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级下册科学教案与反思-1.3 人生之旅苏教版

文档属性

名称 六年级下册科学教案与反思-1.3 人生之旅苏教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7.3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苏教版
科目 科学
更新时间 2020-03-12 19:57:18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公开教学简案
课题:《人生之旅》第1课时
授课时间:2016年2月26日 授课班级:六(4)班
授课科目:科学
教学目标:
  1、能够对人的一生划分为几个时期进行探究,并且有依据地自行划分人的一生;
2、能够探究婴幼儿和老年人的生活,意识到尊老爱幼是一种美德;
3、能够用不同的方法预测自己长大后的身高。
教学准备:ppt,王铮亮的歌曲《时间都去哪了》,赵萌萌与父亲的全组照片。
教学方法: 自主探究、合作交流
教学过程:
课前让学生欣赏王铮亮的歌曲《时间都去哪了》,观看照片中人物随时间变迁而呈现出人生的不同时期。
一、猜谜激趣
1.师:什么动物早晨用四条腿走路,中午用两条腿走路,晚上用三条腿走路?
2.揭晓谜底:人。交流预习收获。
二、讨论人的一生可以划分成几个时期
1.看看教材上爱因斯坦的照片,说说都是什么时期的?
2.交流一下,人的一生还可以怎样详细的划分?
同学汇报。你是否认可他的划分依据、划分阶段?
3.欣赏赵萌萌与她爸爸的合影,交流两人的变化。号召同学每一年的同一时期也和爸爸妈妈合个影,留给未来一份美好的回忆!
三、预测自己的身高
1.自学书上几种预测身高的方法,预测自己长大后的身高,全班交流预测结果。
2. 小结:预测结果并不是绝对的,有很多因素会改变身高,如后天的生活环境、锻炼和营养等。
四、拓展延伸:尊老爱幼
1.谈话:你家里或邻居家有婴儿吗?他们的父母是怎样照顾他们的?还有老人,他们的生活是怎样的?
2. 婴儿和老人都是需要照顾的,你们愿意去关心、照顾他们吗?课后请同学们去了解一下周围哪些婴儿和老人还需要别人的照顾,我们可以与其他同学一起组成一个学雷锋小组,去帮助他们。
教学反思:
本课是苏教版小学《科学》六年级下册教材第1单元《我们长大了》中的第3课。通过本课的学习,要让学生认识人生命周期的一些基本情况,主要了解人的一生大致可以划分为哪几个阶段,从胎儿到成年再到老年,对人的一生有一个系统的认识。我在教学本节课时力求体现如下特点:
1.将对人生的认识与生命教育的话题相结合。在上课之前我先让学生欣赏2014年春晚节目:王铮亮的歌曲《时间都去哪了》,观看照片中人物随时间变迁而呈现出的人生的不同时期,学生既看到小孩在长大也得看到爸爸渐渐地老了。在详细人生划分的环节,我也不断的渗透该思想,唤起学生对人生短暂,必须珍惜生命的感悟。
2.灵活处理教材内容,突出重点话题。本节课我在教学相关内容时做到合理取舍,适当调整前后呈现的顺序。如对课本古希腊神话故事“斯芬克司之谜”我做到巧妙使用,激发学生兴趣;对预测身高后两种方法则一带而过,因为将来的身高还跟很多因素有关,花大量时间进行预测无实际意义;对学生比较熟悉的老人、小孩的生活描述稍作提醒,而对学生应该学雷锋去关心周围的老人、小孩则进行了大力的引导。这样可以更加切合我校学生的实际生活背景,提高教学的有效性。
3.注重渗透最新信息,体现知识与时俱进。本套教材版本已经使用十多年未变,有些知识信息难免陈旧,脱离现实。我在教学之前,将相关的知识在网络中进行了查询比对,有意识更新相关知识信息。如对学龄期的规定、对老年期退休年龄的规定、对现在生活条件好了,青春发育期的普遍年龄情况等力求做到更准确,更科学。
本节课学生掌握的知识与信息,对他们今后的人生规划与价值观的培养将起到正能量的作用。当然,因为准备时间仓促,有些细节处理得还比较粗糙;部分学生在开展调查活动时,流于形式,遇难而退,使得调查工作开展得不够深入。在今后的教学中,我会不断改进优化,争取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