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教版2020年八年级数学下册单元复习课课件(5份打包)

文档属性

名称 湘教版2020年八年级数学下册单元复习课课件(5份打包)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6.0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湘教版
科目 数学
更新时间 2020-03-13 14:36:15

文档简介

(共15张PPT)
单元复习课
第5章 数据的频数分布
考点  频数直方图的应用(考查方式:由统计图表中获取信息从而解决问题)
教材这样教(P154习题5.1 B组 T4)
某中学为了了解学生的课外阅读情况,就“我最喜爱的课外读物”从文学、艺术、科普和其他四个类别进行了抽样调查(每位同学仅选一项),并根据调查结果制作了下表:
类别 频数(人数) 频率
文学 m 0.42
艺术 22 0.11
科普 66 n
其他
合计 1
(1)上表中m=______,n=______.?
(2)在这次抽样调查中,哪类读物最受学生欢迎?哪类读物受欢迎程度最少?
(3)若学校计划购买3 000册图书,你对购书计划能提出什么好的建议吗?
解:(1)学生总数:22÷0.11=200,
m=200×0.42=84,n=66÷200=0.33.
(2)其他类别的频数为200-84-22-66=28,频率为28÷200=0.14,
结合频数分布表可以看出:最受学生欢迎的读物是文学类,有84人,受学生欢迎程度最少的读物是艺术类读物,有22人.
(3)文学类书籍:1 260册,
艺术类书籍:330册,
科普类书籍:990册,
其他类书籍:420册.
中考这样考
(2019·淄博中考)文明交流互鉴是推动人类文明进步和世界和平发展的重要动力.2019年5月“亚洲文明对话大会”在北京成功举办,引起了世界人民的极大关注.某市一研究机构为了了解10~60岁年龄段市民对
本次大会的关注程度,随机选取了100名年龄在该范围内的市民进行了调查,并将收集到的数据制成了尚不完整的频数分布表、频数直方图和扇形统计图,如下所示:
组别 年龄段 频数(人数)
第1组 10≤x<20 5
第2组 20≤x<30 a
第3组 30≤x<40 35
第4组 40≤x<50 20
第5组 50≤x<60 15
(1)请直接写出a=______,m=______,第3组人数在扇形统计图中所对应的圆心角是______度.?
(2)请补全上面的频数直方图;
(3)假设该市现有10~60岁的市民300万人,问40~50岁年龄段的关注本次大会的人数约有多少?

专家这样说
1.类题说明:利用两种统计图之间的关系计算各组频数,然后补全直方图即可.
2.专家支招:统计图是中考必考内容,一般结合抽样调查进行考查,各种中考题型中将扇形图与条形图相结合是考查的热点,分析两种统计图中较为完备的数据进行解答是关键.
(共15张PPT)
单元复习课
第4章 一 次 函 数
考点1 一次函数的图象和性质(考查方式:结合一次函数的性质进行图象的选择)
教材这样教(P128习题4.3T6)
正比例函数y=kx(k≠0)的函数值y随x的增大而增大,
则一次函数y=x+k的图象大致是 (   )
A
中考这样考
(2019·杭州中考)已知一次函数y1=ax+b和y2=bx+a(a≠b),函数y1和y2的图象可能是 (   )
A
专家这样说
1.类题说明:本题考查的是k,b的取值范围对函数图象所过象限的影响,当k>0,b>0时图象过一、二、三象限;当k>0,b<0时图象过一、三、四象限;当k<0,b>0时图象过一、二、四象限;当k<0,b<0时,图象过二、三、四象限.
2.一次函数的图象和性质是中考必考的重点内容,既可以单独出现,也可以以综合题的形式展现,熟练掌握一次函数的性质是正确解答问题的关键.
考点2 一次函数的应用(考查方式:由实际问题抽象出一次函数模型)
教材这样教(P140习题4.5T4)
小明在练习100 m短跑,今年1~4月份的100 m短跑成绩如表所示:
(1)你能为小明的100 m短跑成绩与时间(月份)之间的关系建立函数模型吗?
月份 1 2 3 4
成绩(s) 15.6 15.4 15.2 15
(2)用所求出的函数表达式预测小明今年6月份的
100 m短跑成绩.
(3)能用所求出的表达式预测小明明年12月份的
100 m短跑成绩吗?

