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16张PPT)
二 折线统计图
第1课时 单式折线统计图
苏教版 五年级下册
张小楠把自己 6 ~ 12 岁每年生日测得的身高数据制成了统计表和折线统计图。
张小楠 6 ~ 12 岁身高情况统计表
张小楠 6 ~ 12 岁身高情况统计图
0
110
115
120
125
130
135
140
145
身高/cm
6岁
7岁
8岁
9岁
10岁
11岁
12岁
年龄
2012年6月
116
118
121
126
132
141
144
0
110
115
120
125
130
135
140
145
身高/cm
6岁
7岁
8岁
9岁
10岁
11岁
12岁
年龄
2012年6月
116
118
121
126
132
141
144
看图讨论下面的问题:
( 1) 随着年龄的增长, 张小楠的身高是怎样变化的? 从 6 岁到12 岁, 她一共长高了多少厘米?
随着年龄的增长,张小楠的身高越来越高。从6岁到12岁,她一共长高了28厘米。
0
110
115
120
125
130
135
140
145
身高/cm
6岁
7岁
8岁
9岁
10岁
11岁
12岁
年龄
2012年6月
116
118
121
126
132
141
144
看图讨论下面的问题:
( 2) 你能从折线统计图上看出哪一年张小楠的身高增长得最快吗? 你是怎样看出来的?
10岁到11岁张小楠的身高增长得最快,因为10岁到11岁之间的线段最陡。
0
110
115
120
125
130
135
140
145
身高/cm
6岁
7岁
8岁
9岁
10岁
11岁
12岁
年龄
2012年6月
116
118
121
126
132
141
144
看图讨论下面的问题:
( 3) 估计一下, 张小楠 13 岁生日时的身高大约是多少厘米?
张小楠13岁生日时身高大约是146cm
0
110
115
120
125
130
135
140
145
身高/cm
6岁
7岁
8岁
9岁
10岁
11岁
12岁
年龄
2012年6月
116
118
121
126
132
141
144
想一想: 折线统计图和统计表相比, 哪个能更清楚地看出身高的变化情况?
折线统计图能更清楚地看出身高的变化情况。
小结
1.用一个单位长度表示一定的数量,根据数量的多少描出各点,然后把各点用线段顺次连接起来,得到一条折线,这样的统计图叫作单式折线统计图。
2.折线统计图的制作:
①写出标题和日期;
②确定横轴、纵轴所表示的意义;
③确定纵轴的单位长度;
④描出各点,再用线段顺次连接。
小结
4.折线统计图中的线段越陡,说明变化幅度越大,线段越平缓,说明变化幅度越小。
3.从单式折线统计图中不仅能够看出数量的多少,而且能够更清楚地了解数量的增减变化情况。
1.你上小学后身高是怎样变化的? 收集自己从一年级开始每年体检的身高数据, 先填写统计表, 再完成折线统计图。
讨论下面的问题:
( 1) 从一年级到五年级, 你一共长高了多少厘米? 从哪个年级到哪个年级, 你的身高增长最快?
( 2) 全班同学中, 谁的身高增长得最快? 身高增长最快的时间大多集中在哪个年级到哪个年级?
2.乐乐服装厂2014年第一至第四季度产值情况如下表,根据表中的数据,完成下面的统计图,并填空。
(1) 这是( )统计图,图上一个单位长度表示产值( )万元。
(2) 第( )季度产值最低,第( )季度产值最高。
(3)全年总产值是( )万元。
单式折线
5
二
四
70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活动,你有什么收获?
1.从课后习题中选取;
2.完成练习册本课时的习题。
(共17张PPT)
二 折线统计图
第2课时 复式折线统计图
苏教版 五年级下册
李小洁用不锈钢保温杯和陶瓷保温杯做了一次对比实验, 以了解这两种保温杯的保温性能。 下面是实验中获得的数据。
你能根据表中的数据, 接着完成下面的折线统计图吗?
不锈钢和陶瓷保温杯水温变化情况统计图
0
40
50
60
70
80
90
100
水温/℃
30
60
90
120
150
时间/分
2012年8月
95
90
84
78
72
68
不锈钢杯
陶瓷杯
74
58
50
45
41
看图讨论下面的问题:
( 1) 实验开始后的第 60 分钟, 两个杯中的水温相差多少摄氏度? 第 120 分钟呢?
实验开始后的第60分钟,两个杯中的水温相差26℃,第120分钟相差27℃。
看图讨论下面的问题:
( 2) 不锈钢保温杯中的水温下降到 70℃大约经过多少分钟? 陶瓷保温杯呢?
不锈钢保温杯中的水温下降到70℃大约经过了130分钟,陶瓷保温杯大约经过了40分钟。
看图讨论下面的问题:
( 3)哪种保温杯的保温性能好一些? 从图中你还能知道些什么?
