里
C.用胶头滴管吸取药液
D.茶壶的盖上留一个小孔,水才容易倒出来
【答案】A
【解析】壶盖不断的跳动,是由于水蒸气对壶盖做功,内能转化为机械能;所以壶盖会跳动;与大气压无关。故本选项符合题意;吸管吸饮料时,是先把吸管内的空气吸走,使管内气压减小,这样在外界大气压的作用下,汽水就被压进吸管里。故本选项不符合题意;若茶壶的盖上没有小孔,当壶内的水流出部分后,壶内气压减小,小于外界大气压,大气压压着里面的水不易流出来。茶壶的盖上留一小孔,使内外气压相等,水才容易倒出来。故本选项不符合题意;用胶头滴管吸取药液,要先把滴管橡胶内的空气挤出,在外界大气压的作用下,药液就被压进滴管里。故本选项不符合题意。
9.如图所示,是托里拆利实验的规范操作过程,关于托里拆利实验,下面说法错误的是( )

A.实验中玻璃管内水银面的上方是真空???? B.是大气压支持玻璃管内的水银柱不会下落
C.大气压的数值等于这段水银柱产生的压强???D.玻璃管倾斜影响实验测量结果
【答案】D
【解析】实验中玻璃管内水银面的上方是真空,故A正确;水银柱不下落是由大气压支持的结果,故B正确;大气压的数值等于这段水银柱产生的压强,故C正确;玻璃管倾斜时,进入玻璃管的水银柱变长,但高度不变,不影响实验测量结果,故D错误。
10.如图所示,完全相同的甲、乙两个烧杯内装有密度不同的液体.在两烧杯中,距离杯底同一高度处有 A、B 两点,已知 A、B 两点压强相等,则烧杯甲、乙对桌面的压强 P 甲、P 乙大小关系为( )

A.P 甲

P 乙
C.P 甲= P 乙 D.条件不足,无法判断.
【答案】A
【解析】由图知,A、B所处的深度hA>hB,而A.B两点压强相等,即pA=pB,由p=ρgh可知液体密度ρA<ρB;设A.B距离杯底的高度为h,烧杯底受到的压强p底甲=pAρAgh,p底乙=pBρBgh,因为pA=pB,ρA<ρB,所以pAρAgh因为p=、受力面积相同,所以烧杯甲、乙对桌面的压强p甲二、多选题(本大题共有3个小题,每小题4分,共12分)
11.下列有关大气压的说法和现象中,表述正确的是( )
A.在高山上用普通锅煮不熟饭,因为高山上大气压小,锅内的水更容易沸腾
B.马德堡半球实验测出了大气压,其大小等于76cm高水银柱产生的压强
C.用吸管喝瓶装饮料时,实际上是靠大气压把饮料从瓶中“压”上来的
D.人潜水的深度不能太大,这是因为大气压随着水的深度的增加而增大
【答案】AC
【解析】大气压随着高度变化,高度越高,大气压越小,所以在高山上用普通锅煮不熟饭,因为高山上大气压小,锅内的水更容易沸腾,故A正确;马德堡半球实验证明的大气压的存在,托里拆利实验测出了大气压,其大小等于76cm高水银柱产生的压强,故B错误;用吸管吸饮料时,嘴里的压强小于外界的大气压,是大气压把饮料压入到嘴里,故C正确;人潜水的深度不能太大,这是因为液体压强随着水的深度的增加而增大,而不是大气压,故D错误.
12.如图所示,质地均匀粗细相同的实心圆柱体A,B放在水平地面上。 已知它们的密度之比ρA:ρB=1:2,对地面的压强之比pA:pB=1:3.则(  )

