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52张PPT)
白
鹅
丰子恺
会认13个生字,会写15个生字。掌握多音字“看”。
学习目标
1
2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段落,摘录积累好词佳句。
3
学习作者抓住对象特点进行描写的方法,体会作者用词的准确生动和幽默风趣。
作者介绍
丰子恺(1898—1975),浙江嘉兴人,散文家、画家、文学家、美术与音乐教育家,原名润,又名仁、仍,号子觊,后改为子恺。主要作品有《缘缘堂随笔》等。
生字学习
会认的字
会写的字
多音字
看
kān:看守 看家戏
kàn:看见 看风使舵
伺
sì:窥伺 伺机
cì:伺候
词语学习
左顾右盼:向左右两边看。
造句:她上课很不专心,经常左顾右盼。
高傲:自以为了不起,看不起别人,极其骄傲。
造句:做人不能太高傲,否则没有人愿意真正地亲近你。
郑重:严肃认真。
造句:他的话说得很郑重。
局促不安:形客拘谨,不自然,不安定的样子。
造句:第一次站在考场外面,他有些局促不安。
词语理解
大模大样:形容傲慢自大或满不在乎的样子。
造句:我家的老母鸡走起路来大模大样。
奢侈:花费钱财过多,享受过分。
造句:他家的条件艰苦,根本不可能过得很奢侈。
三眼一板:比喻言行有分寸、有条理。
造句:王老师做事三眼一板,很有章法。
一丝不苟:连最细微的地方也不马虎,形容办事认真。
造句:他写作业总是一丝不苟。
从容不迫:指非常镇静,不慌不忙的样子。
造句:就算面对凶恶的敌人,他也从容不迫。
窥伺:暗中观望动静,等待机会,多含贬义。
造句:境外间谋时时都在窥伺我们的军事机密。
扬长而去:大模大样地离开。
造句:狐狸骗取兔子的食物后扬长而去。
空空如也:空空的什么也没有。
造句:有些人喜欢夸夸其谈,其实肚子里却是空空如也。
多义词:滋味
①指味道。
造句:这菜的滋味不错。
②比喻某种感受。
造句:听了这话,他心里真不是滋味。
近义词
高傲—(傲慢) 严肃—(严厉)
郑重—(庄重) 看守—(看护)
急速—(快速) 奢侈—(奢华)
侍候—(侍奉) 敏捷—(灵敏)
局促不安—(坐立难安)
反义词
高傲—(谦逊) 奢侈—(俭朴)
偶然—(必然) 责备—(表扬)
局促不安—(怡然自得)
三眼一板—(杂乱无章)
我们的鹅是吃冷饭的,一日三餐。它需要三样东西下饭:一样是水,一样是泥,一样是草。先吃一口冷饭,再喝一口水,然后再到别处去吃一口泥和草。大约这些泥和草也有各种可口的滋味。这些食料并不奢
侈;但它的吃法,三眼一板,一丝不苟。
朗读指导:应读出作者忍俊不禁的意味。
朗读指导
请阅读课文,并思考以下问题:
(1)本文共有几个自然段?请划分层次。
课文一共有7个自然段。可以划分为两个部分。
第一部分(1):点明白鹅的来历并介绍它给人的初步印象——高傲。
第二部分(2~7):从鹅的叫声、步态和吃相三方面表现鹅的高傲。
整体感知
(2)通读全文,体会作者对白鹅有怎样的感情?
能体会到作者对白鹅的喜爱之情。
阅读第一部分,思考下列问题:
找出第1自然段中有关白鹅动作描写的词语。
“伸长了头颈”“左顾右盼”。
课文解读
阅读第二部分,思考问题。
1.第2自然段在文中起什么作用?
第2自然段是一个过渡段,起承上启下的作用,集中概括了白鹅“高傲”的具体表现。不仅承接了上文“好一个高傲的动物”,还引出了下文“鹅的叫声”鹅的步态”“鹅的吃饭”等内容。使文章表达自然,条理清楚。
2.“大体上与鸭相似,但鸭的步调急速,有局促不安之相;鹅的步调从客,大模大样的,颇像京剧里的净角出场。”这句话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这样写好在哪里?
运用了对比和比喻的表现手法。一方面把鹅的“大模大样”的步调与鸭的“局促不安”的步调进行对比,反衬出鹅的“从容”;另一方面,用“京剧里的净角出场”来比喻鹅的步调,不仅形象地写出了鹅步调的从容,更显出了鹅的步伐中透出的不可一世的傲慢。
3.鹅吃相的可笑表现在哪些方面?
①它需要三样东西下饭:水、泥、草;②吃法三眼一板,一丝不苟;③做法循规蹈矩,不会变通。
4.用“鹅老爷”称呼白鹅,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感情?
这一称呼明贬实褒,言语间流露出亲昵,表现出作者对鹅的喜爱。
5.作者说“我们”“不胜其烦”,鹅“架子十足”,是讨厌鹅吗?
不是讨厌,而是喜欢。这是作者运用反语的修辞手法来表达自己的感情。“不胜其烦”“架子十足”等似乎含有贬义的词语表现出鹅的个性,从中可以看出作者对鹅的喜爱之情。
思考:学完整篇文章,你有什么感悟?
