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36张PPT)
第9课 对外开放
八年级
新编人教版八年级下册第三单元
1
3
5
2
4
教材
教学目标
教学方法
学情
重难点
说课流程
6
教学过程
说教材
01
本课包含三个子目,经济特区的建立、对外开放领域的扩大、加入世界贸易组织。本课主要介绍了我国对外开放实行的两大战略。“引进来”和“走出去”。
重点介绍了设立经济特区,形成全方位对外开放格局的过程及其特点。它对巩固改革开放的成果,推动我国市场经济体制的形成以及促进国家经济的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
?
说教材
说学情
02
八年级的学生大多出生于21世纪初,他们享受到了改革开放的成果,但对改革开放前的生活状况只是有所耳闻。他们对对外开放有所了解,但是对于中国为什么要对外开放,以及对外开放的过程还不很清楚。他们对全面对外开放后中国会面临哪些问题,对外开放对中国日后发展的影响也非常关心。而且学生对中国地理的学习及沿海城市的区位优势的了解有助于其对对外开放格局知识的理解。世界贸易组织的活动及相关知识在政治教材中有所涉及。这些都为他们学好本节课打下良好基础。
说学情
说教学目标
03
1.以深圳等经济特区的建立为例,探讨经济特区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的作用和影响。
2.知道对外开放领域的不断扩大以及对外开放格局的形成。
3.知道中国加入世贸组织的时间以及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的作用。
4.通过本课学习,培养快速阅读、查找、识图和归纳知识要点的能力;培养学生辩证地分析历史问题和借鉴历史的能力。
运用《早期对外开放地区示意图》,培养学生使用历史地图学习历史的习惯, 教会学生运用历史地图获取有效信息的方法;引导学生阅读课文,结合教师提供的材料,训练学生从史料中提取有效信息,分析历史史实的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过程与方法
知识与技能
说教学目标
通过广州、厦门等在中国近代史上被开放为通商口岸,在现代史上被开放为沿海对外开放城市的比较,使学生认识到“落后就要挨打”,只有国力强盛才能使国家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道理,从而树立努力学习,建设国家的远大理想。
说教学重难点
04
重点:对外开放格局的形成过程。
难点:对外开放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的作用和影响。
?
说教学重难点
说教学方法
05
1.讲授法 2.提问启发法
3.小组合作探究法 4.多媒体演示法
说教学方法
说教学过程
06
3
2
1
新课导入
展示材料,对比改革开放前中国与西方国家的差距,来询问学生“假如你是邓小平同志面对当时中国的困境,你会怎么办?由此出示课题——对外开放,并播放视频展示开放前后深圳的对比让学生认识到对外开放政策的正确性。
讲授新课
有效预习
学生预习自主阅读课本并完成教师展示的导学案,提高课堂效率
说教学过程
1978年10月24日,邓小平乘敞篷汽车参观日本日产汽车公司的车体车间和装配车间。
1978年10月26日,邓小平乘新干线“光-81号”超特快列车赴京都访问。
邓小平1979年2月2日在休斯敦参观林登.约翰逊航天中心时,体验模拟航天飞行。
1979年1月1日,中美建交。1979年1月底至2月初,邓小平出访美国。
$ 38000美元
1974年中国代表团出席联合国大会前,竟不知在国外消费是要用美元的。于是迅速调动四大国有银行筹集美元现钞。你猜,凭借举国之力,我们共筹备了多少?
“内地劳动一个月,不如香港干一天”。—民谣1
地点 宝安县(今深圳)农民 香港
农民
人均一天收入(1978年) 0.7-1.2元 60-70港元
“宝安(今深圳市)只有三件宝,苍蝇、蚊子、沙井蚝(hao)。十屋九空逃香港,家里只剩老和小。” ——民谣2
材料五:
根据以上材料,假如你是邓小平同志面对当时中国的困境,你会怎么办?