中考这样考
(2019·无锡中考)“低碳生活,绿色出行”是一种环保,健康的生活方式,小丽从甲地出发沿一条笔直的公路骑行前往乙地,她与乙地之间的距离y(km)与出发时间之间的函数关系式如图1中线段AB所示.
在小丽出发的同时,小明从乙地沿同一条公路骑车匀速前往甲地,两人之间的距离x(km)与出发时间t(h)之间的函数关系式如图2中折线段CD-DE-EF所示.
(1)小丽和小明骑车的速度各是多少?
(2)求点E的坐标,并解释点E的实际意义.

专家这样说
1.类题说明:通过函数图象求取点的对应坐标,然后利用待定系数法求函数表达式,最后通过代入函数值列出方程解得对应的自变量的值.
2.专家支招:一次函数的应用是中考考查的重点,也是新课标思想的重要体现,一般情况下都要通过结合方程考查,清楚图象中关键点的含义是解答的关键.
(共17张PPT)
单元复习课
第3章 图形与坐标
考点1 点的坐标(考查方式:根据各象限内点的坐标特征确定点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的位置)
【教材这样教】 (P90B组T7)
你能判断点A(-1-a2,3+b2)是哪个象限的点吗?
解:a2≥0,则-a2≤0,则-1-a2≤-1,b2≥0,
则3+b2≥3,则A(-1-a2,3+b2)在第二象限.
【中考这样考】
(2019·株洲中考)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点A(2,-3)
位于哪个象限 (   )
A.第一象限      B.第二象限
C.第三象限 D.第四象限
D
【专家这样说】
1.类题说明:依据第四象限内点的坐标特征(+,-)列出不等式组,然后解答求出公共解集即可.
2.专家支招:此类题型,中考单独考查时难度系数较低,只要牢记各象限内点的坐标特征以及坐标轴上点的坐标特征,列出不等式组正确解答即可.
考点2 关于x轴,y轴对称的点的坐标(考查方式:根据
关于x轴,y轴对称的点的坐标特征求点的坐标)
【教材这样教】 (P97,练习,T3)
(1)如果点A(-4,a)与点A′(-4,-2)关于x轴对称,
则a的值为______.?
 2 
(2)如果点B(-2,2b+1)与点B′(2,3)关于y轴对称,
则b的值为______.?
 1 
【中考这样考】
(2019·杭州中考)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点A(m,2)与点
B(3,n)关于y轴对称,则 (   )
A.m=3,n=2      B.m=-3,n=2
C.m=2,n=3 D.m=-2,n=-3
B
【专家这样说】
1.类题说明:关于y轴对称的两点坐标特征为:纵坐标相等,横坐标互为相反数.依据规律作答即可.
2.专家支招:关于坐标轴对称的点的坐标特征,在中考中出现的频率较低且难度系数不高,这类问题往往在求线段的最值时以伴随知识点的形式出现.
考点3 点的坐标与平移(考查方式:由图形平移规律求平移后图形中点的坐标)
【教材这样教】 (P103,B组,T6)
如图,四边形A′B′C′D′可以由ABCD经过怎样的平移得到?对应点的坐标有什么关系?
解:由图形可以得出A(-5,4),A′(2,-2),则可以得出A′B′C′D′是由ABCD向右平移7个单位,向下平移6个单位得到的.
对应点的坐标关系为:ABCD中的点横坐标+7,纵坐标-6得到A′B′C′D′中的对应点.
【中考这样考】
(2019·桂林中考)如图,在网格中,每个小正方形的边长均为1个单位长度.我们将小正方形的顶点叫做格点,△ABC的三个顶点均在格点上.
(1)将△ABC先向右平移6个单位长度,再向上平移3个单位长度,得到△A1B1C1,画出平移后的△A1B1C1.
(2)建立适当的平面直角坐标系,使得点A的坐标为
(-4,3).
(3)在(2)的条件下,直接写出点A1的坐标.

