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品安全——食品添加剂知多少
课程背景:
当前人们挂在嘴边的一句话“我们还能吃什么”,实则是因对食品安全问题存在诸多误区的结果。食品安全问题一直是我们最关心的问题,好多人埋怨都是食品添加剂惹的祸,食品添加剂在中国被妖魔化了,但真相并非如此:其实规范使用添加剂不会危害身体健康,非法添加物才是罪魁祸首。非法添加物和食品添加剂可不是一回事,食品添加剂是合法的添加物。为了让学生正确认识食品添加剂,我让学生通过收集食品标签在课上展示、讨论认识食品添加剂的概念、种类。通过查阅资料、以辩论赛的形式让学生了解食品添加剂的主要作用以及利与弊,并结合教师准备的“合理使用食品添加剂不会产生危害和过量添加产生危害”的视频,使学生自己认识到:合理使用食品添加剂,对丰富食品生产和促进人体健康都有好处。但也必须看到,食品添加剂毕竟不是食品的天然成分,如使用不当,或添加剂本身混入一些有害成分,就可能对人体健康带来一定危害。而且现在很多不法分子为了迎合市场和人们的感官需求将一些非法添加物融入食品中,对人们的健康产生了威胁。给出“三鹿奶粉事件”的罪魁祸首三聚氰胺,“河南瘦肉精事件”的元凶瘦肉精等具体的用途以及添加在食品中产生的危害,引起了学生愤慨。为使学生情感得到升华,教师提出:“假如你是某食品加工企业的老板,面对金钱的诱惑与人们渴望健康的眼神,你会怎么做?假如你是质检执法人员你又会怎么做呢?作为现在中学生的你准备怎么做?”让学生模拟不同身份的人履行职责来进行情感教育,培养了学生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
教学目标:
1、让学生了解食品添加剂的概念、种类。
2、通过辩论赛的形式让学生了解食品添加剂的主要作用以及利与弊,锻炼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
3、认识食品添加剂的利与弊,提升学生的健康意识。
课前准备:各种食品包装袋、网络调查有关食品添加剂的内容。
教法:讲授法、点拨法
学法:调查法、辩论分析法、讨论法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展示诱人的美食图片)教师:你喜欢感官好的食品还是喜欢感官差的食品?
学生:当然是看起来比较诱人的食品。
教师:食品添加剂你了解它多少呢?拿出你准备的食品标签,阅读食品标签,了解这些食品中含有哪些食品添加剂?
学生:(各小组拿出准备的标签一一汇报)。我拿的是芬达饮料标签,它含有甜蜜素、苯甲酸钠等食品添加剂;我拿的是奶茶味果味粉的标签,它含有食品添加剂安赛蜜;我拿的是今麦郎麻辣牛肉面的标签,它含有的食品添加剂,面饼:醋酸酯淀粉、碳酸钾、碳酸钠、三聚磷酸钠、六偏磷酸钠、磷酸二氢钠、瓜尔胶、栀子黄 姜黄、聚丙烯酸钠、TBHQ,粉包:谷氨酸钠、5’呈味核苷酸二钠、焦糖色,酱色:辣椒红、食用香精。。。。。。
教师:你知道这些食品添加剂的作用吗?
学生:增加食品的香味,增加甜味,使颜色看起来更鲜亮、更易保存......
教师:以图片的形式展示不同种类的食品添加剂,例如:酸度调节剂、抗结剂、抗氧化剂、漂白剂、膨松剂、着色剂、护色剂、防腐剂、甜味剂、增稠剂等。
教师:(接着追问)食品添加剂是什么?
学生:(试着归纳出):食品添加剂是为改善食品色、香、味等品质,以及为防腐和加工工艺的需要而加入食品中的化合物质或者天然物质。
教师:近年来食品添加剂成为很多食品安全事件中的主角。是不是食品添加剂对人体一定有害呢?食品添加剂作为食品加工过程中的重要组成成分,它是天使还是魔鬼?