1
2
3
4
5
6
7
概念理解(对外开放)
对外开放的过程
课后探究(青少年谈对外开放)
当堂练习
对外开放方向
十八大以来对外开放取得的成就。
教学重难点处理
说教学过程
讲授新课
板书设计
8
对外开放:指在独立自主、自力更生的基础上,遵循平等互利、互守信用的原则,同世界各国进行经济合作和技术交流,它是加速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大战略决策。
说教学过程
1.概念理解
说教学过程
2.合作探究:展示关于邓小平在新加坡考察材料,指明我国对外开放的方向。
1978年11月,邓小平访问新加坡
3.对外开放的过程
第一步:大胆尝试---经济特区的建立
第二步:逐步深入--对外开放领域的扩大
第三步:展翅高飞--加入世界贸易组织
说教学过程
第一步:大胆尝试---经济特区的建立
1、让学生阅读教材第一部分并结合课本P44的示意图找出我国在1980年设立了哪些经济特区,这些经济特区分属哪些省?
2、出示材料表明邓小平如此出牌的理由,让学生再结合地理知识思考这些经济特区在地理位置上有什么特点。
3、展示材料并让学生阅读课本P45“知识拓展”,了解“特区”一词的由来,探究:经济特区“特”在何处?
4、鉴古知今:展示材料让学生比较经济特区与近代通商口岸的区别?提示学生从前提、目的、后果三个角度思考问题。
5、展示材料,让学生结合课本P45“课后活动”,思考:经济特区的成功,对我国经济的发展起了怎样的作用?
说教学过程
第二步:逐步深入--对外开放领域的扩大
1.学生阅读课本第二部分内容并结合课本P44的示意图指出1984年我国又进一步开放了哪些沿海城市?
2.让学生继续阅读课本第二部分找出以下问题:
①1985年以后我国又开放了哪些经济开放区?
②1988年增设哪一经济特区?
③1990年中央宣布在哪里建立开发区?
3.让学生阅读教材P44,说一说我国对外开放格局如何进一步扩大?
4.教师在开放过程、分布、开放范围上对对外开放做出总结,并指出它的特点。(教师总结)
说教学过程
第三步:展翅高飞--加入世界贸易组织
1.让学生阅读第三部分内容找出这一组织和中国加入这一组织的时间。
2.多媒体出示两则材料,让学生结合材料和课本思考: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有什么积极影响?
3.展示材料三并请同学们阅读材料,根据材料回答:我国加入世贸组织面临怎样的挑战?
4.最后教师追问:我们如何应对挑战呢?
说教学过程
阅读课本P45“知识拓展”,了解“特区”一词的由来,探究:经济特区“特”在何处?
材料一 除投资规模在一亿元以上项目要报国务院审批,轻工业投资
3000万元以上……其余项目不需国家综合平衡,特区可以自己审批。
---《六十年国事纪要》
材料二 第十三条 特区企业进口生产所必需的机器设备……,免征进口税……
第十四条 特区企业所得税税率为百分之十五。对技术性较高、
资金周转期较长或……的企业,给予特别优惠待遇。
第十八条 凡来往特区的外籍人员……,出入境均简化手续,给予方便。
---《广东省经济特区条例》
“特”的表现:
第一实行特殊的经济政策,
第二实行特殊的经济管理体制
第一步:大胆尝试---经济特区的建立
材料三:1842年,英国侵略者强迫清政府签订了《南京条约》,条约规定:割香港岛给英国,开放广州、厦门、福州、宁波、上海五处通商口岸,英商进出口货物缴纳的税款,中国须同英国商定......各国列强借此获取巨大的经济利益,进行经济掠夺。
近代的通商口岸是被迫开放的,中外地位不平等,政策制定便于列
强获取高额暴利有突出的殖民掠夺性,阻碍我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
展,使我国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而现代经济特区的建立是在
双方平等互利的基础上,我们可以利用外资和外国技术发展本国的
经济,缩小与世界的差距,扩大对外交流,二者有本质的区别。
这些经济特区和近代通商口岸有区别吗?提示:从前提、目的、后果三个角度思考
鉴古知今
汉口
重庆
清末的通商口岸
对外开放新格局
塔城
伊宁
瑞丽
河口
东兴
满洲里
黑河
珲春
乌鲁木齐
拉萨
昆明
贵阳
长沙
西宁
银川
呼和浩特
长春
西安
经济
特区
沿海开
放城市
沿海经济开放区
内地省会 城市、
自治区首府
沿江和沿边开放城市
点
线
面
内陆县市
内 地
阅读教材P44,说一说我国对外开放格局如何进一步扩大?
