昆虫的生殖与发育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1、《昆虫的生殖和发育》是人教版八年级下册第一章第三节的内容。生物的生殖方式多种多样,不同生殖方式的形成既体现了生物对不同环境的适应又展现了不同生物类群在连续性方面所表现的发展和进化。2、本章先介绍植物生殖后,再介绍动物生殖和发育:包括昆虫、两栖动物和鸟类的生殖和发育。着重突出了生物和发育与人类以及环境的关系,深刻体现了“人与生物圈”为主线的思路。它在本章中体现了昆虫的生殖和发育过程及特点,突出昆虫在人类生活、生产中的作用。
教学目标:
根据新课标理念“面向全体学生,提高生物科学素养,倡导探究性学习”和结合本校“以学定教,多学少教”的教学模式以及农村学生实际情况。因此,我制定了以下的三维目标:
(1)知识目标:
1、举例说出昆虫的生殖和发育过程及特点。2. 通过观察和饲养家蚕等实践活动,理解变态发育的概念和过程。3. 举例说出昆虫在人类生活、生产中的作用,关注生物科学技术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
(2)能力目标:通过观察、分析、讨论等活动锻炼,提高学生观察、分析能力,以及合作参与、表达交流、自主学习的能力。
(3)情感目标:通过观察昆虫图片,给学生直观感,养成爱护小动物的习惯,从而形成保护环境的意识。
三、教学重、难点:1. 重点:理解变态发育的概念,能够举例说出昆虫生殖和发育过程及特点。2. 难点:理解变态发育的概念,联系实际区分完全变态和不完全变态。
四、课时安排:1课时
五、课前准备:昆虫相关的图片,多媒体课件。
六、学情分析:在学习本课之前,学生已学了人的生殖和发育以及植物的生殖,再学习“《昆虫的生殖和发育》这节课”,具有挑战性,符合初中生性格特征,有很多话要说,会积极参与;生而且本节课内容较简单,知识点少,趣味性强。相信学生会有收获的。
七、教学过程
教学
内容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学习效果评测
设计意图
导入新课
创设情境:
毛毛虫遇到蝴蝶,毛毛虫羡慕蝴蝶漂亮,蝴蝶如何安慰毛毛虫?
假设自己是蝴蝶,给毛毛虫一个安慰
通过回答评测能否认识到毛毛虫与蝴蝶的关系
调动学生的
兴趣
一、家蚕的生殖和发育
(一)大致了解家蚕的一生
(二)对比家蚕的幼虫期和成虫期,尝试总结完全变态发育的概念
转折:展示饲养家蚕的图片,叙述“本节课我们通过再现家蚕的生殖和发育过程来探究昆虫的生吃和发育”
出示活动一的任务及要求:
活动一:观察课本第10页家蚕生殖发育过程中各个阶段的形态图
1.排一排
在书上完成观察与思考第一题将各图按照家蚕的生殖发育过程排序,并总结家蚕的一生要经过哪几个时期。
2.想一想
对于家蚕的生殖和发育你还有哪些困惑和想知道的呢?
要求:每个人独立完成
引导学生展示、总结家蚕的一生大致经历的过程,引导学生提出新的问题
再展示家蚕的幼虫和成虫的图片,引导学生思考,家蚕的幼虫期与成虫期形态结构差异这么大,有的器官要消失,有的器官要重建,需要一个较长的时间来完成?如何来实现呢?
观察,边体会,为什么会有“蛹”这个时期
明确本节课的“主角”
带着任务要求
看书,分析
课本彩图
大致排序
想想家蚕是如何生殖发育的,找出自己的困惑
边观察,边体会,为什么会有“蛹”这个时期
观察并思考
蝗虫会有“蛹”期吗?
