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接入互联网》教学设计+练习

文档属性

名称 2.1《接入互联网》教学设计+练习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65.5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粤教版
科目 信息技术(信息科技)
更新时间 2020-03-12 07:51:35

文档简介

阅读课本后完成:
1、一个网站的网址有: 和 两种形式。
2、接入Internet的计算机必须共同遵守( )协议。
A.CPI/IP B.PCT/IP C.PTC/IP D.TCP/IP
3、以下IP地址正确的是( )
A.510.5.48.1 B.10,4,9,56
C.212.5.7.14 D.195.35.168.4.1
4、下列属于商业机构域名的是( )
A.www.c2000.cn B.www.gzjkw.net
C.www.163.com D.www.scnu.edu.cn
5、运用两种方法查看本机的ip地址
6、www的含义
《接入互联网》教学设计方案
一、教学内容
(一)教学内容来源
粤教版信息技术教科书《信息技术》初中第一册第2章第2节互联网。
(二)教学内容分析
本节课主要介绍互联网的接入方式,主要包括拨号接入、无线接入、专线接入、局域网接入四种方式;互联网中的IP地址和域名地址、统一资源定位符。
(三)教学重难点
重点:
ADSL虚拟拨号接入、无线接入。
互联网中的IP地址和域名地址。
难点:
互联网中的IP地址和域名地址。
域名系统。
(四)知识结构
二、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
目标维度
目标描述
知识与技能
掌握ADSL虚拟拨号接入和无线接入方式的原理;
能够连接ADSL和无线接入中所用到的网络硬件;
理解IP地址和域名地址、统一资源定位符的含义;
过程与方法
能够应用拨号接入和无线接入方式进行上网;
能够利用互联网服务自己的生活和学习;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学生对互联网的兴趣得到提高;
培养学生自主探索的能力。
三、学习者特征分析
一切教学活动都是为了学生,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满足学生的学习要求,从学生的实际出发来进行教学设计。本课件设定的学习对象是初中一年级,对其的特征分析为:
起点水平
初一的大部分学生能够使用互联网进行信息的查找、上网聊天等。但对于上网的原理,学生并不了解。本章的第一节课,学生学习了计算机网络的分类,对网络有大概的了解。这节课将学习上网中使用的主要硬件和互联网中的地址。学生对这节课将学习的内容了解较少,但也有一定的生活经验和学习兴趣。
学习风格
初中阶段的学习是一个过渡期,随着学习内容的增多,学科知识的深化,学生的学习生活面临一定的压力。为了更好地适应这种变化,教师应更加注重学生思维方法的学习、思维能力的培养。进入初中以后,学生在学习上的独立性逐步增强。课堂教学中,教师应注重启发学生独立思考问题;课堂教学外,学生更多的需要自觉地独立安排自己的学习活动。学习的自觉性和依赖性、主动性和被动性并存。这就要求教师在课堂中给学生一定的自主探究学习时间,同时还应该监督他们的学习,使其在课堂中保持学习的注意力。
3.信息素养
初一的学生成长在信息技术高速发展的时代,他们对信息技术并不陌生,但只更多的是停留在应用层面,而对信息技术的原理了解较少。
四、学习资源的设计
学习资源为三个flash练习题,题目形式为连线题。学生将使用这三个连线题,学习连接ADSL分离器、调制解调器和无线路由器等网络硬件。
五、教学过程的设计
1.呈现教学目标
告知学生本节课将学习四个方面的内容:什么是互联网、计算机怎么接入互联网、互联网中的地址、互联网的常见服务。
2.视频导入
播放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视频,引出互联网的概念“是全球最大的、开放的、由众多计算机网络通过路由器互联而成的网络”。
3.讲授知识点一:互联网的接入方式
(1)引导学生联系生活实际,说出自己熟悉的上网方式。在学生的生活实际中,比较熟悉的是用于个人用户的ADSL虚拟拨号接入和无线接入方式。
(2)向学生介绍四种不同的互联网接入方式。个人用户使用的拨号接入和无线接入,学校、公司使用的专线接入和局域网接入。学生将学习区分不同的互联网接入方式。
4.研学重点:ADSL虚拟拨号接入和无线接入
【研学目标】
(1)通过研学,学生将掌握ADSL虚拟拨号接入和无线接入方式的硬件设备连接以及这两种方式的原理。
(2)在以后的生活实践中,能够进行实物操作和网络相关问题的排查。
【研学重难点】
(1)ADSL虚拟拨号接入和无线接入方式的原理。
(2)ADSL分离器、Modem、无线路由器各个接口的连接。
【研学过程】
(1)学生研学:由于在课堂中,没有足够的时间和硬件设备供学生进行网络设备的连接,因此学生使用flash课件进行ADSL虚拟拨号接入和无线接入的模拟练习。
(2)教师指导:在学生练习完成之后,教师详细讲解flash课件中所涉及的网络硬件设备。
5.讲授重要知识点:互联网中的地址
以家庭住址号码和家庭住址类比互联网的IP地址和域名地址,让学生对IP地址和域名地址有初步认识。
(1)IP地址
首先让学生动手操作,通过“本地连接”查看学生主机的IP地址,让学生对IP地址有初步的认识。
教师演示如何通过“本地连接”查看IP地址。接着教师演示如何通过DOS命令查看本机IP地址和某个网站(百度)的IP地址。
观看了教师的操作演示之后,学生练习使用DOS命令查看本机和某网站的IP地址。
(2)域名地址
将“www.baidu.com”和“www.scnu.edu.cn”作为例子,讲解域名地址的层级关系,以及国家、机构的域名代码。
(3)域名系统
提出问题:IP地址和域名地址如何对应起来。引出“域名系统”的概念,向学生介绍域名系统和域名服务器。
(4)统一资源定位符
以http://news.xinhuanet.com/politics/2013-12/05/c_118437252.htm为例,讲解统一资源定位符中的协议、域名、目录和文件名。
6.布置课后任务
要求学生完成P59练习2、3、4、5题。
六、教学评价(说明评价的方法与内容)
本课程主要采用课堂练习对学生的学习进行评价。其中,课后练习2考察IP地址和域名地址,练习3考察TCP/IP协议,练习46考察IP地址的格式,练习5考察顶级域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