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地理七下第十章 极地地区 单元素质评价练习题(word+解析版)

文档属性

名称 人教版地理七下第十章 极地地区 单元素质评价练习题(word+解析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628.6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地理
更新时间 2020-03-12 22:01:34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十章 极地地区
单元素质评价练习题2(解析版)
去南极地区旅游是很多人的梦想。读某旅行社“南极大陆旅游注意事项”,完成下面小题。
1.前往南极地区旅游的最佳时间是(  )
A.3月~5月 B.6月~8月 C.9月~11月 D.12月~次年2月
2.注意事项主要反映出南极地区(  )
A.生态环境脆弱,易被破坏 B.动植物资源丰富,堪称“白色宝库”
C.地面泥泞,游客鞋子易弄脏 D.气候寒冷,很多旅行者感冒
3.我国去南极考察的时间,最好选择在我国的什么季节:( )
A.春季 B.夏季 C.秋季 D.冬季
4.陆地面积占全球面积的( )
A.79% B.21% C.71% D.29%
5.如果一个人站在北极点上,那么他的前后左右均是(??? )
A.东
B.南
C.西
D.北
6.如果你是一位光荣的科考队员,并即将去南极考察,去之前必须明确考察内容,下列不符合南极考察的是(  )
A.原始自然环境考察 B.海洋生物资源考察
C.矿产资源,淡水资源考察 D.热带森林生态系统考察
7.科学考察发现冰天雪地的南极大陆下面竟然埋藏着丰富的煤炭,对这一事实成因的解释合理的是( )
A.大陆漂移 B.气候变暖 C.人类活动 D.植被迁移
8.世界降水最少的大陆上,最典型的代表动物是( )
A. B. C. D.
2018年2月8日,我国第五个南极科学考察站在罗斯海特拉诺湾的难言岛选址成功,预计最快2022年建成。罗斯海是南极重要的边缘海,海洋资源丰富,罗斯冰架是南极最大的冰架。这里接近南极著名的横贯山脉,有著名活火山、干谷等重要的科学考察区域。读图我国南极科学考察站位置示意图。
完成下面小题。
9.罗斯海新站
A.无极昼极夜现象 B.是纬度最高的南极科考站
C.选址时正值当地暖季 D.濒临印度洋
10.南极洲年平均气温为零下25℃,极端最低气温曾达零下89.2℃。年平均降水量为55毫米。这说明南极地区的气候特征是
A.酷冷干燥 B.炎热干燥
C.高温多雨 D.低温多雨
11.建立第五个考察站,有助于
A.开发那里的固体淡水资源
B.开展海洋、冰川和地质等方面研究
C.捕捞南极地区的磷虾资源
D.向两极地区移民
12.下列属于南极洲和北冰洋共同特点的是( )
A.跨经度最广 B.跨纬度最广 C.地势最高 D.地势最低平
读“南极、北极地区气温比较图”,完成下面小题。
13.极地地区最突出的地理环境特征是
A.海拔高气温低 B.纬度高气温低
C.没有常住居民 D.没有动植物
14.南极地区与北极地区相比
A.气温略高于北极地区 B.暖季冰雪更容易融化
C.更不适合人类生存 D.适合发展海洋运输
2017年11月8日,中国第34次南极科学考察队乘坐“雪龙”号从上海出发,开启中国第五个南极考察站的建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5.中国第34次南极科学考察队出发当天正午时,“雪龙”号上的旗杆影子偏向哪一方向
A.正西 B.正北 C.正南 D.东南
16.我国对极地地区进行考察是目的不包括
A.为建设居民点做准备 B.对环境进行监测
C.寻找未来的资源储备 D.探索新的海上通道
17.近几十年,南极半岛的海岸线变化较大,主要由于
A.人们的填海造陆 B.强烈地震频繁发生
C.冰架崩裂及消融 D.飓风与风暴潮侵袭
18.“我是南极的主人,我有流线型的躯体,人家说我像身穿白衬衫,黑燕尾服的绅士. 我经常站立,所以,前肢已经退化成游泳的鳍状肢.为了抵御严寒,我皮肤下有厚厚的脂肪层.”材料中的“我”是( )
A.北极熊 B.袋鼠 C.大象 D.企鹅
19.南北半球的分界线是( )
A.南极圈 B.北极圈
