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 阿西莫夫短文两篇达标测试(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6 阿西莫夫短文两篇达标测试(含答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1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0-03-13 12:14:38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第六课 阿西莫夫短文两篇
一、基础知识与基本能力
1.给下列划线字注音。
(1)鸟臀 (2)褶皱 (3)潮汐
(4)劫难 (5)追溯 (6)遗骸
2.找出每组字形有误的一项,将序号写入括号
(1)( )
A.尘埃 B.至密 C.繁盛 D.熔化
(2)( )
A.膨胀 B.陨石 C.流逝 D.砥达
3.两篇短文的作者是_______国_______,他是美国著名_______作家、_______小说家他的代表作有《_______》《_______》等。
4.指出下列句子的说明方法
(1)一立方英寸被压扁的沙子比一立方英寸普通的沙子要重得多。( )
(2)例如,在1986年1月,阿根廷南极研究所宣布在詹姆斯罗斯岛发现了一些化石骨骼。( )
(3)位于南极中心部位的南极洲是全球的大冰箱,地球上所有冰的十分之九都在南极冰盖。( )
(4)因此,目前存在两种对立的理论,即“撞击说”和“火山说”。( )
二、阅读《恐龙无处不有》选段,回答文后问题
(一)
恐龙不可能在每一块大陆上独立生存,那么他们是如何越过大洋到另一个大陆上去的呢?
这一问题的答案是:是大陆在漂移而不是恐龙自己在迁移。几十年前,人们发现地壳是由一些紧密拼合在一起但又在缓慢运动的大板块构成的。一些板块被拉开,而另一些则挤压在一起,一个板块也许会缓慢地向另一板块下面俯冲。“板块构造”理论很快为地质界几乎所有的问题提供了答案,如火山、地震、岛屿链、海洋深渊等等,这些在以前一直是不解之谜。
可以这样比喻,板块背上驮着许多大陆,当板块向一个或另一个方向运动时,大陆也随之一起运动。每隔一段时期,板块会将所有的大陆汇聚在一起,地球此时仅由一个主要陆地构成,称为“泛大陆”。当板块继续运动时,大陆又重新被分离开。
在四十多亿年的地球发展史中,泛大陆形成和分裂过多次,最后一次完整的泛大陆大约是在2.25亿年前形成的。这个泛大陆存在了数百万年以后,又开始显示出破裂的迹象。
早期恐龙在那时已经开始出现,并且有机会分散到泛大陆的各个地方。所有陆地似乎都处在热带和温带环境内,所以恐龙可以在泛大陆的不同地区舒适地生活。
1.“是大陆在漂移而不是恐龙自己在迁移”一句中“漂移”与“迁移”能否互换?为什么?
2.“板块构造”理论的特点是什么?
3.什么是泛大陆?
4.选文的说明顺序是________。
5.“早期恐龙在那时已经开始出现”那时指________。
6.试分析下列句中加粗词是如何体现说明文语言特点的。
(1)“板块构造”理论很快为地质界几乎所有的问题提供了答案。
(2)所有陆地似乎都处在热带和温带环境内。
三、阅读《被压扁的沙子(节选)》完成文后问题
①1961年,一位名叫S.M.斯季绍夫的原苏联科学家发现,如果二氧化硅(即非常纯的沙子)处于超高压的状态,那么它的原子相距很近,从而变得极为致密。一立方英寸被压扁的沙子比一立方英寸普通的沙子要重得多。这种被压扁的沙子因此被称为“斯石英”。
②斯石英并不十分稳定,原子之间靠得太近以至于它们又出现相互排斥的趋势,最后又变为普通沙子。然而,由于原子之间结合得极为致密,所以这种反弹变化进行得非常缓慢,从而使斯石英可保持数百万年。
③金刚石的形成与此相同。金刚石中的碳原子被挤压得异常紧密,它们同样存在一个向外扩散并且恢复为普通碳的趋势。在通常条件下,这也需要数百万年。
④如果你把温度升得足够高,就可使这种变化加快。增温可以增加原子的能量,使它们之间能够相互分离,返回到原始状态。因此,如果在850℃的温度下把斯石英加热30分钟,它将变为普通沙子。(你也可以在真空中对金刚石加热,从而把它恢复到原始碳的状态,但谁愿意这样做呢?)
1、对文段内容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A.斯石英是原苏联科学家斯季绍夫在1961年发现的。
B.斯石英比沙子要重。
C.“斯石英并不十分稳定”的依据是斯石英是沙子组成的。
D.第三段中“金刚石的形成与此相同”中的“此”指的是斯石英的原子之间靠得太近。
2、第四段括号中的话所起的作用是( )
A.说明金刚石是由碳构成的。
B.说明金刚石的珍贵,变成碳太可惜了。
C.补充说明增温可以加速斯石英返回原始状态。
D.补充说明金刚石可以分解成碳,而斯石英只能分解成沙子。
3、第四段第一句中“如果”能不能换成“只要”?为什么?
答: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一、基础知识与基本能力
1.【答案】tún(2)zhě(3)xī(4)jié(5)sù(6)hài
2.(1)【答案】B
(2)【答案】D
3.【答案】美国 阿西莫夫 科普作家 科幻 基地 新疆域
4.(1)【答案】作比较
(2)【答案】举例子
(3)【答案】打比方
(4)【答案】分类别
二、阅读《恐龙无处不有》选段,回答文后问题
1.【答案】不能互换。因为漂移是指漂浮的物体朝某个方向移动;迁移是指离开原来的所在地而另换地点。虽然都有“移动”的意思,但是二者又有不同之处。漂移强调在水中移动,而板块构造理论中认为:大陆就像漂浮在海洋上的物体一样随着板块运动而一起运动。
2.【答案】地壳是由一些紧密拼合在一起但又在缓慢运动的大板块构成的,一些板块被拉开,而另一些则挤压在一起,一个板块也许会缓慢地向另一板块下面俯冲。
3.【答案】板块的漂移,使地球仅由一个主要陆地构成,这个主要陆地就被称为泛大陆。
4.【答案】逻辑顺序
5.【答案】泛大陆时期
6.(1)【答案】“几乎”有差不多、接近的意思,说明“板块构造”理论解决了地质界的大部分问题,仍然有些疑难问题无从解决。由此可以体会到说明文语言的严谨与准确,符合事实。
(2)【答案】“似乎”有好像的意思,在这里表推测,因为这里所涉及的问题本身就是一种假想。如果没有“似乎”一词,就表示十分了解当时恐龙所生活的环境,与事实不相符合,违背了说明文语言准确性的特点。
三、阅读《被压扁的沙子(节选)》完成文后问题
1、【答案】D
2、【答案】C
3、【答案】能换。因为“增温可以增加原子的能量,加速分离”,这是事实.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