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课 对外开放 同步练习(解析版)

文档属性

名称 第9课 对外开放 同步练习(解析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337.0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0-03-12 23:01:25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9课 对外开放
同步练习(解析版)
1.设立于1990年,“因改革开放而生、因改革开放而兴”的开发区是
A.广东深圳
B.上海浦东
C.福建厦门
D.辽宁大连
2.邓小平指出,它“是中国对外开放的基地和窗口……是市场取向改革的试验场所”。“它”指的是
A.特别行政区 B.经济特区 C.民族自治区 D.自由贸易区
3.依靠国家优惠的政策,引进先进的科技和管理经验,深圳成为对外开放的“窗口”是深圳等地成为一个伟大的支点。这个“伟大的支点”是
A.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B.设立经济特区
C.开放沿海城市
D.开发上海浦东开发区
4.1984年,我国将上海设为沿海开放城市;1990年,开发开放上海浦东;1992年,设置上海浦东新区;2013年,又设立上海自贸区。据此可知,上海
A.成为我国最早对外开放的实验田
B.对外开放的不断扩大和深入
C.成为珠江三角洲经济发展的龙头
D.发展成为我国新的经济特区
5.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实现了从“赶上时代”到“引领时代”的伟大跨越。某同学绘制了“对外开放进程”年代尺,在图中空白处应填写的正确内容是
A.开发开放上海浦东
B.成立环渤海经济区
C.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
D.建立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
6.今年是我国改革开放四十周年。我国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对外开放格局是逐步形成的,其突破口是
A.建立经济特区
B.开辟沿海经济开放区
C.开放沿海城市
D.设立上海浦东开发区
7.某地在短短的几年内,由一个贫穷落后的边陲小镇,建设成一座繁华的现代化城市,成为经济特区的代表和对外开放的“窗口”。这座城市是
A.深圳
B.珠海
C.汕头
D.厦门
8.邓小平指出:“任何一个国家要发展,孤立起来,闭关自守是不可能的,不加强国际交往,不引进发达国家的先进经验、先进科学技术和资金,是不可能的。”邓小平主要强调了( )
A.对农村进行经济体制改革 B.实行对外开放的必要性
C.国家对市场进行宏观调控 D.建立公正合理的世界新秩序
9.1984年,有国际媒体评论:“中国政府开放整个海岸,意味着实际开放半个中国,它是三十五年来中国政府所采取的最大胆的行动。”这个“大胆行动”指的是(  )
A.设立经济特区 B.开放沿海港口城市
C.设立长江三角洲开放区 D.将海南岛建成经济特区
10.某同学绘制了“对外开放进程”年代尺,在图中空白处应填写的正确内容是
A.开发开放上海浦东
B.增设海南经济特区
C.成立环渤海经济区
D.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
11.改革开放以来,我国逐渐形成了一个“全方位、多层次、点面结合”的对外开放格局。下列这个格局的表述正确的是:
A.经济特区一沿海开放城市一内地一沿海经济开放区
B.内地一经济特区一沿海经济开放区一沿海开放城市
C.沿海开放城市一内地一沿海经济开放区一经济特区
D.经济特区一沿海开放城市一沿海经济开放区一内地
12.下方的题词反映了我国在对外开放过程中的( )
A.设立经济特区
B.设立沿海经济开放区
C.设立沿海开放城市
D.全方位开放政策
13.新时期,党实行了对外开放的战略决策,经济特区成为对外开放的窗口。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现在的世界是开放的世界。中国在西方国家产业革命以后变得落后了,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闭关自守。新中国成立以后,……三十几年的经验是,关起门来搞建设是不行的,发展不起来。
——邓小平
材料二:邓小平观察深圳后题词:“深圳的发展和经济证明,我们建立经济特区的政策是正确的。”
材料三:2010年5月,中央新疆工作会议正式批准喀什设立经济特区。喀什将以“东有深圳、西有喀什”为目标,面向东亚、南亚、西亚广阔市场,努力把喀什建设成为世界级的国际化大都市。
(1)依据材料一归纳新时期我国实行对外开放政策的原因。对外开放是党在哪次会议上做出的决策?
(2)材料二中邓小平说:“建立经济特区的政策是正确的”,请以深圳取得的成绩为例加以说明。
(3)新疆喀什经济特区的设立,体现出我国对外开放形成了怎样的格局?