C.赤道 D.南回归线
20.读下面材料与“南极地区图”,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中国首个南极内陆考察站“中国南极昆仑站”于2009年1月27日胜利建成,位置确定为南纬80度25分01秒,东经77度06分58秒,高程4087米。这也是中国继长城站、中山站以来建立的第三个南极考察站。
(1)图中①②③代表我国三个科考站,其中____________是昆仑站。
(2)南极洲的气候特点是_____、________、降水稀少。
(3)南极洲的代表动物是____________。
(4)去南极科学考察的时间,一般选在每年的11月到次年3月即南半球的夏季,这时北半球大致处在____________季。
(5)距离南极洲最近的大陆是__________,所以有些考察队选择从此进入南极洲。
(6)南极地区与北极地区相似的地方是( )
A.太阳光热资源丰富 B.水力资源丰富
C.都已经有人类定居 D.淡水资源丰富
(7)南极洲上有丰富的煤炭资源,众所周知煤的形成需要有暖湿的环境与大片的森林,而南极洲上冰天雪地,号称“白色沙漠”,为什么会有此种现象产生( )
A.气候变暖 B.人类活动
C.大陆漂移 D.植被迁徙
21.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在地球的向北两端,有两个十分特殊的地区:南极地区和北极地区(如图),南极地区位于南极阀以南,北极地区位于北极圈以北。下表为向、北极地区气候资料。
(1)读表,南、北极地区气候共同特征可概括为______;南、北极地区相比较,年平均气温和极端最低气温更低的是______地区,其原因是______(多选);
①南极地区纬度位置比北极地区高
②南极地区的海拔比北极地区高
③南极地区终年被冰雪覆盖,对阳光反射强,吸收热量少
④南极无人定居
(2)当科考队员到达北极地区时,迎接他们的“北极小主人”(代表性动物)可能是______。
(3)极地地区是科学考察的宝地,是了解地球历史状况的一个窗口。图示我国极地科学考察站中,7月正式落成的是______,它位于南极点的______方向;没有极昼极夜现象的科考站是______。
(4)我国科考人员遵守《南极条约》把南极科考站的生活垃圾用“雪龙号”科考船转运回园,其目的是______。
(5)2018年我国第五个南极科考站一一罗斯海新站在恩格斯堡岛选址奠基,预计2022年建成。该科考站建成后,最佳的科考时间是______。
22.读南极地区图,回答问题:
(1)填出图中字母表示的地理事物:
大洲:A____________大洋:D____________
(2)南极地区的气候特点是____________
(3)南极地区的资源非常丰富,特别是________的储量较大。
(4)南极考察队员可能遇到的危险有(______)
a.暴风雪迎面扑来,看不清路 b.积雪覆盖冰隙,随时都有可能吞没队员 c.整个南极洲上见不到任何人,无法求助 d.酷冷的严寒,给队员留下无情的冻伤 e.随时可能遇到老虎的袭击 f.可能得到因纽特人的帮助
A.abcdef B.abd C.bde D.abdf
(5)南极地区的主人是__________
(6)中国在南极地区建立的第一个科学考察站是___________
23.阅读图文资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在北极,北极燕鸥令人肃然起敬.它瘦小如燕,在北极出生,当秋天到来的时候,它开始飞越重洋,一直向南,在南极浮冰上越冬,冬去春来,它又到北极去繁衍下一代.北极燕鸥就这样往返于两极之间,一生要飞行100万千米以上,
材料二
(1)燕鸥一生不断往返南北两极之间,主要原因是南北半球 相反。
(2)我国南极四个科考站中, 站所处的纬度最低,其 (有、没有)极昼极夜现象。其中泰山站位于中山站(69。22'S,76' 22'E)的 方向。在南极考察队员最容易看到的动物是 ;而北极地区,最有代表性的动物则是 。
(3)分析图中的数据,可以看出两极地区气候的共同特征是 ,其中更寒冷的地区是 地区,请简要分析原因: (答出一点即可)。
(4)我国在南极建立科考站一般都选择在2月份,简述理由。
(5)由于全球变暖,北极海域冰层减少,严重影响北极地区生态环境。在日常生活中你可以注意哪些事情缓解这种情况?
