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科版五年级科学下册第二单元《热》复习

文档属性

名称 教科版五年级科学下册第二单元《热》复习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6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教科版
科目 科学
更新时间 2020-03-13 09:23:29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教科版科学五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热》复习
第1课 热起来了
复习知识:
1.当我们感到冷时,我们可以通过(运动)、(多穿衣服)、(吃热的食物)、(靠近热源)等方法来保暖。?
2.衣服本身不能产生热量,为什么它能让我们的身体热起来??
衣服本身不能产生热量,但它能减缓身体向空气散发热量的速度,起来保暖的作
用。
复习题:
1.填空题。
(1)当我们觉得手冷时,用力搓一搓手,就会感觉( )起来了,这是因为两只手( )产生了( )。
(2)当我们觉得有些冷的时候,我们经常采用( )、( )、( )、( )等方法让身体热起来。
答案:(1)热、摩擦、热量(2)晒太阳、打开电暖气、吃点热的食物、多穿几件衣服
2.选择题。
(1)下列方法不能使身体热起来的是( )。
A.烤火 B.跑步 C.吹电风扇
答案:C。
(2)冬天天气寒冷,小芳睡觉时盖上了厚厚的棉被。妈妈说盖上棉被才暖和,其中的原理是( )。
A.棉被能防止热量散发
B.棉被能产生热量
C.棉被既能产生热量,又能防止热量散发
答案:A。
(3)下列方法都能使我们的身体热起来,其中并不能给我们增加热量的是( )。
A.晒太阳 B.吃些热的食物 C.多穿些衣服
答案:C。
3.想一想,下面哪些情况会使衣服热起来?请在括号内画“√”。
(1)放在衣柜里的衣服 ( )
(2)穿在身上的衣服 ( )
(3)在太阳下晒的衣服 ( )
(4)刚熨烫过的衣服 ( )
(5)叠好的衣服 ( )
(6)洗过的衣服 ( )
(7)和棉被放在一起的衣服( )
(8)压在书本下的衣服 ( )
答案: (2)穿在身上的衣服 ( √ )
(3)在太阳下晒的衣服 ( √ )
(4)刚熨烫过的衣服 ( √ )
第2课 给冷水加热
复习知识:
装有热水的塑料袋在冷水盆中是(浮的)。因为相同重量的热水和冷水相比,热水的体积要大,相同体积的热水和冷水相比,冷水的重量要重。把一袋装有冷水的塑料袋放入热水中,这袋冷水先(下沉),然后会(上浮)。
复习题:
1.选择题。
(1)相同体积的50℃的热水和10℃的冷水比较,( )。
A. 热水重 B. 冷水重 C. 两者一样重
答案:B
解析:


50℃的热水 10℃的冷水
10℃的冷水要变成50℃的热水,体积会变大,但重量不变,如下图所示,



10℃的冷水 50℃的热水
对比前后两杯热水,后面这杯10℃的冷水被加热成50℃热水重。从这里可以推断出冷水重。(结论:相同体积的热水和冷水相比,冷水的重量要重)
(2)同样重的 50℃的热水和 10℃的冷水比较( )。
A. 热水的体积大 B. 冷水的体积大 C. 两者体积一样大
答案:A
解析:相同重量的热水和冷水相比,热水的体积要大。
(3)一袋封闭的水,在加热的过程中( )没有发生变化。
A. 重量 B. 体积 C. 温度
答案:A
(4)将冷水袋放入热水盆中,会出现的现象是( )。
A.冷水袋温度升高
B.冷水袋重量增加
C.冷水袋体积变小
答案:A
解析:把一袋装有冷水的塑料袋放入热水中,这袋冷水先(下沉),然后会(上浮)。冷水袋温度变高,重量不变,体积变大。
(5)将热水袋放入冷水盆中,会出现的现象是( )。
A.热水袋一开始会上浮
B.热水袋重量减轻
C.热水袋体积变大
答案:A
解析:热水袋放入冷水盆里,一开始上浮,后来热水袋里的水温变低,体积缩小,会下沉。整个过程中,热水袋的重量不变。
(6)向杯子里倒入热开水,等水冷却后,液面会( )。
A. 上升一点 B. 下降一点 C. 保持不变
答案:B
解析:水冷却后,体积缩小,液面会下降。
2.简答题。
右图的试管里密闭地装着冷水,放在天平上,天平是平衡的。给这支试管加热后,再放到天平上。
(1)天平还会平衡吗?为什么?
(2)试管内水的体积发生变化了吗?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答案:(1)会平衡。因为加热后,重量不变。
(2)会。水受热后体积变大。
第3课 液体的热胀冷缩
复习知识:
要明显地观察到水由冷变热时体积的变化,利用一个烧瓶装满冷水,上面橡皮塞上插一空心玻璃管,把瓶子放到热水中,水变热时水位上升;把瓶子放入冷水中,水变冷时水位下降,这种水体积的变化叫做热胀冷缩。但水在4℃以下时正好相反,是热缩冷胀。其它的液体也具有热胀冷缩的性质,所以装液体的瓶子都不会装满。
复习题:
1.填空题。
水银是一种液体,它受热时体积会( ),受冷时体积会( ),我们把水银体积的这种变化叫( )。实验室使用的水银温度计就是利用( )的原理制成的。
答案:变大(膨胀)、变小(缩小)、热胀冷缩、热胀冷缩。
2.选择题。
(1)在实验中,我们发现水、酱油、菜油、酒精、水银等物质有热胀冷缩的特点。根据实验中获得的这些信息,我们可以得出的结论是( )。
A.许多物质都有热胀冷缩的性质
B.液体、气体和固体都有热胀冷缩的性质
C.许多液体都有热胀冷缩的性质
答案:C
(2)下列现象属于液体受热膨胀的是( )。
A.冬天的水管被冻裂了
B.烧水时,热水从壶嘴里溢出来
C.温度计放入冰箱,液柱下降
答案:B



(3)从商店买来的饮料和酒都不会装满,小明觉得很奇怪。你知道这是什么原因吗?( )
A.液体会热胀冷缩
B.瓶子会热胀冷缩
C.厂家为了偷工减料
答案:A

3.简答题。
夏天,汽车油箱里最好不要加满油。你能简单说一说理由吗?
答案:因为夏天气温高,汽油容易受热膨胀,从油箱中溢出。
第4课 空气的热胀冷缩
复习知识:
我们用一瓶口装有气球的瓶子来研究空气的变化,将瓶子放入热水里时,气球鼓起来了。放入冷水中时,气球瘪下来了,说明气体也有热胀冷缩的性质。空气比水的热胀冷缩的变化要明显。?
解释热胀现象:A、常见的物体都有微粒组成的。B、这些微粒是不停运动的。C、微粒运动的速度和范围随着温度的升高而强烈和扩大。
复习题:
1.填空题。
(1)空气受热时体积变大,冷时体积变小,由此可以得出,空气具有
( )的性质。
(2)常见的物体都是由( )组成的,而微粒总在不断地( )。当物体吸热升温以后,微粒加快了运动,微粒之间的距离( ),物体就膨胀了。当物体遇冷后,微粒的运动( ),微粒之间的距离( ),物体就收缩了。
(3) 一个压扁的乒乓球浸在( )中会慢慢鼓起来,这是因为( )。
答案:(1)热胀冷缩。
微粒、运动。增大。减慢、缩小。
热水、乒乓球内的气体受热膨胀,使压扁的乒乓球鼓起。
2.选择题。
(1)空气的热胀冷缩与水的热胀冷缩比较( )。
A.没什么区别 B.体积变化更明显 C.体积变化更不明显
答案:B
(2)下列现象与空气的热胀冷缩有关的是( )。
A.夏天,打开雪碧瓶的瓶盖,瓶口有气体冒出
B.热气球升空
C.空气被压缩
答案:B
解析:雪碧里溶解了二氧化碳,打开雪碧瓶盖,由于瓶内气压改变,二氧化碳在雪碧中溶解度降低,从里面出来了,因此瓶口有气体冒出。
空气被压缩是因为空气微粒之间有空隙。
热气球上升,是因为热空气体积大,重量轻。(空气受热膨胀)
(3)夏天的室内,空调周围的空气遇冷后下降,下面的热空气上升被冷却,冷热空气不断对流,就使整个屋子凉爽起来了。根据这个原理,我们一般将空调安装在房间的( )。
A. 上部 B. 下部 C. 中部
答案:A
3.课外实验。
根据下面的实验回答问题。
奇妙的“喷泉”
取一个带孔的橡皮塞袁中间插上一根带尖嘴的细玻璃管,在一个烧瓶中加入少量的水,塞紧这个橡皮塞,并 让细玻璃管的下端浸入烧瓶内的水中,把烧瓶放到盛有热水的水槽中奇妙的“喷泉”就产生了。
请你用已学过的科学知识解释为什么烧瓶放在盛有热水的水槽中,细玻璃管的尖嘴端就会喷出水柱?要使这个“喷泉”喷出的水柱更高些,你有什么办法?






