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级下册科学教案 17.《鞋底花纹的启示》 青岛版(word版)

文档属性

名称 三年级下册科学教案 17.《鞋底花纹的启示》 青岛版(word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79.5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青岛版(六三制2017秋)
科目 科学
更新时间 2020-03-12 11:46:19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17.《鞋底花纹的启示》教学设计
牟忠锋
【教材分析】
《鞋底花纹的启示》是青岛版小学科学(六三学制)三年级下册《常见的力》单元的第三课时。本节课以推和拉游戏为线索,探究摩擦力特点,从而建立影响摩擦力大小的实验,让学生结合所学知识解释生活中关于摩擦力的问题
教材由三部分组成:第一部分活动准备,提出了问题“你观察过鞋底的花纹吗?这些花纹有什么作用?”,引导学生对生活中常见的现象进行课前观察,并思考“鞋底为什么要印各式各样的花纹?”并提示学生准备毛巾、木块等,为接下来的探究活动做好材料准备;第二部分活动过程,让学生做推和拉的游戏,通过模拟实验让生切实感受到摩擦力的作用。再通过实验证明摩擦力大小与什么因素有关;结合实验解释什么中关于摩擦力的现象。第三部分拓展活动,了解雪天路面结冰时人们是怎样防滑的。
本课学习内容与学生的生活紧密相关,学生通过模拟实验活动,感知摩擦力与什么因素有关,进而与生活实际相结合,引导学生由浅入深的思考,体现探究的进阶性。
【学生分析】
生活中,摩擦力是无处不在的,但摩擦力这个词对于三年级的学生来说是比较抽象和陌生的。本课以学生鞋底花纹这一典型的生活经验为切入点,围绕学生生活中经常经历的“用力搬运物体”、“运动物体会慢慢停止”等现象,指导学生认识摩擦力,通过进行“摩擦力的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的探究活动,激发学生科学探究的兴趣,增强学生运用科学改变生活的意识。
【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目标:
1.认识摩擦力是直接作用在物体上阻碍物体运动的一种力,了解摩擦力与我们生活的关系。
科学探究目标:
1.在教师的引导下,能通过对比实验,探究影响摩擦力大小因素;对探究结果进行表达与交流。
2.能在好奇心的驱使下,对摩擦力表现出探究兴趣。
情感态度价值观:
1.能在好奇心的驱使下,对摩擦力表现出探究兴趣。
2.主动与他人合作,积极参与交流和讨论,尊重他人的情感和态度。
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目标
1.了解摩擦力的知识在生活中的应用。
【器材准备】
学生准备:毛巾、木块、测力计。
教师准备:课件
【教学过程】
一、引入课题
1.[PPT 3 出示]鞋底花纹图片。
师:鞋底为什么要印各式各样的花纹?
生1:美观。
生2:增大摩擦。
......
2.师: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下:鞋底花纹的启示。(板书课题:17.鞋底花纹的启示)
二、活动过程
活动一:玩一玩推、拉游戏
[PPT 4 出示]拉动地面上同桌图片。
(学生演示实验)一名同学蹲在地面上,另一名同学拉动。
教师提出问题:通过实验观察,说一说你发现了什么?
生:不好拉动。
[PPT 5 出示]推动地面上桌子图片。
(学生演示实验)用手按住桌子,使劲朝前推。
教师提出问题:通过实验观察,说一说你发现了什么?
生:推不动。
[PPT 6出示]师生总结:当我们在地面上推或拉一个物体时,在物体和地面之间会产生阻碍物体运动的摩擦力。
活动二:摩擦力大小与什么因素有关?
[PPT 7 出示]课本情景图及测力计图片。
学生交流讨论,并汇报自己小组猜想。
出示资料卡,介绍测力计及如何使用。
2.[PPT 9 出示]学生做实验及思维导航图片。
3.(学生分组实验)实验1:用测力计在平的木板上拉动木块。实验2:用测力计在用毛巾包裹木板上拉动木块。实验3:用测力计在平的木板上拉动木块和钩码。
4.教师出示思维导图提出问题:1.实验1和实验2相比,相同条件是什么?不同条件是什么?哪个实验中的摩擦力大?说明了什么?2.实验1和实验3相比呢?
学生小组讨论后小组代表在全班交流展示。
5.[PPT 11 出示]教师总结:在水平面上推或拉一个物体时,接触面越粗糙,摩擦力越大;被拉动的物体越重,摩擦力越大。
活动三:摩擦力与我们生活有什么关系?
1.[PPT 12-14 出示]教师出示橡胶手套、轴承、减速带、滚珠轴承等图片。
2.师:这几种物体为什么这么设计?
生:橡胶手套为了增大摩擦力,轴承为了减小摩擦力,减速带为了增大摩擦力。
师:假如没有摩擦力?
生小组讨论并汇报
3.观看视频“生活中的摩擦”,总结摩擦力的“功与过”。
三、拓展活动-----了解雪天路面结冰时人们的怎么防滑的?
[PPT 15 出示]出示雪天图片,引导学生继续关注、探究生活中的摩擦力现象,加深对摩擦力与生活关系的理解与认识,让摩擦力为我们所用。
【板书设计】
鞋底花纹的启示
当我们在地面上推或拉一个物体时,在物体和地面之间会产生阻碍物体运动的摩擦力。
物体重量
摩擦力大小
物体表面光滑程度
【记录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