24.在学习极地地区时,某学习小组采用了对比的研究方法。左图为南极地区图,右图为北极地区图。请根据地图完成下面的探究问题。
(1)北极地区与南极地区相比地理环境有相似之处,它们都是世界纬度的______地区,同时也是跨经度______的地区;但也有不同之处,它们的海陆分布特点不同,________地区是陆地在周围,海洋在中心;地球自转方向表现不同,呈现顺时针旋转的是________地区。
(2)我国十分注重对两极地区的科学考察,“雪龙号”是我国自主设计的极地考察船,它每年11月至次年的4月开展南极考察,5月至9月开展北极考察,每年的两次考察虽然很忙碌,但这样安排却有着地理科学在其中,请从地理位置、气候和昼夜情况几个方面进行分析并解释。
25.读两极地区图,回答下列问题。
(1)北极地区以________为主,三面被大洲包围,而南极地区以________为主,三面被海洋包围。(填“海洋”或“陆地”)
(2)北极地区和南极地区的代表动物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
(3)将下列材料与南极地区对应的地理特征用直线连接起来。
①98%的陆地为冰雪所覆盖,冰层厚度达1720米 ________A干旱
②年平均降水量仅为55毫米 ________B丰富的风能
③多风暴,沿海风速最大可达100米/秒 ________C淡水资源库
(4)我国在南极建考察站都选择在2月份,因为2月是南极的________季,2月南极点有________(极昼或极夜)现象。
(5)为了保护极地地区,下列做法正确的是________
A.资源丰富,应大力开采
B.建设居民点,大量移民
C.各国加强合作,进行科学考察
D.建立军事基地,加强国防
参考答案
1.D
2.A
【解析】
1.南北半球季节相反,一般去南极考察时间是11月-次年的3月份,这时是南极的暖季,白昼时间长,适合考察;D符合题意。
2.南极地区生态环境脆弱,易被破坏,故去南极考察需要特别注意保护当地的环境,材料中注意事项主要都是保护南极的生态环境的措施;A符合题意。
3.D
【解析】
根据南北半球季节相反,南极洲的暖季是每年的11月至次年的3月,该季节是去南极洲考察的最佳时间,进行分析解答。
我国去南极考察的时间,最好选择在我国的冬季,该季节是南极洲的暖季;且有极昼现象,利于科学考察;结合题意。故选:D。
4.D
【解析】
地球上绝大部分地方被海洋覆盖,占了71%的海洋,而剩下29%为陆地,所以有“三分陆地、七分海洋”的说法,任何面积相等的半球都是海洋面积大于陆地面积,陆地主要集中在东半球和北半球,故选D。
5.B
【解析】
北极是地球的最北方,站在北极点上判定方向,其前后左右都是南方,故选:B。
6.D
【解析】
南极地区有原始自然环境考察,海洋生物资源考察,矿产资源,淡水资源考察,没有热带森林生态系统考察,故答案选D。
7.A
【解析】
根据大陆漂移学说的证据进行分析解答。
煤炭的形成需要大片的森林,科学考察发现冰天雪地的南极大陆下面竟然埋藏着丰富的煤炭,这说明南极大陆曾经位于相对温暖湿润的地区,后来漂移到了现在的位置,故选A。
8.C
【解析】
南极地区全年严寒,多下沉气流,蒸发小,是降水最少的大陆,其代表动物是企鹅。
9.C
10.A
11.B
【解析】
根据南极地区包括南极大陆及其沿海岛屿和陆缘冰,还包括南太平洋、南印度洋、南大西洋的一部分。南极大陆孤独地位于地球的最南端,南极大陆95%以上的面积为厚度极高的冰雪所覆盖,素有“白色大陆”之称。它至今仍然没有常住居民。南极地区气候特点是酷寒、大风和干燥,进行分析解答。
9.难言岛有极昼极夜现象,故A错误;
我国南极科考站中,纬度最高的是昆仑站,故B错误;
2018年2月7日,中国第34次南极考察队在难言岛上举行我国第五座南极考察站选址奠基仪式,是南极洲的暖季,故C正确;
读图分析可知,罗斯海是南太平洋深入南极洲的大海湾,是地球上船舶所能到达的最南部海域之一,故D错误。
10.南极洲年平均气温为零下25℃,极端最低气温曾达零下89.2℃.年平均降水量为55毫米。这说明南极地区的气候特征是酷寒、干燥,故A正确。故选:A。
11.中国第五个南极科学考察站????罗斯海新站(约164°E,75°S)正式选址奠基,建立第五个南极科学考察站,有助于开展海洋、冰川和地质等方面研究。故B符合题意。故选:B。