答案:水槽中的热水使烧瓶中的空气受热膨胀,挤压烧瓶中的水,使水从玻璃管中喷出。
水槽中的热水更热一些、烧瓶中的水更少一些(空气更多,空气的热胀冷缩比液体更明显)、玻璃管更细一些、烧瓶更大一些等。
第5课 金属热胀冷缩吗
复习知识:
铜球在加热后不能穿过铁环,冷却后能穿过铁环,说明铜也具有热胀冷缩的性质。钢条加热后会变长加粗、铁轨铺设时分段并留有缝隙、铁桥架在滚轴上,都说明大多数金属都有这样的性质。锑、镓、铋等金属正好与大多数相反,是热缩冷胀。
复习题:
1.填空题。
(1)夏天安装电线时,两根电线杆之间的电线不能拉得太紧,否则到了冬天,电线由于( ),容易被拉断。
答案:冷缩。
(2)通过实验,我们知道( )、( )等金属都具有热胀冷缩的性质。但并不是所有金属都是如此,如( )、( )等金属就会热缩冷胀。
答案:铜、铁;锑、铋。
2.判断题。
(1)由于钢比较坚硬,所以钢没有热胀冷缩的性质。( )
答案:×。
解析:金属的热胀冷缩不是看它坚不坚硬,而是看它的内部微粒在受热受冷时的运动状况。根据实验,我们已经知道刚有热胀冷缩的性质。
(2)大多数金属受冷时体积缩小,受热时体积膨胀。( )
答案:√。
解析:大多数金属是热胀冷缩的,锑、镓、铋等金属正好与大多数相反,是热缩冷胀。
(3)刚加热过的金属,不可直接用手触摸,以免烫伤手。( )
答案:√。
(4)钢条加热时,会伸长、变细。( )
答案:×。
解析:钢条加热时,由于热胀,会变长变粗。
3.选择题。
(1)从实验中我们发现,水、空气、铜和钢等物质有热胀冷缩的性质。根据实验中获得的信息,我们可以得出( )的结论。
A.许多物质都有热胀冷缩的性质
B.液体、气体和固体都有热胀冷缩的性质
C.所有物质都有热胀冷缩的性质
答案:A。
(2)在常温下,右图所示的模具 X 刚好能插入 Y 内(X 和 Y 都具有热胀冷缩的性质), 下列哪些方法可以使X 更容易插入Y 内?( )
①把Y浸在冰水中②把X浸在冰水中 ③用火把Y加热
A.①和② B. ① 和③ C. ②和③
答案:C。
解析:要把X更容易地插入Y中,方法一是把X体积缩小(把X浸入冰水中,冷缩),方法二把Y插入的地方变大(用火把Y加热,热胀)。
第6课 热是怎样传递的
复习知识:
1.观察热的传递,用酒精灯一端加热粘有火柴的铁丝及涂有蜡的圆盘来研究,发现热在传递时由热源为起点,由热的一端向冷的一端传递或由热的物体向冷的物体传递。离热源越远,热传递的时间越长。?
2.热从一个物体传递给另一个物体,或者从物体的一部分传递到另一部分的传热方法叫做热传递。
复习题:
1.填空题。
下图是一条“M”形的铁条.在 H 点处用酒精灯加热,A、B、C、D、E、F 各点上的蜡烛油会先后熔化。请写出A、B、C、D、E、F 各点处蜡烛油熔化的先后顺序。
= 1 \* GB3 \* MERGEFORMAT ①( )
②( )
③( )
④( )
⑤( )
⑥( )

