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部编版)八年级历史下册第四单元
民族团结与祖国统一
一、选择题
1.歌曲《爱我中华》谱写了56个民族交融相处,生生不息,共同铸造中华民族辉煌的历史篇章。下列哪一政治制度的实行体现了中华民族大家庭的团结和兴盛?
A.政治协商制度 B.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C.一国两制 D.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2.为实行民族区域自治,我国先后成立了5个少数民族自治区,其中成立最早的是
A.内蒙古 B.宁夏和广西 C.西藏 D.新疆
3.为了加快少数民族地区的发展,缩小东西部地区之间的贫富差距,扩大内需,党中央实行
A.可持续发展战略 B.西部大开发战略
C.放宽政策 D.搞活经济政策
4.在“一国两制”构想指导下,1999年回归祖国的是
A.英国侵占的香港 B.葡萄牙侵占的澳门
C.英国侵占的澳门 D.葡萄牙侵占的香港
5. 下面两幅图片反映的历史事件是中国政府解决历史遗留问题的成功范例。它践行了
A.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B.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C.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D.“一国两制”构想
6. “紫荆开后白莲开,喜事翩跹接踵来。神州大地齐欢庆,一国两制谱新篇。”这首诗歌中的“喜事”是指
A.第一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召开、新中国成立
B.西藏和平解放、抗美援朝战争胜利
C.川藏、新藏公路通车
D.香港、澳门回归
7.1984年12月,中英双方通过长达两年多的外交谈判,签署了《中英联合声明》,中国政府成功地解决了香港问题。促成和谈成功的最主要原因是
A.中国综合国力的提升
B.中英双方的共同努力
C.《南京条约》已废止
D.中国重返联合国
8.“一国两制”基础上回归后的香港和澳门,发生的主要变化是
A.主权归属 B.经济制度 C.社会生活 D.社会制度
9.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少数民族地区的人权状况发生了根本性变化,经济社会跨越式发展,城乡面貌日新月异,人民生活蒸蒸日上。该现象出现的主要原因是
A.实行了彻底的民主改革
B.新型民族关系的确立
C.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实行
D.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实施
10.被誉为“画中兰亭”的《富春山居图》,因故一分为二,分别存于大陆和台湾。2011年6月,两部分画作在台湾同时展出,实现了山水合璧。“山水合璧”反映了
A.两岸政治经济交流成常态 B.海协会与海基会开始对话
C.统一是两岸人民的共同愿望 D.两岸分离阻碍了文化交流
11.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下列对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理解,不正确的是
A.是我国的一项基本国策
B.在所有少数民族居住的地方实行
C.实施的前提是国家的统一领导
D.有利于保障少数民族的政治权利
12.我国实行民族区域自治的主要目的是
A.发展少数民族地区的经济 B.保障少数民族的发展权利
C.真正实现我国境内各少数民族的平等 D.为改革开放的顺利进行创造条件
13.“五十六个星座,五十六枝花,五十六个兄弟姐妹是一家,……”这首歌反映了中国是个统一的多民族的国家,党和政府在少数民族地区实行的政策包括
①实行民族平等的原则
②实行民族团结的原则
③实行共同繁荣的原则
④反对民族歧视和压迫
⑤实行民族区域自治的原则
A.①②③④⑤ B.①②③⑤ C.①②④⑤ D.②③④⑤
14.“五十六个民族,五十六枝花”,我国自古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新中国成立后,党和政府实行的民族政策有①民族平等②民族团结③民族自治④共同繁荣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①②④ D.②③④
15.20世纪90年代初期,海协会和海基会达成的重要共识不包括
①坚持一个中国原则
②加强两岸经济交流,互补互利
③推进和平统一祖国大业
④海峡两岸直接实现通邮、通航、通商
A.①② B.①③ C.③④ D.②④
16.面对台湾当局不断制造的“台独”分裂行径,你的正确态度是
①对此表示强烈谴责和抗议
②把国家大事当作自己的事,自觉维护民族与国家的尊严
③站在一旁评头论足,妄加指责
④积极宣传“和平统一,一国两制”的方针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④
17.在祖国统一的问题上,正确的认识是
①坚持一个中国原则是实现和平统一的基础
②加强两岸经贸往来是祖国统一的最佳方式
③维护祖国统一是每个公民的基本义务
④祖国统一符合中华民族的根本利益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18.某年春节联欢晚会现场公布了这样一对春联,“上联,二十四个节气,乾坤竞秀。下联,五十六朵奇葩,和睦共存。横批,天人合一。”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为实现“五十六朵奇葩,和睦共存”而采取的措施有
①实行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各民族共同繁荣的原则
②少数民族的发展问题完全由本民族自己解决
③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
④新中国成立后在少数民族地区实行了资本主义制度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19.中国政府于20世纪80年代提出“一国两制”构想,其总体目标是为了
A.解决香港回归问题
B.解决澳门回归问题
C.用和平的方式解决台湾问题
D.实现祖国统一大业
20.近几年来,两岸关系发生了可喜的变化:实现“大三通”、共同抗议外国对中国领土主权的侵犯、共同应对自然灾害、国共两党高层持续良性互动、通过《海峡两岸经济合作框架协议》、2008~2012年两岸贸易总额达5542.7亿元等。这些变化充分说明海峡两岸
A.统一的阻力已经完全消除 B.和平发展、中华民族复兴是共同愿望
C.相互交流仅限于经济领域 D.“一国两制”的伟大构想已变为现实
二、材料分析题
21.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新中国成立后,为了早日结束海峡两岸的分裂局面,完成祖国的统一大业,中国共产党进行了不懈的努力,他们根据时局和情况的变化,不断调整对台政策,两岸关系经历了敌对—缓和—和平发展的艰难历程,也与新中国一道同呼吸共命运经受了历史的考验。
材料二 2015年11月7日,习近平、马英九在新加坡香格里拉大酒店会面,“习马会”是1949年以来两岸最高领导人首次会面。习近平指出:“两岸双方共同努力,两岸同胞携手奋斗,坚持‘九二共识’,共同巩固政治基础,坚定走和平发展道路,保持两岸关系发展正确方向,深化两岸交流合作,增进两岸同胞福祉,共谋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让两岸同胞共享民族复兴的伟大荣耀。”
(1)为了早日实现祖国的统一,党和政府在邓小平提出的“一国两制”的科学构想基础上,形成了怎样的对台基本方针?
