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14《戏剧知识短文两篇》教案(沪教版第六册)

文档属性

名称 4.14《戏剧知识短文两篇》教案(沪教版第六册)
格式 rar
文件大小 14.6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沪教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0-01-08 13:13:0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本资料来自于资源最齐全的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十四 戏剧知识短文两篇
上海市徐汇中学 刘侠
教学目标
1、 了解戏剧文学的基础知识及中国话剧的现当代发展脉络。
1、 在阅读训练中提升对文本主要信息的筛选、提取、归纳、整合、表述的能力。
说明:
本课包括谭霈生教授的《戏剧文学》和黄会林、陈刚教授的《中国现代和当代话剧》两篇文章。这两篇文章均选自《中国大百科全书》,分别是对戏剧文学基础知识的介绍和中国话剧现当代历史的梳理。相比较而言,后一篇文章的脉络较为清晰,术语较少。前一篇内容复杂,理解有一定的难度。两篇文章既能为学生建构出戏剧文学及中国话剧史的总体框架,又是训练学生筛选、提取、归纳、整合、表述文本信息能力的极好素材,所以,教学时可从此入手,在解读文本,了解关于戏剧文学和中国现当代话剧的情况的同时,着力训练学生把握此类社会科学说明文的方法,提升解读文本的能力,从而达到“授之以渔”的目的。
教学重点与难点
1、 重点:通过圈划、列表、列小标题等各种方法,筛选、提取、归纳文本重要信息。
1、 难点:《戏剧文学》的信息提取与归纳。
说明:
对于高三学生而言,文本信息的筛选、提取、归纳与表达是其阅读能力的具体体现,也是高考现代文阅读的重要考点,利用课文,对学生进行这方面的训练非常重要。训练时要给出具体的方法,让学生在阅读实践中,主动使用这些方法读懂课文,获得阅读的成就感。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预设 学生活动预设 设计意图
预习作业阅读“热身” 预习作业要求:在阅读课文的基础上,详细解读《中国现代和当代话剧》,筛选、提取、归纳文章的主要内容,以“时间(时期)”、“特点”、“代表作家作品”、“共同追求”四个栏目编制表格。要求表格能够全面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语言精练。 学生阅读课文,完成预习作业。 预习是课堂教学的前期延伸,也是教学的必要铺垫。高三的学生已经具有了一定的自主学习的能力,教师要敢于和善于放手、压担。学生在课前以预习作业的形式完成力所能及的任务,课堂教学以预习后的状态为起点,攀登更高的山峰,跨越更大的障碍,这既能提升课堂教学的效率,又能更有效的激发高三学生的学习内驱力。 之所以选择第二篇文章作为预习作业,是因为此文相对脉络清晰、阅读障碍较小。以此为切入口,起到“热身”的作用。
交流预习作业 1、同学们在阅读课文的基础上,根据自己的理解,将《中国现代和当代话剧》这篇文章的信息整理成了表格,选择有代表性的几位同学的作业,一同来讨论交流。2、利用ppt展示学生作业,由学生讲解自己的表格内容和表格内容安排的理由。请其他同学对表格内容是否全面扼要、表格内的语言是否精炼进行评价交流。 学生作业展示交流 表格的形式是为了让学生有条理的归纳文本信息,教师给出表格的栏目,使学生能够有的放矢,为学生的阅读理解铺设一定的台阶,同时也是隐性的传递阅读方法。展示交流作业,提升学生的自信力,口头表达能力,鉴别比较能力、吸收借鉴能力。
总结社科类说明文的阅读方法 请同学们反思一下:在你完成预习作业时,用了哪些有效的阅读方法?教师在学生回答的基础上进行归纳点评。 逐段圈划重点词句。如第一段只需圈划出“话剧 20世纪初 传入中国”。(信息筛选与提取)对圈划内容进行归类整理,归类的要素就是表格的四个栏目。(信息归纳)将原文的表述形式根据表格需要进行适当调整(信息整合)。将调整后的语句填入表格相应的位置。(表述) 反思是重要的学习能力之一,高三的学生不能仅仅从老师那里习得阅读方法,更要通过自己的实践与反思,主动总结出阅读方法。
再读《戏剧文学》实践阅读方法 1、阅读《戏剧文学》,用自己认为合适的形式概括文章的主要信息。2、概括形式可以为表格、提纲、图表、小标题等。 学生实践反思所得的阅读方法,以各种形式概括文本信息。 方法习得的最佳途径是反复实践,但这一次的实践又并非重复预习作业,此环节要求学生阅读难度更大的文章;以不同的形式概括,符合高三学生追求个性的年龄特征。
交流阅读概括的成果 选择采用不同形式进行概括的同学进行交流,比较概括的信息的异同。 学生交流自己的阅读成果,比较不同概括形式的信息内容的异同。 不同的形式,相同的本质。学生在开放式的阅读实践后发现殊途同归的阅读本质。
课后作业学以致用 选择性作业:1、课外选择一篇社科类说明文,运用所学方法,对文本信息进行有效提取与概括。2、《戏剧文学》第四段中说“无论是戏剧冲突还是戏剧情节,都应该通过因果相承的动作直观地展现出来。”请任意结合本单元课文《雷雨》、《曹操与杨修》中的一篇,谈谈你对这一理论的理解。 按照要求,自主选择完成作业。 作业1是巩固课堂所学的阅读方法,难度较小,适用于阅读理解此类文章能力偏弱的学生;作业2是对文章理论进行应用性解读,难度较高,适用于能力较强的学生。学生根据自己的情况进行选择。
思路点拨
教学安排还可以根据课后“思考与练习”的内容,先请学生在阅读文本的基础上回答“思考与练习”的两个问题,然后根据文本信息,模仿“思考与练习”的两个问题的形式,自主设计问题,以简答题的形式对文本信息进行梳理。这种教学设计的好处是让学生由被动答题到主动出题,掌握社科类说明文阅读的要领。
练习举隅
1、 参考《戏剧文学》中的相关理论,根据你的理解,试分析小说与剧本的主要异同。
2、 《中国现代和当代话剧》中说“1976年以后,话剧迅速复苏。”然而当今的现实情况却是:随着电视剧、电影的大量播放,看话剧的人越来越少。你对这一现象有何看法?你认为当代话剧是否正在走向没落?请有条理的阐述你的理由。
21世纪教育网 -- 中国最大型、最专业的中小学教育资源门户网站。 版权所有@21世纪教育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