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作文指导:列好提纲 导学案

文档属性

名称 中考作文指导:列好提纲 导学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1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通用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0-03-12 15:54:46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中考作文指导——列好提纲
一、作文列提纲训练
(一)知识点
1.作文提纲,又叫作文计划。列作文提纲,就是制定作文计划。它是构思、布置篇章的具体的外在表现形式。作文时,有了提纲的约束,按“计划”行事,写起文章就容易做到一气呵成,写出的文章就容易达到“有中心、有条理、有重点”等要求;反之就会层次不清,详略不当,丢三落四。因此,列提纲是提高作文效率和质量的一种重要方法。
2.提纲的一般组成部分:
(1)题目。要把题目(或补充完整的题目)写在第一行正中间。
(2)主要内容和中心。要在题目下面,简要地写出这篇作文的主要内容及要表达的中心思想。
(3)结构安排。这是作文提纲最主要的部分,设计时需要注意做到以下几点:
①安排好材料的组织顺序。先写什么、后写什么,全文一共准备分为几大段,每段写什么,要以小标题的形式、按照一定的顺序把材料组织起来。
②确定好重点写的内容。要依据表达中心的需要,确定出哪些内容是主要的,哪些内容是次要的,标明“详”、“次详”、“略”的字样;重点段又打算分几层来写,先写哪层、后写哪层,具体列出准备重点写的步骤、次序。
③依据文章选用的材料及要表达的中心思想,确定好开头、结尾的方法,并在提纲中简单注明。
④设计好点题的时机及具体的方式、方法。
⑤考虑好层次之间、段落之间该如何衔接过渡,哪些内容需要照应,如何照应,也简单标注一下。
3.列提纲注意事项:
第一,形式可以灵活。总的来说,作文提纲没有固定的格式和统一的要求,项目和详略的程度可依材料的特点、表达的需要和自己的水平而定。
第二,要认真推敲、修改。列出提纲后,要对整个构思、选材、立意、详略推敲后,做出必要的修改。
4.提纲类型
横式结构作文提纲
1、巧列小标题
【指点迷津】
横式结构中最简单的一种是使用小标题,即文章的第二部分的写作内容以小标题的形式呈现出来,把一组属于不同类别,但有内在联系的事物或景象,按照差不多相同的句子结构排列在一起,来共同表达一个主题。
2、 排比反复式
【指点迷津】
“排比反复式”就是选用一个或几个与文章主旨密切相关的句子或一小段话,在文章的若干处地方不断重复,形成间隔反复或排比,构架文章的主体结构,使各部分内容有机地串联起来的谋篇方法。
一般有三种形式:
(1)在段首或段尾运用相似的句型或短语,形成段首排比或段尾排比的修辞效果;
(2)同一中心句散见于不同的段落。主要放在段首或段尾;
(3)将某一线索句或中心句单独成段,均匀分布在文章中,以展现事物的层次性和文章的条理性,抒发强烈的感情。
这种写作方法,由于一而再、再而三地强化特定语言,并且注意文章内容和思想深度、广度的逐步拓展,因此能以紧密匀称的结构、一喝三叹的艺术效果得到好评。
【例文导学】
比如我们要写一篇歌颂母爱的文章。我们可以运用“反复排比式”来构思整个文章。
首先设想几个与母爱相关的比喻句,如:
母爱是一把小伞。……
母爱是一泓清泉。……
母爱是一片森林。……
母爱是一汪海湾。……
然后将这几个“比喻”句作框架,在每一个小点里,写出母爱的各个层面的含义:精心照料、细心呵护、博大宽容、助人成才等等。在每一个小点下面,选择一些典型的事例加以叙述,便能写成一篇很生动的歌颂母爱的文章来。
3、对比衬托法
【指点迷津】
概念:什么是对比衬托法?
为了更好地表达作者的好恶、爱憎,在作文中往往要利用事物间的对立条件来形成对照,以昭示事物的真假、好坏、美丑、善恶、是非、功过、荣辱等,也可利于事物间的近似条件,以一些事物的陪衬来突出另一事物,这就是对比衬托。
2.对比要求:
①对比要鲜明。形成对比的双方,或正反,或阴阳,或虚实,要善恶清楚,是非明。
②对比要渗透作者的褒贬、爱憎之情
3.衬托方式:
衬托分为正衬和反衬,主要有以下三种:
(1)用某些人物形象来衬托主要人物形象。如《我的叔叔于勒》中,用约瑟夫对叔叔的同情来反衬菲利普夫妇的冷酷无情。
(2)用环境气氛的描写,来烘托人物的性格或事件的意义。如《故乡》的开头,“情哀则景哀,情乐则景乐”。
(3)以虚拟的情景来衬托现实社会。如《桃花源记》。
4、巧问妙答法
【指点迷津】
“巧问妙答”就是以问和答的形式,连缀成文。有自问自答,有对问对答,如内心独白,人物访谈、热线电话、现场采访、辩论会等,文章的情感和主旨就在这一问一答的交流中涉笔成章。
这种构思很新颖,也真切质朴,清新自然,让读者注意力集中,置身于那个特定的氛围之中。
运用此技法要注意:
1、要围绕一个中心话题,不能泛问泛答,“问”要展示问题,答要揭示中心。所涉及的材料、语言、情节,必须归属于一个话题之内。
2、问答要符合人物的身份、地位、个性,讲究口语化。
3、问答要有层次,不能杂乱无章,应围绕话题,步步推进,层层推进,层层拓展,清晰地展现主题。
4、在问答的同时可适当穿插动作、表情和现场气氛的描写。
5、要注意问答的“量”。如果各段回答,字数能基本保持一致,就会使结构匀整,也便于读者把握内涵。
二、示例
《让我想一想》
????提纲:
让我想一想
主要内容:我考试前,母亲给我削铅笔。我感受到母爱,理解了母亲的辛劳。
中心:表达对母亲的感激和爱
结构:
开头:开篇点题,听着妈妈给我削铅笔的声音,我的心中萦满了感激和心酸。
主体:我做题,妈妈在旁边给我削铅笔(略写)
妈妈削铅笔的声音让我有些烦躁(稍详)
看到妈妈鬓角的白丝,我心情改变了。(过渡)
看着妈妈给我削铅笔的样子,我联想到了妈妈对我的付出(详写)
结尾:我要好好想一想怎么回报妈妈。(描写结尾,再次扣题)