A.它们的高度之比hA:hB=3:4
B.它们的高度hA:hB=2:3
C.它们的质量之比mA:mB=1:3
D.它们的质量之比mA:mB=2:3
【答案】BC
【解析】p==ρgh,pA=ρAghA,pB=ρBghB;∵pA:pB=1:3,ρA:ρB=1;2,∴=,∴=×=,∴它们的高度之比hA:hB=2:3,∴选项B正确;根据题意,求它们的质量比,根据公式p=,∵F=G=mg,∴p=,即pA=,pB=;
∵pA:pB=1:3,两圆柱体的底面积相同,∴==,它们的质量之比mA:mB=1:3,∴选项C正确。故选BC。
13.如图所示,水平桌面上放有底面积和质量都相同的甲、乙两平底容器,分别装有深度相同、质量相等的不同液体.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液体对容器底部的压强:p甲>p乙
B.液体的密度:ρ甲=ρ乙
C.容器对桌面的压力:F甲>F乙
D.容器对桌面的压强:p甲′=p乙′
【答案】AD
【解析】甲容器为直壁容器,液体对容器底部的压力等于自身的重力,即,乙容器上宽下窄,液体对容器底部的压力小于自身的重力,即,所以,甲图中液体对杯底的压力大于乙图中液体对杯底的压力,即,两个容器底面积相同,根据公式p=可知,图中液体对杯底的压强p甲>p乙,故A正确;因为容器底面积相同,液体同高,故乙中液体的体积大于甲中液体的体积,即,因为质量相同,根据,所以ρ甲>ρ乙,故B错误;水平桌面上,甲乙两个容器中两种液体质量相等,则重力相等,容器底面积和质量相同,故对桌面的压力F甲=F乙,由p=得,容器对桌面的压强:p甲′=p乙′,故C错误,D正确。选AD。

第II卷(非选择题)
三、填空题(本大题共有6个小题,每空2分,共26分)
14.如图所示,将铅笔水平挤压在两手指之间,按笔尖的手指较疼,说明.压力大小相同时,受力面积越小,压力的作用效果越______(选填“明显”或“不明显”).铅笔静止时,两手指对铅笔的压力是____________(选填“相互作用力”或“平衡力”)

【答案】明显 平衡力
【解析】压力的作用效果用压强来表示,当压力一定时,受力面积越小,压强越大,作用效果越明显;两手指对铅笔的压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同一物体上,作用在同一直线上,符合平衡力的所有条件,所以说这两个力是一对平衡力.
15.著名的_______实验有力地证明了大气压的存在,海拔高度越高,大气压强越_______ , 若在同一地点用水代替水银做实验,则测出的大气压值将________ (选填“变小”、“不变”或“变大”)。
【答案】马德堡半球 低 不变
【解析】马德堡半球实验是与大气压强有关的著名实验,有力地证明了大气压的存在;且海拔高度越高,大气压强越低;同一时间同一地点,大气压值是不受实验器材而影响的,所以用水和水银实验理论上结果相同的,即测出的大气压值将不变。
16.如图所示,A、B是两个上端开口的容器,它们构成的是一个_________;当用一个管子沿B容器口吹气时,A容器中的液面会__________.(填“上升”“下降”或“不变”)

【答案】连通器 下降
【解析】上端开口下端相连的容器为连通器.如果装的同种液体还会有液面相平;向B管口吹气时使得B管口空气流速大压强小,导致AB两个相平的液面上方大气压不相等,压强大的A端水会被大气压压到大气压小的B端,直到两个管在连接处的水压加大气压相等.
17.小明同学在研究液体内部压强的规律时,用甲、乙两种液体多次实验,根据实验数据画出了如图所示液体压强随深度变化的图像。则甲、乙两种液体的密度的关系是ρ甲________ρ乙(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

【答案】大于
【解析】由图像可知深度相同时甲的压强大于乙的压强,由液体压强公式可知,深度相同,压强越大密度越大,故ρ甲大于ρ乙。
18.将未装满水且密闭的矿泉水瓶,先正立放置在水平桌面上,再倒水放置,如图所示。两次放置时,水对瓶底和瓶盖的压强分别为p1和p2,水对瓶底和瓶盖的压力分别为F1和F2,则p1_____p2 ,F1_____F2。

【答案】< >
【解析】由图可知,倒放时瓶中水的深度较大,根据p=ρgh可知,倒放时水对瓶盖的压强较大,即p1<p2;正放时,瓶子中的水柱是粗细相同的,瓶子底部受到的压力等于瓶中水的重力;倒放时,瓶子中的水柱上面粗,下面细,一部分水的重力作用在瓶子的侧壁上,瓶盖受到的压力小于瓶中水的重力;瓶中水的重力是一定的,所以正放时水对瓶底的压力大于倒放时水对瓶盖的压力,即F1>F2。
19.如图所示,甲、乙两个实心均匀正方体分别放在水平地面上,它们对地面的压力相等,它们的密度ρ甲_____ρ乙,它们对地面的压强P甲_____P乙。(均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若在两个正方体的上面,沿水平方向分别截去高度相同的一部分,则剩余部分对水平地面的压强分别为P'甲 和P'乙,则两者之间的大小关系为 ______________。