12.A
【解析】
根据北极地区是指北极圈以北的区域,包括北冰洋、亚欧大陆和北美大陆的北部及一些岛屿.北极地区常年为厚厚的冰层所覆盖.南极洲的气候通常较同纬度的北极区最冷,是世界最冷的地区,南极常年受极地高压控制,陆地气温比四周海洋低得多,进行分析解答。
北冰洋是跨经度最广的大洋,南极洲是跨经度最广的大洲。故选项A符合题意。故选:A。
13.B
14.C
【解析】
13.由图中信息可知,南北极地区是由于纬度高导致气温低,这是由于纬度高的地区正午太阳高度角小,获得的光热少,气温低,北极地区的海拔低,北冰洋沿岸有因纽特人长期居住,两极地区都有一些苔原植物,还有较多的动物,故选B。
14.由图中信息可知,南极地区比北极地区气温更低,更不适合人类生存,更不适合进行海洋运输,因为南极地区以陆地为主,海拔高,加上冰雪对阳光的反射大,是世界上最寒冷的地区,故选C。
15.B
16.A
17.C
【解析】
15.根据所学的知识可知,春分日即3月21日;夏至日即6月22日;秋分日即9月23日;冬至日即12月22日。2017年11月8日太阳直射点在秋分日到冬至日之间,太阳直射在南半球,由赤道向北向南回归线移动,对于北半球上海来说当天正午使得的旗杆影子偏向正北方向,故答案选B。
16.根据所学的知识可知,我国对极地地区进行考察的目的有对环境进行监测、寻找未来的资源储备、探索新的海上通道;在南极地区气候比较恶劣,不适合人住,为建设居民点做准备是错误的,故答案选A。
17.根据所学的知识可知,近几十年,全球气温有变暖的趋势,两极冰川部分融化,一些冰架崩裂及消融所以南极半岛的海岸线变化较大,故答案选C。
18.D
【解析】
由题目可知,材料中的“我”是南极的主人,为了抵御严寒,皮肤下有厚厚的脂肪层,说明了是南极地区的代表动物-企鹅,故选D。
19.C
【解析】
我们以赤道为界将地球划分为南北半球,赤道以北为北半球,以南为南半球,故本题选C。
20.(1)③
(2)酷寒 多狂风
(3)企鹅
(4)冬
(5)南美大陆
(6)D
(7)C
【解析】
(1)我国目前在南极地区建立了四个科考站。按纬度高低,长城站位于南极圈以外,纬度最低,昆仑站最靠近南极点,纬度最高。据图可知:①为长城站;②为中山站;③为昆仑站。
(2)南极地区地处高纬,再加上极地东风和沿岸寒流的影响,自然条件非常恶劣,酷寒、干燥、烈风是这里的主要自然地理环境特征。
(3)南极地区的企鹅能在地球上气候最寒冷,环境最恶劣的地方生存至今并繁衍后代,它们成为南极冰雪大陆上的真正主人,被喻为南极的象征。
(4)极地科学考察一般都选择在当地的夏半年去。因为这段时间极地气温较高,且有极昼现象,有利于一系列科学考察工作的展开。由于南极地区独特的地理位置,所以去南极科学考察的时间,一般选在每年的11月到次年3月即南半球的夏季,这时北半球大致处在冬季。
(5)据图可知:南极半岛与南美洲南端遥相呼应,所以南美洲是距离南极洲最近的大洲,有些考察队选择从此进入南极洲。
(6)南北极地区纬度高,光热资源不足,A错;气温低,冰雪融水量小,且地表平缓,所以水力资源缺乏,B错;南极至今尚无人类居住;北极地区有常住居民C错;南北极地区降水稀少,但因温度太低所降淡水以固体的形式存在,成为世界上淡水资源丰富的地区,D正确,故本题选D。
(7)南极洲上有丰富的煤炭资源,众所周知,煤的形成需要有暖湿的环境与大片的森林,而现在的南极洲上冰天雪地,号称“白色沙漠”,不可能具备煤炭的形成的条件;其原因是南极大陆曾经处在温带,后来由于板块运动,才飘移到现在南极的位置上,故本题选C。
21.寒冷 南极 ②③ 北极熊 黄河站 北 长城站 保护南极净土 11月至次年3月
【解析】
(1)由表格数据可知,南、北极地区共同的气候特征是终年寒冷;南极地区由于海拔更高,加上冰雪大陆对阳光的反射率更大,气温要比北极地区更低,故选②③。
(2)当科考队员到达北极地区时,迎接他们的“北极小主人”可能是北极熊。
(3)图中所示我国极地科考站中,7月正式落成的是北极的黄河站,位于南极点的正北方向,没有极昼极夜现象的是长城站。
(4)我国科考人员遵守《南极条约》把南极科考站的生活垃圾用“雪龙号”科考船转运回国,是为了保护极地环境,保护南极这块净土。
(5)由于南北半球季节相反,去南极的最佳考察时间是每年的11月至次年3月,这段时间是南极的暖季,气温较高,白昼时间较长,适合考察。