《让我想一想 》原文
????听着妈妈用刀刨铅笔的声音,我的心头萦满了感激与心酸。我让自己放空,让自己静静地想一想。
??????昨晚,我在桌前看着书,做着最后的冲刺,而妈妈就待在一旁,静静地给我准备着文具,刨着铅笔。
“沙沙,沙沙”,烦人的声音不绝于耳,我的身子也不由地乱动了起来。她似乎是感到了我的焦躁,轻轻说:“女儿,别急。”我一听,更觉得她不懂我,猛一抬头,刚想冲她两句,却看到她满手油墨,却依旧低着头,含着笑,认认真真地刨着笔,几缕青丝夹着白发停在额前。
??????这一幕,是那样的温暖温馨,让我的心蓦地柔软起来,再冲的话也说不出口了。
??????我静静地看着她额前的白发,不由反问自己,它们为谁而生,为谁而长?哦。让我想一想!我想到了:这根,是因为我不好好吃早饭而长;这根,是因为我一模失利后自暴自弃而长:...这满头白发无一例外,一根根,一缕续,都是因为我啊!想通后,我的心中萦满了感激。
“沙,沙”。这声响又出现在耳边,把我的注意力凝在妈妈手的铅笔上。我看着它的黑色墨粉被小刀一点推下,落在空气中散不见,突然觉得它很像我母亲的精力与生命。它被母亲眉眼含情,嘴角含笑地一点点推平,被母亲无怨无悔地打磨去了棱角,最终成为最适合我的东西... ...让我想一想,我的母亲到底为我放弃了什么,奉献了什么?我想到她为我放弃参加公司的会议,她为我放弃了每晚的休息时间,她为我奉献了她的所有!而我呢?我又为她做了什么?我反思,我回想,却只发现空白一片.....想着想着,心中萦满了心酸与愧疚。
??????刀落,墨粉飞,一如母亲的精力与生命就这样被心甘情愿地全部给了我,全部给了我!而我又给了母亲什么?给了她什么?我的母亲啊,我那只知奉献不知索取的母亲啊!让我想一想,你的好,你的美,让我以后好好地回报你感恩你,爱你,让我的爱抚平你眼角的皱纹,鬓边的白发!给我个机会,好吗?
??????“?小丫头,看啥?”妈妈抬起头,我看她,轻轻笑,低头不语,只在心里,暗自盘算,让我想一想,如何回报你,我的母亲。

