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科版三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知识要点
判断一个物体是运动的还是静止的,通常需要与周围的地任做比较,看位置是否发生变化。
要准确描述同学的位置,需要从方向和距离两个方面描述。判断方向需要用到方向盘,测量距离需要用到软尺。
要准确判断一个物体的运动形式,需要在这个物体上贴上圆点。
生活中各种物体的运动形式有平动和转动。
很多时候,一个物体的运动形式是多种多样的,既有上下运动,又有旋转运动。
在溜溜球的中心点和旁边贴上小圆点,观察到溜溜球中心的圆点在做上下运动;溜溜球旁边的圆点在做旋转运动。
根据物体运动路线的不同,物体的运动可以分为直线运动和曲线运动两种形式。
把蓝色球摆放在桌子中央,用手推出去,发现如果推的力大些,蓝色球先在桌面上做直线运动,然后再做曲线运动落到地上;如果轻轻地推动小球,蓝色球在掉落过程中,运动路线几乎接近直线。
生活中的物体运动路线属于曲线运动的有空中飞车、老鹰飞翔等;属于直线运动的有直升的电梯、斜升的电梯、苹果落地、击中的台球等。
不同形状的物体在斜面上的运动情况可以分为滑动和滚动两种形式。
物体的形状与运动情况是有密切关系的。在斜面上,球形物体的运动情况是滚动,平面物体的运动情况是滑动。
同一个物体,放在坡度大小不同的斜面上,斜面坡度越大时运动越快;斜面坡度越小时运动越慢。
一个物体在斜面上的运动情况像坐滑梯那样的称为滑动。
像这样将同一个物体放在坡度大小不同的斜面上进行实验,在科学上称为对比实验。
在相同距离内比较物体运动的快慢主要看物体从起点到终点运动所需要的时间长短。
在测量不同小球在同一条轨道上运动所需时间时,如果测量3次获得的数据不同,应该取中间的数据作为结果。
要能准确地知道不同小球在同一轨道上运动的快慢,需要借助秒表。
在实验操作中,为了准确测得小球运动所需要的时间,大家要合作分工,学生可分别担任操作员、计时员、发令员、记录员等角色。
在同一条轨道上,小球运动时间短,表示运动快;小球运动时间长,表示运动慢。
在相同时间内比较物体运动的快慢主要看距离长短。
比较物体运动的快慢,即速度的大小,需要测量出物体运动的时间和距离。
两位同学沿着直线行走,但出发地点和出发时间都不相同,要比较他们运动的快慢,比较精准的方法是走相同的时间,测量走的距离。
不同物体运动的时间相同时,运动的距离长,表示运动快;运动的距离短,表示运动慢。
在设计“过山车”时,需要先知道设计的具体要求。
在制作“过山车”的环节中,为了知道“过山车”的长度,需要借助软尺和细绳。
为了保证小球滚完全部轨道而不脱轨,需要在急转弯的地方设计小坡度轨道。
在测试“过山车”的活动中,要判断小球的具体方向,需要借助方向盘;要测量小球运动的距离,需要借助软尺。
比较同一个小球在不同“过山车”上运动的快慢,需要测量出小球运动的距离和时间,然后计算出小球在不同“过山车”上运动的速度。
两个小球滚动的距离和时间都不相同,要比较他们的速度可以求出距离除以时间的值。
要让小球在“过山车”上运动得更快,改进的措施是让“过山车”的坡度更大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