第二步:逐步深入--对外开放领域的扩大
开放过程
形成“经济特区——沿海开放城市——
沿海经济开放带——内陆”的由点-线-面
的结构
分布上
开放范围
经济特区
沿海开放城市
沿海经济开放区
点
线
面
东部沿海
中西部内地
内 地
对世界上所有类型的国家开放
不仅是经济领域,也在科学、教育、文化等领域开放
多层次
全方位
宽领域
特 点
逐步开放逐步深入
第二步:逐步深入--对外开放领域的扩大
材料一:1995—2001年进出口总额平均年增长12%,GDP年均增长8.92%;2002—2006年进出口总额年均增长31.5%,GDP年均增长9.45%。
材料二:对普通百姓来说,加入世贸组织后,我国关税将进一步下降,……给广大消费者带来实惠。……同时,我国部分行业的垄断也将会被打破,消费者也同样会因此而获得更多的实惠。
机遇
推动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
推动中国GDP的增长
第三步:展翅高飞--加入世界贸易组织
材料三:加入世贸组织对于普通人来说,可能最常听到的是反倾销的之类的新闻。2003年中国彩电被美国公司已涉嫌倾销为由提出诉讼,除了长虹之外,多数中国企业没有应诉,结果被美国商务部征收最高达78%的反倾销税。原本占据美国彩电市场,半壁江山的中国彩电企业就此败退出口市场。中国制造走向全球的时候,其实中国企业面对这些有可能产生的抵抗,或贸易壁垒,完全是陌生的。
请同学们阅读材料,根据材料回答:
我国加入世贸组织面临怎样的挑战?
挑战:诸如反倾销之类的贸易纠纷,市场规则的适应,经济体制的压力,中国仍属于发展中国家科技水平和经济水平相对较弱,在国际竞争中常处于不利地位等。
挑战
与时俱进
4.十八大以来对外开放取得的成就。
5.结合十九大精神,青少年谈对外开放(课后作业)
标题
标题
说教学过程
新时代、新思想、新征程
2017年10月18日,习近平同志在十九大报告中指出:
中国开放的大门不会关闭,只会越开越大。
中国将坚持改革开放不动摇
新时代、新思想、新征程
原则:充分利用文字图片材料,在教师的指导下让学生通过对材料的解读、分析后认识对外开放格局形成的过程和影响,论从史出。
说教学过程
6.重难点处理
1、这座城市既是现代文明的中心,又是社会变革的重要阵地。小明写一篇介绍某个城市的文章,草拟了图中的三个标题,他要介绍的是( D )
1、对外开放的窗口 2、一夜崛起之城 3、经济特区的代表
A、珠海 B、汕头 C、厦门 D、深圳
2、 实行对外开放以来,我国已经形成了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对外开放格局,以下各项正确的是( C )
A、沿海开放城市-经济特区-沿海经济开放区-内地
B、经济特区-沿海经济开放区-沿海开放城市-内地
C、经济特区-沿海开放城市-沿海经济开放区-内地
D 、沿海经济开放区-沿海开放城市-经济特区-内地
3.为我国参与经济全球化开辟了新途径,开拓了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新空间的历史事件是(C )
A.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上中共作出改革开放的决定 B.1984年国务院决定开放14个沿海港口
C.2001年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 D.2001年海尔集团在国外投产成功
4.我国面积最大的经济特区是:( D )
A.深圳 B.珠海 C.汕头 D.海南省
说教学过程
7.当堂练习
对外开放
一、经济特区的建立:深圳、珠海、厦门、汕头
二、对外开放领域的扩大:沿海开放城市、沿海经济开放区、内地
三、加入世界贸易组织:2001.12 机遇与挑战并存
说教学过程
8.板书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