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生物选修一 专题一复习课 课件(25张ppt人教版)

文档属性

名称 高二生物选修一 专题一复习课 课件(25张ppt人教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1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生物学
更新时间 2020-03-12 18:46:14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25张PPT)
专题1·传统发酵技术的应用复习
1. 果酒和果醋的制作
2. 腐乳的制作
3. 泡菜制作和检测亚硝酸盐含量
课前准备:双色笔、笔记本、周末试卷
考点一、菌种及发酵原理的比较——菌种
易错
附着在葡萄皮上酵母菌
接种或来自空气
空气中的
毛霉孢子
蔬菜表面
酵母菌 醋酸菌 主要为毛霉 乳酸菌
异养兼性厌氧 异养需氧 异养需氧 异养厌氧
18~25 ℃ 30~35 ℃ 15~18 ℃ 室温
出芽生殖 二分裂 孢子生殖 二分裂
酿酒、发面 酿醋 制作腐乳 制作酸奶、泡菜

T19D. 在果酒、果醋、腐乳、泡菜的发酵过程中,菌种可由原料本身提供的只有果醋和泡菜。
果酒
易错
区别 果酒发酵 果醋发酵 腐乳发酵 泡菜发酵
菌种
菌种来源
代谢类型
温度
主要生殖方式
主要用途
考点一、菌种及发酵原理的比较——原理
1.果酒
氧气、糖源都充足时:
氧气充足、缺乏糖源时:
2.果醋
3.腐乳
4.泡菜
易错
T14C .









当缺少氧气和糖源时,醋酸 菌可以将糖分解为醋酸。
×
错题分析
7.如图中甲、乙、丙依次表示果酒、果醋和腐乳的制作,①、②、③、④表示它们制作的相同之处, 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①表示两者制作时所用的主要菌种都是单细胞生物
B.②表示两者制作时所用的主要菌种都属于真核生物
C.③表示两者制作过程都需要有氧环境
D.④表示三者制作过程的温度相同
果酒
果醋
腐乳

相关题目:3、7、16、30
错题分析
16.如图表示果酒和果醋制作过程中的物质变化过程,下列叙述正确酒的是( )





A.过程①和②都只能发生在缺氧条件下
B.过程①和③都发生在酵母细胞的线粒体中
C.过程③和④都需要氧气的参与
D.过程①~④所需的最适温度基本相同
酵母菌
醋酸菌
×

变式训练
1.以下关于微生物发酵的说法正确的是 ( )
A.利用乳酸菌制作泡菜需经常开盖放气
B.利用酵母菌无氧呼吸产生酒精制作果酒
C.醋酸菌利用线粒体供能进行果醋发酵
D.腐乳发酵后期密封处理有利于毛霉繁殖
2.在制作果酒、果醋、腐乳、泡菜的发酵过程中,菌种由原料本身提供的有(  )
①果酒 ②果醋 ③腐乳 ④泡菜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密封
考点二、实验设计及操作提示
(一)实验设计——果酒、果醋和腐乳
挑选葡萄
冲洗
榨汁
酒精发酵
醋酸发酵
果酒
果醋
让豆腐长出毛霉
加盐腌制
加卤汤装瓶
密封腌制
先有氧后缺氧
18~25 ℃
有氧
30~35 ℃
1.材料
2.酵母菌来源
1.冲洗的目的
2.先冲洗后去枝梗
1.材料的选择
2.菌种来源
1.操作
2.加盐的作用
1.酒的作用
2.香辛料的
作用
(一)实验设计——泡菜
考点二、实验设计及操作提示
菌种来源
考点二、实验设计及操作提示
(二)发酵条件控制
材料及用量(盐、酒、香辛料)

温度:18~25 ℃、30~35 ℃、15~18 ℃ 、室温

充气
考点二、实验设计及操作提示
(二)发酵条件控制
留约1/3的空间
醋酸发酵时连接充气泵进行充气。
排出酒精发酵时产生的CO2;
排气口要通过一个长而弯曲的胶管与瓶身连接,其目的是防止空气中微生物的污染
T18B.用带盖的瓶子制作葡萄酒的过程中,每隔12h左右打开瓶盖一次,放出CO2
有关题目
5
6
8
9
3440
使用方法:
使用该装置制酒时,应该关闭充气口;
制醋时,应将充气口连接气泵,输入氧气。
拧松
错题分析
8.如图装置可用于生物技术实践的相关实验,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 是( )




A.制作果酒、果醋或腐乳时,均需在无氧环境中进行
B.两种装置都可以先用于果酒的制作,后用于果醋的制作
C.用装置甲制作腐乳时,自下而上随着豆腐块加高逐渐减少用盐量
D.装置乙中 b 为排气口,c 为充气口,可防止空气中微生物的污染
增加

×
错题分析
9.利用如图装置制作果酒和果醋,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制作果酒时应关闭阀 a,适时打开阀 b 几秒钟
B.制作果酒时如果适时打开阀 a 几秒钟,关闭阀 b, 会导致爆瓶
C.制作果醋时需打开阀 b 通气,打开阀 a 排气
D.制作果醋时把发酵装置放到 25℃环境中比较适宜

发酵液从充气管溢出
错题分析
6.下图中甲是果醋发酵装置,乙是发酵过程中培养液 pH 的变化曲线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发酵初期不通气,溶液中没有气泡产生
B.后期接种醋酸菌,适当通气并保持原有温度
C.图乙中能正确表示 pH 变化的曲线是③
D.中期可以闻到酒香,说明进行了酒精发酵