(2)20世纪90年代,随着海峡两岸交流的日益密切,两岸分别成立并授权哪两个民间团体开始进行经济性、事务性商谈和政治对话?1992年,这两个团体达成共识(即“九二共识”)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3)结合所学知识,你认为可以通过哪些途径来促进海峡两岸和平统一进程?
(4)目前妨碍台湾回归祖国的因素有哪些?为实现祖国的和平统一,我们当代中学生应当怎么做?
22.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943年1月11日,国民党政府照会英国,声明九龙问题暂时搁置,同年蒋介石在《中国之命运》一书中明确指出,香港是中国的领土,它的收复只是一个时间问题。
——冯仲平《论战后英国在香港问题上的态度》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中国政府即表明了对香港问题的严正立场:香港是中国的领土,主张在适当的时机通过谈判解决这一历史遗留问题,在未解决前暂时维持现状。
——唐文贵等《中英关于香港问题谈判始末》
(1)根据材料一,概括指出中国历届政府对香港问题的一致观点。
材料二 二战后,由于英国千方百计地恢复和维持它在香港的统治,加之国内国际因素的影响,香港问題一直得不到有效解决。经过22轮艰苦曲折的谈判,中英联合声明,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决定于1997年7月1日对香港恢复行使主权”。
——摘编自肖元恺《中英关系与香港问题》
(2)综合香港回归的过程,说明了什么问题?
材料三 第一条,香港特别行政区是中华人民共和国不可分离的部分。第二条,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授权香港特别行政区依照本法的規定实行高度自治,享有行政菅理权、立法权、独立的司法权和终审权。第五条,香港特别行政区不实行社会主义制度和政策,保持原有的资本主义制度和生活方式,五十年不变
——摘编自《中华人民共和国香港特别行政区基本法》
(3)材料三的规定,体现了中国政府解决香港问题的基本方针是什么?据材料指出中央和特别行政区的权力关系。
材料四 从1997年到2016年,香港本地生产总值由1.37万亿港元增至2.49万亿港元,特区政府的财政储备由4575亿港元增至9083亿港元。香港已连续23年被评为全球最自由的经济体,营商环境和竞争力长期在世界上名列前茅。
——国务院港澳事务办公室宋哲
(4)材料四反映了香港回归后怎样的经济现象?
(5)综合以上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你认为该如何推进祖国统一大业?
参考答案
1.D 2.A 3.B 4.B 5.D 6.D 7.A 8.A 9.C 10.C
11.B 12.C 13.A 14.C 15.C 16.D 17.C 18.C 19.D 20.B
21.(1)“和平统一、一国两制”的基本方针。
(2)海峡两岸关系协会、海峡交流基金会。“海峡两岸均坚持一个中国原则”。
(3)加强海峡两岸经济、科技、文化交流;大力发展交通,密切两岸人员友好往来等。
(4)国际反华势力的干涉和破坏、“台独”势力的分裂活动等;
①积极拥护祖国统一的方针政策,坚持一个中国原则;
②自觉履行维护祖国统一的义务,坚决同破坏祖国统一的言行做斗争;
③努力学习,立志成才,报效祖国,为完成祖国统一大业做贡献(提出两点即可)
22.(1)香港是中国的领土;中国将适时解决香港问题。
(2)香港回归的道路充满曲折;香港问题的解决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
(3)方针:“一国两制”。权力关系:授权与被授权,香港特别行政区享有的高度自治权来源于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授权。
(4)经济持续繁荣发展。
(5)做法:增强综合国力;坚持“和平统一、一国两制”基本方针;坚持“九二共识”;坚决反对和遏制任何分裂国家的行径;加强两岸经济文化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