(4)结合上述材料和所学知识,说一说经济特区在对外开放中的作用。
14.材料论述。
1984年,深圳特区建设进入第五个年头,特区还深陷经济建设的重重困难和“姓社”还是“姓资”思想漩涡中,邓小平决定到深圳看一看……邓小平一行从东南西北不同方向,眺望初具规模的罗湖新城区,呈现在眼前的是纵横交错的宽阔马路,车流如梭,人流如织,高楼林立……邓小平满意地点点头。回京后,邓小平倡议下,是年5月4日,中共中央、国务院作出进一步开放的决定,开放14个沿海港口城市,并下放经济权限…
——王丛标《邓小平与深圳特区》
请回答:
(1)与深圳同期,成为经济特区的还有福建哪一个城市?
(2)从材料中提炼一个有关经济特区的观点加以论述(要求:观点明确,条理清晰)。
15.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深圳原属于广东宝安县,与香港只一河之隔,是一个贫穷落后的边陲小镇,划为经济特区以后,引进资金、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大办工业、商业和旅游业等。在很短的时间里,把荒滩野岭变成了一座现代化城市。人民生活也较早地达到小康水平。外国人称深圳为“一座崛起之城”。
材料二、深圳于1979年建市,1980年设立经济特区。全市总面积2020平方千米,海岸线总长230千米。其中经济特区面积为327。5平方千米。十几年来,深圳经济社会各项事业飞速发展,由一个边陲小镇发展成为初具规模的现代化城市。
请回答:
(1)深圳的迅速崛起是中央什么政策的成功范例?
(2)请另写出两个与深圳具有同等性质的特区名字?
(3)现在,我国从沿海到内地形成的开放格局是什么样的?
(4)我国在对外开放中,要引进国外的哪些东西?
16.改革开放40多年来,我国农村居民收入情况如表所示。
1978—2016年我国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表
时间
1978年
1990年
2000年
2016年
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
133.6元
686.3元
2253.4元
12363.4元
出现表中现象的主要原因是
A.农村经济体制改革和城镇化的完成
B.现代农业生产技术有了革命性的收变
C.农村居民生产的独立性和自主权的扩大
D.农村居民消费总量的增长和结构的优化
17.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现在的世界是开放的世界,中国在西方国家产业革命以后变得落后了,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闭关锁国。新中国成立后······三十几年的经验是,关起门来搞假设是不行的,发展不起来。
——邓小平
材料二:我国第一批经济特区示意图
材料三:1984年,邓小平视察深圳后,欣然题词:“深圳的发展和经验证明,我们建立经济特区的政策是正确的。”
材料四:2010年5月,中央新疆工作会议正式批准喀什设立经济特区。喀什将以“东有深圳、西有喀什”为目标,面向东亚、南亚、西亚广阔市场,努力把喀什建设成为世界级的国际化大都市。
——摘编自亚心网
(1)根据材料一,归纳新时期我国实行对外开放政策的原因。
(2)结合所学知识,写出材料二中图片中序号所对应的经济特区的名字。
(3)据材料三,请写出我国对外开放中建立的第一个经济特区是什么?
(4)据材料四,喀什经济特区的设立体现出我国的对外开放形成了怎样的格局?
(5)结合上述材料和所学知识,说一说经济特区在对外开放中的作用。
18.观察图片阅读相关文字,回答问题。
图一:1980年,中央决定在广东、福建两省兴办经济特区。1984年5月曾以大连、秦皇岛、天津、烟台、青岛、连云港、南通、上海、宁波、温州、福州、广州、湛江、北海等十四个城市定为沿海开放城市:此后又将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和闽南厦漳泉三角地区以及辽东半岛、胶东半岛开辟为沿海经济开放区。1992年,对外开放的地区又纵向推进到内地。对外开放是我国的重大举措,对吸收外资、引进技术、发展生产、推进经济体制改革起到了重大的作用,有力的推动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提升我国的综合国力。
图二:《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是2001年发行的特种邮票,中国已经是相互联系相互依存的全球经济中的重要成员,国际经贸往来日益广泛而频繁。中国面临前所未有的机遇和选择,满足进一步改革开放的需要,满足日益增长的巨大潜力的发展需要,更深入地融人世界经济之中。我国对外开放水平不断提高,国际地位和国际影响力大幅提升。
图三:2015年12月25日,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正式成立。亚投行意向创始成员国按大洲分,亚洲34国,欧洲18因,大洋洲2国,南美洲1国,非洲2国,总计57国。截至2018年12月日,亚投行有93个正式成员国。这是全球首个由中国侣议设立的多边金融机构,为亚洲国家的基础设施建设提供资金支持,推动一带一路建设顺利实施。
(1)图二属于史料类别中的哪一类?