学生议论纷纷:有害、有利。。。。。。
教师:下面我们就以辩论赛的形式让大家来更清楚地认识它。(辩论赛前指定主辩手和总结陈述者)
正方观点:食品添加剂是天使
反方观点:食品添加剂是魔鬼
学生:(正方)食品添加剂大大促进了食品工业的发展,并被誉为现代食品工业的灵魂,这主要是它给食品工业带来许多好处,我方认为:食品添加剂是天使。
学生:(反方)食品添加剂,特别是化学合成的食品添加剂大都有一定的毒性,所以使用时要严格控制使用量。所以我方认为食品添加剂是魔鬼。
学生:(正方)适当使用着色剂、护色剂、漂白剂、食用香料以及乳化剂、增稠剂等食品添加剂,可以明显提高食品的感官质量。大家是喜欢吃色、香、味俱佳的食品还是喜欢难看、又难吃的食品?答案是肯定的,没有人喜欢吃难看、又难吃的食品。
学生:(反方)食品添加剂并不像你想象的那么好。如某些人工甜味剂、色素等经动物试验证实有致癌作用。如奶油黄色素可诱发大鼠肝癌,甜味剂甘精和苯脲也能引起动物肿瘤。近年来还发现发色剂亚硝酸钠与肉、鱼等食品中的胺类发生反应,形成有强致癌作用的亚硝基化合物。
学生:(正方)没你说得那么严重,食品加工时适当地添加某些食品营养强化剂,不但没有毒害作用而且可以大大提高食品的营养价值,例如,在某些食品中添加的益智成分DHA、补钙,补锌的成分等,对防止营养不良和营养缺乏、促进营养平衡、提高人们健康水平具有重要意义。
学生:(反方)事实胜于雄辩。如日本的森永奶粉事件就是使用了含过高的添加剂,使奶粉中含砷过高引起1万多名婴儿中毒。作为抗氧化剂的丁基羟基茴香醚可在体内蓄积,对机体可能造成的潜在性危害值得注意。据报道称,英国谢菲尔德大学的科学家研究表明,一些汽水产品含有的防腐剂苯甲酸钠可以破坏线粒体中的DNA,并影响线粒体功能,线粒体一旦出问题,细胞就会"罢工",这可能最终导致肝硬化和帕金森综合征等疾病,尤其对发育尚不成熟的儿童更为不利。除了破坏细胞线粒体,苯甲酸钠若在汽水中跟维他命C混和还会产生化学作用,形成致癌物质苯。研究称,可口可乐旗下的雪碧、芬达及百事可乐旗下的百事极(不含糖可乐)等都含有苯甲酸钠。
学生:(正方)现在市场上已拥有多达20000种以上的食品可供消费者选择,尽管这些食品的生产大多通过一定包装及不同加工方法处理,但在生产工程中,一些色、香、味俱全的产品,大都不同程度地添加了着色、增香、调味乃至其他食品添加剂。正是这些众多的食品,尤其是方便食品的供应,给人们的生活和工作带来极大的方便。例如,糖尿病人不能吃糖,则可用无营养甜味剂或低热能甜味剂,如三氯蔗糖或天门冬酰苯丙氨酸甲酯制成无糖食品供应。如果没有食品添加剂,食物的种类就会非常单一,满足不了人们生活的不同需求。
学生:(反方)但是据我调查:摄入过量的甜蜜素对人体肝脏和神经系统造成危害。有学者发现,甜蜜素虽然本身不能被人体代谢吸收,但被肠内细菌降解为环已胺后,反而会引起血压的升高。国家规定每千克的果蔬汁中含甜蜜素不能超过 0.25克,在日常生活中,蜜饯、陈皮、话梅、杨梅干、罐头、糕点及各种清凉饮料中都含有甜蜜素。含日落黄超标的食品,可能会引起过敏、腹泻等症状。大部分酱咸菜都含有日落黄,有学者就发现,如果长期食用酱咸菜等含有日落黄的食品,其毒素会沉积于肾脏,对人体的头皮组织、毛囊细胞造成损害,首先出现的症状是脱发。我国规定每千克酱咸菜中日落黄的含量不超过300毫克。一般米醋中都含有阿斯巴甜甜味剂,以改善米醋口感。有学者发现,阿斯巴甜加热后会分解成甲醛、乙酸和二酮哌嗪,这些分解物会损伤大脑细胞,长期摄入易造成记忆力减退。还有,阿斯巴甜进入人体后,会被迅速代谢为天门冬氨酸和苯丙氨酸两种氨基酸而被吸收。所以,苯丙氨酸尿症患者不能食用。我国咸味香精的生产量和消费量都已经进入了世界前列。目前流行的仿生食品一般是用豆腐、魔芋、淀粉等原料,通过添加咸味香精等原料,模仿肉的口感和口味做成的。如素火腿、素鸡、素鸭、素鱼等。但有学者就发现,咸味香精经高温加热后会,具有升高血糖,诱发炎症和动脉粥样硬化等危害。日常生活中,除了各种仿生食品,各种肉类罐头、膨化食品、方便面等等食品都含有咸味香精。
