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41张PPT)
天窗
茅盾
会认3个生字,会写11个生字,能读准字音,认清字形,理解这些生字组成的新词。
学习目标
1
2
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把自己喜欢的段落或句子抄写下来。
3
理解课文内容,感受天窗给孩子们带来的无穷想象和慰藉。
作者介绍
茅盾(1896-1981),原名沈德鸿,笔名茅盾、郎损、玄珠、方璧等,字雁冰,浙江省嘉兴市桐乡市人。他是新文化运动的先驱者、中国革命文艺的奠基人,同时也是中国现代作家、文学评论家、文化活动家以及社会活动家。代表作有小说《子夜》《春蚕》和文学评论《夜读偶记》。
1981年3月14日,茅盾自知病将不起,将稿费25万元人民币捐出设立茅盾文学奖,以鼓励当代优秀长篇小说的创作。
会写的字
生字学习
多音字
藉
jiè:(慰藉)
jí:(狼藉)
卜
bǔ:(存亡未卜)
bo:(萝卜)
词语学习
词语理解
唯一:属性词。只有一个的,独一无二的。
造句:这是唯一可行的办法。
慰藉:安慰。
造句:母亲留给我的木梳是我唯一的慰藉。
想象:对于不在眼前的事物,想象出它的具体形象。
造句:难以想象,他竟然变得这么刻苦了。
霸气:专横的气势。
造句:这只猫头鹰霸气十足。
多义词:
1.暖和
①(气候、环境等)不冷也不太热。
造句:天气渐渐地暖和了。
②使暖和。
造句:青、红的瓜,碧绿的藤和叶,构成了一道别有风趣的装饰。
2.玻璃
①一种质地硬而脆的透明物体,没有一定的熔点。一般用石英砂、石灰石、纯碱等混合后,在高温下熔化、成型、冷却后制成。
造句:在屋顶开一个小方洞,装一块玻璃,叫作“天窗”。
②指某些像玻璃的塑料。
造句:有机玻璃其实是一种塑料。
3.扫荡
①用武力或其他手段肃清敌人。
造句:你想到这雨,这风,这雷,这电,怎样猛厉地扫荡了这世界。
②泛指彻底清除。
造句:旧社会遗留下来的腐朽东西,都应当扫荡。
4.锐利
①(刃锋等)尖而快。
造句:这把匕首十分锐利。
②(目光、言论、文笔等)尖锐。
造句:小小的天窗会使你的想象锐利起来。
5.发明
①创造新(事物或方法)。
造句:火药是中国最早发明的。
②创造出新的事物或方法。
造句:火药是中国最伟大的发明之一。
6.真切
①清楚确实,一点儿不模糊。
造句:看不真切。
②真诚恳切,真挚。
造句:他的情意真切。
近义词
暖和——( ) 喜欢——( )
关闭——( ) 唯一——( )
慰藉——( ) 想象——( )
猛厉——( ) 扫荡——( )
露天——( ) 锐利——( )
休息——( ) 闪烁——( )
温暖
设想
安慰
独一
合上
爱好
犀利
野外
涤荡
猛烈
闪动
休憩
掠过——( ) 美丽——( )
神奇——( ) 展开——( )
发明——( ) 感谢——( )
活泼——( ) 真切——( )
复杂——( ) 确实——( )
俊俏
繁复
活跃
创造
奇妙
拂过
确切
真实
感激
打开
反义词
暖和——( ) 喜欢——( )
关闭——( ) 美丽——( )
露天——( ) 锐利——( )
休息——( ) 闪烁——( )
寒冷
开放
憎恶
迟钝
室内
暗淡
工作
丑陋
神奇——( ) 展开——( )
发明——( ) 感谢——( )
活泼——( ) 真切——( )
复杂——( ) 确实——( )
简单
腼腆
模仿
普通
虚假
模糊
抱怨
收拢
标出自然段,说一说全文可以分为几部分内容?每部分内容分别讲的什么?
整体感知
全文共8个自然段。可以分为四个部分:第一部分(1~3):讲述天窗的来历、组成、位置。第二部分(4、5):讲述夏天阵雨时,天窗带给孩子们的慰藉。第三部分(6、7):讲述夜晚休息时,天窗带给孩子们的慰藉。第四部分(8):感谢发明天窗的大人。
课文解读
1.天窗在哪儿,为什么要开天窗?天窗具体是什么做的?
天窗在屋顶,因为刮风下雨时将唯一的额木板窗关闭之后,屋子里就很黑,所以开了天窗。在屋顶开一个小方洞,装一块玻璃就成了天窗。
2.天窗给乡下的孩子带来了什么?
当孩子们被关在屋子里时,天窗会带给他们无尽的想象,是他们唯一的慰藉。
3.找一找,“唯一的慰藉”在文中出现了几次?分别是在什么情况下出现的?
两次。第一次是夏天阵雨来了,孩子们被关在地洞似的的屋里;第二次是晚上,孩子们被逼着上床睡觉。
4.第2自然段运用了什么修辞方法?
比喻。
5.“天窗”“有”“无”“虚”“实”为什么要加引号?