A.文献资料
B.实物资料
(2)根据图片及解说文字你可以获得哪些历史信息点?(写出三点即可)
信息点一:
信息点二:
信息点三:
(3)通过文字以及图片介绍分析我国从对外开放到进一步进入世界舞台,并发挥重要作用有举足轻重的地位说明了什么?
参考答案
1.B
【解析】
根据所学可知:1990年,党中央和国务院从我国经济发展的长远战略着眼,开发与开放了上海浦东开发区,我国的对外开放区出现了一个新局面。浦东的开放,成为我国扩大开放的窗口,带动了长江三角洲的发展,带动了长江地区经济发展,故B符合题意。广东深圳、福建厦门是1980年开放的经济特区,辽宁大连是对外开放城市,故ACD均不符合题意。故选B。
2.B
【解析】
依据所学知识可知,1980年,我国在广东的深圳、珠海、汕头和福建的厦门建立四个经济特区。它们以国家给予优惠的经济政策,吸收侨资、外资,引进先进科学技术和管理经验,进行现代化建设,它们是对外开放的基地和窗口,B项符合题意;ACD三项和题干信息不符。故选B。
3.B
【解析】
依据所学知识可知,1980年,我国对外开放开始展开,在深圳、珠海、汕头、厦门设立经济特区,促进了经济的发展,B项符合题意;ACD三项不符合题意;故选B。
4.B
【解析】
依据题干“1984年,我国将上海设为沿海开放城市;1990年,开发开放上海浦东;1992年,设置上海浦东新区;2013年,又设立上海自贸区,”结合所学知识,改革开放以来上海对外开放不断扩大和深入,我国改革开放又迈入了新的历史时期,是深化经济体制改革又一重大举措。B选项符合题意;经济特区是成为我国最早对外开放的实验田。A选项不符合题意;上海位于长江三角洲,成为珠江三角洲经济发展的龙头说法不准确,C选项不符合题意;发展成为我国新的经济特区在材料中体现不出来,D选项不符合题意;故选:B。
5.A
【解析】
根据“对外开放进程”年代尺,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990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决策开发开放上海浦东,这里很快就成为国际化的经济和金融中心之一,选项A符合题意;而选项B成立环渤海经济区,1986年5月成立;选项C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是2000年10月开始;选项D建立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2010年1月1日贸易区正式全面启动,因此选项BCD不符合题意。所以只有选项A符合题意,故选A。
6.A
【解析】
依据所学知识可知,我国对外开放的第一步措施是设立经济特区,经济特区的设立有利于吸收侨资、外资,引进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进行现代化建设,A选项符合题意;BCD三项发生在经济特区之后,不符合题意。故选A。
7.A
【解析】
依据所学可知,1980年我国设立四个经济特区,其中深圳在短短的几年内,由一个贫穷落后的边陲小镇,建设成一座繁华的现代化城市,成为经济特区的代表和对外开放的“窗口”,故A符合题意;珠海、汕头、厦门与题干无关,故BCD不合题意。故此题选A。
8.B
【解析】
依据材料“任何一个国家要发展,孤立起来,闭关自守是不可能的,不加强国际交往,不引进发达国家的先进经验、先进科学技术和资金,是不可能的”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材料表明国家发展需要改革开放,强调了实行对外开放的必要性,所以B项符合题意;AC项属于对内改革方面,D项与材料无关。由此分析ACD三项均不符合题意,排除,故选B。
9.B
【解析】
根据材料中“开放整个海岸”“意味着实际开放半个中国”“是三十五年来中国政府所采取的最大胆的行动”可知,1949+35=1984年, 1984年我国开放的14个沿海开放城市,促进了社会主义经济的发展。因此B正确。设立经济特区是1980年,因此A错误。设立长江三角洲开放区是1985年,时间不匹配,因此C错误。将海南岛建成经济特区是在1988年,时间不匹配,因此D错误。综上故选B。
10.B
【解析】
依据所学,1988年,我国增开海南省为经济特区,进一步加大了对外开放程度。可知,B符合题意。ACD不符合题意,故选B。
11.D
【解析】
根据所学知识,1980年,设立深圳、珠海、汕头和厦门四个经济特区。1984年开放了广州等14个沿海开放城市,后来又开放沿海经济开放区,并逐渐深入内地,开放沿江和内陆开放城市,沿边开放城市,形成了经济特区一沿海开放城市一沿海经济开放区一内地,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对外开放格局。所以D符合题意,ABC不符合题意,故选择D。
12.A
【解析】
依据所学知识可知,上图是邓小平为深圳特区的题词,1980年深圳经济特区建立后,短短几年内,深圳建成了一座繁华的现代化城市,成为经济特区的代表,对外开放的“窗口”,A项符合题意;BCD三项不符合题意;故选A。