考点二、实验设计及操作提示
(二)防止杂菌污染(原料、装置和实验过程)
果酒与果醋制作中的无菌处理





腐乳制作过程中的无菌处理
①榨汁前葡萄应先冲洗再去枝梗,从而避免除去枝梗时,引起葡萄损坏,增加被杂菌感染的机会。
②发酵瓶的消毒应用体积分数为70%的酒精。
①制作腐乳的玻璃瓶用沸水消毒;
②酒、盐、香辛料都有杀菌作用;
③装瓶时操作要迅速小心。加卤汤后,要用胶条将瓶口密封。封瓶时将瓶口通过酒精灯的火焰。
T15A.选择含水量超过70%的豆腐并利用蒸煮法灭菌。
×
考点二、实验设计及操作提示
(二)防止杂菌污染(原料、装置和实验过程)
泡菜制作过程中的无菌处理
①泡菜坛要选用火候好、无裂纹、无砂眼、坛沿深、盖子吻合好的坛子;清洗并白酒消毒。
②制作泡菜时要注意坛盖的封闭(水槽中注满水),保证坛内乳酸菌发酵所需的无氧环境。
③控制温度
相关题目:12、13、20、26、28、29、33
考点四、结果分析与评价
闻气味
尝味道
酒精检测:酸性重铬酸钾
检测和比较醋酸发酵前后的pH值
果酒与果醋





腐乳制作


色泽基本一致、味道鲜美、咸淡适口、无异味、块形整齐、厚薄均匀、质地细腻、无杂质。
T22C.果酒和果醋发酵过程中发酵液的 pH 变化为前者不变、后者减小
×
考点四、结果分析与评价
泡菜制作
T42(3).亚硝酸盐会 致癌。
间接
玫瑰色
对氨基苯磺酸
N-1-萘基乙二胺盐酸盐
考点四、结果分析与评价
②发酵过程中,乳酸菌、乳酸、亚硝酸盐含量变化:


泡菜制作
相关题目:2、14、43
错题分析
43(4).从开始制作到泡菜品质最佳这段时间内,泡菜液逐渐变酸。这段时间内泡菜坛中乳酸菌和其他杂菌的消长规律是____________________,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
乳酸菌数量增多,杂菌数量减少
乳酸菌比杂菌更为耐酸
44(4)若制作的泡菜“咸而不酸”,最可能的
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应如何调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盐过多,抑制了乳酸菌发酵
减少盐的使用量
易混知识点一
发酵过程中的pH变化:

果酒发酵——
果醋发酵——
泡菜发酵——
pH均下降
易混知识点二
醋和啤酒放置久了表面形成一层“白膜”——




豆腐上生长的白毛——

腐乳外部有一层致密的“皮”——



泡菜坛内有时会长一层白膜——
产膜酵母
在豆腐表面上生长的菌丝(匍匐菌丝)
毛霉的白色菌丝
醋酸菌在液面大量繁殖形成的菌膜
作 业
1.对照课件,整理知识点
2.依据晨读材料,高效记忆
变式训练一
(1)甲、乙、丙三位同学将葡萄榨成汁后分别装入相应的发酵瓶中,在温度等适宜的条件下进行发酵,如图所示。发酵过程中,每隔一段时间均需排气一次。据图分析,甲和丙同学的操作有误,其中甲同学的错误是________,导致发酵中出现的主要异常现象是___________。丙同学的错误是___________________。上述发酵过程结束后,甲、乙、丙同学实际得到的发酵产品依次是___、____、____。






(2)在上述制作葡萄酒的过程中,假设乙同学的某一步骤操作错误导致发酵瓶瓶塞被冲开,该操作错误是_____。
未夹住发酵瓶的充气管
发酵液从充气管流出,变酸
发酵液过多,淹没了排气管在瓶内的管口
未及时排气
果醋 果酒 果酒
变式训练二
泡菜在发酵期间,由于乳酸菌的发酵作用,发酵产物乳酸不断累积,因此可以根据微生物的活动情况和乳酸积累量,将泡菜发酵过程分为三个阶段。
(1)发酵初期:蔬菜刚入坛时,其表面带入的微生物,主要以不抗酸的大肠杆菌和酵母菌等较为活跃。发酵初期会有气泡从坛沿水槽内间歇性地放出,从而使坛内逐渐形成缺氧状态,乳酸发酵开始。试说明这些气泡的来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发酵中期:由于初期乳酸发酵使乳酸不断积累,pH下降,缺氧状态形成,乳酸菌开始活跃,并产生大量乳酸,乳酸的积累量可达到0.6%~0.8%,pH为3.5~3.8。试分析此时期坛内其他微生物的活动情况及原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坛内好氧微生物呼吸作用消耗氧气,产生大量的CO2;
坛内氧气耗尽后,酵母菌酒精发酵也会产生一些CO2。
由于pH的不适,大肠杆菌、腐败菌、酵母菌和霉菌的活动受到抑制;由于氧气耗尽,好氧微生物的活动受到抑制
变式训练二
(3)发酵后期:在此期间继续进行乳酸发酵,乳酸含量继续增加,可达1.0%以上。当乳酸含量达到1.2%以上时,发酵速度会逐渐变缓甚至停止,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此阶段泡菜酸度过高、风味已不协调。
(4)从乳酸的含量、 泡菜的风味品质来看,风味品质最好的发酵阶段应为________。
(5)在图中画出泡菜发酵过程中乳酸菌和酵母菌数量的变化趋势。
pH过低,乳酸菌的活性受到抑制
发酵中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