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下册 第9课 宋代经济的发展 (共41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下册 第9课 宋代经济的发展 (共41张PPT)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5.2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0-03-13 07:09:49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41张PPT)
9 宋代经济的发展
人教版七年级历史 下册
农业的发展
(1)时间:唐朝中晚期至两宋时期。
(2)原因:南方的战乱较少,北方人口大批南迁,带去了先进生产技术。?
(3)概况:南方农业发展速度加快,逐渐超过北方。宋代开始,经济的发展进一步向湘西以西拓展,江西、福建和两广地区得到很大开发。

一:农业的发展
1.粮食作物
①垦田面积增加,耕作技术提高。
②越南占城稻传入和推广,还培育出许多优良品种,大大提高水稻产量。?
③南方的水稻在北方得到较大推广,水稻产量跃居粮食作物首位。
④长江下游和太湖流域一带成为丰饶的粮仓,出现了“苏湖熟,天下足”或“苏常熟,天下足”的谚语。?
2.经济作物
⑤经济作物在南方有很大发展。南方普遍种植茶树,产茶的州县比以往有所增加。北宋至南宋初,棉花种植区已向北推进到江淮和川蜀一带。
宋代经济分布图









南方农业发展的表现?
(1)农业作物:①引入越南的优良品种占城稻。②宋朝时,水稻产量跃居粮食作物首位。③长江下游和太湖流域一带成为丰饶的粮仓,出现了“苏湖熟,天下足”。
(2)经济作物:南方各地普遍种植茶树。南宋后期,棉花种植向北推进。
归纳整理
农业的得到发展的原因
1、东汉后期开始,江南社会经济逐步发展。
2、 南方战乱较少,北方人口大批南迁,带去了先进生产技术,使南方农业发展速度加快,逐渐超过北方。
3、江南经济发展地区得到进一步拓展。
4、 两宋时期,人口增加,垦田面积扩大,耕作技术提高,农业获得前所未有的发展。

合作探究
二:手工业的兴盛
南方的丝织业超过北方
宋锦袍
蜀锦
1.纺织业

“牵弦以弹棉,令其匀细,卷为小筒,就车纺之,自然抽绪如缫丝状,不劳纫缉,织以为布。自闽广来者,尤为丽密。”
——《资治通鉴》胡三省注

南宋的棉纺织技术达到了较高的工艺水平
“号为冠天下”的
蜀地丝织品
宋朝织机
四川、江浙地区的丝织生产发达。
南宋后期,棉纺织业兴起,海南岛已有比较先进的棉纺织工具,棉纺织品种较多。
南宋棉毯
黄道婆,又
名黄婆或黄
母,宋末元
初知名棉纺
织家。由于
传授先进的
纺织技术以
及推广先进
的纺织工具,
而受到百姓
的敬仰。在清代的时候,被尊为布业的始祖。
北宋兴起的江西景德镇,后来发展成著名的瓷都。
观音坐像
缠枝牡丹纹梅瓶

瓷 器
宋孩儿瓷枕
2.制瓷业
宋代是中国的瓷器艺术臻于成熟的时代。宋代是中国陶瓷发展的辉煌时期,不管是在种类、样式还是烧造工艺等方面,均位于巅峰地位。
宋瓷在中国陶瓷工艺史上 ,以单色釉的高度发展著称,其色调之优雅,无与伦比。

南海一号发现地点
南海一号的瓷器
南宋沿海地区制造的海船,规模宏大,设计科学,还配备了指南针
泉州出土的宋代海船
宋代海船模型
3.造船业
①广州、泉州、明州的造船业,在当时世界上居于领先地位。
②北宋东京郊外建有世界上最早的船坞。
③南宋沿海地区制造的海船,不仅规模宏大,设计了先进的指南针。
手工业的兴盛

