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菌》教学设计
烟台市长岛县第一实验学校 刘晓琳
课题名称
《真菌》
科目
生物
年级
七年级
教材分析
本节内容选自山东科学技术出版社(五四学制)生物七年级下册第六单元第一章第三节《真菌》。学生在六年级已经对细胞的显微结构有了充分的认识,这为本节课的学习奠定了良好的基础。通过本节学习,学生对真菌这一类生物的特点有了进一步了解,并为第四五节内容的学习打下基础。 教材在讲述真菌结构时,改变以往单纯介绍真菌知识的做法,注重学生直观经验的积累,侧重于引导学生自己自主观察探究,通过对实物的观察讨论来认识真菌的形态结构,注重培养学生动手操作的能力。本节内容的重点是"各种各样的真菌""真菌的结构"和"真菌的繁殖"。其中真菌的繁殖即是重点,也是本节的难点。教学安排一课时,以实验和自主探究为主,教师引导讲授为辅的教学方法进行。
学情分析
七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观察分析、解决问题和动手实践的能力,而细菌和真菌在我们的生活中分布十分广泛,便于学生自主发现学习以及在日常生活中对常见的真菌进行感性的认知。生活经验的积累足以让他们明白生活中一些现象与真菌作用有关,但他们对真菌区别于细菌的特点,真菌在细胞结构、营养方式和繁殖等方面的特征等微观问题还模糊不清。因此,教材在此基础上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求知欲望,通过实验和观察逐步引导学生明确真菌这一类型生物的主要特征。为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学习需求,我课前引导学生以小组探究形式,去超市等场所认识生活中的真菌,向家长询问了解真菌,让学生在合作发现中学习相关知识并发现学习生物的乐趣。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知道酵母菌、青霉、蘑菇的形态结构、营养方式、生殖方式。
2、描述真菌的主要特征。
能力目标: 1、通过观察酵母菌、青霉、新鲜蘑菇培养学生观察、思考、动手和科学探究能力。
2、通过制作孢子印,提高动手操作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1、合作学习,培养学生主动探究的意识和合作精神。 2、学会正确利用真菌,健康快乐生活。
教学重点和难点
教学重点:认识真菌的形态结构、营养方式和生殖方式。 教学难点:1、怎样识别青霉和曲霉 2、真菌的生殖方式
教学方法学法指导
利用实验图片视频及生活经验引导学生边观察边质疑,逐步探究酵母菌、霉菌和蘑菇的形态、结构、生殖方式,并区分青霉和曲霉,使学生对酵母菌、霉菌和蘑菇有一个确切的认识。
教具
教师:多媒体课件、酵母菌培养液、稀碘液、显微镜、镊子、载玻片、盖玻片、滴管、吸水纸、纱布、放大镜、培养皿、成熟的青霉等
学生:发霉的橘子、制作的孢子印、白玉菇、香菇等
课型
新授课 实验课
课时
1课时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的引导和组织
学生活动
教学意图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揭示课题:真菌
现在让我们放松心情,伴随着音乐,欣赏美丽的生物。
播放歌曲《采蘑菇的小姑娘》、真菌图片:
这是老师小时候经常唱的一首歌,它的名字叫《采蘑菇的小姑娘》。
设疑:
小姑娘采摘的蘑菇和图片中的生物都属于哪类生物?
是的,真菌的种类很多,目前已发现的有8万余种,它们形态各异,这节课让我们一起走进真菌的世界,认识真菌这类生物。
菌类
利用学生熟悉的歌曲导入,比较贴近学生的实际,也容易激发学生的兴趣,自然引入课题。
二、探究新知
(一)、多种多样的真菌
设疑:1、图片中的真菌,你知道几种?
2、尝试着对这些真菌进行分组,并说明理由。
·及时给予质疑或肯定评价。
观察图片
在分类活动中,养成仔细观察,辨别的习惯,运用分类的科学学习方法将它们分类。
二、探究新知
(二)酵母菌
二、探究新知
(二)酵母菌
1、由酵母实物引出酵母菌
老师这里带来了一件礼物,(出示酵母)这里面是什么?
我们家里做什么的时候用到它?
想不想看看酵母菌的庐山真面目?
2、活动一:观察酵母菌
3、设疑:通过观察我们不难发现酵母菌是什么形状的?
4、进一步引导:
(1)酵母菌的细胞结构是怎样的?
(2)与细菌结构图进行比较,思考酵母菌为什么不是细菌?
