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1张PPT)
1-4 电容器的电容
一、电容器
任意两个彼此绝缘又相隔很近的导体,都可以看成是一个电容器.
1.构造:
电路中的表示
2.电容器的充、放电:
充电
使电容器两极板分别带上等量异种电荷的过程;
将其他形式能量转化为电场能储存在电容器中。
放电
放电
使充电后的电容器电荷中和的过程;
将电场能转化为其他形式的能量。
三.平行板电容器的电容
探究:平行板电容器的电容跟什么因素有关呢?
实验(控制变量法)
增大
减小
增大
增大
减小
增大
增大
减小
减小
极板间距 正对面积 是否插入电介质 偏角θ 电势差 电容C
实验1 增大 不变 否
实验2 不变 减小 否
实验3 不变 不变 是
平行板电容器电容决定式:
(真空)
(电介质)
几种电介质的相对介电常数εr
电介质 空气 煤油 石蜡 陶瓷 玻璃 云母 水
εr 1.0005 2 2.0-2.1 6 4-11 6-8 81
思考题
1.在“静电摆球”的实验中,
(1)为什么小球会在两铜盘之间快速摆动?
(2)为什么小球会在两铜盘之间持续摆动较长时间?
2.在“探究影响平行板电容器电容的因素”的实验中,(1)为什么不用电压表测量平行板电容器两极板的电势差?
(2)为什么静电计指针偏角大小可以反映指针与外壳间的电势差大小?
巩固练习
1.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平行板电容器一板带电+Q,另一板带电-Q,则此电容器不带电
B、电容器所带的电荷越多,电容就越大
C、电容器所带电荷增加一倍,则两极间的电压也一定增加一倍
D、平行板电容器保持带电量不变, 而增大板距时,两板间电压要减小
C
2.电容器的充、放电:
(1)充电:使两极板带上等量异种电荷的过程。
特点:①充电结束,U电容=U电源;
②其他形式能转化为电场能;
(2)放电:使充电后的电容器两极板电荷中和过程。
特点:电场能转化为其他形式能。
2.电容器的充、放电:
探究:电容器充电后的带电量Q 跟 两极板的电势差U有什么关系呢?
类比:电容器与水容器
十 十 十 十 十 十
一 一 一 一 一 一
二.电容
2.定义:电容器所带电量与两极板间电势差的比值,叫电容器的电容。用C表示。
3.单位:国际制单位为法拉,简称法,符号为F。
1F = 106μF = 1012pF
1.物理意义:表征电容器容纳电荷本领的大小
常用单位有微法(μF)、皮法(pF)。
定义式:
(比值定义法)
聚丙烯电容器
四、常见电容器
1.分类:
(1)固定电容器
电解电容器
(2)可变电容器
2.电容器上的标称值:如:“450V 35μF”
(1)击穿电压:加在电容器上的电压若超过某一限度,电介质将被击穿,这个极限电压称为击穿电压。
(2)额定电压:是指电容器长期工作时所能承受的电压,它比击穿电压要低,电容器上的标称电压是额定电压。
2.如图所示,平行金属板A、B组成的电容器,充电后与静电计相连.要使静电计指针张角变大,下列措施中可行的是( )
A.将A板向上移动
B.将B板向右移动
C.将A、B之间充满电介质
D.将A板放走部分电荷
AB
3.对于给定的电容器,在描述电容量C、
带电量Q、两板间电势差U的相互关系中,下列选项正确的是 ( )
ACE
4.如图所示,A、B为两块竖直放置的平行金属板,G是静电计,电键K合上后,静电计指针张开一个角度。下述哪些做法可使指针张角增大?( )
A、使A、B两板靠近些;
B、使A、B两板正对面积错开些;
C、断开K后,使B板向右平移拉开一些;
D、断开K后,使A、B正对面错开些。
C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