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单元 总复习
单元导航
本单元的复习包括本册所学的主要内容。总复习的编排注意突出知识间的内在联系,便于在复习时进行整理和比较,加强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和掌握。本单元的重点是复习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多位数乘一位数,以及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四边形,有余数的除法,分数的初步认识,千米和吨的认识,时、分、秒等内容也比较重要,也要让学生切实理解和掌握。可能性,排列、组合的内容要让学生通过练习了解它们的思想方法。
1 数与代数(教材P108~114)
具体内容
重点知识
时、分、秒
1. 秒的认识: 1分=60秒。
2. 时间的计算:
(1)时间单位间的简单换算。把较小单位变换成较大单位要除以进率,把较大单位变换成较小单位要乘进率。
(2)经过时间的简单计算。可以从钟面上数格子,也可以列式计算。
万以内的加减法
1. 两位数加、减两位数。
(1)口算两位数加两位数的方法:先用两位数加整十数,再加一位数。
(2)口算两位数减两位数的方法:先用整十数减整十数,个位数减个位数,再把两次所得的差相加。
2.几百几十加减几百几十。
(1)笔算几百几十加几百几十的方法:相同的数位对齐,从个位加起,哪一位上的数相加满十,要向前一位进1。
(2)笔算几百几十减几百几十的方法:相同的数位对齐,从个位减起,如果个位上的数不够减,就从百位上进1,在十位上加10再减。
3.三位数加法。
(1) 估算:估算时把加数看作与它们比较接近的整百数或几百几十的数,再口算确定它们的和的范围。
(2)笔算:计算时要把相同数位对齐,从个位加起,哪一位上的数相加满十,就要向前一位进1。
4.三位数减法。
(1)估算:根据加法的估算方法,口算确定差的范围,了解估算的作用。
(2)笔算: 计算时要把相同数位对齐,从个位减起,哪一位上的数不够减,要从前一位退1作10,和本位上的数加起来再减。
5. 验算:(1)加法的验算: ①交换加数的位置再加一遍,看和是不是相同。②用和减一个加数看是不是等于另一个加数。
(2)减法的验算:①用被减数减去差,看是不是等于减数。②用差加减数,看是不是等于被减数。
倍的认识
倍的含义:两个数比较,如果我们把其中的一个数看成一份,那么另一个数有几个这样的一份,我们就把这个数看作是几份的倍数。
2.倍数的数量关系:求一个数量是另一个数的几倍,“倍”所表示的两个数之间的倍数关系;不是单位名称,所以在算式中不写出来。
多位数乘一位数
整十整百数乘一位数。
2.估算。
3. 笔算方法。 (笔算的步骤)
4.因数末尾有0的乘法的简便计算。(可以把一位数与多位数0前面那个数字对齐,再看多位数的末尾有几个0,就在积的末尾添上几个0。) 除到被除数的哪一位,就在那一位上面写商。
分数的初步认识
分数的初步认识。
从生活中平均分物品时,往往得不到整 的结果,引出分数。通过平均分一个物品理解分数的意义,知道分数 的各部分名称,会读写分数。
(2)能进行简单分数的大小比较。知道分母相同的分数,分子大的分数比较大,比较几分之一时,分母小的分数比较大。
2.分数的简单计算。 同分母分数加减法,计算时分母不变,分子相加减。
2 时间与图形(教材P108~114)
具体内容
重点知识
时、分、秒
1. 秒的认识: 1分=60秒。
2. 时间的计算:
(1)时间单位间的简单换算。把较小单位变换成较大单位要除以进率,把较大单位变换成较小单位要乘进率。
(2)经过时间的简单计算。可以从钟面上数格子,也可以列式计算。
测量
认识毫米、分米、千米:
(1)1厘米=10毫米 1分米=10厘米 1米=10分米=100厘米 1千米(公里)=1000米
实物中电话卡的厚度约1毫米;玻璃杯的高约1分米;运动场的 跑道通常1圈是400米,2圈半正好是1千米。
认识吨:
(1)1吨=1000千克 (2)两头牛大约重1吨。
3.生活中的数学: 测量在生活中的运用,除了书上的例子,还应该多举生活中的实例。
长方形和正方形
认识四边形:通过从众多图形中区分出四边形,感悟四边形有四条边和四个角。
周长:(1)含义: 封闭图形一周的长度是它的周长。
(2)周长的算法。长方形的周长:①把四条边的长度连加;②长×2+宽×2;③(长+宽)×2。
3 集合(教材P108~114)
具体内容
重点知识
集合
用集合的思想方法解决问题时,要想办法排除重复部分,做到不重复地计数。解决重叠问题时,可以从条件入手时分析,画出示意图,借助示意图进行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