冀少儿版七年级生物下册第二单元第二章《第二节 运输物质的器官----血管》教学设计

文档属性

名称 冀少儿版七年级生物下册第二单元第二章《第二节 运输物质的器官----血管》教学设计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3.2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冀教版
科目 生物学
更新时间 2020-03-12 12:46:26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石家庄市第九中学课时教学设计
学科 生物 授课时间 2018.4.10 任课教师 陈金花
课题
2.2.2.1运输物质的器官----血管
授课类型
新授课
教学
目标
1、通过观察和触摸,区别三种血管的结构、功能和血流特点
2、根据表格总结三种血管的功能及和功能相适应的结构特点,
树立结构与功能相适应的生物学观念。
3、区分三种血管的出血情况,能模拟进行出血后处理
学习
目标
1、尝试区分动脉、静脉和毛细血管
2、概述三种血管的功能及与功能相 适应的结构特点
3、掌握出血初步护理知识
教学
重点
血管的结构和功能
教学
难点
不同血管结构与功能相适应的特点
教学
方法
演示法,阅读指导法,画图演示法,列表法,自主学习法




教学内容
设计意图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时间
一、身边事导入
1.认识人体的三种血管
2.导入课题
3.出示学习目标
二、新授
1、观看视频,了解血液流动的方向、速度,以及血管汇合情况,完成部分表格
2、摸一摸,看一看,了解血管静态的结构特点,管壁厚度弹性,管腔大小
身边事导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吸引学生的思维回到生物课堂
明确课题
明确学习目标
直观的感受血液的动态特征
随时记录看到的现象,养成科学的学习习惯
培养学生科学探究的意识和习惯
出示图片,引导学生
出示题目
出示目标
指导学生有目的观看视频,并指导学生做记录
根据提示完成认识人体血管
理解并默读学习目标
3分
3
10
1
5





教学内容
设计意图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时间
3.用结构与功能相适应的观点描述血管的结构特点和功能
4.静脉瓣的作用
三、学以致用。
了解远心端、近心端,区别不同出血状况,采用不同方法模拟止血。
四、归纳总结,完成表格。
加深学生对概念的理解和对生物学观念的应用
提高知识的应用能力和意识,用生物学的观点解决生活中的问题。
提高学生对知识的梳理。
引导,提问,评价,补充
思考,讨论,展示
模拟静脉瓣的功能,总结静脉内血液的流向
8
3分
5分
2分




第二节 一 血管


当堂练1,2,3,4




1、如果时间允许,让学生能够用显微镜观察小鱼尾鳍内血液的流动,会有更多的感受。
2、通过观察、触摸,给学生直观的感受,能更深的理解结构与功能相适应的特点。
3、结构决定功能。提高学生对这一观点的认同和理解,并尝试解决生活中的问题。
4、多鼓励学生大胆、大声、大方表达自己的想法。
血流方向
血流
速度
血管腔
血管壁(弹性、厚度)
血管
分布
出血护理
动脉
静脉
毛细血管
第二节 运输物质的器官——血管
学习记录表
第二节 运输物质的器官——血管
血流方向
血流
速度
血管腔
血管壁(弹性、厚度)
血管
分布
出血护理
动脉

静脉
毛细血管
学习记录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