22.南美洲 印度洋 酷寒干燥烈风 煤铁 B 企鹅 长城站
【解析】
(1)由图可知,图中A是离南极洲最近的大陆-南美洲,D是全部位于东半球的印度洋。
(2)南极地区由于纬度高、地势高,气候特点是酷寒、干燥、烈风。
(3)南极地区的资源非常丰富,尤其是煤炭和铁矿的储量大。
(4)南极科考队员可能会遇到:暴风雪迎面扑来,看不清路;积雪覆盖冰隙,随时都有可能吞没队员;酷冷的严寒,给队员留下无情的冻伤;南极地区能遇到科考队员和旅游者,南极地区不会有考虑,因纽特人生活在北极地区,故选B。
(5)南极地区虽然气候恶劣,但仍然生活着许多动物,其中被称为“南极主人”的是企鹅。
(6)中国在南极地区建立的第一个科学考察站是长城站,位于南极圈以外,没有极昼极夜现象。
23.(1)季节
(2)长城 没有 东南 企鹅 北极熊
(3)寒冷/低温 南极 南极地区为陆地,散热快;南极地区地势高,空气稀薄,大气的保温作用弱;冰能反射几乎全部的太阳光,因而所获热量极少,气温进一步降低,造成终年酷寒(答出一点即可得1分)
(4)此时为南极地区暖季,白昼时间长;气温相对较高,外围结冰少。
(5)节能减排;植树造林;低碳出行。
【解析】
(1)由题目可知,燕鸥一生不断往返南北两极之间,主要原因是南北半球季节相反。
(2)我国在南极的科考站中,长城站是纬度最低的,位于南温带,没有极昼极夜现象;泰山站位于中山站东南方向,在南极可以看到的动物是企鹅,而北极最有代表的动物是北极熊。
(3)由图中数据可知,两极地区气候的共同特征是寒冷,更寒冷的地区是南极,因为南极地区是陆地为主,散热快;南极地区地势高,空气稀薄,大气的保温作用弱;冰能反射几乎全部的太阳光,因而所获热量极少。
(4)因为南北半球季节相反,每年的2月份,南极地区是一年中的暖季,气温相对较高,白昼时间长,有利于考察。
(5)为了解决全球变暖问题,在日常生活中,我们要做到节能减排;植树造林;低碳出行。
24.(1)高 广 北极 南极
(2)南北两极地区所处半球位置不同,所以季节会相反:都处于高纬度地区,气候寒冷,北极地区地处北半球,每年夏季是气温最高的季节,同时是白昼最长的季节,所以5月至9月更适合开展北极地区的考察活动。南极地区则正好相反,每年11月到次年的4月为其气温高,白昼长的时间段,利于开展科学考察活动。
【解析】
根据北极地区指北极圈以北的区域,包括北冰洋、亚欧大陆和北美大陆的北部及一些岛屿。北极圈以内的陆地面积约800万平方千米,北冰洋面积约1310万平方千米;南极地区包括南极大陆及其沿海岛屿和陆缘冰,还包括南太平洋、南印度洋、南大西洋的一部分。南极大陆孤独地位于地球的最南端,南极大陆95%以上的面积为厚度极高的冰雪所覆盖,素有“白色大陆”之称,进行分析解答。
(1)北极地区与南极地区都是世界纬度高的地区,同时也是跨经度广的地区;北极地区与南极地区海陆分布有所不同,南极地区以陆地为主,北极地区是陆地在周围,海洋在中心;地球自转的方向是自西向东。在北极上判定地球自转的方向为逆时针,在南极上判定地球自转的方向为顺时针。
(2)北极地区与南极地区都位于高纬地区,气候寒冷;南极地区位于南半球,赴南极地区开展科考活动的最佳时间是每年11月至次年4月,南极地区此时正值极昼期,也是一年中的暖季,适合开展科学考察活动;南北半球的季节正好相反,赴北极地区开展科考活动的最佳时间是每年5月至9月,此时正值极昼期,也是一年中的暖季,适合开展科学考察活动。
25.海洋 陆地 北极熊 企鹅 C A B 暖 极昼 C
【解析】
(1)由图可知,北极地区以海洋为主,被三个大洲包围;南极地区以陆地为主,被三个大洋包围。
(2)北极地区的代表动物是北极熊;南极地区的代表动物是企鹅。
(3)98%的陆地为冰雪所覆盖,冰层厚度达1720米,有着丰富的固体淡水资源;年平均降水量仅为55毫米,说明南极地区气候十分干旱,有“白色荒漠”称号;多风暴,沿海风速最大可达100米/秒,说明南极地区有丰富的风能。
(4)由于南北半球季节相反,我国在南极建考察站都选择在2月份,因为2月是南极的暖季,在2月时南极地区有极昼现象。
(5)为了保护南极地区,各国应该加强合作,进行科学考察,而不是大力开采资源,建立军事基地和大量移民,故选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