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数学六年级下册4.12 用比例解决问题 教案+教学反思

文档属性

名称 人教版数学六年级下册4.12 用比例解决问题 教案+教学反思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6.2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
科目 数学
更新时间 2020-03-12 17:02:39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4单元 比例
第 12课时 用比例解决问题
教学内容
教材第61~62页例5、例6。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 能正确判断问题中数量之间的比例关系。
2. 正确利用比例知识解决问题。
过程与方法
经历用比例方法解答问题的过程,体验解决问题的策略,培养和发展学生的发散思维。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感受数学知识与实际生活的密切联系,提高应用数学的能力。体验解决问题的乐趣,激发学习兴趣,培养动脑思考的良好学习习惯。
重点、难点
重点 能用正、反比例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突破方法 (A案)引导学生合作探究,根据生活经验和知识经验判断。(B案)通过质疑引导、探究讨论等活动来突破。
难点 正确分析题中的比例关系,列出方程。
突破方法 (A案)引导学生通过合作探究解决问题。(B案)引导学生利用已学知识,自己探索、解决问题。
教法与学法
教法 创设情境,质疑引导。
学法 理解分析与合作交流相结合。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复习引入
1. 判断下面每题中的两种量成什么比例关系。(课件出示)
(1)单价一定,总价和数量。
(2)每小时耕地公顷数一定,耕地的总面积和时间。
(3)全校学生做操,每行站的人数和行数。
2. 引入新课。
教师:我们已经学习了比例、正比例和反比例的意义,还学习了解比例。这节课,我们就应用这些比例的知识来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板书:用比例解决问题)
探究新知
1. 教材第61页例5。
课件展示教材第61页例5的情境图及问题。
(1)想一想:怎样计算呢?
引导学生寻找条件,独立思考,列式算一算,再在小组中相互交流。
(2)指名说一说计算方法。学生可能会这样算:
28÷8×10
=3.5×10
=35(元)
(3)还有其他的解答方法吗?
引导学生思考,教师说明:这样的问题可以应用比例的知识来解答。
(4)教师:问题中有几种量?谁和谁成什么比例关系?你是根据什么判断的?根据这样的比例关系,你能列出等式吗?
组织学生先独立思考,然后小组内讨论、交流。
(5)指名汇报,说一说解答方法。汇报时学生可能会说出:
因为每吨水的价钱一定,所以水费和用水的吨数成正比例关系。
(6)组织学生设未知数,根据正比例的意义列方程解答。
指名板演,集体订正。
解:设李奶奶家上个月的水费是x元。

8x=28×10
x=
x=35
(7)指名检验。
(8)小结:解决这个问题的关键是找到不变的量,只要两个量的比值一定,就可以用正比例关系解答。
(9)练习:王大爷家上个月的水费是42元,他们家上个月用了多少吨水?
组织学生独立思考、练习,然后全班交流。
2. 教材第62页例6。
(1)教师用课件出示例6。
组织学生读题,弄清题意。
(2)组织学生在小组中讨论、交流解答方法。
指名汇报,汇报时学生可能会说出:
因为总用电量一定,所以用电天数和每天的用电量成反比例关系,也就是说,用电天数和每天的用电量的乘积相等。
(3)指名板演,其余同学在练习本上解答,集体订正。
解:设原来5天的用电量现在可以用x天。
  25x=100×5
   x=
   x=20
(4)小结:解决这个问题的关键是找到哪两个量的乘积一定,只要两个量的乘积一定,就可以用反比例关系解答。
(5)进一步提问:现在30天的用电量原来只够用多少天?
组织学生独立思考、独立练习,然后全班进行交流。
应用反馈
教材第62页“做一做”第1,2题。
先组织学生读题,理解题意,再指两名学生板演,集体订正。
课后小结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哪些收获?你还有哪些疑惑?
组织学生小组讨论、交流。
板书设计
用比例解决问题
例5:解:设李奶奶家上个月的水费是x元。
   =
8x=28×10
x=
x=35
例6:解:设原来5天的用电量现在可以用x天。
   25x=100×5
     x=
  x=20
教学反思
“用比例解决问题”是本单元最后一部分知识,也是学习了正比例和反比例后的实践应用。本节课中我力求通过知识的迁移,结合学生的生活经验,让学生正确判断两种相关联的量之间的比例关系,再列出相应的比例式,解决问题。
在实际教学中,我注重把握本节课的重点,采用开放式的教学方法,将课堂的主动权放手交给学生,让学生在自主探索、独立尝试、同桌交流、质疑辨析、对比归纳、概括小结、拓展延伸中轻松、高效地掌握本课知识。引导学生按步骤、按思路用比例来解决问题,在进行变式练习时学生顺理成章地理解了题意,学会了用比例解决问题。但是,学生一般都不喜欢用比例方法解答,而喜欢用算术方法解答,我想这与我没有很好地想办法让学生体会“用比例解决问题”的优势有关,下一阶段必须要注意这一问题的解决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