中心

瓷都

北宋时,南方丝织业胜过北方,四川、江浙地区丝织生产发达。南宋后期,棉纺织业兴起,海南出现较先进的棉纺织工具

北宋时景德镇兴起,后来成为著名的瓷都
南宋时江南成为我国制瓷业中心,哥窑、汝窑、定窑等技术精湛

广州、泉州、明州造船业发达
归纳整理
三:商业贸易的繁荣
1.商业都市的发展:东京(开封)、临安(杭州)
《清明上河图》——东京汴梁


《南宋皇城图》局部——临安
“凡市,以日中击鼓三百声而众以会,日入前七刻,击钲三百声而众以散。”
——《唐六典》
坊市分离

感受:唐朝商业发展的特点
?官府对市场进行严格的监控;?市场活动的范围和时间受到限制
唐长安城平面图
晓市
夜市
夜市
城市布局:打破了“坊”与“市”的界限,
出现了早市和夜市。
营业时间:延长了营业的时间
集市与市镇的兴盛
《货郎图》(局部)
都市的商贸活动也辐射到乡镇,形成了新的商业区,叫做草市;在城市与乡村之间的市镇也发展成为重要的商业贸易区。当时市场上各类商品琳琅满目,客商往来不绝,呈现出一派繁忙景象。
宋朝的海外贸易发达,是当时世界重要的海外贸易国家,广州、泉州是闻名世界的大商港

朝廷鼓励海外贸易,在主要港口设立市舶司加以管理
2.海外贸贸易的发展:
商贸的繁荣促进了货币交易量的增长,金属货币携带不方便
交子
北宋四川地区出现的“交子”是世界上最早的纸币
3.纸币的出现:
南宋时,纸币发展成与铜钱并行的货币
南宋时的会子
材料一: 唐后期,安史之乱与藩镇割据混战使关中地区经济受到严重破坏。五代之际,黄河流域政权更迭,战乱不已。其后,北方历经靖康之难、宋金对峙、蒙古灭金,战乱不休。
材料二: 吴越王弘募民能垦荒田者,勿收其税,由是境内无弃田。……国人皆悦。
材料三: 宋代时南北气温普遍变冷,南方相对适宜农作物生长。加之在长期的经济发展过程中,北方环境遭到严重破坏,而南方受到的破坏较小,南方农业发展较快。
合作探究
1、阅读上述三则材料,分析经济重心南移的原因?
(1)北方战乱而南方相对安定。
(2)政府重视、扶持。
(3)北民南迁,带去了先进的生产技术和劳动力。
(4)南方自然条件优越。
合作探究
2、宋代经济发展的最终结果是什么?
从唐朝中期到南宋时完成经济重心南移。那时中央的财政收入,主要来自南方,特别是东南地区。
合作探究


东汉末年—东晋初年
唐代中叶—五代时期
北宋末年—南宋初期

人口南迁

南方经济发展

农业发展
手工业进步
南移的三个时期

商业繁荣
北方战乱




南宋:经济重心南移成为定局
初步开发
加速南方经济开发
南方经济渐超北方







国家经济,仰给东南
合作探究
类 别 发 展 成 就
?农业 原因 1.北方战乱而南方相对安定。2. 政府重视、扶持。
3.北民南迁,带去了先进的生产技术和劳动力。
4.南方自然条件优越。
状况 ①水稻跃居粮食产量首位。②棉花种植扩展到长江流域。
③茶树栽培有了很大发展。
?手工业 纺织业 南方丝织业胜过北方;棉织业发展到东南沿海地区
制瓷业 江南地区成为制瓷业重心;
浙江哥窑烧制冰裂纹瓷;景德镇成为瓷都
造船业 居世界首位,广州、泉州造船业发达
商业 商业都市 杭州是南宋时最大的商业都市
对外贸易 在当时世界上占有重要地位;
广州、泉州是大商港;对外贸易范围扩大;
外贸收入是朝廷财政收入的重要来源
货币 四川地区出现世界上最早的纸币交子
课堂小结
1、宋代,在主要港口设立的市舶司的职能是( )
A.执行削藩政策? B.监察百官
C.管理海外贸易? D.主持变法?
C
检测目标
2、北宋时兴起,后来发展成为我国著名瓷都的是( )
A.海南岛? B.邢窑
C.景德镇? D.越窑
C
检测目标
3、北宋初期纸币产生的最主要原因是( )
A.商业发展和城市繁荣?
B.铜钱和铁钱携带不便
C.宋代造纸业相当发达?
D.政府支持发展纸币业
A
检测目标
4、在南宋后期,棉花的种植由两广、福建推广到( )
A.辽河流域? B.黄河流域
C.淮河流域? D.长江以南?
C
检测目标
5、宋朝时,跃居粮食产量首位的是( )

A.水稻 ?B.小麦
C.小米 D.玉米
A
检测目标
我们已经站在了人生的起跑线上,为了实现心中的远大目标,我们正努力拼搏着。成功属于不畏困难、勇往直前的人。相信自己!
教师寄语

通过本课学习,你收获了什么?
课后作业:

完成教材中的相关练习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