教师:自由辩论到此结束,下面请各方总结陈述。
正方总结陈述:食品的色、香、味、形态和质地等是衡量食品质量的重要指标。适当使用着色剂、护色剂、漂白剂、食用香料以及乳化剂、增稠剂等食品添加剂,可以明显提高食品的感官质量。食品添加剂中的防腐剂可以防止由微生物引起的食品腐败变质,延长食品的保存期,同时还具有防止由微生物污染引起的食物中毒作用。又如:抗氧化剂则可阻止或推迟食品的氧化变质,以提供食品的稳定性和耐藏性。此外,还可用来防止食品,特别是水果、蔬菜的酶促褐变与非酶褐变。这些对食品的保藏都具有一定意义。
反方总结陈述:食品添加剂包括防腐剂,增稠剂,着色剂,膨松剂等等。这些化学制剂对人体的健康都有一定的危害,尤其是近年来食品添加剂更成为很多食品安全事件中的主角。比萨饼、外卖汤、番茄汁和熟肉等食物中含有大量钠,过量食用会导致脑中风和心脑血管疾病。专家建议,普通成年人每天钠的摄入量不应超过2300毫克,也就是一茶匙的量。汉堡包、薯条和外卖爆米花中就含有大量的反式脂肪。它会导致胆固醇增高以及冠心病。作为消费者的我们吃着精美点心、快餐盒饭、香喷喷的热狗时,瞟一眼印刷精美的包装食品上的营养成分表,你就会发现每种食品中都有添加剂成分。据了解,转化脂肪、精制谷物制品、食盐、高果糖浆四种成分是在加工食品中最多见的,这几种成分危害着人体健康。食品添加剂的毒性除与物质本身的化学结构和理化性质有关外,还与其有效浓度、作用时间、接触途径和部位、物质的相互作用与机体的机能状态等条件有关。因此,不论食品添加剂的毒性强弱、剂量大小,对人体均有一个剂量与效应关系的问题,即物质只要达到一定浓度或剂量水平,就显现毒害作用。
辩论赛结束,教师给出评价:“看来双方是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下面让我们来看两组视频后再下结论。(播放合理使用食品添加剂不会产生危害和过量添加产生危害的视频)。看完视频学生总结:合理使用食品添加剂,对丰富食品生产和促进人体健康都有好处。但也必须看到,食品添加剂毕竟不是食品的天然成分,如使用不当,或添加剂本身混入一些有害成分,就可能对人体健康带来一定危害。
教师:现在很多不法分子为了迎合市场和人们的感官需求将一些非法添加物融入食品中,对人们的健康产生了威胁。下面就让我们擦亮双眼来认识一下这些为非作歹的添加物吧。(给出“三鹿奶粉事件”的罪魁祸首三聚氰胺,“河南瘦肉精事件”的元凶瘦肉精等具体的用途以及添加在食品中产生的危害,引起学生的愤慨。)
教师提出:“假如你是某食品加工企业的老板,面对金钱的诱惑与人们渴望健康的眼神,你会怎么做?假如你是质检执法人员你又会怎么做呢?作为现在中学生的你准备怎么做?”(学生纷纷发表观点)
教师提出希望:老师希望你能用行动履行你的诺言。最后以一句号召语“让我们携起手来共同打击非法食品添加,让我们的饮食更健康,生活更美好”结束。
课后反思:课程设计贴近学生的生活,容易引起学生学习的兴趣,学生资料准备充分且辩论气氛热烈。之前,学生对食品添加剂和非法添加物混为一谈,通过这堂课的学习,学生已经基本将其区分开来,且对食品添加剂的概念有了准确的认识,学生对食品添加剂的利弊也有了清楚的了解,对学生挑选食物给出了衡量的标准。最后让学生模拟不同身份的人履行职责来进行情感教育,达到了预期的目标。但教师对学生的评价不够完美还需加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