表示强调。
拓展示例:双引号的用法
1.表示直接引用。 2.表示特殊含义。(具体环境中新生的意思) 3.表示着重强调。(着重论述的对象) 4.表示特定称谓。(指给事物起一个别名,特殊的名称/专业术语/简称/纪念日等) 5.表示否定和讽刺。(也属特殊含义一类)
6.朗读第4、5自然段,并思考以下问题。
(1)说一说此时天窗带来的想象是怎样的?用文中的一个词语来形容。
锐利。
(2)文段中“扫荡”给了你怎样的感觉?为什么通过天窗感受到的风雨雷电的威力,比在露天真实感受到的要大十倍百倍?
锐利、猛烈的感觉。因为天窗的狭小给了孩子们无穷的想象空间,将真实的感受放大了许多倍。
7.朗读第6、7自然段,并思考以下问题。
(1)为什么孩子们在被逼着到床上休息时,天窗又是他们唯一的慰藉?
因为这时候的孩子们往往还没睡着,待在黑漆漆的房间,只有亮堂的天窗能带给他们无穷的想象和乐趣,所以说是他们唯一的慰藉。
(2)这时孩子们抬头仰望天窗,会由什么想象到了什么?
由一粒星、一朵云想到无数的星、无数的云彩,由一条黑影想到蝙蝠、夜莺、猫头鹰等等。
(3)“无数像山似的、马似的、巨人似的奇幻的云彩……”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有什么样的表达效果?
比喻。将云彩比作山、马和巨人的形状,突出了云彩的变化多端,表现了孩子们想象的美丽和丰富多姿。
8.最后一个自然段,为什么说“活泼会想的孩子们知道怎样从‘无’中看出‘有’,从‘虚’中看出‘实’,比任何他看到的都更真切,更阔达,更复杂,更确实”?
因为孩子们活泼天真,没有太多复杂的思想,所以能从很多事情的“无”看到“有”,从“虚”中看出“实”,这里还写出了孩子们的想象是丰富多彩、变化莫测的,所以想象的比看到的更真切、阔达、复杂、确切。
9.学完了这篇文章,这时候你觉得天窗还是乡下屋子房顶那一扇小小的玻璃窗吗?它还是什么?
不仅仅是那一扇小小的玻璃,更是孩子们心灵的窗户,它超越了自身的客观属性,成了一个具有象征意义的诱发物,使孩子们从“无”中看出“有”,从“虚”中看出“实”。
自然天窗
本课讲的是屋顶的天窗,现在就让我们来了解一下自然的天窗吧,即天泉洞著名的洞穴景观,它是洞顶岩石裂隙遭到地表洼地流水的渗透溶蚀,发生小规模崩塌而在洞顶部形成的自然穿孔。因天光可人,地学上因形命名,谓之“天窗”。天泉洞的天窗、天泉珠连壁合,堪称天下一绝,其景观一年四季各有不同,春夏秋冬各具意韵,不少文人墨客常常为它的神奇而倾倒,纷纷吟诗作赋,赞美之词溢于言表。
拓展延伸
天窗是岩溶空穴上方的岩层因重力或其他作用不断产生崩塌,最后洞穴顶部与地表沟通,形成窗口,长约8米,宽约2米,日光由窗口可直射入洞中,宛如从天倾泻的的瀑布,泻玉流光,甚是奇特、壮观。
碰着大风大雨,或者北风呼呼叫的冬天,木板窗只好关起来,屋子里就黑得像地洞里似的。
(比喻)
你会从那小玻璃上面的一粒星,一朵云,想象到无数闪闪烁烁可爱的星,无数像山似的、马似的、巨人似的奇幻的云彩;你会从那小玻璃上面掠过的一条黑影,想象到这也许是灰色的蝙蝠,也许是会唱歌的夜莺,也许是霸气十足的猫头鹰……(拟人、比喻、排比)
佳句积累
同学们,今天我们已经学完了茅盾先生的《天窗》,知道了天窗是在乡下人的屋顶上,形状是一个小方洞,再装上一块玻璃,就是这么一扇简单的玻璃窗,却成为了小孩子们独处黑屋时唯一的慰藉,给他们带来了多姿多彩的神奇想象。那么,在你们的心里想必也有那么一扇“天窗”吧,可以试着下课后写一写内心的“天窗”。
课堂小结
结构图示
位置:屋顶
介绍天窗 形状:方形
组成:玻璃
夏天阵雨时:雨脚、闪电
—雨风雷电猛厉的威力
一粒星—无数的星
上床休息时 一朵云—无数奇幻的云
一条黑影—蝙蝠、夜莺、猫头鹰
总结:感谢发明天窗的大人
天窗
心灵的慰藉
课后习题
1.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本文的作者是 。“小小的天窗是你唯一的慰藉”这句话是本文的 句。天窗的位置在乡下的 ,形状是 ,主要组成有 。
茅盾
中心
屋顶
玻璃
方形
2.搭配词语。
( )的天窗 ( )的晴天
( )似的闪电 ( )的星星
( )的云彩
( )的猫头鹰
透明
奇幻
闪烁
带子
暖和
霸气十足
谢谢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