提到鹅,谁都会随口吟出:“鹅,鹅,鹅,曲项向天歌。白毛浮绿水,红掌拨清波。”《咏鹅》这首诗着眼于鹅的形象——色彩的美丽和姿态的优雅,而《白鹅》这篇课文中,作者重点表现的则是白鹅的性格——高傲。通过作者幽默风趣的语言描述,白鹅的有趣、可爱跃然纸上,也让我们看到了作者对生命的关爱、对生活的热爱。
1.鹅的叫声,音调严肃郑重,似厉声呵斥。(拟人)
2.后来我看到果然如此:凡有生客进来,鹅必然厉声叫嚣;甚至篱笆外有人走路,它也要引吭大叫,不
亚于狗的狂吠。(对比)
佳句积累
3.等它吃过一口饭,踏着方步去喝水、吃泥、吃草的当儿,狗就敏捷地跑过来,努力地吃它的饭。(对比)
4.鹅便昂首大叫,似乎责备人们供养不周。(拟人)
抓住特点描写动物
不同的动物有不同的特点。在描写动物时,如果能抓住动物的特点进行细致刻画,那么就能给读者留下深刻的印象。本文就是抓住白鹅“高傲”这一个性格特点展开描写的。作者首先抓住白鹅“伸长了头颈”“左顾右盼”的姿态,描写了白鹅刚被抱回家时“高傲”的神态。接着,以“鹅的高傲,更表现在它的叫声、步态以及吃相中”这一中心句统领全文,细致刻画了白鹅“严肃郑重”的音调,“大模大样”的步态以及“三眼一板,一丝不苟”的吃相。
写法借鉴
那么,怎样才能抓住特点写好动物呢?首先,仔细观察,明确特点。通常介绍一个动物,可以抓住这几个方面的特点:外形特点、动作特征、生活习性、与人类生产和生活的关系等。其次,选择恰当的方法,突出特点。比如,可以选择动作、神态、外貌描写等方法刻画动物的特点,可以运用对比、拟人等手法表现动物的特点。
运用示例:
我很喜欢那只喔喔叫的小公鸡。它的头上长着像火把一样的冠子,背上的羽毛像穿着深红闪亮的外衣,腹部的羽毛像套了件金黄色的衬衫。一双透亮灵活的眼睛和一张尖尖的嘴,再配上那五颜六色的大尾巴,显得既美丽又威武。(抓住特点描写动物)
1.含有动物名称的成语。
鹅行鸭步 虎啸龙吟 虎头蛇尾
鸡犬不留 兔死狐悲 画龙点睛.
顺手牵羊 守株待兔 鱼目混珠
惊弓之鸟 对牛弹琴 盲人摸象
拓展延伸
2.经典诵读。
舟前小鹅儿
(唐)杜甫
鹅儿黄似酒,对酒爱新鹅。
引颈嗔船逼,无行乱眼多。
翅开遭宿雨,力小困沧波。
客散层城暮,狐狸奈若何。
题鹅
(唐)李商隐
眼沙卧水自成群,曲岸残阳极浦云。
那解将心怜孔翠,羁雌长共故雄分。
本文从叫声、步态和吃相等方面描写了白鹅“高傲”的特点,表达了作者对白鹅的喜爱之情。
课堂小结
结构图示
总写:高傲的动物
叫声:严肃郑重、厉声呵斥
步态:步调从容、大模大样
吃相:三眼一板、一丝不苟
分写
白 鹅
架子十足
个性鲜明
举止高傲
1.比一比,再组词。
促( ) 苟( )
? 捉( ) 句( )
侍( ) 脾( )
诗( ) 碑( )
当堂测试
捉住
苟且
促进
句号
诗歌
侍候
脾气
口碑
2.选词填空
侍候 侍奉
①他作为一个医生,在( )病人的时候可以说是相当尽职尽责了。
②我希望能够回家( )我的爷爷奶奶,略尽一点儿孝心。
侍候
侍奉
1.课文里有许多表现鹅高傲的词语,如“引吭大叫”“傲然”“架子十足”。找一找,分类抄下来,再体会作者是如何把“高傲”写清楚的。
叫声:
步态:
吃相:
课后习题
严肃郑重、厉声叫嚣、引吭大叫、昂首大叫。
步调从容、大模大样、从容不迫、大踏步、架子十足、傲然。
三眼一板、一丝不苟、从容不迫。
2.读句子,回答括号里的问题。
①鸭的步调急速,有局促不安之相;鹅的步调从容,大模大样的,颇像京剧里的净角出场。(把鹅和鸭的步调进行比较,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
通过比较鹅和鸭的步调,衬托出鹅的从容和高傲。
②因为附近的狗,都知道我们这位鹅老爷的脾气,每逢它吃饭的时候,狗就躲在篱边窥伺。(把鹅称作“鹅老爷”,你从中体会到了什么?)
体会到作者对白鹅的调侃之意,暗含了对白鹅的喜爱之情。
谢谢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