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选择题
初中语文·人教版·八年级下册——第一单元
2 回延安
测试时间:30 分钟
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糜.子(mí) 延.安(Yán) 脑畔.(pàn) 柳林铺.(pù)
B.心窝.(wō) 树梢.(shāo) 油馍.(mó) 白羊肚.(dù)
C.肩膀.(bǎng) 眼眶.(kuāng) 登.时(dēng) 赤.卫军(chì) D.气喘.(chuǎn) 浪.花(làng) 明镜.(jìng) 天安.门(ān)
2.下列句子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手抓黄土我不放,紧紧儿帖在心窝上。
B.保卫延安你们废了心,白头发添了几根根。C.一座座楼房披采虹。
D.枣园的灯光照人心,延河滚滚喊“前进”!
3.对下列句子使用修辞手法判断有误的一项是( )
A.枣园的灯光照人心,延河滚滚喊“前进”! (比喻)
B.千万条腿来千万只眼,也不够我走来也不够我看!(夸张)
C.白羊肚手巾红腰带,亲人们迎过延河来。(借代) D.杜甫川唱来柳林铺笑,红旗飘飘把手招。(拟人)
4.下面对《回延安》一诗的理解不恰当的一项是( )
A.贺敬之是一位喝延河水、吃延安小米、接受延安革命熏陶成长的革命文学家, 所以他对延安的感情才如此深厚。
B.诗中写了延安十年来的巨变,赞扬了中国共产党的英明领导。C.这首诗借鉴了四川民歌的格式,诗行错落有致,节奏感强。
D.本诗是按照“回延安→忆延安→话延安→看延安→颂延安”的顺序进行串联的。二、填空题
5.选字填空。
①灰尘呀莫把我眼睛 (挡 遮)住了……
②双手 (抱 搂)定宝塔山。
③毛主席 (踏 登)上了天安门!
④一头 (扑 趴)在亲人怀……
⑤手 (攥 抓)黄土我不放。三、阅读理解
阅读下文,完成 6—10 题。
[甲]
心口呀莫要这么厉害地跳, 灰尘呀莫把我眼睛挡住了……
手抓黄土我不放, 紧紧儿贴在心窝上。
……几回回梦里回延安, 双手搂定宝塔山。
千声万声呼唤你,
——母亲延安就在这里!
杜甫川唱来柳林铺笑, 红旗飘飘把手招。
白羊肚手巾红腰带, 亲人们迎过延河来。
满心话登时说不出来, 一头扑在亲人怀……
[乙]
……二十里铺送过柳林铺迎, 分别十年又回家中。
树梢树枝树根根, 亲山亲水有亲人。
羊羔羔吃奶眼望着妈, 小米饭养活我长大。
东山的糜子西山的谷, 肩膀上的红旗手中的书。
手把手儿教会了我, 母亲打发我们过黄河。
革命的道路千万里, 天南海北想着你……
6.下列诗句朗读节奏划分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心口呀/莫要/这么/厉害地/跳
B.双手/搂定/宝塔山
C.千声/万声/呼唤/你7.[甲]部分中“几回回梦里回延安”表达了 ;“千声万声呼唤你”表达了 ;“一头扑在亲人怀”淋漓尽致地表现了诗人回到延安时 。
8.[乙]部分主要写“母亲”,母亲指 ,作者回忆了当年在延安的生活。 这里运用 的修辞手法,表达了诗人与 的深厚感情。 9.[甲]部分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表达了什么样的感情?
答:
10.“二十里铺送过柳林铺迎,分别十年又回家中”在诗篇结构上起什么作用? 具有什么样的表现力?
答: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1.答案 D A.糜 méi。B.肚 dǔ。C.眶 kuàng。
2.答案 D A.帖→贴。B.废→费。C.采→彩。
3.答案 A A 项使用的修辞为拟人。
4.答案 C 借鉴的是陕北民歌“信天游”的形式。二、填空题
5.答案 ①挡 ②搂 ③登 ④扑 ⑤抓
解析 根据语境选择准确、贴切的动词。①挡:遮蔽。遮:掩盖。根据句意,应选“挡”。②抱:用手臂围住。搂:搂抱。根据句意,用“搂”更能体现出诗人
见到宝塔山时激动的心情。③踏:踩。登:(人)由低处到高处(多指步行)。用“登” 符合语境。④扑:用力向前冲,使全身突然伏在物体上。趴:身体向前靠在物体上。根据语境,应选“扑”。⑤攥:握。抓:手指聚拢,使物体固定在手中。根据语境,应选“抓”。
三、阅读理解
6.答案 C 正确的节奏划分是:千声万声/呼唤/你。
7.答案 对延安的无限思念 对延安的无比热爱 无比激动的心情
解析 抓住诗句中的关键词体会其表达的情感。“几回回梦里回延安”是用梦境写心境,表达了作者日有所思、夜有所梦的情怀。“千声万声”是夸张,写出了作者对延安的无比热爱。 “扑”以无声的动作传情,胜过千言万语,表达了作者激动、不可言传的炽热感情。
8.答案 延安 拟人 延安人民
解析 诗中的“母亲”指延安,“手把手儿”赋予了延安人的情态,可以看出“母子情深”。
9.答案 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 表达了诗人重回故地而无限喜悦之情。
解析 [甲]部分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如“红旗飘飘把手招”。 从“手抓黄土我不放,紧紧儿贴在心窝上”“几回回梦里回延安,双手搂定宝塔山”“千声万声呼唤你”等句可以体会出诗人回到延安时欢喜激动的心情。
10.答案 在诗篇结构上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 连举两个地名,表现出延安人民当年欢送、今日远迎,情意殷殷;诗人深感延安人民的深情,觉得回到了久别的家中,自然地引到忆写当年的延安生活。
解析 诗句在结构上的作用要看其在诗篇中的位置。 在中间,一般起承上启下的作用。 “二十里铺送”指的是当年欢送,“柳林铺迎”指的是今日远迎,一送一迎,体现了延安人民的深情。“回家中”自然引起下面写延安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