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人教版(2019)《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下)第11课 马克思主义的诞生与传播【课件】(共19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高中人教版(2019)《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下)第11课 马克思主义的诞生与传播【课件】(共19张PPT)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1.8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2019)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0-03-14 13:42:43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19张PPT)
第11课 马克思主义的诞生与传播
简述《共产党宣言》的主要内容。通过了解马克主义产生的时代背景以及马克思、恩格斯的理论探索与革命实践,理解马克思主义产生的世界意义。

课标



目录


马克主义产生的时代背景,创立的过程;
马克思和恩格斯的革命实践;
马克思主义诞生后,国际工人运动的发展;
伦敦海格特马克思墓
哲学家们只是用不同的方式解释世界,而问题在于改变世界。
英国著名文学家狄更斯说:这是一个最好的时代,这是一个最坏的时代,有人“直登天堂”,有人“直下地狱”。
影响世界的工业革命带来好的时代:
生产手段、生产效率、生产力、生产组织形式、
产业结构、人口布局、生活方式
带来坏的时代:机器附庸;血汗工厂;环境危机;两极分化

导入


查尔斯·狄更斯(1812-1870 )
这是一个最好的时代, 也是一个最坏的时代;
这是信仰的时代, 这是怀疑的时代;
这是希望之春, 这是失望之冬;
我们面前应有尽有, 我们面前一无所有;
我们都将直上天堂, 我们都将直下地狱……
英国工业革命创造了无比的财富,这是人所尽知的事实。……19世纪50年代,即英国工业革命基本结束时,英国生产的煤占世界总产量的2/3,铁产量等于其他国家的总和,棉布也占到世界产量一半以上。……英国是当时世界上最富裕的国家。按理,英国人自然应是当时世界上最富裕的人。
然而,情况并非如此:财富越多,英国社会的贫穷现象似乎越增长;随着财富的积累,英国的穷人不是减少了,反而增加了,其中,绝对贫困的现象更加显著。……1841年,根据教会慈善机构报道,棉纺织业中心曼彻斯特有大批的工人找不到工作,长期的失业使工人生活完全没有着落,许多人在把东西典当一空后,最后不得不当掉裤子,整天躺在被窝里。有一个叫卡恩的人,一家5口、包括3个孩子,全都失业了,卡恩生病,一个孩子也生病,病孩躺在地下室潮湿的角落里,身下只垫一些刨花,身上连遮体的破烂都没有。
- 钱乘旦《英国工业革命中的人文灾难及其解决》
这则材料反映了什么样的社会现象?说明了什么?是什么造成的?是机器生产造成的吗?


马克主义产生的时代背景


生产力不断提高、劳动产品日益丰富,但社会贫富分化日益严重;说明资本主义社会不是一个公正、合理的社会。
根本原因是:是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造成的(生产社会化和生产资料私有制之间的矛盾)
1835年,英国棉纺织业中18岁以下的童工有9.5万人,占全部工人的43.3%;女工11.9万人,占全部工人的54.3%。1839年在英国的419560名工人中,除了23%是成年男工外,其余全部是女工和童工。 ——《英国史》
(1847年经济危机)开始于英国,很快席卷欧洲许多国家……法国许多地区的工人三分之二失业。工资下降了50~60%。
——《世界经济学》
  1832年议会改革修改了选民资格规定,……选民从占总人口数的2%增加到3.3%…… ——阎照祥《英国政治制度史》
一到里昂就陷入了一种骇人听闻的苦难和令人难以忍受的贫困环境之中,……身为一个工人,也不知道为什么要低下头听人摆布,他甚至连遮体的破衣烂裳都没有,却织造金色的锦缎使王后穿着漂亮。连从未见到母亲嘴角上挂过笑容的孩子们也要俯身在织机上操作,用浑浊的目光注视着他们手指下现出供达官贵人的崽子们玩赏的阿拉伯式图案或花纹! ——李斯特1837年访问里昂时写的一封信

马克主义产生的时代背景


生活、工作条件恶劣,工人社会地位低下,工人阶级享有的政治权力非常有限,是资产阶级的统治对象。


马克主义产生的时代背景


名 称 时 间 内 容 结果
法国里昂
丝织工人起义 1831年 提高工薪 斗争成果有限,基本以失败告终
1834年 废除君主制度,建立共和政体
英国宪章运动 1836—1848年 争取普选权
德意志西里西亚
纺织工人起义 1844年 反对私有制
为了改善劳动条件和生活状况,维护自己的权益,工人阶级进行了多种形式的斗争;
无产阶级开始作为独立的政治力量登上历史舞台,迫切需要革命理论的指导
“面对这种残酷的现实,正直的思想家不得不重新开始思索人类的命运,寻找能够克服资本主义弊病、解脱劳动大众苦难的新道路,从而产生了各种勾画未来社会图景的思潮、理论和学说…….”
——解里轩《如何认识社会主义发展的历史进程》