【答案】小于 小于 无法判断
【解析】由于水平面上物体的压力和自身的重力相等,由它们对地面的压力相等知道,它们的重力相等,由G=mg知道,两者质量相等,又由图知道,V甲>V乙,S甲>S乙,所以,由知道,ρ甲<ρ乙;由知道,p甲 <p乙;由知道,正方体对水平地面的压强是,即p甲=ρ甲gL甲,p乙=ρ乙gL乙,在两个正方体的上面,沿水平方向截去高度相同的一部分h时,剩余部分对水平地面的压强是p甲′=ρ甲g(L甲 -h),p乙′=ρ乙 g(L乙 -h),当h=0时,p甲′<p乙′;当h=L乙时,p甲′>0,p乙′=0,即p甲′>p乙′;所以无法判断剩余部分对水平地面的压强p甲 ′和p乙 ′的大小关系。
四、实验题(本大题共3小题,22题5分,23题6分,24题4分,共15分)
20.在“探究压力的作用效果跟什么因素有关”的实验时,同学们利用小桌、海绵、砝码等器材做了如图所示的系列实验.

(1)同学们是根据_______来比较压力的作用效果的.
(2)观察比较图甲、乙所示的情况可以得到的结论是:受力面积一定时,_________,压力的作用效果越明显.
(3)要探究压力的作用效果跟受力面积的关系,应比较_______两图的实验,得到的结论是:______.
(4)小明将图乙中的小桌和砝码又放到一块木板上,如图丁所示,图乙中海绵受到的压强p乙和图丁中木板受到的压强p丁的大小关系为:p乙_________p丁(选填“>”“<”或“=”)
【答案】小桌陷入海绵的深度 压力越大 乙丙 压力一定时,受力面积越小,压力作用效果越明显 =
【解析】
(1)在“探究压力的作用效果跟什么因素有关”的实验时,同学们是根据小桌陷入海绵的深度来比较压力的作用效果的,这种方法叫“转换法”.
(2)观察比较图甲、乙所示的情况,受力面积相同,压力的大小不同,小桌陷入海绵的深度不同,可得到的结论是:受力面积一定时,压力越大,压力的作用效果越明显.
(3)要探究压力的作用效果跟受力面积的关系,应控制压力大小一定,所以应比较乙丙两图的实验,得到的结论是:压力一定时,受力面积越小,压力作用效果越明显.
(4)小明将图乙中的小桌和砝码又放到一块木板上,由于压力大小和受力面积不变,所以小桌对支撑面的压强不变,即p乙=p丁.
21.图1为探究“影响液体内部压强因素”的实验装置

(1)本实验根据U形管中两管液面的_____来判断液体压强的大小.
(2)比较图甲和图_____,可以初步得出结论:在同种液体中,液体内部压强随深度的增加而增大.
(3)保持金属盒在水中的深度不变,改变它的方向,如图乙、丙所示,根据实验现象可以初步得出结论:_____.
(4)比较图乙和图丁,能初步得出液体内部压强与液体密度有关的结论吗?_____.
(5)小明自制了一个简易压强计,如图2所示,把简易压强计浸入水中,橡皮膜将_____(选填“上凹”或“下凸”),增加简易压强计在水中的深度,细玻璃管中液柱会_____(选填“上升”或“下降”).
【答案】高度差 乙 在液体内部同一深度,向各个方向的压强相等 不能 上凹 上升
【解析】
(1)探究液体内部压强的特点的工具是U型压强计,实验时把金属盒放入水中,通过观察两管中水面的高度差就可以反映橡皮膜受到液体压强的大小;
(2)由公式p=ρgh可知,液体的压强与液体的深度和密度都有关系,要想得出液体的压强与深度的关系,需要控制液体的密度相同,改变液体的深度,图乙中的液体密度与图甲相同,液体的深度与图甲不同,故可得在同种液体中,液体内部压强随深度的增加而增大;
(3)在乙、丙两次实验中,液体的密度相同,深度相同,但是金属盒的方向不同,根据实验现象可以初步得出结论:同种液体在同一深度处,液体向各个方向的压强相等;
(4)根据题意并结合乙、丁两图可知,两杯中的液体密度、金属盒所处的深度均不相同,故不能得出结论;根据控制变量法的要求,他没有控制金属盒在液体中的深度相同.
(5)液体内部向各个方向都有压强,深度越深液体压强越大;将简易的压强计浸入水中,由于橡皮膜朝下,所以橡皮膜受到向上的压强,橡皮膜将向上凹;增加简易压强计在水中的深度,橡皮膜受到的压强越大,橡皮膜向上凹得越多,里面空气的体积越小,里面空气的压强越大,支撑的液柱越高,故细玻璃管中的液柱会上升.
22.如图是小华做“估测大气压的值”的实验示意图。

