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生物教学案
第1页
第 22 章 生物的遗传与变异
第 1节(第 1 课时)
【学习目标】
1、课标要求
说明 DNA 是主要的遗传物质。
描述染色体、DNA和基因的关系。
2、聚焦专业名词
1 性状
2 相对性状
3 遗传
4 染色体
5 DNA
6 基因
【学习过程】
一、新课引入
问题导入:为什么“种瓜得瓜、种豆得豆”?
二、构建新知
(一)调查生物的遗传现象
对比自己与父母的身体特征,填写课本 P2的表格。思考?
(1)遗传学家把生物体的 和 称为性状。
(2)同种生物 性状的 表现形式叫作相对性状。
(3)生物体 的性状在 表现的现象叫作 。
(4)生物通过 和 维持种族的延续。
(二)认识基因和染色体
1. 自主学习,阅读书本 P4 页,小组合作完成以下问题
(1)孟德尔将豌豆杂交试验结果经过分析推理后认为,豌豆植株一定存在着独立的遗传因
子控制着各种 的遗传,后来科学家将这些遗传因子称之为 。
(2)在每种生物的细胞核中,都含有一定数量的形态,大小各不相同的_________,这些染
色体在生物的体细胞中都是_______存在。如:兔体细胞中有 对染色体;人的体细胞中
有 对染色体。
(3)成对的染色体形态大小都 ,并且一条来自 ,另一条来自 。
不同对的染色体, 、 都不相同。
2. 分组合作探究:用图解方式表示染色体、DNA 分子、基因三者之间的关系
(1)染色体主要由 和 组成。
(2) 是生物主要遗传物质,呈双螺旋结构,简称为 。 主
要位于细胞的_________内。
八年级生物教学案
第2页
(3)在每个 DNA分子上有许多控制生物性状的基本单位,每个单位就是一个________,它
是 DNA 上有遗传效应的小片段
(4)小组合作,比较染色体、DNA、基因三者大小关
系,并在右图表示出来。
(5)每条染色体上一般只有一个 DNA分子。
在每个 DNA分子上有 个基因。
(三) 分析基因的传递过程
自主学习,通过观察课本图22-4(基因有亲代传给子代示意图)完成P5讨论1题1,子
代体细胞中成对的染色体之间有什么关系?
(1)通过对生物的研究,证实在形成生殖细胞精子和卵细胞的细胞分裂过程中,染色体都
要减少一半,而且不是任意的一半,是每对染色体中各有 条进入精子或卵细胞。
所以,人的精子中含有 条染色体,卵细胞中含有 染色体,它们融合
形成 ,含有 条染色体。
(2)子女体细胞中的每一对染色体一条来自于 ,另一条来自 ,因此后代
就具有了父母双方的遗传物质。
(3)讨论:由亲代遗传给子代的是性状还是基因?生物的遗传通过 过程实现.
【学习反思】
【学习质量检测】
(1)见课后习题
(2)《同步习题》p2-p3页“反馈与巩固”1-10题
参考答案:1. A 2. D 3. D 4. A 5. B
6. B 7. C 8. A 9. D
10.(1) 染色体 细胞核 基因
(2)DNA 蛋白质 DNA
(3)基因 DNA
八年级生物教学案
第1页
第 22 章 生物的遗传与变异
第 1 节(第 2 课时)
【学习目标】
1、课标要求
举例说出生物的性状是由基因控制的;解释人的性别决定。
2、聚焦专业名词
1 基因的显性和隐性
2 人的常染色体和性染色体
【学习过程】
一、新课引入
温故知新:1.说出生物的遗传、性状、相对性状的概念。
2.染色体、DNA、基因之间的关系。
二、构建新知
(一)自主学习
1.分析 P6图 22-5,认识基因的显性和隐性。
基因是成对的,有____性和____性之分;
一般用 字母表示显性基因,用 字母表示隐性基因;
当一对基因中有______基因时一般表现显性性状;一对基因都是______基因时表现隐性性
状。
2.观察 P8图 22-7,认识人体的常染色体和性染色体
(二)自学反馈
1.基因控制生物的性状
(1)认识基因生物显性和隐性(划出书本中相应内容),分析 P6 图 22-5,总结以下表格:
(2)分析基因对生物性状的控制
阅读课本 P7图 22-6 (如下图所示):
亲本性状及基因组成 子代性状及基因组成 结 论
高茎(DD)
高茎(Dd)
当纯种亲代高茎和矮茎豌豆杂交,
它们的后代是杂合子,表现出高茎
显性基因控制的那种性状。
矮茎(dd)
对:常染色体
1 对: 染色体
—男性
XX—女性
23 对染色体
父亲 母亲
Rr(能卷舌) rr(不能卷舌) ×
R 精子 卵细胞 r r
基因型:
表现型:
八年级生物教学案
第2页
2.人类的性别决定
(1)认识常染色体和性染色体
(2)分析子女性别的形成
1 : 1
【学习反思】
【学习质量检测】
(1)见课后习题
(2)《同步习题》p5-p7页“反馈与巩固”1-9题
参考答案:1.C 2.D 3.C 4.C 5.C
6.C 7.C
8.(1)显性 隐性 (2)tt Tt Tt (3)TT、Tt、tt 3/4
9.(1)成对 (2)男 22 条+X或者 22 条+Y
(3)X (4)1/4
22 对:常染色体
1 对: 性 染色体
XY —男性
XX—女性
23 对染色体
XX XY ×
卵细胞 精子 X
X Y
XX
XY
女性 男性
母亲 父亲
八年级生物教学案
第1页
第 22 章 生物的遗传与变异
第 1 节(第 3 课时)
【学习目标】
1、课标要求
认同优生优育。
2、聚焦专业名词
1 色盲的遗传方式
2 遗传病
3 近亲
【学习过程】
一、新课引入
1、写出你看到的数字或图形:
2、小故事——色盲症的发现
二、构建新知
(一)分析色盲的遗传方式
1、自主学习
阅读课本第 9页最后一段,联系已学知识,完成填空:
1.决定色觉的基因有____性和____性之分。红绿色盲基因是____性基因,可用____写字
母表示;色觉正常基因是____性基因,可用____写字母表示。
2.人类染色体可分为____染色体和____染色体,决定色觉的基因位于____染色体上;但
红绿色盲基因和色觉正常基因只位于____染色体上,____染色体没有。
2、做中学
(1)自制色盲基因与性染色体的关系示意图,摆出女性和男性可能的基因组成,并用表格
归纳其基因组成和表现性状。
女性 男性
基因组成
表现性状
(2)分析人类红绿色盲的几种遗传方式
① 女性正常 × 男性正常 ② 女性正常 × 男性色盲
八年级生物教学案
第2页
③ 女性携带者 × 男性正常 ④ 女性携带者 × 男性色盲
⑤ 女性色盲 × 男性正常 ⑥ 女性色盲 × 男性色盲
3、比较这几种红绿色盲的遗传方式,后代中患红绿色盲的可能性较大的是男孩还是女孩?
