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师大版七年级生物下册第4单元第十一章《第2节 尿的形成与排出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文档属性

名称 北师大版七年级生物下册第4单元第十一章《第2节 尿的形成与排出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9.4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北师大版
科目 生物学
更新时间 2020-03-12 10:35:14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尿的形成和排出》
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及教学设想:
本部分知识在教材中的地位和作用:
《尿的形成和排出》是七年级下册第11章第2节内容。一个人,只要是活着,就需要每天从外界摄取养料,同时将体内产生的代谢废物排出体外。本节是在学生学习了人体的营养、物质的运输以及能量的供应之后,针对人体内代谢废物如何排出而安排的。它在本册书中是一个教学的重点,也是一个难点,与前面所学的三大系统的知识点联系紧密,因此理解尿的形成和排出,有利于将前面所学的知识贯穿起来,并为以后的学习奠定基础。所以本节起到了一个承上启下的作用。
教学目标确立:
知识目标:学生能描述人体泌尿系统的组成及各器官功能;概述尿液的形成和排出的大致过程。
能力目标:通过自主学习,提高获取知识能力和根据实验数据进行科学推测的能力;形成人体结构与生理功能相适应的基本观点。
情感目标:提高学生的自我保健意识,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学生能概述肾脏的结构,说明尿液的形成过程。
分析:尿的形成主要与肾单位有关,肾单位是个非常微观的结构,以学生的生活经验来说,他们对这一结构不可能有任何了解,而且对“每个肾脏包括大约100万个肾单位”的理解也需要学生发挥想象,而“肾脏的结构”又是理解另一重点“尿的形成”的知识准备。因此,教材中特别安排了一个活动“观察肾脏”,并配合“肾的内部结构示意图”,此图的作用是帮助理解以上重点的,教学中应充分利用好这张图。
难点:对肾小球与肾小囊肾小管的理解
分析:要突破该难点应结合图示理解,这样才能引导学生由已知来探究未知,既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也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还能将以前所学知识与新课教学相联系,使学生更好地确立“人体结构与生理功能相适应,人体的各系统之间是互相关联,共同协作完成人体的各项生命活动”的观念。
教学整体构想:
可以利用一则医学新闻事例,导入新课,激发学生认知欲。
依据课改理论,教学大纲结合七年级学生的认知特点,同时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课本中插入了大量的图片,这些图片能形象生动的说明泌尿系统的组成、尿的形成与排出等抽象问题,从而有助于学生从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使学生主动参与、思考和分析,使较为抽象的概念更形象的展现在学生面前。真正使学生由被动变为主动,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学生的主体作用。
为了让学生更好的理解本节内容,在教学中应注意淡化有关肾脏形态结构方面的生理名词和概念,主要通过实验观察、思考和资料分析,引导学生了解泌尿系统的组成,探究尿液形成的大致过程,并形成人体结构与生理功能相适应的基本观点。
课时安排:
1、泌尿系统的组成、 尿的排出、泌尿系统的卫生 1课时
2、 尿的形成 1课时
1课时
学情分析:
七年级学生的特点是聪明、好动、思维敏捷,对事物充满好奇,而且通过上期的生物教学,学生对生物学科的学习兴趣已有了较大的改善,具备一定的学习技能。不过,因受其年龄等各方面的限制,七年级的学生多半主动学习能力还较差,学生的归纳小结和自学能力等综合素质还有待提高。因此,可以根据其特点通过动画、图片等将抽象难理解的知识点呈现出来,从而进一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在探究性学习过程中,还可以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过程:
教学进程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方法手段
复习
导入
新课

一、通过回忆组织毛细血管与组织细胞进行物质交换知道由人体产生的废物等必须得及时地排出体复习第五章“人体内废物的排出”的三个途径,由我讲解排泄和排遗的概念;再由排泄主要是以尿的形式进行的来引入 “尿的形成和排出”。
回忆排泄的三个过程,了解大部分的代谢废物通过尿液排出
引导复习
引言

展示“医学快报”新闻,以事例引入,激发学生了解肾脏的兴趣。
观看ppt
老师介绍事例激趣
观察肾脏

(一)再次回顾“医学新闻”事例,强调肾脏的功能引入活动“观察肾脏”。
(二)设问:1、注意观察肾动脉和肾静脉以及肾的颜色,想象肾脏里血管的分布状况是怎样的?血液是怎样进出肾脏的?
(三)引导学生认真阅读教材中相关文字,结合观察图片“肾脏的结构”、“肾单位模式图”,仔细理解文字和图片的内在含义,要求学生说出其特点。
(一)学生观察纵剖肾脏,并结合肾脏结构模式图,在教师引导下了解肾的结构特点,并用自己的语言总结。
(二)学生应明确:1、含有较多代谢废物的血液经过肾脏后变化为尿和含较少废物的血液。2、肾单位由肾小球、肾小囊和肾小管组成。3、肾小球是毛细血管球,肾小管周围缠绕着大量的毛细血管。
注意:重点突出肾的结构与功能相统一的特点,同时向学生渗透结构与功能相统一的生物学辩证观点;让学生自己来总结,可以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概括总结能力。
老师讲解
多媒体投影
学生进行实验观察讨论
老师适当点评
尿的排出↓
泌尿系统的组成
泌尿系统由肾脏、输尿管、膀胱、尿道构成。
泌尿系统各部分的功能
尿液的排出
提问:尿液的形成是连续的,而排尿的间断的。为什么?
能不能憋尿
学生通过看图,归纳出泌尿系统的组成,泌尿系统各部分的功能。及尿液排出的过程。
二、让学生思考尿液的形成是连续的,而排尿的间断的。为什么?
启发、观察、对比、综合、总结
总结↓
师生共同回顾整理本节的主要内容:1、泌尿系统的组成;2、肾脏的结构
反 馈与练 习
1、完成课后作业
板书设计:
尿的形成与排出
泌尿系统的组成
组成:肾脏、输尿管、膀胱、尿道
肾脏由100多万个肾单位组成;肾单位包括肾小球、肾小囊和肾小管三部分。
尿的形成与排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