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部编版八年级历史下册第9课对外开放课件(共25张PPT+素材)

文档属性

名称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历史下册第9课对外开放课件(共25张PPT+素材)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8.4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0-03-13 17:02:00

文档简介

课件25张PPT。第三单元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第9课 对外开放(2017)部编人教版第三单元 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第9课 对外开放(2017部编)人教版学习目标:
1.探讨经济特区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的作用和影响
2.知道对外开放格局逐步扩大的过程
3.了解中国加入WTO的基本情况和影响 自主学习 :1、什么是经济特区?首批特区有哪些?
特区“特”在哪里?设立特区的作用?
2、对外开放领域逐步扩大的过程?
对外开放格局?
3、加入世贸组织:时间、意义?对外开放第一步——
经济特区的建立经济特区的建立厦门汕头深圳珠海 国家为什么会选择这几个城市作为经济特区?毗邻港澳、重要侨乡检查自主学习内容:1.什么是经济特区?
2.特区“特”在哪里?
3.为什么要设立经济特区?(作用)指划出一定区域,在对外经济活动中实行更加开放的政策,吸引外资进行开发建设的特殊经济区域。“特”:特殊的经济政策和经济管理体制作用:有利于引进外资、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推动国内进一步改革,扩大对外经济交流,发展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1979年
的深圳深圳——对外开放的“窗口”改革开放后的深圳深圳—— 一夜崛起之城
对外开放领域扩大——
对外开放格局的形成
对外开放领域的扩大过程:开放了大连、天津、青岛、上海、
福州、广州等14个沿海城市开放了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闽南三角地区,随后又扩展
到辽东半岛、山东半岛及其他沿海地区的一些城市建立海南岛经济特区开发开放上海浦东开放区对外开放的地域向纵深推进,相继开放了重庆、武汉、满洲里、昆明
乌鲁木齐等一些沿江、边境、省会和自治区首府城市。海南辽东、山东半岛长江三角洲闽南三角区珠江三角洲1992重庆满州里(点——线——面)
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对外开放格局浦东尝试扩大线点面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对外开放格局对外开放的推进——
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一一1.时间: 2.影响:中国代表签署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议定书中国加入世贸组织机遇与挑战并存2001年12月为我国参与经济全球化开辟了新途径,
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开拓了新空间。
加入世界贸易组织给中国带来了哪些机遇和挑战?
机遇:引进国外的资金和技术;
学习先进的经济管理经验等。
挑战:中国仍属于发展中国家科技水平
和经济水平相对较弱,
在国际竞争中常处于不利地位等。合作探究:让我们一起回顾祖国改革开放四十年的发展历程,看看能够得到什么启示?1996年,中国发起建立上海合作组织启示:改革开放是强国之路。前提不同:
近代开放是在国家主权的独立完整遭到严重破坏的情况下的被迫开放;现代开放则是在维护国家主权完整前提下的主动开放。
目的不同:
近代开放是适应列强对华侵略的需要;现代开放则是为了发展经济。
后果不同:
近代开放使中国的半殖民地化程度逐渐加深并日益贫困;现代开放则使国家逐渐走向富强。当今我国的对外开放和近代中国的开放一样吗?为什么?(提示:从前提、目的、后果三个角度思考)合作探究:深圳、珠海汕头、 厦门经济特区的建立沿海开放城市→沿海经济
开放区→内地对外开放领域的扩大2001年12月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对外开放1.经济特区的创办使一个昔日的边陲小镇,在短短的几年内发展成为一座现代化的城市,成为我国经济特区的代表和对外开放的"窗口"。它是
A.深圳 B.厦门 C.汕头 D.珠海
2.我国的对外开放开始于( )
A.经济特区的创办 B.沿海经济开放区的开辟
c.沿海开放城市的设立 D.内地的开放 AA轻松过关3.2009年10月举办的“奋进的大连一一庆祝建国60周年”图片展,全面展示了60年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大连取得的辉煌成就。国家最早批准大连对外开放的是( )
A.经济特区 B.沿海经济开放区
C.沿海开放城市 D.经济技术开放区
4.我国全方位对外开放格局形成的步骤是 ( )
A.经济特区-沿海开放城市-沿海经济开放区-内地
B.沿海开放城市-经济特区-沿海经济开放区-内地
C.沿海开放城市-沿海经济开放区-经济特区-内地
D.经济特区-沿海经济开放区-沿海开放城市-内地 CA5.实行对外开放的最终目的是( )
A.引进外国资金?? B.引进外国技术??
C.学习外国管理经验?? D.发展民族经济
6.改革开放以来,我国逐步形成了“经济特区——沿海开放城市——沿海经济开放区——内地”的对外开放格局。1988年设立的海南省属于这一格局中的( )
A.经济特区 B.沿海开放城市
C.沿海经济开放区 D.内地DA7、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1)“1979年,那是一个春天”“春天”的到来与党哪次重要会议的召开相关? “老人”指的是谁?
(2)“南海边画了一个圈”“圈”喻指什么?《春天的故事》中唱道:“1979年,那是一个春天,有一位老人在中国的南海边画了一个圈。神话般地崛起座座城,奇迹般地举起座座金山。1992年,又是一个春天,有一位老人在中国的南海边写下诗篇,天地间荡起滚滚春潮,征途上扬起浩浩风帆。”
(1)十一届三中全会;邓小平;
(2)“圈”是指:设立深圳、珠海、汕头和厦门四个特区。布置作业: 1、首批经济特区有哪几个? 2、识记对外开放的格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