(1)请将下列实验步骤补充完整。
A.把注射器的活塞推至注射器筒的底端,排尽筒内的空气,然后用橡皮帽封住注射器的小孔。
B.用细尼龙绳拴住注射器活塞的颈部,使绳的一端与弹簧测力计的挂钩相连,然后水平向右慢慢拉动注射器筒,当注射器中的活塞刚开始滑动时,记下_______,即等于大气对活塞的压力F。
C.用刻度尺测出注射器的_______,记为l;读出注射器的容积V,则活塞的面积S=________。
(2)实验中,小华正确使用了测量仪器,且读数正确,但她发现测量结果总是偏小,其主要原因是_____。
【答案】弹簧测力计的示数 全部刻度的长度 注射器内有少量气体
【解析】
(1)当活塞刚开始滑动时,活塞在水平方向上受力平衡,即大气对活塞的压力等于弹簧测力计对它们的拉力;用刻度尺测注射器的全部刻度的长度l,再读出注射器容积V,可计算出活塞的面积S,。
(2)小华正确使用了测量仪器,且读数正确,但最终测得的大气压值比实际偏小,原因是实验开始注射器活塞推至筒的底端时,没有排尽筒内的空气,注射器内留有少量气体,气体压力与弹簧测力计拉力之和才与大气压力相等,而我们按大气压力等于弹簧测力计的拉力来计算了。
五、计算题(本大题共3个小题,23题4分,24题8分,25题5分,共17分)
23.水平桌面上放置一个质量为0.8kg的保温杯,杯底对桌面的压强为2×103Pa,g取10N/kg.求:
(1)保温杯对桌面压力的大小.
(2)桌面的受力面积.
【答案】(1)8N(2)4×10-3m2
【解析】
(1)保温杯对桌面的压力等于保温杯自身的重力,所以压力为F=G=mg=0.8kg×10N/kg=8N;
(2)由得,桌面的受力面积为。
24.如图所示,在质量为1kg的容器内装有5kg的水,容器底面积为100 cm2,容器放在水平桌面上,桌面面积为0.9 m2。(g取10 N/kg).求:

(1)容器底对桌面的压力.
(2)容器底对桌面的压强.
(3)水对A点的压强.
(4)水对容器底部的压强.
【答案】(1)60N (2)6×103Pa (3)6.5×103Pa (4)1×104 Pa
【解析】
(1)容器质量忽略不计时,容器对桌面的压力F=G总 =(1kg+5kg)×10N/kg=60N;
(2)容器底对桌面的压强:p=F/S=60N/100×10?4m2=6×103 Pa;
(3)水对A点的压强p=ρgh=1.0×103 kg/m3 ×10N/kg×(1m-0.35m)=6.5×103 Pa;
(4)水对容器底的压强p′=ρgh′=1.0×103 kg/m3 ×10N/kg×1m=1×104 Pa。
25.如图所示是高压锅的示意图,锅盖上有一个竖直空心柱为排气孔,空心柱上配有一个限压阀,当高压锅内的气体压强超过安全值时,锅内气体就会冲开限压阀,放出一部分水蒸气,使锅内气体压强减小.现有一个直径为22㎝,空心柱小孔的横截面积为10㎜?,限压阀的质量为100g的高压锅,用它来煮饭,若当时的大气压为1.0×105 Pa.问.

(1)此高压锅内气体的最大压强是多少?
(2)经商品质量检测部门检测,此高压锅气体最大压强不能超过1.8×105 Pa要使此高压锅能继续安全使用,原来的限压阀还能使用吗?若不能,应配一个质量为多大的限压阀.(g取10N /㎏)
【答案】(1)2×105Pa (2)0.08㎏
【解析】
(1)F=G=mg=0.1kg×10N/kg=1N,s=10mm2 =0.00001m2 ,P0 =1×105 Pa,
P1 =F/s=1N/0.00001m2=1×105 Pa;
P内 =P0 +P1 =1×105 Pa+1×105 Pa=2×105 Pa;
(2)P限 =P最大 -P0 =1.8×105 Pa-1×105 Pa=0.8×105 Pa,
F限 =P限 s=0.8×105 Pa×0.00001m2 =0.8N,
G=F限 =0.8N,m=G/g=0.8N/10N/kg=0.08kg=80g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