为什么?男孩或女孩的红绿色盲基因来自父亲还是母亲?
(二)人类常见的遗传病
1、遗传病是指由于_____________________引起的疾病叫做遗传病。
2、举例常见的遗传病:
(三)遗传病的预防
1、禁止近亲结婚
(1)视频介绍
(2)近亲是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为什么禁止近亲结婚?
2、其他预防措施:
【学习反思】
【学习质量检测】
(1)见课后习题
(2)《同步习题》p9-p10页“反馈与巩固”1-6题
参考答案:1.B 2.B 3.C 4.A 5.C
6.(1)B b (2)Bb 正常 bb 白化病
(3)50% (4)25%
八年级生物教学案
第1页
第 22 章生物的遗传与变异
第 4 节(第 4 课时)
【学习目标】
1、课标要求
①举例说出生物的变异;
②举例说出遗传育种在实践上的应用。
2、聚焦专业名词
1 生物的变异
2 可遗传变异、不可遗传变异
3 有利变异、不利变异
4 选择育种、杂交育种、诱变育种、基因工程育种
5 转基因技术
【学习过程】
复习导入:一对夫妇生了一个可爱的孩子,这个孩子很多性状都与父母的性状相似,这是之
前学习的“生物的遗传”现象,但是有一个性状却出现了差异,那就是这对夫妇均是双眼皮,
而这个孩子却是单眼皮,这是什么现象?
一、 感受“生物的变异”
现象 1 双眼皮夫妇生出单眼皮孩子
现象 2 肤色正常的夫妇生出白化病孩子
现象 3 不同种类的金鱼
现象 4 不同花色的玫瑰花
现象 5 不同颜色的玉米
现象 6 不同大小和颜色的花生
二、区分生物变异的类型
1.分析以下实例中变异产生的原因
实例 1 双眼皮的夫妇生出单眼皮的孩子(假设用字母“A、a”代表控制眼睑的基因,请写出
这个家庭的遗传示意图)
Aa _______
A ____ A a
AA Aa ____ ____
双眼皮 双眼皮 双眼皮 ________
1. 变 异 的 概 念 : _________ 物 种 内
_________个体间的性状差异,叫作生
物的变异。
2. 变异的特点:生物的变异现象是
__________存在的。
双眼皮 双眼皮
单眼皮
亲 代
生殖细胞
子女基因
子女性状
八年级生物教学案
第2页
实例 2 短腿的安康羊是从正常羊中产生的,短腿的安康羊的后代也是短腿的羊。
实例 3 大花生种在贫瘠的土壤中结出的是小花生,小花生种在肥沃的土壤中结出的是大花
生。
实例 4 孪生的兄弟,生活在平原的哥哥的肤色较白,生活在高原的弟弟的肤色较黑。
实例 5 太空椒是在太空的条件下,引起基因发生改变而培育成的新品种。2.总结变异的类型
变异的类型 变异的原因 能否遗传给后代
可遗传变异
不可遗传变异
三、探究生物变异的意义
实例分析 1 高杆小麦不抗倒伏,矮杆小麦抗倒伏
实例分析 2 白化玉米苗的产生
实例分析 3 长颈鹿的进化过程
四、人类对生物的利用
举例说明目前生物的遗传变异原理在生产实践上的应用。
【课堂总结】
概念:_________物种内________个体间的性状差异。
特点:普遍性
可遗传变异:由_________改变引起的变异。
类型
生物的变异 不可遗传变异:仅由________改变引起,__________没有改变
而引起的变异。
意义:对生物产生________或_______的影响;其中______________对生
物进化有重要意义。
应用:选择育种、杂交育种、诱变育种、基因工程育种(转基因技术)
【学习反思】
【学习质量检测】
(1) 见课后习题
(2) 《同步习题》P13-14反馈与巩固 1-9题
1.A 2.A 3.C 4.C 5.D 6.B 7.B 8.有利 9(1)√ (2)X (3)√
对生物产生______或_______的影响
可遗传变异对生物进化有重要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