马克主义产生的时代背景


傅立叶(1768—1830)
圣西门(1760—1825)
欧文(1771—1858)
代表人物 理想社会 实现途径
圣西门 实业制度 劝说人们捐款
傅立叶 法郎吉 等待有钱人投资
欧文 新和谐公社 依靠合乎理性的政府
设想和实践都无法真正实现
空想社会主义思想对于未来理想社会消灭私有财产、剥削、共同福利等的美好描述,激发了人们的期待和向往

马克主义产生的时代背景


19世纪人类优秀文化三大成果

德意志
古典哲学

英国古典
政治经济学

英法空想
社会主义

马克思主义哲学
辩证唯物主义
历史唯物主义

马克思主义的
政治经济学

科学
社会主义

马克思主义三个组成部分
马克思主义并非是凭空而来的,而是马克思、恩格斯吸收人类知识的精华,再加上自己的解释与发挥,创造出来的。
--朱汉国《历史学习精要》
德意志古典哲学
法国空想社会主义
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




马克主义产生的时代背景





经济根源
工业革命推动资本主义迅速发展,资本主义制度的弊端也日益暴露
阶级基础
欧洲三大工人运动,标志着无产阶级登上历史舞台,需要科学理论指导。
思想基础
德意志古典哲学、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英法空想社会主义
实践基础
马克思、恩格斯深入工人运动,长期的革命实践与理论研究

马克思、恩格斯的理论探索——《共产党宣言》 1848年2月


资产阶级除非对生产工具,从而对生产关系,……不断地进行革命,否则就不能生存下去。……资产阶级在它的不到一百年的阶级统治中所创造的生产力,比过去一切世代创造的全部生产力还要多,还要大。……


……资产阶级不仅锻造了置自身于死地的武器(指生产力);它还产生了将要运用这种武器的人——现代的工人,即无产者。 (工人)是资产阶级的、资产阶级国家的奴隶,他们每日每时都受……奴役。 工人通过结社而达到的革命联合代替了他们由于竞争而造成的分散状态。……资产阶级的灭亡和无产阶级的胜利是同样不可避免的。


共产党人的最近目的是……:使无产阶级形成为阶级,推翻资产阶级的统治,由无产阶级夺取政权。……
共产党人可以把自己的理论概括为一句话: 消灭私有制。
无产阶级将利用自己的政治统治,一步一步地夺取资产阶级的全部资本,把一切生产工具集中在国家即组织成为统治阶级的无产阶级手里,并且尽可能快地增加生产力的总量。

创造了巨大的生产力,确立了新型的生产关系……肯定了资本主义的历史进步作用
揭示了资本主义社会的矛盾,论证了资本主义必然灭亡、无产阶级联合起来,共产主义必然胜利的客观规律
肯定了阶级斗争的作用;宣告了无产阶级的历史使命:用暴力推翻资产阶级的统治;消灭私有制
劳动者除了生产自己以及他的家庭的生存所需要的财富外,他还生产出更多的财富。于是,在养活自己和他所创造的财富之间,就有一个差,这个差就是“剩余价值”。剩余价值被资本家拿走了,资本家不劳动,不劳而获,这就是剥削。马克思用数学公式计算出剩余价值,他的理论因此成为“科学的”理论。
——钱乘旦《西方那一块土》
《资本论》是一本最彻底地教人认识社会的巨著,全书160万字,马克思为它耗费了40年的心血,为了写作,前后研究书籍达1500种。在这之前谁也没有像他这样讲清资本和劳动的关系…… 这本书不只是教人认清剥削,消灭剥削,它还教人认识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组织经济,发展经济。甚至它的光焰逼得资本家也不得不学《资本论》,不得不承认劳资对立,设法缓和矛盾。
——梁衡《特利尔的幽灵》

马克思、恩格斯的理论探索——《资本论》1867年



马克思、恩格斯的理论探索——《资本论》1867年


(1)核心内容:剩余价值理论
(2)意义:揭露了资本主义制度和资本家剥削的秘密,科学地论证了资
本主义必将灭亡、社会主义必将胜利的结论。
(3)地位:马克思主义理论文献中最重要的文献之一。




