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 做做陶艺
1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探究学习不同材质、造型的陶艺艺术及成型方法,了解陶艺的制作方法,进行立体造型设计。
2、过程与方法:欣赏中外优秀的陶艺作品,在实践中用捏塑、泥塑、拉坯等方法制作一件陶艺作品。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提高对陶艺作品的审美能力和立体造型能力,感悟艺术与生活的关系。
2重点难点
重点:了解陶艺的相关知识及简单的技法。
难点:选择合适的技法制作陶艺作品。
3教学过程
3.1第一学时
3.1.1教学目标
1、欣赏中外优秀的陶艺作品,了解古代、现代陶艺作品的不同功用、审美,比较传统陶艺和现代陶艺的不同。
2、了解陶艺制作的不同材料工具和一般制作工序,并在玩泥的过程中熟悉陶土的质地和工具的使用。
3、加深对陶艺的了解,提高审美能力,感悟艺术与生活的关系。
3.1.2学时重点
重点:1、了解古代、现代陶艺作品的不同功用、审美。
??????? ?? 2、了解陶艺制作的材料工具和一般制作工序。
3.1.3学时难点
难点:理解古代、现代陶艺作品的审美。
3.1.4教学活动
活动1【导入】欣赏导入
1、师:中国的英文单词怎么说?
生:CHINA..
师:对的!CHINA除了是中国的英语翻译外,它还有另一个意思,你们知道么?
生:陶瓷。
师:答对了!陶瓷是我们中国人发明的,是中国文化的一个象征,所以陶瓷的英语也叫china.
我国有近万年的制陶历史,早在新石器时代,就出现了用陶土做的器具。先睹为快,下面这个陶器就是那个时期的作品。
?2、欣赏新石器时期的陶艺作品(课件欣赏)
师提问:美丽的彩陶是用什么做出来的?
生:泥土、陶土。
师总结:这些陶器都是土与火的艺术,叫做“陶艺”,它是伴随着人类的生活慢慢发展而来的,今天我们一起来了解陶艺知识,做做陶艺。
3、出示课题《做做陶艺》。`
活动2【讲授】欣赏探究,比较不同
师:随着历史的发展,陶艺创作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接下来,老师就在这悠久的历史长河中选择一些优秀的陶艺作品,让同学们欣赏一下。
1、欣赏仰韶文化《彩陶作品》,感受中国悠久制陶历史和古代陶艺作品之美,培养热爱中国传统陶艺,激发学习兴趣。
(1)课件出示《彩陶旋涡纹尖底瓶》,提问是什么纹样,像什么?
生:水波纹。
师:利用弧线的起伏旋转和醒目的圆点表现河水奔腾向前的旋律感。
(2)提问:花纹表示水纹,瓶可干什么用?
生:装水用的壶。
(3)总结:这是汲水器。肩部或腹部有对称的双系,用以穿绳。汲水时由于重力作用,瓶口会自然向下,待水将满时,瓶身自动倒转,口部向上。体现出了那个时期人们的智慧和审美。
【设计意图】深入了解彩陶文化,提高审美,激发学习兴趣。
2、引导学生欣赏东汉时期的陶艺作品《绿釉陶水亭》图片,感受该作品的艺术魅力。
师总结:东汉绿釉陶水亭高54.5厘米。水亭位于圆形水池之中,池周环绕人物、马、鹅等。亭身高两层,整个水亭结构细密。
引导学生欣赏隋代的陶艺作品《彩绘伎乐陶俑》图片,了解彩陶和人们生活的关系。
师总结。
4、欣赏优秀现代陶艺作品,区分古代与现代陶艺作品功能、审美的不同。
(1)出示现代陶艺作品《碗》、《狗》等
师提问:与古代的陶艺相比,现代陶艺有哪些新颖和奇特的地方?
(2)师总结:现代陶艺,是从日用陶瓷品中演变而来的,它更注重作品的审美,摆脱了实用功能的制约。所以表现非常自由,充分体现自己的个性,创造出有情感的、新颖独特的、蕴涵深厚文化内涵的艺术作品。
【设计意图】通过欣赏不同时期、不同地域文化的陶艺作品,了解陶器和人们生活的关系,以及陶艺制作的多姿多彩。让学生懂得鉴赏是一种审美活动,从中培养学生对美的追求。`
活动3【讲授】了解材料,探索工序
1、感受土的材料,了解陶艺作品是土的艺术。
趣味游戏:请学生上来触摸土,视觉感受土的不同色和质地。
2、出示陶瓷实物,进行触摸、敲打、视觉等感受,区分陶瓷质地的不同。
3、了解陶艺制作的工具和一般制作工序。?
(1)提问:陶艺作品是怎样制作出来的?有哪些工具?
师出示课件图片或实物一一介绍:泥、转盘、刮刀、碾辊、木刀、竹刀等。
(2)课件图示,讲解制作一般工序。
①练泥。②制作毛坯形。③晾干。④上釉。⑤进窑烧制。⑥完成品。
【设计意图】进一步了解陶艺的制作工具和制作的整个流程,有利于学生创作时合理灵活地使用。
活动4【活动】尝试实践
1、作业建议:让学生玩玩手中的泥土,感受陶艺制作的主要工具和材料,掌握陶土的特性。
2、提示:泥条(长、粗细均匀);泥片(大、厚薄均匀)。
【设计意图】明确的要求和提示,让学生更好的完成本课的任务。
活动5【作业】课后拓展
回家查阅了解制作陶艺的相关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