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作二 看图画,写一写
(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能够通过认真观察图画,准确了解画面上的人物及其活动情形;?
2、借助对图画上人物动作展开想象,体会人物内心活动及语言;?
3、学会将图画巧妙地转化成文字,提升构思、想象、表达等习作能力。?
教学重点:?
通过认真观察,准确描述图画。?
教学难点:?
展开丰富想象,将画面转化为文字。?
教具准备:?
教学课件?
教学过程:?
一、课前小诗:?
村居??(清)高鼎?
草长莺飞二月天,拂堤杨柳醉春烟。?
儿童散(sàn)学归来早,忙趁东风放纸鸢(yuān)。?
课件出示此诗,学生自由朗读。?
了解纸鸢(纸鸢即风筝,因为风筝最早的造型是用绢或纸做成鹰,而鸢是鹰类猛禽的意思,故风筝又作纸鸢),出示风筝图片。?
(过渡:孩子们,你们喜欢放风筝吗?那这节课,我们也一起去放风筝。不是到室外,而是在课堂上,让大家用眼睛看、大脑想、嘴巴说,最后再看看谁能写得好。)?
观图说图
?1、观整体?
打开课本第28页,生自主观图,说说图上是什么天气?在什么地方?有哪些人?他们在干什么?(试着用一句话说一说。)?
2、看局部?
(过渡:估计大家都迫不及待地想去这绿绿的草地上跑跑跳跳了吧!不急,你们先要帮老师做件很重要的事情——老师每人发你们一台“照相机”,小摄影师们,帮老师拍一些特写镜头,让老师看得更清晰。)?
选取图画中的任一处,说说人物的动作、表情,猜猜人物的语言、心理。?
生自由说说自己看到的及想到的。(相机板书:细致观察???合理想象)?
师:有些同学看到的是一家三口,有些同学关注的是天空,还有些同学详细描述了正在放风筝的同学们,但是,如果我们想把它们写在同一段文字里,该怎么办呢??
生答,师相机指导写作时要注意顺序及详略。?
3、说感受?(过渡:同学们任务完成得都很不错,现在就让我们一起到这片草地上走走吧!)?
课件出示:蓝天、白云、草地,请同学们说说此时的心情,内心的感受。
三、化图为文?
(过渡:我们看也看了,说也说了,接下来该干嘛了?动笔写之前,先来欣赏一篇文章。)?
1、展佳作??
放风筝?
阳春三月?,大地呈现出一片生机勃勃的景象。课堂上,老师在教我们读《村居》?:“草长莺飞二月天,拂堤杨柳醉春烟。儿童散学归来早,忙趁东风放纸鸢。”我也好想去草地上放风筝啊!于是,?我和小明、?小红约好星期天一起去公园里放风筝。?
终于到了星期天,这天阳光明媚,微风习习,白云懒洋洋地在天上飘着。公园的草地上放风筝的人可真多啊!你看,那边一个小男孩正牵着一只飞机风筝的线,高兴地边跑边笑,他的爸爸妈妈站在旁边也露出了欣慰的笑容。??
抬头望去,天上的风筝真是五彩缤纷,形状各异。那边一只“老鹰”在展翅飞翔,旁边是一只“蜈蚣”在天空中自由自在地爬来爬去,远处还有一只“金鱼”?在空中悠闲地游来游去呢。?
看到这情景,?我们赶紧拿出了自己的风筝。我的风筝是一只轻巧的“燕子”,小红带来的是一只漂亮的大蝴蝶风筝。?我对小明说:“我们先放燕子风筝吧!?你来举着风筝,我来放。”小明高兴地同意了。小明把燕子风筝举得高高的,我一边跑一边放线。跑了一段距离后,我喊了一声“放”,小明马上松开了手,?我拽着风筝又跑了一会儿。只见风筝徐徐上升,越飞越高。小红也高兴地捧着大蝴蝶风筝,?在我身后一边跑着,一边发出银铃般的笑声。?
看着在天空中飞翔的风筝,我们的心情舒畅极了。我也想像风筝一样,在蔚蓝的天空中自由自在地遨游!?
(师生交流这篇文章好在哪里,出示写法指导
尝试写作?
要求:把自己看到的,想到的,有条理地写下来。如果适当地加入一些修辞手法,可能会更好哟!?
四、课堂小结?
这节课,我们虽然没有走出教室,却在想象的大草坪上放了一回风筝,学会了用语言表达一幅画,更尝试了如何更好地将一幅画转化为文字。下次课,我们就要开展一次作文评比,看看谁能妙笔生花。?
板书设计:?
看图画,写一写??
细致观察?
妙笔生花?合理想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