不锈钢保温杯的保温性能好一些。答案不唯一,如两个保温杯水温均随着时间的变长而下降,但不锈钢保温杯水温下降缓慢些。
与单式折线统计图相比,复式折线统计图应该有图例,且不止一条折线。
小结
1.用两种(或两种以上)不同的折线来表示不同数量的变化情况,这种折线统计图叫作复式折线统计图。
2.复式折线统计图不仅能表示出几组数据的多少及其对应的增减变化情况,还能比较几组数据的变化趋势。
小结
3.在绘制复式折线统计图时,需要注意:
(1)为了区别不同的量,可以用不同形状或颜色的线条来画折线。
(2)注意横轴及纵轴上间隔的宽度。
同样多的热水倒在陶瓷杯和陶瓷碗中, 水温下降的速度相同吗? 哪个容器中水温下降的速度快一些? 4 人一组, 把热水倒入下面这样的两个容器, 每 3 分钟测量一次水温, 先把数据记录下来,再完成折线统计图。
实验结果与你的预测相同吗? 与同学交流小组实验的结果。
如果适合饮用的水温是 18 ~ 45℃, 两个容器的水各从第几分钟起开始饮用比较合适?
2.华宁编织一厂和二厂2014年全年产值统计图。
(1)第几季度两个厂产值相差最大?
第二季度两个厂产值相差最大。
(2)一厂每季度的平均产值是多少万元?二厂每月的平均产值是多少万元?
2.华宁编织一厂和二厂2014年全年产值统计图。
(40+50+60+90)÷4=60(万元)
(50+80+70+70)÷12=22.5(万元)
答:一厂每季度的平均产值是60万元。二厂每月的平均产值是22.5万元。
(3)从图中可以看出,哪个厂的产值一直在增加?
2.华宁编织一厂和二厂2014年全年产值统计图。
一厂的产值一直在增加。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活动,你有什么收获?
1.从课后习题中选取;
2.完成练习册本课时的习题。
(共21张PPT)
二 折线统计图
第3课时 练习课
苏教版 五年级下册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活动,你有什么收获?
1.从课后习题中选取;
2.完成练习册本课时的习题。
a
状元成才陷,助你学习道些
L
练习四
1.一位病人某天7~23时的提问变化情况如下图:
某病人体温变化情况统计图
体温/°C
2012年9月
40
395
39
383
39.2385
38.5
38
37.5
37
37.6
37,6
37:5
36
7:009:001:00130015:0017:0019:0021:0023:00时间
1)病人的体温在哪个时间段不断上升?从几时到几时上升最快?
1.一位病人某天7~23时的提问变化情况如下图:
1)病人的体温在哪个时间段不断上升?从几时到几时上升最快?
答:病人的体温在7:00~13:00不断上升,从1100~13:00上升
2)病人的体温从几时起开始下降?从几时起趋于平稳?
答:病人的体温从13:00起开始下降,从19:00趋于平稳
3)从图中你还能知道什么?
2.小明在装满水的玻璃瓶口放上风信子,每两天观察一次
测量芽和根的长度,并将结果制成下图
长度/mm
根芽
120
118
100
96
80
60
40
402。
75
58
20
32
0
10
2468101214161820天
1)小明是第几天开始看到根、第几天开始看到芽的?
答:小明是第4天开始看到根,第6天开始看到芽的。
2)和同学说说风信子芽和根的生长变化情况
答:由统计图可以看出,风信子先长出根,后长出芽,到了20
天左右,根就长到了118毫米,芽长到了75毫米
3)你有兴趣找一种植物种子,做一次这样的实验吗?
3.解方程
x+18-25=43
7x+4x=1.210.7×5+5x=9
解:x=43-18+25
x=50
解:3.5+5x=9
5x=5.5
4.城南家电商场去年各月销售电冰箱的情况如下图
销售量/
130
123
120
126
120
118
110
112
100
108
102
90
96
99
87
80
77
70
0
四五六七
九十十一十二月份
1)这家商场去年销售的电冰箱哪个月最多,哪个月最少?销售量在
100台以上的月份有哪些?
答:这家商场去年销售的电冰箱十月最多,十二月最少,销售量在
100台以上的月份有一月、二月、五月、六月、七月、八月
(共15张PPT)
二 折线统计图
综合与实践 蒜叶的生长
苏教版 五年级下册
做菜时常用蒜叶来调味。 你注意过蒜叶的生长过程吗?
小组合作, 选择一些饱满的蒜瓣, 分别种在三个盆里, 其中一盆放水, 两盆放土。 将种在土壤中的两盆蒜瓣分别放在阳光下和房间里。
1. 记录根须的生长。
种在水中的蒜瓣可以看到根须的生长。 从第 2 天开始, 测量并记录一个星期根须的生长情况, 完成下面的统计图。
( 1) 种在水中的蒜瓣第几天开始长出根须? 在小组里说说根须的生长变化情况。
( 2) 其他小组的蒜瓣第几天开始长出根须? 了解各小组第 3 天和第 6 天的根须长度, 分别计算平均数。
2. 记录蒜叶的生长。
从第 6 天开始, 每两天一次, 测量放在阳光下和房间里的两盆蒜瓣长出的最长叶片, 记录数据, 并完成统计图。
( 1) 在阳光下和房间里, 蒜叶的生长变化情况有什么相同点?
( 2) 比较图中每组数据的差, 说说差的变化有什么特点。
( 3) 从实验数据中, 你还能获得哪些信息?
回顾观察记录的过程, 你有什么体会?
活动总结
通过活动可知,折线统计图能清楚地反映数据的变化情况,要学会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统计图描述数据。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活动,你有什么收获?
1.从课后习题中选取;
2.完成练习册本课时的习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