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三年级上册数学《教材新解》第六单元 多位数乘一位数 1 口算乘法 同步教材详解(Word版有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人教版三年级上册数学《教材新解》第六单元 多位数乘一位数 1 口算乘法 同步教材详解(Word版有答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5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人教版
科目 数学
更新时间 2020-03-19 19:15:36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六单元 多位数乘一位数
单元导航
1.口算乘法的熟练掌握。
2.多位数乘一位数的运算方法。
3.培养知识迁移、类推的能力。
1 口算乘法(教材P56~59)
教材提示
目标导向
1.能熟练地正确地口算简单的一位数乘整十、整百和整千的数,并会读写乘法算式。
2.理解、掌握一位数乘几、十几和几百几十(每位乘积不满十)的口算方法。
重点导学
掌握整十、整百数和一位数的口算方法以及两、三位数乘一位数的估算方法。
2.口算一位数乘简单的两位数时,将两位数分成几个十和几个一,分别与一位数相乘再把每次乘得的结果加起来。
难点剖析
理解整十、整百数乘一位数和两位数乘一位数的口算原理。
整十、整百数乘一位数的口算方法:先把整十、整百数中“0”前面的数和一位数相乘,计算出积后,再看因数末尾有几个“0”,就在积的末尾添几个“0”。
口算两位数乘一位数的方法是:将两位数因数分成整十数和一位数,分别乘一位数,再把得到的结果相加。
教材新解
教材讲解
知识点1 整十、整百数乘一位数的口算
【例】坐碰碰车每人20元 ,3人需要多少钱?
【分析】1.理解题意。
坐碰碰车每人20元,3人要多少钱,就是求3个20是多少,用乘法计算,列式为20×3。
计算方法。
方法一:摆小棒。
20×3表示3个20相加,20+20+20=60。
所以,20×3=60。
方法二:3个10是30,3个20是60。
方法三:20×3,我们可以看作是2个十乘3。因为2×3=6,20×3就是6个十,等于60。
所以,20×3=60。
3.想一想,200×3=( )
20表示2个百,2个百乘3是6个百,就是600,所以200×3=600。
【解答】
20×3=60。 答:3人需要60元钱。
200×3=600
【知识归纳】
整十、整百数乘一位数的口算方法:先把整十、整百数中“0”前面的数和一位数相乘,计算出积后,再看因数末尾有几个“0”,就在积的末尾添几个“0”。
知识点2 两位数乘一位数(不进位)的口算
【例】坐过山车每人12元,3人要多少钱?
【分析】1.理解题意。
坐过山车每人12元,求3人要多少钱,就是求3个12元是多少,可用乘法计算,列式为12×3。
计算方法。
把12分成10和2,3个12就变成了3和10与3个2的和是多少。如下图所示:
10×3=30 2×3=6 30+6=36
所以,12×3=36(元)。
想一想:12×4=( )
把12分成10和2,4个12就变成了4和10与4个2的和是多少。
10×4=40 2×4=8 40+8=48
所以,12×4=48(元)。
【解答】
12×3=36(元) 答:3人要36元钱。 
12×4=48(元) 
【知识归纳】
口算两位数乘一位数的方法是:将两位数因数分成整十数和一位数,分别乘一位数,再把得到的结果相加。
误区点拨
【误区1】口算:30×3=( )
错误解答:9
误区分析:此题错在根据表内乘法计算出3×3=9后,忘记在积的末尾添“0”了。
正确解答:90
提示:口算整十、整百、整千数乘一位数时,不要忘记因数末尾的“0”。
【误区2】口算:34×2=( )
错误解答:86
误区分析:此题错在没有理解口算方法,应该把34分成30和4,然后算30×2,4×2,最后把两个结果加起来。
正确解答:68
提示:口算两位数乘一位数(不进位)要依据方法,认真计算。
典型剖析
【例1】计算:(1)24×4 (2)35×3
【思路点拨】(1)题可以把24分成20和4。 (2)题可以将35分成30和5。
20×4=80 30×3=90
4×4=16 3×5=15
80+16=96 90+15=105
所以24×4=96 所以35×3=105
【解答】(1)24×4=96 (2)35×3=105
【知识归纳】
口算两位数乘一位数的方法是:将两位数因数分成整十数和一位数,分别乘一位数,再把得到的结果相加 。
【例2】小猫卖菜。
【思路点拨】方法一:小猫今天卖了50千克黄瓜,每千克3元,共赚50个3元,列式为50×3;小猫今天卖了50千克西红柿,每千克4元,共赚50个4元,列式为50×4。把两种蔬菜赚的钱数加到一起,就是小猫今天赚的钱。
方法二:由于小猫卖的黄瓜和西红柿质量都是50千克,所以可以先求每千克黄瓜和西红柿共多少钱,3+4=7(元),再求50千克黄瓜和50千克西红柿共多少钱,50×7=350(元)。
【解答】
方法一:50×3=150(元) 50×4=200(元) 150+200=350(元)
方法二:3+4=7(元) 50×7=350(元)
【知识归纳】
两个数分别与一个数相乘,再把两个乘积相加,等于这两个数的和与这个数相乘。
【例3】一座楼房,每层楼有15个台阶,要上到六楼,一共要登多少个台阶?
【思路点拨】这类上楼梯的问题和剪切类题具有同样的原理。即:要上到二楼,实际上只登了一层的楼梯;要上到三楼,实际上只登了两层的楼梯;要上到四楼,实际上只登了三层的楼梯。那么,要上到六楼,实际上只登了五层的楼梯。由此可见,如果采用每层楼梯数乘上到的层数,即15×6=90(个),就错了。正确的做法是:用每 层的楼梯数乘要上到的楼层数减去1的差,即:15×(6-1)。在计算15×(6-1)时即15×5可以根据学过的一位数乘两位数的口算法则,将15看成10+5,那么10×5=50,5×5=25,50+25=75。即:15×5=75。
【解答】15×(6-1)=75(个)
答:要上到六楼,一共要登75个台阶。
【知识归纳】
在做此类题时,一定要联系生活实际进行正确计算。
摆卡片
星期天,林林到森森家串门玩,见森森正在桌上摆弄5张卡片,这5张卡片上分别写着4、5、6、+、=。
林林问:“你在摆什么呢?”
森森说:“我想把这5张卡片摆成一个等式。”
林林说:“这还不容易吗?”
他说着就摆了起来,可是摆了半天怎么也摆不成,4+5,4+6,5+6都超过了最大的数6,而6-5,6-4,又都不够最小的数4。
“这不可能,这个等式永远也摆不成。”林林说。
“能摆成。”森森说着在桌子上摆了一个算式,果然是个等式。
小朋友,你知道森森是怎样摆的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