答案:DCEBFA。
解析:





在铁条H处加热,热总是从铁条较热的一端传向较冷的一端,离热源(H)越远,热传递的时间越长。从图中我们可以判断出离H处由近及远为D、C、E、B、F、A。
2.选择题。
(1)热在固体中的传递方向是( )。
A.从物体较冷的一端传向较热的一端
B.从物体较热的一端传向较冷的一端
C.没有固定的规律
答案:B。这种传递方式叫做热传导。
(2)热传导现象一般发生在( )中。
A.气体 B.固体 C.液体
答案:B。
(3)下列情况下,最不容易使冰块融化的是( )。
A.将冰块放在太阳下晒
B.将冰块放在手里
C.将冰块放在冰箱里
答案:C。
(4)相互接触的两个物体之间没有发生热传递,是因为它们具有相同的( )。
A.重量 B.体积 C.温度
答案:C。
(5)冬天,人们常用热水袋来取暖,热水袋主要是通过( )的方式把热量传给手。
A.热传递 B.热辐射 C.对流
答案:A。
解析:固体间热的传递方式叫做热传导。对流一般发生在气体、液体中。热辐射是物体由于具有温度而辐射电磁波的现象。
3.实验题。
小明在一段铁丝上每隔一定距离用蜡粘上一根火柴, 将铁丝固定在铁架台上,火柴都向下悬挂。用酒精灯在铁丝的一端加热, 观察哪一端的火柴先掉下来。
(1)该实验研究的问题是( )。
A.金属的热胀冷缩
B.热在金属中是怎样传递的
C.金属和木头哪个传热本领大
答案:B。
(2)实验中,选用蜡粘火柴的原因是( )。
A.蜡遇火不会燃烧
B.蜡是热的不良导体
C.蜡遇热会熔化
答案:C。
(3)实验中,应用酒精灯的( )加热。
A.外焰 B.内焰 C.焰心
答案:A。
解析:外焰温度最高。
(4)实验中,火柴的作用是( )。
A.火柴会燃烧,能帮助我们看清热的传递方向
B.火柴掉下的顺序能帮助我们看清热的传递方向
C.火柴的颜色会改变,能帮助我们看清热的传递方向
答案:B。
第7课 传热比赛
复习知识:
1.一般来说,金属的传热能力强于非金属,通过金属和非金属物质的组合,可以有效地控制热量的传递。?
2.铜铝钢传热性能比较:铜>铝>钢。
复习题:
1.选择题。
(1)下列三种大小、形状都相同的物体,传热最快的是( )。
A.铜条 B.木条 C.塑料条
答案:A。
(2)下列材料中,最适宜用来制作锅铲柄的是( )。
A.铜 B.不锈钢 C.塑料
答案:C。
(3)下列物体中,属于热的不良导体的是( )。
A.铁 B.铜 C.泡沫塑料
答案:C。
(4)我们在做“不同金属的传热性能实验”时,应选用相同( )的铜棒、
铝棒、铁棒进行比较。
A.重量、体积 B.长短、粗细 C.颜色、体积
答案:B。
(5)往形状、体积、颜色、厚薄一样的不锈钢杯、陶瓷杯、塑料杯里倒入等量的相同温度的热水,5 分钟后,( )中的水冷得最快。
A.陶瓷杯 B.塑料杯 C.不锈钢杯
答案:C。
解析:不锈钢是热的良导体,吸热快,散热也快。
(6)“石锅饭”(如右图所示)用石锅作为盛饭的容器,是因为( )。
A.石头是热的良导体,食物容易熟
B.石头传热速度慢,容易保温
C.石头比较坚硬,不容易破
答案:B。
2. 资料阅读。
阅读下面的资料,回答问题。
五年级的小明发现,在寒冷的冬天,用手触摸户外的金属制品和木头制品时,感觉到金属制品比木头制品凉;吃饭时,放在热汤中的金属勺很快就会变得烫手,而瓷勺不会烫手;热饭装在陶瓷碗中比装在金属碗里凉得慢......小明对上述现象进行分析比较,得出了结论:金属的导热能力比非金属强。