13.①顺应世界潮流,吸取中国历史上闭关自守的教训,也是新中国建立以来经济建设的经验。②深圳在短短的几年内,建成一座繁华的现代化城市,成为经济特区的代表,对外开放的“窗口”。③经济特区——沿海开放城市——沿海经济开放区——内地。④经济特区对我国进一步开放起示范作用;经济特区为我国的进一步开放积累了经验;经济特区有助于扩大我国的对外影响等。
【解析】
(1)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召开于1978年底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做出了把党和国家的工作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实行改革开放的伟大决策.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对外开放也开始起步,据“现在的世界是开放的世界.中国在西方国家产业革命以后变得落后了,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闭关自守.新中国成立以后,…三十几年的经验是,关起门来搞建设是不行的,发展不起来”可知,我国实行对外开放是顺应世界潮流,吸取中国历史上闭关自守的教训,也是新中国建立以来经济建设的经验。
(2)深圳在短短的几年内,建成一座繁华的现代化城市,成为经济特区的代表,对外开放的“窗口”.充分说明“建立经济特区的政策是正确的”. (3)1980年,我国在广东的深圳、珠海、汕头和福建的厦门建立经济特区.后来,又开放了广州、上海等14个沿海城市,增设海南经济特区,设立上海浦东开发区,2010年5月,中央新疆工作会议正式批准喀什设立经济特区.现在,对外开放区已从沿海地区向内地发展,形成经济特区─沿海开放城市─沿海经济开放区─内地,这样一个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对外开放格局. (4)本题为开放性试题,言之有理即可,如设立经济特区,对引进外资、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推动国内的进一步改革,扩大对外经济交流,发展社会主义经济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14.(1)厦门
(2)观点1:经济特区的实践证明改革开放是正确的。
论述:改革开放前,深圳仅仅是个落后的小渔村。1980年,我国开始在深圳、珠海、汕头和厦门建立经济特区,打开了对外开放的窗口。五年后的深圳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纵横交错的宽阔马路,车流如梭,人流如织,高楼林立。同样成为经济特区后的福建厦门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深圳等特区的实践证明改革开放是正确的。
观点2:设立经济特区、实行对外开放是我们的强国之路。
论述:加改革开放前,深圳仅仅是个落后的小渔村,我国也处于落后的状态。1980年,我国开始在深圳、珠海、汕头和厦门建立经济特区,打开了对外开放的窗口。自此开始改变我国长期封闭、半封闭的状态,开始缩短在科技、管理等方面与发达国家的差距离,促进了我国经济的繁荣与发展。所以说设立经济特区、实行对外开放是我们的强国之路。
【解析】
(1)依据所学知识可知,1980年,我国开放了深圳、祝好、汕头、厦门四个经济特区,所以与深圳同期,成为经济特区的还有福建的厦门。
(2)我提炼的观点是设立经济特区、实行对外开放是我们的强国之路;论述:加改革开放前,深圳仅仅是个落后的小渔村,我国也处于落后的状态。1980年,我国开始在深圳、珠海、汕头和厦门建立经济特区,打开了对外开放的窗口。自此开始改变我国长期封闭、半封闭的状态,开始缩短在科技、管理等方面与发达国家的差距,促进了我国经济的繁荣与发展。所以说设立经济特区、实行对外开放是我们的强国之路。
15.(1)对外开放。
(2)珠海、厦门。
(3)形成了由沿海向内地发展的全方位、宽领域的对外开放格局。
(4)要引进外资、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推动国内的改革,扩大对外经济交流。
【解析】
(1)依据所学可知,1980年我国在广东、福建设立了深圳、珠海、厦门等四个经济特区,深圳迅速崛起,成为对外开放的窗口。深圳的迅速崛起是中央对外开放的成功范例。
(2)依据所学可知,1980年我国在广东、福建海设立了珠海、厦门为经济特区。
(3)依据所学可知,1980年我国设立四个经济特区,1984年党中央和国务院决定开放14个沿海港口城市,1985年又开辟四个经济开发区,1990年开放上海浦东,形成了由沿海向内地发展的全方位、宽领域的对外开放格局。
