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 排 泄
一、肾脏
【教材分析】
生物体的一个重要特征是新陈代谢,一方面摄入物质,一方面排出代谢终产物,以此来维持内环境的平衡与稳定。虽然排泄代谢废物的途径有三条,但排尿是主要途径。作为泌尿系统的主要器官的肾脏,是形成尿液的场所,在学习“尿液的形成”之前,学习肾脏的知识是必不可少的。
第一课时《肾脏》中重点是了解肾脏的结构。课堂上安排学生观察猪或羊等哺乳动物的肾脏可以给学生以直观和形象的感知——真实地感知肾脏的颜色和形态,辨识皮质、髓质和肾盂,着重认知肾单位的结构组成、理解肾单位的结构特点,从而对于下一节课学习尿液的形成打下良好的基础,对于学生形成“结构与功能是统一”的辩证唯物主义思想也是有利的,另一个方面学生在探究活动中逐步形成观察、归纳和动手实验的能力,可谓一举多得。教材还介绍了生活中如何注意保护肾脏等知识,这对学生关注健康,树立自我保护意识都有非常重要的影响,加深了情感态度价值观方面的教育。
【学生分析】
1.初一学生感性认识强于理性认知,对实验一般都比较有兴趣。对肾脏一些学生并不陌生,但要准确描述出来对他们来说也并非易事,特别是肾脏的内部结构和功能。
2.为有效提高实验效果和课堂教学效率,特设计了导学案,学生根据导学案有条不紊地、循序渐进地、一步一个脚印地、扎扎实实地进行实验操作,总结、归纳新知,从而得出科学的、系统的新知。
【教学目标】
1.概述肾脏的形态结构;描述排泄的途径。(知识)
2.练习使用解剖刀剖开哺乳动物的肾脏,并用放大镜进行观察。(能力)
3.关注人体肾脏的卫生保健;体验探究或实验过程中的合作、交流与创新。(情感态度)
【教学准备】
肾透析实例或图片、多媒体课件(肾脏的纵切、肾脏的内部结构示意图)、新鲜猪肾脏、解剖刀、镊子、解剖盘、放大镜。
【教学过程】
教 师 活 动
学 生 活 动
一、新课导入
用带有生活垃圾的图片导入,分析生活垃圾对人们生活的影响和危害以及及时清理生活垃圾的意义,引导学生类比人体内的代谢终产物也似垃圾地,如果不及时处理,也会影响和危害人体健康,甚至会危及生命。
二、新课讲授
教师出示教学目标:
1.描述肾的结构、肾单位的组成。(知识与能力)
2.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情感态度)
教师板书课题及本节所要解决的具体问题。
教师分发导学案和猪的新鲜肾脏。
导学案共设计了五个活动,旨在培养学生动手,动脑的能力,培养学生观察、思考、归纳和总结能力,培养思维能力和逻辑能力以及形成结构和功能相统一的辩证唯物主义思想,加深由感性到理性的认知和思考。具体活动如下:
活动一:观察和归纳
1.肾脏的功能是排泄:将体内的代谢______和过剩物质排出体外的过程。
2.肾脏的位置位于腹后壁______两侧,左右各______个。
3.肾脏的形状像______,颜色是______色。
4.肾脏的组成由外向内依次是______、______和______。
在此过程中注重学法指导:在观察时指导学生观察方法(即由外向内,由表及里,由宏观到微观的原则)。并让同学放手观察和思考。
为帮助提高实验效果,可出示实验题目,如:
1.观察新鲜猪肾脏(或肾脏模型)的形状、颜色,用手摸一摸,有什么感觉?
2.用解剖刀将肾脏纵剖为前、后两半,用放大镜仔细观察肾脏各部分有什么结构特点?
活动二:填表巩固
结构
位置
颜色或形状
皮质
髓质
肾盂
活动三:完成肾单位结构图
______
______
肾脏的基本单位——肾单位 ______
______
活动四:描绘肾单位模拟图并指出各部分代表的结构(理解肾单位的结构)
活动五:(知识拓展与深化)讨论并回答问题(掌握肾单位的结构特点)
1.肾小球是由什么构成的?前后都是什么血管?