1.在寒冷的冬天,用手触摸户外的金属制品和木头制品时,感觉到金属制品比木头制品凉, 这是因为金属的导热能力比木头( )(填“强”或“弱”)。当用手触摸户外的金属制品时,手感觉很凉,这是因为手上的热很( )(填“容易”或“不容易”)传递出去,从而使手的温度下降得很快。
答案:强。容易。
解析:金属是热的良导体,易吸热、易散热。
2. 除文中的例子外,请举出生产、生活中利用和防止物体传热的例子各
一个。
利用物体传热的例子:
( )。
防止物体传热的例子:
( )。
参考答案:
利用物体传热:铁锅炒菜、水壶底、熨斗、电铬铁的头部等。
防止物体传热:锅铲柄、保温杯、各种保温材料等。
第8课 设计制作一个保温杯
复习知识:
1.制作保温杯:隔绝空气与水相接触,设计一个用热的不良导体制用的盖子;用热的不良导体制成杯身或在杯子外制成一个杯套。
2.棉衣棉被作为热的不良导体,所起的作用是阻止或减缓热量的传递速度。冷柜断电盖棉被是减缓空气中的热量向冷柜传递。??
复习题:
1.选择题。
(1)保温杯能起到保温的作用,是因为保温杯( )。
A.能产生热或产生冷
B.是热的良导体,加快了杯子内外的热传递
C.是热的不良导体,减缓了杯子内外的热传递
答案:C。
(2)从打碎的热水瓶内胆中可以发现,内胆壁就像镜子一样光亮。这种设计可以( )。
A.让瓶胆看起来光滑一点
B.让瓶胆看起来高档一点
C.增强保温效果
答案:C。
解析:内壁光亮,反射能力强,吸热能力弱,因此保温能力强。
(3)热水瓶的内胆是双层的,而且两层之间是真空的,这是因为( )。
A.要让瓶胆变得更重一些
B.真空可让瓶中的热水温度升高
C.真空可减慢热量的散失
答案:C。
解析:真空环境可以减少热流,从而减慢热量散失。
(4)工厂生产杯子时,要使保温效果更好,隔层应怎样处理( )。
A.填充水
B.填充空气
C.把空气抽走,使其变成真空
答案:C。
(5)下列让身体热起来的方法,哪一种不同于其他三种( )。
A.穿上袜子
B.睡进被窝
C.戴上手套
D.用温水洗脸
答案:D。
解析:穿上袜子、睡进被窝、戴上手套都是保温作用,用温水洗脸是热传递的过程。
(6)保温材料之所以能起到保温作用,是因为( )。
A.保温材料能够产生热量
B.保温材料是热的良导体
C.保温材料是热的不良导体
答案:C。
2.简答题。
夏天天气炎热,如果商店意外停电,商店的工作人员就用厚厚的棉被覆盖在冰柜上,以减缓棒冰融化的速度。请说明其中的道理。
参考答案:棉被不易传热,外面的热量被棉被阻隔,传不进来,所以就减缓了棒冰融化的速度。
单元综合
复习题:
1.判断题。
人站在阳光下会感觉到热,是因为人从阳光中获得了热量。( )
水在任何时候都是热胀冷缩的。( )
液体和气体都会热胀冷缩,但是固体不会热胀冷缩。( )
两个相互接触的物体,温度高的物体会向温度低的物体传递热量。( )
刚加热过的铜球,不可直接用手触摸,以免烫伤。( )
2.选择题。
(1)相同体积的 70℃的热水和 30℃的冷水比较( )。
A.两者一样重 B.热水重 C.冷水重
(2)把一小塑料袋热水放入装满冷水的杯子里,这一小袋热水会( )。
A.浮在水面上
B.沉在水底
C.停在水中任何深度的地方
(3)铜条的一端放在酒精灯上加热,酒精灯火焰的热能通过铜条传递到另一端。这种传递热的方式,我们称为( )。
A.传导 B.对流 C.辐射
(4)下列物体属于热的良导体的是( )。
A.木头 B.铜 C.泡沫塑料
(5)从实验中我们发现,水、酱油、菜油、酒精、水银等物质有热胀冷缩的特点。根据这些信息,我们可以得出的结论是( )。
A.许多物质都有热胀冷缩的性质
B.液体、气体和固体都有热胀冷缩的性质
C.许多液体都有热胀冷缩的性质