马克思主义是马克思、恩格斯共同创立的思想体系,是无产阶级革命理论。
主要由唯物史观、政治经济学和科学社会主义三大部分组成。
时间 主要的理论创造与革命实践
1845年 合写《德意志意识形态》 (马克思主义哲学)
1846—1847年 建立共产主义者通讯委员会、德意志工人协会加入“正义者同盟”并改组为“共产主义者同盟”
1848年 发表《共产党宣言》 (科学社会主义)
参加1848年欧洲革命,创办报纸宣传革命,组织工人起义,失败后主要在英国活动
1867年 出版《资本论(第一卷)》(1885和1894年,第二、三卷由恩格斯整理出版) (政治经济学)

马克思、恩格斯的理论探索



马克思主义产生的世界意义


3月14日下午两点三刻,当代最伟大的思想家停止思想了。……正像达尔文发现有机界的发展规律一样,马克思发现了人类历史的发展规律……不仅如此。马克思还发现了现代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和它所产生的资产阶级社会的特殊的运动规律。由于剩余价值的发现,这里就豁然开朗了……
他毕生的真正使命,就是以这种或那种方式参加推翻资本主义社会及其所建立的国家设施的事业,参加现代无产阶级的解放事业,正是他第一次使现代无产阶级意识到自身的地位和需要,意识到自身解放的条件。……
——《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

马克思主义的批判已教会很多人看到资本主义制度的不平等和不公正现象,教他们至少要努力去减少这些现象。
——【英】戴维·麦克莱伦(David Mclellan)著《马克思传》
1866年后,英国通过两次议会改革,至1885年基本实现了成年男子普选权。第一次世界大战前,妇女为争取选举权展开了斗争。第二次世界大战前夕,英国已实现全民普选。 ——钱乘旦《英国通史》
在当代资本主义发达国家对经济的国家干预和宏观调控中,在日渐增多的员工持有股份的实践中,在社会福利、社会保障、社会公正水平的日益增长中,在城乡差别、工农差别、体脑差别的不断缩小中,也可以看到马克思主义巨大和深远的影响。
——董得刚《坚持马克思主义的当代意义》

剖析了资本主义,增强了无产阶级的精神力量,国际工人运动蓬勃兴起,对人类社会进程产生了深远影响。
客观上促进了资本主义社会的自我调整,现代资本主义国家中社会主义因素明显增长,提升了整个世界的文明水平
公元1864年,“国际工人协会”在伦敦成立,这就是历史上的“第一国际”。它的成立推动了马克思主义的传播和国际工人运动进入新阶段。
在第一国际存在的12年中,它所建立的支部几乎遍布整个欧洲,继而越过大洋扩展到美国和拉丁美洲的一些国家,会员和同情者人数最多时达二百万。后来恩格斯领导下建立了第二国际,列宁领导下建立共产国际,它们在国际工人运动史发挥了巨大作用。

国际工人运动的发展:


公元1871 年3月,法国巴黎爆发工人革命,起义者建立了自己的政权巴黎公社。第一国际的一些成员在公社的活动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背景: 法国在普法战争中的惨败


国际工人运动的发展


意义: 1871年5月28日,巴黎公社被扼杀。但是,巴黎公社作为无产阶级建立政权的第一次伟大尝试而载入史册,它的实践丰富了马克思主义的学说,为国际工人运动的发展提供了宝贵的经验和教训。
巴黎公社措施:
①打碎旧的国家机器,建立立法与行政合一的政权机关和司法机构;
②废除旧军队和旧警察,代之以国民自卫军和治安委员会;
③人民有权监督罢免由选举产生的公职人员,公职人员工资不得超过熟练工人的工资;
④由工人合作社管理工厂;实行八小时工作日;要求实行世俗的“全面教育”;

马克思、恩格斯的革命实践


巴黎公社的经验回答了无产阶级在打碎资产阶级国家机器后用什么来代替它的问题。……公社这个工人阶级的政府是终于发现的可以使劳动在经济上获得解放的政治形式。
公社的原则是永存的,是消灭不了的。这些原则将一再凸现出来,直到工人阶级获得解放。
——马克思
自19世纪中期起,马克思主义成为西欧工人运动的指导思想;在东欧和东南欧,马克思主义的影响日益扩大;在亚洲、北美洲和拉丁美洲,马克思主义是工人运动与民族民主运动重要的思想武器。

国际工人运动的发展:


资本主义大工业的建立发展

贫富分化严重,阶级矛盾尖锐
三大工人运动
无产阶级登上历史舞台

空想社会主义








理论
革命实践
科学社会主义: 《共产党宣言》
政治经济学: 《资本论》

建立“第一国际”
声援巴黎公社革命
广泛传播


丰富
发展

指导西欧工人运动
东欧和东南欧
亚洲、北美和拉美

小结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