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地理八年级下册导学案——第六章 北方地区
第六章 第四节 祖国的首都——北京
【导学问题】
1.在34个省级行政区中,政治地位最重要的是哪个?
2.作为一个中国人,你对我们的首都了解多?
3.一个城市具有文化传承价值的著名建筑,往往成为这个城市的符号。你心目中的北京符号是什么呢?
【老师寄语】
北京是我国的首都,是每一个公民都应该知道的区域。课程标准也明确规定北京为必学区域。本课从首都北京、古城北京、现代北京三个方面,来讲述北京的城市职能、历史文化传统和现代化建设。北京的自然地理条件作为北京发展的基础,也是必不可少的内容。
认识区域发展的关键,是将“可持续发展”思想渗透到地理区域教学中。北京在城市建设中,十分重视历史文化建筑的保护和环境质量的改善。漫步北京街头,你会看到传统建筑与现代建筑交相辉映。北京既有现代风貌,又有浓郁的传统文化特色。在可持续发展思想的影响下,同学们要学会综合分析问题,形成可持续发展观念。
【学习目标】
1.运用地图简要评价北京的地理位置。
2.利用图表、资料说出北京的自然地理特点、城市职能和历史文化传统。
3.结合相关资料,分析北京发展与建设应注意的问题。
区域为例,了解该区域存在的主要环境问题及其危害。
2.从自然和人为因素两方面分析该区域环境问题形成的主要原因。
3.针对该地区的环境问题,提出综合治理措施。
【学习活动】
探究活动一:北京的城市职能
全国的 中心。北京是我国的首都,人民大会堂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所在地,中南海是中共中央和国务院所在地。
全国的 中心。有著名的高等院校、科研机构、国家图书馆等。
中心。有外国大使馆,国际组织代表机构、海外企业代表机构。
探究活动二:历史悠久的古都
读图6.45,观察自辽代以来,北京城城址在空间上是怎样变化的?
分析北京古城城址变迁与水源的关系。
探究活动三:北京的自然地理环境
北京四合院与自然环境的天作之合:北京四合院之所以有名,在于它的构成有独特之处,比如“坐北朝南”、“四围合一”等。在中国传统住宅建筑中具有典型性和代表性。
环节一:
小结:北京地处北温带,气候温暖湿润。位于华北平原北部,距海近,北面、西面、东北面三面高山环绕,形成天然屏障。位于平原与山地的交会处和交通要冲。
小结:战略位置优越,战争年代,三面环山,易守难攻,和平年代,东南平坦适宜发展经济。河流众多,为城市发展提供必须的水源。
探究活动四:现代化大都市的发展与保护
北京古城在现代化进程中面临有效保护古城风貌的问题。阅读下面的材料,针对“北京的四合院和胡同是拆除还是保护”这一议题,提出你的观点,并说明理由。
第2页(共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