(6)如右图,将装满冷水的烧瓶放入一个盛有水的烧杯中,发现玻璃管里的液面迅速下降。可以推测,烧杯中装的是( )。
A.冰水 B.冷水 C. 热水


(7)小明和小刚打乒乓球,一不小心把乒乓球踩瘪了。他们用科学课上学到的方法,将乒乓球放入热水里浸泡,一会儿后,乒乓球恢复了原状。这是利用了什么原理( )。
A.固体的热胀冷缩 B.液体的热胀冷缩 C.气体的热胀冷缩
(8)夏天,空调周围的空气降温后下沉,下面的热空气上升被冷却,冷热空气不断对流,使室内空气变得凉爽。所以空调一般装在房间的( )。
A.上部 B.中部 C.下部
(9)相互接触的两个物体之间没有发生热传递,是因为它们具有相同的( )。
A.重量 B.体积 C.温度
(10)保温杯能起到保温的作用,是因为保温杯( )。
A.能产生热或产生冷
B.是热的良导体,加快了杯子内外的热传递
C.是热的不良导体,减缓了杯子内外的热传递
3.简答题。
(1)观察右图中的温度计,它是根据什么原理制成的?这个温度计能测量的最低温度是多少?能测量的最高温度是多少?现在指示的温度大约是多少?








(2)科学课上,小明做了以下实验,在一段铜棒上每隔一定的距离固定一枚大头针,然后用酒精灯加热铜棒,如下图所示:

在实验过程中,( )大头针温度上升最快;( )大头针温度上升最慢;( )和 ( )两个大头针温度上升一样快。
(3)将装满水的烧瓶(如图1)先浸入装有热水的烧杯中,一段时间后,结果如图2所示。然后取出烧瓶并把它浸入装有冷水的烧杯中,结果如图3所示。写出这一过程中发生的现象,并解释这种现象。









图 1 图 2 图 3

冬天天气寒冷,我们多穿些衣服就不觉得冷了。请解释其中的原因。





复习题答案及解析:
1.判断题。
(1)人站在阳光下会感觉到热,是因为人从阳光中获得了热量。( √ )
(2)水在任何时候都是热胀冷缩的。( × )
解析:水在0℃-4℃之间出现热缩冷胀现象。
(3)液体和气体都会热胀冷缩,但是固体不会热胀冷缩。( × )
解析:固体也会热胀冷缩,比如铜铁铝。
(4)两个相互接触的物体,温度高的物体会向温度低的物体传递热量。( √ )
(5)刚加热过的铜球,不可直接用手触摸,以免烫伤。( √ )
2.选择题。
(1)相同体积的 70℃的热水和 30℃的冷水比较( C )。
A.两者一样重 B.热水重 C.冷水重
解析:30℃的冷水变成70℃的热水,体积变大,但是重量不变;30℃的冷水变成的70℃热水与它同体积的70℃热水相比,前者重量重。