(4)依据所学可知,设立经济特区,要引进外资、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推动国内的改革,扩大对外经济交流。
16.C
【解析】
根据表格数据可知,1978-2016年我国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不断提高。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改革先从农村开始,实行了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使农民有了独立性和生产自主权,解放了农村生产力,促进了农村经济迅速发展。农村乡镇企业发展起来,提高了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C符合题意。经济体制改革与城镇化到目前还没有完成,A不符合题意。现代农业生产技术有了革命性的改变与史实不符,B不符合题意。表格内容是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的增长,与“农村居民消费总量”无关,D不符合题意。所以ABD不符合题意,故选择C。
17.(1)吸取中国近代史上因闭关自守而导致落后挨打的教训,总结新中国成立以来经济建设的经验。
(2)①珠海②深圳③汕头④厦门。
(3)深圳
(4)“经济特区-沿海开放城市-沿海经济开放区-内地”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对外开放格局。
(5)经济特区为我国的进一步开放起示范作用;经济特区为我国的进一步开放积累了经验;经济特区有助于扩大我国在国际上的影响力,等等(一点即可)
【解析】
(1)根据材料一“现在的世界是开放的世界,中国在西方国家产业革命以后变得落后了,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闭关锁国。新中国成立后······三十几年的经验是,关起门来搞假设是不行的,发展不起来”的信息,依据所学知识可知,新时期我国实行对外开放政策的原因是吸取中国近代史上因闭关自守而导致落后挨打的教训,总结新中国成立以来经济建设的经验。
(2)依据所学知识可知,材料二中图片中序号所对应的经济特区的名字是①珠海②深圳③汕头④厦门,这是我国最早开辟的经济特区。
(3)依据材料三“深圳的发展和经验证明,我们建立经济特区的政策是正确的。”的信息,依据所学知识可知,深圳是我国对外开放中建立的第一个经济特区,是对外开放的窗口。
(4)依据所学知识可知,喀什经济特区的设立体现出我国的对外开放形成了“经济特区-沿海开放城市-沿海经济开放区-内地”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对外开放格局。
(5)结合上述材料的内容,依据所学知识可知,经济特区在对外开放中的作用是经济特区为我国的进一步开放起示范作用;经济特区为我国的进一步开放积累了经验;经济特区有助于扩大我国在国际上的影响力。
18.(1)B。
(2)可以从开放(成立)时间、开放城市、成员国、机构地位、机构作用等符合题意即可。
(3)综合国力增强,国际地位提高。
【解析】
(1)依据所学可知,图二邮票反映的是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这属于实物资料,故选B。
(2)依据材料信息“1980年,中央决定在广东、福建两省兴办经济特区。1984年5月曾以大连、秦皇岛、天津、烟台、青岛、连云港、南通、上海、宁波、温州、福州、广州、湛江、北海等十四个城市定为沿海开放城市:……1992年,对外开放的地区又纵向推进到内地。对外开放是我国的重大举措,对吸收外资、引进技术、发展生产、推进经济体制改革起到了重大的作用,有力的推动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提升我国的综合国力”“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是2001年发行的特种邮票,中国已经是相互联系相互依存的全球经济中的重要成员,国际经贸往来日益广泛而频繁”“2015年12月25日,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正式成立。亚投行意向创始成员国按大洲分,亚洲34国,欧洲18因,大洋洲2国,南美洲1国,非洲2国,总计57国。截至2018年12月日,亚投行有93个正式成员国。这是全球首个由中国侣议设立的多边金融机构,为亚洲国家的基础设施建设提供资金支持,推动一带一路建设顺利实施。”我们可以获得的历史信息有改革开放的时间、世界组织成立的时间、开放城市、成员国、机构地位、机构作用等。
(3)依据材料文字以及图片介绍可知,我国从对外开放到进一步进入世界舞台,并发挥重要作用有举足轻重的地位说明了综合国力增强,国际地位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