2.肾小囊壁与肾小球壁相比,有什么共同特点?意义如何?
3.肾小管有什么特点?周围有什么结构?
教师深入到各组指导,回答学生的问题。在交流时,不全面或不正确的地方由学生自行纠正或补充,教师可做适当的修订。
三、知识拓展:透析仪。(渗透情感教育)
通过尿毒症患者使用透析仪进行血液透析来理解肾脏的作用,同时强调肾脏的重要性,进而提出如何做好泌尿系统的卫生保健工作的思考题,请同学们认真分析,积极实践。
教师不失时机地总结:加强锻练,积极防御疾病,避免肾炎和肾盂肾炎等肾病的发生,有利于泌尿系统的卫生保健。
最后总结排泄的定义和概括排泄的三个主要途径。指出本节课的重、难点。
四、课后练习及布置作业:
1.肾小球由许多毛细血管弯曲而成,其中( )
A.入球小血管和出球小血管均为小动脉
B.入球小血管和出球小血管均为小静脉
C.入球小血管是小动脉,出球小血管是小静脉
D.入球小血管是小静脉,出球小血管是小动脉
2.肾的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是( )
A.肾小囊 B.肾小管 C.肾小球 D.肾单位
布置作业:《探究在线》相关练习。
学生通过类比认识到:人体内的代谢终产物也似垃圾,如果不及时处理,也会影响和危害人体健康,甚至会危及生命。那么人体的垃圾都是些什么物质呢?都是通过什么途径排出体外的呢?于是学生带着好奇感和使命投入学习中去。一探究竟和奥秘所在。
教学目标言简意赅,让学生明确目标,以便在接下来的学习过程中“有的放矢”。
学生阅读并结合教师板书的问题。
学生观察猪肾结合教材,完成导学案上的有关问题。
观察实验:由于录播视的条件所限,学生共分四组(以邻近座次为依据),以小组为单位进行观察实验和填写导学案上相关问题。做到全员参与,一个也不能少。
同学认真观察,直观的问题自行解决,有争议的和疑难的问题小组成员间进行讨论、合作探究。教师适时地点拨、指导和评价。
观察完毕,结合多媒体课件(或挂图、课本3-15)肾脏的纵切,填写下表:
位置
颜色或形状
皮质
髓质
肾盂
观察结束后,各小组间汇报观察记录结果。
师生共同得出正确结论。
小组讨论:
各小组根据多媒体课件,肾脏的内部结构示意图,分组讨论:
肾单位是由什么组成的?肾小体的组成如何?它们的分布及位置关系怎样。
学生在能概述肾脏各部分的结构和功能,充分理解肾单位组成的基础上,大胆设想肾单位简易模型的绘制方案。
小组合作探究:“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深化对知识的理解
有些同学通过预习总结的非常好,饮食上多食黑豆等强肾食物,积极锻练,增强体质,预防感冒等。
课后有兴趣的同学,可以通过网络在网上浏览,了解有关肾脏保健以及预防肾脏等疾病的相关知识。
回顾出示课题前的描述,概括人体排泄的三个主要途径——泌尿系统(尿液)、呼吸系统(气体)和皮肤(汗液)。
【板书设计】
第二节排泄
一、肾脏
1、位置、形态和组成
2、基本单位——肾单位
3、功能与卫生保健
【教学反思】
教学是一门艺术,没有最高境界,只有不断成长,每一节课都有不足和收获,特别是在一师一优课的准备和录制中,每每都有不同程度的提高。生物学科是自然学科,来源于生活,贴近生活并能回归生活。
肾脏是人的主要脏器之一,人的生理活动每时每刻都离不开它。认识它,了解它,把握它,至关重要。学生对于肾脏了解一些,但不具体、不系统、不全面。在课堂上展现猪的肾脏,通过观察和学习学生对肾脏有了科学的,全面的认识。教学中能够根据认知规律,先整体后局部,先宏观后微观,先外后内,先结构后功能,由功能再到保健这一逻辑顺序,有条不紊地和同学们探讨学习,最后形成一个系统的认识。在此基础上加强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教育——泌尿系统的卫生保健常识,可谓锦上添花,使整堂课更趋于完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