【专家这样说】
1.类题说明:平面直角坐标系内点的平移坐标是“上加下减,右加左减” ,上下的移动由点的纵坐标控制,左右的移动由点的横坐标控制.
2.专家支招:平移是变化中相对简单的图形变换,掌握平移前后图形的特征是解答关键,这类变化要与二次函数图形变换的特征作以区别.
(共13张PPT)
单元复习课
第2章 四 边 形
考点1 多边形的内角与外角(考查方式:根据内外角的关系,列方程求解)
解题关键:根据内角和公式表示出多边形的内角,注意多边形的外角和为360°.
教材这样教(P39习题2.1A组2(2))
一个多边形的内角和是外角和的2倍,它是几边形?
解:设这个多边形的边数为n.由题意,得
(n-2)·180°=2×360°,解得n=6.
答:这个多边形是六边形.
中考这样考
(2019·岳阳中考)若一个多边形的内角和等于它的
外角和,则这个多边形的边数为______.?
 4 
专家这样说
1.类题说明:先利用多边形的外角和为360°计算出多
边形的边数,然后利用多边形的内角和计算公式计算
求解即可.
2.专家支招:多边形的内外角问题,常常根据内角和
公式以及外角和为360°,转化为方程的问题来解决.
考点2 平行四边形的性质(考查方式:平行四边形的性质及全等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
解题关键:利用全等三角形的性质求出OM=ON.
教材这样教(P43例4)
如图,在?ABCD中,对角线AC与BD相交于点O,过点O的直线MN分别交AD,BC于点M,N.求证:点O是线段MN的中点.
证明:∵AC,BD为?ABCD的对角线,且相交于点O,∴OA=OC,∵AD∥BC,∴∠MAO=∠NCO,
又∠AOM=∠CON,
∴△AOM≌△CON,∴OM=ON,
∴点O是线段MN的中点.
中考这样考
(2019·广安中考)如图,点E是?ABCD的CD边的中点,AE,BC的延长线交于点F,CF=3,CE=2,求?ABCD的周长.
解:∵四边形ABCD是平行四边形,∴AD∥BC,
∴∠DAE=∠F,∠D=∠ECF.
又ED=EC,∴△ADE≌△FCE(AAS).
∴AD=CF=3,DE=CE=2.
∴DC=4.
∴平行四边形ABCD的周长为2(AD+DC)=14.
专家这样说
1.类题说明:在平行四边形中证明线段相等,若不能通过平行四边形的性质直接求得,可利用平行四边形的性质证明三角形全等,进而利用全等三角形的对应边相等转化求值即可,此类问题中构造对角线辅助解答是常用方法.
2.专家这样说:平行四边形的性质和全等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相联系,注意数形结合思想的应用.
(共16张PPT)
单元复习课
第1章 直角三角形
考点1 勾股定理的应用(考查方式:由实际问题抽象出几何.)
【教材这样教(P13练习1) 】
如图,一艘渔船以30海里/h的速度由西向东追赶鱼群.在A处测得小岛C在船的北偏东60°方向;40 min后,渔船行至B处,此时测得小岛C在船的北偏东30°方向.已知以小岛C为中心,周围10海里以内有暗礁,问这艘渔船继续向东追赶鱼群是否有触礁的危险?

【中考这样考】
(2019·临沂中考)鲁南高铁临沂段修建过程中需要经过一座小山.如图,施工方计划沿AC方向开挖隧道,为了加快施工速度,要在小山的另一侧D(A,C,D共线)处同时施工.测得∠CAB=30°,AB=4 km,∠ABD=105°,求BD的长.

【专家这样说】
1.类题说明:直角三角形中,两锐角互余、30°锐角所对的直角边等于斜边的一半、勾股定理,这是解决直角三角形相关计算的必杀技.
2.专家支招:勾股定理的应用、直角三角形的计算,一般三角形可以通过作高线转化为解直角三角形的计算,计算时构造直角三角形为第一思路,而利用30°角的性质是解答的关键.
考点2 直角三角形全等的判定与性质(考查方式:先判定三角形全等,再利用其性质求解.)
【教材这样教(P21习题1.3T3) 】
如图,点C为AD的中点,过点C的线段BE⊥AD,且AB=DE.求证:AB∥ED.
证明:∵点C为AD的中点,∴AC=CD,
∵BE⊥AD,∴∠ACB=∠DCE=90°,
在Rt△ACB和Rt△DCE中,AB=DE,AC=DC,
∴Rt△ACB≌Rt△DCE(HL),∴∠A=∠D,
∴AB∥ED.
【中考这样考】
(2018·南京中考)如图,AB⊥CD,
且AB=CD.E,F是AD上两点,CE⊥AD,
BF⊥AD.若CE=a,BF=b,EF=c,
则AD的长为 (   )
D
A.a+c  B.b+c  C.a-b+c  D.a+b-c
【专家这样说】
1.类题说明:“HL”并不是证明直角三角形全等的唯一途径,本题利用“AAS”证明三角形全等后,利用全等三角形的性质转化线段之间的数量关系计算即可得出答案.
2.专家支招:针对直角三角形的全等,可根据条件灵活选择HL,SAS,AAS,ASA,SSS灵活进行求解,不可拘泥于一种形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