(2)把一小塑料袋热水放入装满冷水的杯子里,这一小袋热水会( A )。
A.浮在水面上
B.沉在水底
C.停在水中任何深度的地方
(3)铜条的一端放在酒精灯上加热,酒精灯火焰的热能通过铜条传递到另一端。这种传递热的方式,我们称为( A )。
A.传导 B.对流 C.辐射
解析:铜条是固体,热在固体中的传递方式叫做热传导。

(4)下列物体属于热的良导体的是( B )。
A.木头 B.铜 C.泡沫塑料
(5)从实验中我们发现,水、酱油、菜油、酒精、水银等物质有热胀冷缩的特点。根据这些信息,我们可以得出的结论是( C )。
A.许多物质都有热胀冷缩的性质
B.液体、气体和固体都有热胀冷缩的性质
C.许多液体都有热胀冷缩的性质
(6)如右图,将装满冷水的烧瓶放入一个盛有水的烧杯中,发现玻璃管里的液面迅速下降。可以推测,烧杯中装的是( A )。
A.冰水 B.冷水 C. 热水
解析:冷缩。迅速下降,说明水很冷。


(7)小明和小刚打乒乓球,一不小心把乒乓球踩瘪了。他们用科学课上学到的方法,将乒乓球放入热水里浸泡,一会儿后,乒乓球恢复了原状。这是利用了什么原理( C )。


A.固体的热胀冷缩 B.液体的热胀冷缩 C.气体的热胀冷缩
解析:乒乓球里有空气,是空气受热膨胀,球才恢复原状。

(8)夏天,空调周围的空气降温后下沉,下面的热空气上升被冷却,冷热空气不断对流,使室内空气变得凉爽。所以空调一般装在房间的( A )。
A.上部 B.中部 C.下部

(9)相互接触的两个物体之间没有发生热传递,是因为它们具有相同的
( C )。
A.重量 B.体积 C.温度
(10)保温杯能起到保温的作用,是因为保温杯( C )。
A.能产生热或产生冷
B.是热的良导体,加快了杯子内外的热传递
C.是热的不良导体,减缓了杯子内外的热传递
3.简答题。
(1)观察右图中的温度计,它是根据什么原理制成的?这个温度计能测量的最低温度是多少?能测量的最高温度是多少?现在指示的温度大约是多少?
右图的气温计是根据液体热胀冷缩的原理制成的。
它能测量的最低温度-30℃,最高温度是50℃,现在的温度是20℃。









(2)科学课上,小明做了以下实验,在一段铜棒上每隔一定的距离固定一枚大头针,然后用酒精灯加热铜棒,如下图所示:

在实验过程中,( o )大头针温度上升最快;( d )大头针温度上升最慢;( a )和 ( e )两个大头针温度上升一样快。
解析:离火源越近,热传递的时间越短;离火源越远,热传递的时间越长。








(3)将装满水的烧瓶(如图1)先浸入装有热水的烧杯中,一段时间后,结果如图2所示。然后取出烧瓶并把它浸入装有冷水的烧杯中,结果如图3所示。写出这一过程中发生的现象,并解释这种现象。









图 1 图 2 图 3
烧瓶放入热水中后,里面的水受热体积膨胀,水面上升;放入冷水中后,烧瓶里面的水受冷体积缩小,水面下降。这是因为水有热胀冷缩的性质。
(4)冬天天气寒冷,我们多穿些衣服就不觉得冷了。请解释其中的原因。
衣服不易传热(热的不良导体),冬天衣服穿多了,能有效阻隔身体产生的热量往外传递,身体失去的热量少,就觉得暖和了。





热水

E

C

F

D

B

H

A

E

C

F

D

B

H

A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www.21cnjy.com/"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