【满分作文】
在我们这个年龄
要我说,我们这个年龄就像我面前摆着的水果盘,五彩缤纷又口味各异……
(以“水果盘”喻“我们这个年龄”,比喻开头,新颖生动,总领全文。)
快乐如草莓,好吃又好看,红彤彤的果皮下包含着甜蜜的汁水。十五六岁,正值花季,我们才刚刚向童年挥手告别,却又迎来了新一轮的快乐生活,我们大喊大笑,在大街上撒丫子乱跑。我们就像草莓一样,努力地长大好被“挑选上市”。我们的快乐如草莓,是放进嘴里那一刻,心里最幸福的那一种感觉。
(以“草莓” 喻“我们这个年龄”的“快乐”,分说之一。)
挫折如苦瓜,能苦得让人掉眼泪。人生本就没有一帆风顺的,我们要时不时地尝一口苦瓜,才能记住教训,健康长大;挫折是锻炼我们成长的必修课。有时,当我们无法面对挫折时,身边一双双温暖的手会伸到你面前,没错,这正是我们的亲人朋友,以及老师们。我们的挫折如苦瓜,含泪吞下去后迈出自信的步伐。
(以“苦瓜” 喻“我们这个年龄”的“挫折”,分说之二。)
忧伤如葡萄,外表好看,心里却酸溜溜的。不知怎么了,处于情感敏感季节的我们,发生一点不愉快的事,就乱七八糟地想老半天。社会上有人常以怀疑的眼光看我们00后,可谁知道我们“放肆”的外表后面又有多少悲伤、消极、多疑……长大了,烦恼也长大了,青春期的我们,都是叛逆的“反教派”。我们的忧伤如葡萄,喜滋滋地咬开果皮,却迸出酸酸的汁水。
(以“葡萄” 喻“我们这个年龄”的“挫折”“忧伤”分说之三。)
成功如柿子,不到成熟的那一刻,怎么咬下去都是涩的。我们一路上挥洒着汗水,跌跌撞撞迈着艰辛的步子来到成功的大门。我们这个年龄,其实多半是积极进取的,我们并不会因为在路上摔了一跤,就再也不去走路了,我们会去把路慢慢铺平整,再继续向前走。成功如柿子,我们会耐心等待,有信心努力等待。
(以“柿子”喻“我们这个年龄”的“成功”,分说之四。)
……
望着眼前的水果盘,琳琅满目,却正正好好地描绘出了我们这个年龄不同的色彩。想到这,我毫不犹豫地拿起水果,仔细咀嚼,品尝我们这个年龄该有的“味道”。
(总结,照应开头,点明文题。)

【得分点】以“水果盘”喻“我们这个年龄”,以“草莓”“苦瓜”“葡萄”“柿子”喻“我们这个年龄”的“快乐”“挫折”“忧伤”“成功”,构思巧妙,别有匠心。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