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语文上册第二单元第五课《秋天的怀念》练习题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七年级语文上册第二单元第五课《秋天的怀念》练习题含答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0.0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0-03-13 16:54:28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五课《秋天的怀念》
练习题及答案(基础与拓展)
阅读课文,完成以下练习:
0.选出本课中让你印象最深刻的3-5个好词,把它们写在一段连贯合理的话中。
1.多音字练习。请给下面加点字注音。
宿
A.整宿__________
B.宿营__________
C.星宿__________
2.下列词语读音或字形中误的一项是(  )
A.翻来覆去 喜出望外 烂漫
B.瘫换 绝别 沉寂(chén jì)
C.高洁 淡雅 侍弄(shì nòng)
D.暴怒 捶打 憔悴(qiáo cuì)
3.品读课文第一段。
双腿瘫痪后,我的脾气变得暴躁无常。望着望着天上北归的雁阵,我会突然把面前的玻璃砸碎;听着听着李谷一甜美的歌声,我会猛地把手边的东西摔向四周的墙壁。母亲就悄悄地躲出去,在我看不见的地方偷偷地听着我的动静。当一切恢复沉寂,她又悄悄地进来,眼边儿红红的,看着我。“听说北海的花都开了,我推着你去走走。”她总是这么说。母亲喜欢花,可自从我的腿瘫痪后,她侍弄的那些花都死了。“不,我不去!”我狠命地捶打这两条可恨的腿,喊着,“我可活什么劲儿!”母亲扑过来抓住我的手,忍住哭声说:“咱娘儿俩在一块儿,好好儿活,好好儿活……”
(1)“双腿瘫痪后,我的脾气变得暴躁无常”中的“无常”是什么意思?本段最能表现“我”“无常”的两个词分别是什么?
(2)为什么“可自从我的腿瘫痪以后,她侍弄的那些花都死了”?
(3)为什么母亲要“悄悄地躲出去,在我看不见的地方偷偷地听着我的动静”?
(4)划线句中“好好儿活”在全文中有何作用?
4. 请简要概括文中母亲的性格特点。
5. 课文多次写到了秋天的景色,这些描写有不同的意义。请试着分析课文结尾处写到北海菊花的烂漫动人有什么深意。
课外阅读:
游子吟
(唐)孟郊
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
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
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这首诗描绘一位母亲为即将远行的儿子赶制衣服的动人情景,表现了________的深厚感情,同时也抒发了子女要________的炽热情怀。诗中的“________”后来成为母爱的代名词。
参考答案:
1.A.xiǔ(整宿)B.sù(宿营)C.xiù(星宿)
2.B
3.(1)“突然”“猛地”。(2)因为母亲一心照顾我,无心养花了。(3)母亲理解、体谅“我”的痛苦,所以在“我”发脾气时,悄悄躲出去,让“我”彻底发泄;但她又担心“我”会做“傻事”,所以偷偷地听着儿子的动静。(4)从内容来看,“好好儿活”是母亲对“我”的期望和鼓励,蕴含着伟大而无私的母爱;从结构来看,首段的“好好儿活”与结尾处首尾呼应,说明母亲的良苦用心终于得以实现,也使文章结构更加完整、严谨。
4.慈爱、包容、细心、无私、坚忍、睿智。
5.结尾处描写北海的各色菊花“秋风中正开得烂漫”,花儿象征着母亲的期望:无论遭遇怎样的厄运,都要活得坚韧,活出尊严,活出自我生命的个性与美丽。“我”和妹妹去看菊花,说明我们感受到生活的美好和活下去的勇气,理解并牢记着母亲的教导,会“好好儿活”。
6.母爱 孝敬母亲 三春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