5、将酵母菌与植物细胞进行比较,通过找不同,来推测酵母菌的营养方式。
6、由学生提出的问题:为什么有的酵母菌是两个长在一起?再结合图片,播放视频了解酵母菌的生殖。
酵母菌
馒头
做面包,酿酒。
两人一组,按要求操作实验。
单细胞,椭圆形
细胞壁、细胞核、细胞质、细胞膜、液泡
酵母菌有成形的细胞核,属于真核生物。
酵母菌细胞没有叶绿体,所以营养方式是异养。
酵母菌环境条件适宜,进行出芽生殖;环境条件不适宜进行孢子生殖。
利用实物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与思考。
通过实验观察,把抽象的知识形象化,帮助学生理解。
培养学生观察和总结知识的能力。
通过观察图片并与细菌结构进行比较,培养学生观察、对比的能力。
通过观察比较酵母菌与植物细胞结构来认识酵母菌的营养方式,印象深刻。
直观性,并能够突出要点,有助于对酵母菌生殖方式的理解。
二、探究新知
(三)霉菌
二、探究新知
(三)霉菌
1、观察发霉的橘子,思考橘子为什么会发霉引出青霉。
2、活动二:观察青霉
3、对照青霉的图片总结青霉的形态结构特点、生殖方式和营养方式。
设疑:
(1)青霉的孢子(指着图片中的孢子)是什么颜色?所以青霉的颜色实际上就是谁的颜色?
(2)孢子成熟就会飘散到各处,每个孢子在适宜的条件,都能发育成一个新个体,由此可见青霉的生殖方式是?
(3)孢子位于什么位置?什么是直立菌丝?还有一种菌丝是什么?什么是营养菌丝?营养菌丝能从营养物质中吸取现成的有机物,由此可见青霉的营养方式是?
(4)菌丝和细胞之间有什么关系?青霉的细胞有什么明显的特点?
4、观察与思考:青霉与曲霉在颜色和形态上有什么不同之处?又有什么共同点?
观察培养皿中发霉的橘。
两人一组,按要求操作实验。
归纳总结:
青绿色
青霉的颜色实际上就是孢子的颜色。
青霉的生殖方式是孢子生殖。
青霉的菌体由菌丝构成,菌丝包括直立菌丝和营养菌丝。
青霉的营养方式是异养。
菌丝由细胞构成,细胞内有成形的细胞核。
利用实物的比较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与思考。
通过实验观察,把抽象的知识形象化,帮助学生理解。
通过观察来认识并归纳概括青霉的形态结构、生殖方式,并推断其营养方式。
在观察比较的基础上,发现问题,引发思考,由学生之间的思维碰撞来解决问题。
二、探究新知
(四)蘑菇
二、探究新知
(四)蘑菇
1、活动三:对照蘑菇食物,阅读课本P89尝试说出各部分名称 。
2、将蘑菇的子实体掰开,观察蘑菇的子实体由什么组成,进而推断蘑菇的营养方式。
3、观察图片分析蘑菇的菌丝与细胞的关系,以及蘑菇细胞的显著特点。
4、由制作的孢子印及孢子图片,了解蘑菇的孢子在菌褶内,推测蘑菇的生殖方式是?
5、播放视频:蘑菇为了孢子传播进化出了发光能力。
6、布置学生周末与父母一起完成1-2种美食,争当营养美食家。
7、联系生活,了解辨别蘑菇有无毒的简易方法,不要食用不熟悉的蘑菇。
归纳总结蘑菇的结构
子实体由菌丝构成,蘑菇的营养方式是异养。
强调蘑菇也是细胞→菌丝→菌体构成,细胞内有成形的细胞核。
展示孢子印
蘑菇的生殖方式是孢子生殖。
认真观看
延伸课外
认真听讲,了解生活常识。
学生通过实物欣赏,自学教材,归纳蘑菇的结构特征。
图片观察形象直观。
通过制作的孢子印和图片,体会孢子的位置,理解蘑菇的孢子生殖。
让学生在轻松愉悦的气氛中感受大自然的神奇。
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在学生已有的经验基础上达到知识的迁移。
三、蘑菇的主要特征
观察思考:为什么看上去差异很大的生物都是真菌?
尝试归纳真菌的主要特征:
1、有单细胞的,有多细胞的。
2、细胞内有真正的细胞核。
3、孢子生殖
4、营养方式是异养。
从观察中发现问题,比较不同菌类的异同, 归纳真菌的主要特征。
四、分析比较细菌和真菌
列表比较细菌真菌的不同
学生齐答
通过对真菌和细菌细胞结构的比较观察,区别真菌与细菌。
五、拓展延伸
学生举手回答
运用所学的知识来解释生活中的想象
六、盘点收获
1、我们一起来回顾一下本节课所学的内容,这节课我们学习了……
2、关于本节课的内容大家还有什么问题?提出来我们一起讨论。
盘点收获
提出自己感到疑惑的问题,讨论、交流。
小结巩固,提出质疑。
板书设计 第三节 真菌
单单细胞: 酵母菌 细胞核 异养 出芽、孢子
霉菌 细胞核 异养 孢子
多多细胞
大型真菌 细胞核 异养 孢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