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第21章第1节现代顺风耳电话同步练习(有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九年级第21章第1节现代顺风耳电话同步练习(有答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410.9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
科目 物理
更新时间 2020-03-13 07:58:05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二十一章 信息的传递
第一节 现代顺风耳——电话 同步练习
(学生卷)
完成时间:20分钟
一、选择题
1.电话交换机的主要作用是( )
A.提高线路的利用率
B.提高通信质量
C.加快通信速度
D.减少线路的热损失
2.如图所示,其中不是利用数字通信进行传输信号的是( )

3.如图所示,于1876年发明电话机的科学家是( )

4.电话机听筒里有一个电磁铁,在通话时,由于吸引薄铁片而发出声音,这是应用了电流的( )
A.热效应 B.磁效应
C.化学效应 D.声效应
5.电话机话筒里的膜片和炭粒相当于一个( )
A.开关 B.变阻器
C.电磁继电器 D.电磁铁
6.小丽家住唐山市,她想给远在张家口市的姑妈打电话,可电话提示“占线”。下列哪种情况能造成这种现象的发生( )
A.有人在给小丽家打电话
B.唐山和张家口之间有太多的用户在通话
C.小丽的姑妈正在用电话
D.以上均有可能
7.程控电话交换机在进行交换任务时是由( )
A.话务员手工操作 B.电磁继电器进行接线
C.电脑程序控制 D.交换机自己控制
8.如图所示是电话的听筒和话筒的结构示意图,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

A.甲的话筒和乙的听筒并联在电路中
B.话筒中炭粒的总电阻随着声音大小而变化
C.听筒主要是利用电流的磁效应工作
D.金属膜振动的频率与铝膜振动的频率--样
9.关于电话的工作过程,有如下描述:①膜片忽松忽紧,挤压碳粒;②人对着话筒说话时,声波使膜片振动;③电阻忽大忽小;④电磁铁对铁片的吸引力忽大忽小,使铁片振动,振动情形与说话情形相同;⑤在电路中产生强弱按声音的振动而变化的电流。合理的顺序是( )
A.①②③④⑤ B.②①④③⑤
C.①②③⑤④ D.②①③⑤④
二、填空题
10.最简单的电话由 和 组成。话筒把声信号转变成 ,听筒把变化的电流转变成 。
11.为了提高线路的使用效率,人们发明了 。
12.信号电流的频率、振幅变化的情况跟声音的频率、振幅变化的情况完全一样,“模仿”着声信号的“一举--动”,这种电流传递的信号叫 ,这种通信方式叫_____ ____。 用不同符号的不同组合表示的信号叫 ,这种通信方式叫 。
13.如图为电话的结构示意图,根据所学知识完成下列填空。
(1)话筒的构造和原理:
①构造: 。
②原理:话筒将 信号转变为 信号。
(2)听筒的构造和原理:
①构造: 、薄铁膜片。
②原理:听筒将 信号转变为 信号。

14.如图,甲是声音信号波形,乙和丙是通过处理后传递的电流信号,则乙和丙信号中 是模拟信号, 是数字信号。

15.如图所示,若不用电话交换机,4部电话之间要实现任意两部能够通话,则至少需要 对电话线。若用一台电话交换机,4部电话之间要实现任意两部能够通话,则需要 对电话线。

16. (素材改编源于教材P147图21.1-5)电话交换机的出现,解决了多部电话机连接时电话线数量太多的问题。如图所示是甲、乙两地的电话连接示意图,若甲地的某人想与乙地的朋友通话,则信号是从甲地的电话机上传递到 地的电话交换机上,再传递到 地的电话交换机上,最后传到乙地朋友家的电话机上。(均选填“甲”或“乙”)

17.数字通信是一种既现代又古老的通信方式,现代电话已全部采用数字信号进行处理,若用“0”和
“1”代表“开”和“关”这两个动作,组成一组数字信号,可以表达一句话。例如:“我相信你能行”的数字信号为“0、01、1、10、00”。

请参照此代码和上述例子,用另一组信号表达你想说的一句话: , 其数字信号为 。




第二十一章 信息的传递
第一节 现代顺风耳——电话 同步练习
(教师卷)
完成时间:20分钟
一、选择题
1.电话交换机的主要作用是( A )
A.提高线路的利用率
B.提高通信质量
C.加快通信速度
D.减少线路的热损失
2.如图所示,其中不是利用数字通信进行传输信号的是( B )