引导学生逐步总结完全变态发育的概念
通过展示图片的排序情况,评测学生是否观察仔细,
并大致了解家蚕的一生
通过学生的提问状况评测学生的问题意识
通过学生谈体会和尝试总结叙述概念
评测学生是否真正理解了完全变态发育的概念,这是检测本节前半部分学习活动是否有效的关键环节。
大致了解家蚕的一生
总结家蚕的一生要经历几个发育过程
并学会提出问题,引发继续探究的欲望。
了解家蚕的生殖和发育过程
通过分析关注“蛹”期,
为下面对比蝗虫和家蚕发育的不同做好铺垫
二、蝗虫的生殖和发育
(二)区分蝗虫的发育和家蚕的发育,定义完全变态发育和不完全变态发育
(三)了解自然界中更多的昆虫
出示活动二
分析课本第11页第2、3两段图文,思考下列问题:
1.蝗虫的幼虫与成虫在形态结构生活习性上有哪些异同?是变态发育吗?
2.蝗虫的发育经历了哪几个时期?
3.再比一比:蝗虫的发育与家蚕的发育有哪些异同?
要求:先独立思考,再小组内交流
引导各小组在班内交流展示,总结蝗虫的生殖和发育过程
引导学生认识蝗虫也是变态发育,
引导学生区分蝗虫和家蚕发育的不同,
生成完全变态发育和不完全变态概念
出示“走进生活”的昆虫代表和与他们相关的题目
A 赤眼蜂 B 蚊子 C 螳螂 D苍蝇 E 蟋蟀 F 蝼蛄 G 菜粉蝶 H 蝉
1.区分:
上述昆虫的发育过程属于完全变态( )
属于不完全变态的有( )
2.你知道吗?
蚊 子: 为什么水多的地方蚊子多?
菜粉蝶: 它危害农作物的时期是哪个阶段?
什么时期消灭它最合适?
赤眼蜂:它不捕食其它昆虫,但它却是玉米螟,棉铃虫、松毛虫的天敌,这是为什么?
出示图片,播放相关视频
为学生了解更多的昆虫提供资料
带着任务阅读课本,分析教材图文
相关内容在书上作标记
特别注意对比蝗虫与家蚕的生殖发育有何异同
组内讨论交流
全班展示
总结
通过展示理清蝗虫的生殖发育与家蚕生殖发育有何异同。区分变态发育和不完全变态发育。
运用所学知识举例区分概念
了解更多昆虫的生活,认识到他们以自己特有的生殖和发育方式适应了环境,在生物圈中广泛的繁衍。
通过学生对学习任务1、2的展示,评测是否了解了蝗虫的生殖发育过程
通过学生对学习任务3的展示,评测学生是否认识到了两种昆虫的发育的异同
通过第1题,很好的评测学生是否很好的区分完全变态发育和不完全变态发育
通过第2题,评测学生对昆虫的生活具体了解多少
了解蝗虫的生殖和发育过程
通过对比
定义完全变态发育和不完全变态发育
巩固学生对变态发育概念的认识,区分完全变态发育和不完全变态发育
通过给出的图片和视频丰富学生对更多的昆虫的生活的了解,认同昆虫以它特有的生殖和发育方式适应了环境
八、[教学反思]: 本节课,我从学生熟悉的生活现象入手,注意联系实际,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通过观察、思考、讨论、比较、阅读等活动完成了本节课的学习。本节课的教学活动中,多媒体课件的使用可以让学生获得有关昆生生殖发育的最直接的感性认识,效果很好。在教学过程中,我的教学活动有时会在较大程度上“干预”学生的活动,我“放”的还不太大胆。由于本节内容对学生而言,难度不是很大,加之学生在生活中对昆虫都不陌生,所以我应该更大程度的让学生自主学习。另外,通过本节课的学习,还有一点体会:在教学活动中,的确应该注意生物学知识的生活化,引导学生学以致用,主动观察,在生活中学习生物学知识,在生活中应用生物学知识。
九、板书设计:
昆虫的生殖和发育
1、生物的生殖方式:无性生殖和有性生殖
2、变态发育:在由受精卵发育成新个体的过程中,家蚕的幼虫与成体的育形态结构和生活习性差异很大,这种发育过程称为变态发育。它可分为两个时期:完全变态和不完全变态。
(1)家蚕:卵 幼虫 蛹 成虫
完全变态(四个时期,有蛹期)例子:飞蛾、苍蝇、蚊子、蜜蜂、蚂蚁等
(2)蝗虫:卵 若虫 成虫
不完全变态(三个时期,无蛹期)例子:蟋蟀、蝼蛄、螳螂、蜻蜓、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