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章 数据的分析
一、单选题
1.一次数学测验中,某学习小组六名同学的成绩(单位:分)分别是110,90,105,91,85,95.则该小组的平均成绩是( )
A.94分 B.95分 C.96分 D.98分
2.某单位定期对员工的专业知识、工作业绩、出勤情况三个方面进行考核(考核的满分均为100分),三个方面的重要性之比依次为3:5:2.小王经过考核后所得的分数依次为90、88、83分,那么小王的最后得分是( )
A.87 B.87.6 C.87.8 D.88
3.在庆祝新中国成立70周年的校园歌唱比赛中,11名参赛同学的成绩各不相同,按照成绩取前5名进入决赛.如果小明知道了自己的比赛成绩,要判断能否进入决赛,小明需要知道这11名同学成绩的( )
A.平均数 B.中位数 C.众数 D.方差
4.甲、乙两地去年 12 月前 5 天的日平均气温如图所示,下列描述错误的是( )
A.甲地气温的中位数是 6℃ B.两地气温的平均数相同
C.乙地气温的众数是 8℃ D.乙地气温相对比较稳定
5.某车间5月上旬生产零件的次品数如下(单位:个):0,2,0,2,3,0,2,3,1,1.则在这10天中该车间生产零件的次品数的( )
A.众数是3 B.中位数是1.5 C.平均数是2 D.以上都不正确
6.某中学篮球队12名队员的年龄情况如下:
年龄(单位:岁) 14 15 16 17 18
人数 1 5 3 2 1
则这个队队员年龄的众数和中位数分别是( )
A.15,16 B.15,15 C.15,15.5 D.16,15
7.某班30名学生的身高情况如下表
关于身高的统计量中,不随x、y的变化而变化的有( )
A.众数,中位数 B.中位数,方差 C.平均数,方差 D.平均数,众数
8.如图是金堂县赵镇某周内日最高气温的折线统计图,关于这7天的日最高气温的说法正确的是( )
A.极差是 B.中位数是
C.平均数是 D.众数是
9.某商场试销一种新款衬衫,一周内售出型号记录情况如表所示:
型号(厘米) 38 39 40 41 42 43
数量(件) 25 30 36 50 28 8
商场经理要了解哪种型号最畅销,则上述数据的统计量中,对商场经理来说最有意义的是( )
A.平均数 B.中位数 C.众数 D.方差
10.在一次数学测验中,甲、乙、丙、丁四位同学的分数分别是90、x、90、70,若这四个同学得分的众数与平均数恰好相等,则他们得分的中位数是( )
A.100 B.90 C.80 D.70
二、填空题
11.某10人数学小组的一次测试中,有4人的成绩都是80分,其他6人的成绩都是90分,则这个小组成绩的平均数等于_____分.
12.生命在于运动,小张同学用手机软件记录了4月份每天行走的步数(单位:万步),将记录结果绘制成如下图所示的统计图.在这组数据中,众数是_____万步.
13.一组数据的平均数为,另一组数据,的中位数为___________.
14.市运会举行射击比赛,射击队从甲、乙、丙、丁四人中选拔一人参赛.在选拔赛中,每人射击10次,计算他们10次成绩(单位:环)的平均数及方差如下表.根据表中提供的信息,你认为最合适的人选是_____,理由是_________.
甲 乙 丙 丁
平均数 8.3 8.1 8.0 8.2
方差 2.1 1.8 1.6 1.4
三、解答题
15.某学校抽查了某班级某月5天的用电量,数据如下表(单位:度):
度数
9
10
11
天数
3
1
1
(1)求这5天的用电量的平均数;
(2)求这5天用电量的众数、中位数;
(3)学校共有36个班级,若该月按22天计,试估计该校该月的总用电量.
16.4月23日是世界读书日,习近平总书记说:“读书可以让人保持思想活力,让人得到智慧启发,让人滋养浩然之气.”某校响应号召,鼓励师生利用课余时间广泛阅读,该校文学社为了解学生课外阅读情况,抽样调查了部分学生每周用于课外阅读的时间,过程如下:
一、数据收集:从全校随机抽取20名学生,进行每周用于课外阅读时间的调查,数据如下(单位:min):
30 60 81 50 44 110 130 146 80 100
60 80 120 140 75 81 10 30 81 92
二、整理数据:按如下分段整理样本数据并补全表格:
课外阅读时间x(min) 0≤x<40 40≤x<80 80≤x<120 120≤x<160
等级 D C B A
人数 3 5 8 4
三、分析数据:补全下列表格中的统计量:
平均数 中位数 众数
80 a 81
四、得出结论:(1)表格中的数据a=________,如果该校现有学生400人,估计等级为“B”的学生有________人;
(2)用样本中的统计量估计该校学生每周用于课外阅读时间的等级为________;
(3)假设平均阅读一本课外书的时间为320分钟,请你用样本平均数估计该校学生每人一年(按52周计算)平均阅读________本课外书.
17.甲、乙两班各推选10名同学进行投篮比赛,按照比赛规则,每人各投了10个球,两个班选手的进球数统计如表,请根据表中数据解答下列问题
进球数/个 10 9 8 7 6 5
甲 1 1 1 4 0 3
乙 0 1 2 5 0 2
(1)分别写出甲、乙两班选手进球数的平均数、中位数与众数;
(2)如果要从这两个班中选出一个班级参加学校的投篮比赛,争取夺得总进球团体的第一名,你认为应该选择哪个班?如果要争取个人进球数进入学校前三名,你认为应该选择哪个班?
18.在推进城乡生活垃圾分类的行动中,某校数学兴趣小组为了了解居民掌握垃圾分类知识的情况,对两小区各600名居民进行测试,从中各随机抽取50名居民成绩进行整理得到部分信息:
(信息一)小区50名居民成绩的频数直方图如图(每一组含前一个边界值,不含后一个边界值);
(信息二)上图中,从左往右第四组成绩如下:
75 77 77 79 79 79 80 80
81 82 82 83 83 84 84 84
(信息三)两小区各50名居民成绩的平均数、中位数、众数、优秀率(80分及以上为优秀)、方差等数据如下(部分空缺):
小区 平均数 中位数 众数 优秀率 方差
75.1 ___________ 79 40% 277
75.1 77 76 45% 211
根据以上信息,回答下列问题:
(1)求小区50名居民成绩的中位数;
(2)请估计小区600名居民成绩能超过平均数的人数;
(3)请尽量从多个角度,选择合适的统计量分析两小区参加测试的居民掌握垃圾分类知识的情况
答案
1.C
2.B
3.B
4.C
5.B
6.C
7.A
8.D
9.B
10.B
11.86.
12.1.4
13.
14.丁; 综合平均数和方差两个方面说明丁成绩既高又稳定
15.(1)9.6度;(2)9度;9度;(3)7603.2度.
16.(1)80.5,160;(2)B;(3)13
17.(1)甲班选手进球数的平均数为7,中位为7,众数为7;乙班选手进球数的平均数为7,中位为7,众数为7;(2)要争取夺取总进球团体第一名,应选乙班;要进入学校个人前3名,应选甲班.
18.(1)76;(2)300人;(3)从平均数看,两个小区居民对垃圾分类知识掌握情况的平均水平相同;从方差看,B小区居民对垃圾分类知识掌握的情况比A小区稳定;从中位数看,B小区至少有一半的居民成绩高于平均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