3.如图所示,于1876年发明电话机的科学家是( D )

4.电话机听筒里有一个电磁铁,在通话时,由于吸引薄铁片而发出声音,这是应用了电流的( B )
A.热效应 B.磁效应
C.化学效应 D.声效应
5.电话机话筒里的膜片和炭粒相当于一个( B )
A.开关 B.变阻器
C.电磁继电器 D.电磁铁
6.小丽家住唐山市,她想给远在张家口市的姑妈打电话,可电话提示“占线”。下列哪种情况能造成这种现象的发生( D )
A.有人在给小丽家打电话
B.唐山和张家口之间有太多的用户在通话
C.小丽的姑妈正在用电话
D.以上均有可能
7.程控电话交换机在进行交换任务时是由( C )
A.话务员手工操作
B.电磁继电器进行接线
C.电脑程序控制
D.交换机自己控制
8.如图所示是电话的听筒和话筒的结构示意图,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A )

A.甲的话筒和乙的听筒并联在电路中
B.话筒中炭粒的总电阻随着声音大小而变化
C.听筒主要是利用电流的磁效应工作
D.金属膜振动的频率与铝膜振动的频率--样
9.关于电话的工作过程,有如下描述:①膜片忽松忽紧,挤压碳粒;②人对着话筒说话时,声波使膜片振动;③电阻忽大忽小;④电磁铁对铁片的吸引力忽大忽小,使铁片振动,振动情形与说话情形相同;⑤在电路中产生强弱按声音的振动而变化的电流。合理的顺序是( D )
A.①②③④⑤ B.②①④③⑤
C.①②③⑤④ D.②①③⑤④
二、填空题
10.最简单的电话由 和 组成。话筒把声信号转变成 ,听筒把变化的电流转变成 。
【答案】话筒 ; 听筒 ; 变化电流 ;声音
11.为了提高线路的使用效率,人们发明了 。
【答案】电话交换机
12.信号电流的频率、振幅变化的情况跟声音的频率、振幅变化的情况完全一样,“模仿”着声信号的“一举--动”,这种电流传递的信号叫 ,这种通信方式叫_____ ____。 用不同符号的不同组合表示的信号叫 ,这种通信方式叫 。
【答案】模拟信号 ;模拟通信 ; 数学信号 ;数学通信 ;
13.如图为电话的结构示意图,根据所学知识完成下列填空。
(1)话筒的构造和原理:
①构造: 。
②原理:话筒将 信号转变为 信号。
(2)听筒的构造和原理:
①构造: 、薄铁膜片。
②原理:听筒将 信号转变为 信号。

【答案】(1)装着碳粒的小盒子 ;声音 ;电流; (2)电磁铁 ;电流 ;声音
14.如图,甲是声音信号波形,乙和丙是通过处理后传递的电流信号,则乙和丙信号中 是模拟信号, 是数字信号。

【答案】乙 ;丙
15.如图所示,若不用电话交换机,4部电话之间要实现任意两部能够通话,则至少需要 对电话线。若用一台电话交换机,4部电话之间要实现任意两部能够通话,则需要 对电话线。

【答案】6 ;4
16. (素材改编源于教材P147图21.1-5)电话交换机的出现,解决了多部电话机连接时电话线数量太多的问题。如图所示是甲、乙两地的电话连接示意图,若甲地的某人想与乙地的朋友通话,则信号是从甲地的电话机上传递到 地的电话交换机上,再传递到 地的电话交换机上,最后传到乙地朋友家的电话机上。(均选填“甲”或“乙”)

【答案】甲 ; 乙
17.数字通信是一种既现代又古老的通信方式,现代电话已全部采用数字信号进行处理,若用“0”和
“1”代表“开”和“关”这两个动作,组成一组数字信号,可以表达一句话。例如:“我相信你能行”的数字信号为“0、01、1、10、00”。

请参照此代码和上述例子,用另一组信号表达你想说的一句话: , 其数字信号为 。
【答案】我相信你 ; 0、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