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30张PPT)
第14课 海峡两岸的交往
追根溯源:温故知新
康熙
年间
三国
元朝
清朝
初年
台湾自古以来就是中国的领土!
追根溯源
时期 当时台湾的称呼 相关事件
三国时期 吴国派 率船队到达台湾
元朝时期 设立 管辖台湾
清朝初年 台湾 收复台湾
清康熙年间 清政府在台湾设立
“两岸同胞打断骨头连着筋,
没有解不开的结”
十二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吉泽招待会,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巧妙谈两岸关系--------
台湾问题的由来
是什么原因造成了海峡两岸的分离?
1949年,国民党败退台湾。
1950年,朝鲜战争爆发,美第七舰队进入台湾海峡,阻挠我解放台湾,最终导致两岸对峙。
台湾问题的实质
内战遗留问题
内政问题
和平解放台湾
毛泽东“和为上计”
50年代中期
解放台湾
新中国成立之初
停止炮轰金门,发表《告台湾同胞书》
1979
邓小平“和平统一,一国两制”
改革开放后
江泽民八项主张
1995
胡锦涛《反分裂国家》
2005
党和政府对台湾问题政策的转变
1、20世纪50年代的对台政策:
2、改革开放后的对台方针:
3、1987年台湾与大陆关系:
意义:
4、“九二共识”的时间:
双方:
内容:
意义:
和平方式
“和平统一、一国两制”
台湾当局开始被迫调整“三不”政策
海峡两岸同胞近40年的隔绝状态终于被大批,两岸关系发生了历史性的变化。
1992年
海峡交流基金会和海峡两岸关系协会
“海峡两岸均坚持一个中国原则”
海峡两岸关系的发展迈出了历史性的重要一步。
5、“汪辜会谈”的时间:
内容:
人物:
意义:
6、八项主张提出的时间:
人物:
7、2005年胡锦涛会见的人物是:
意义:
8、2015年习近平会见的人物是谁:意义:
1993年
“加强两岸经济交流、互补互利”
汪道涵——辜振甫
对促进两岸关系健康发展发挥积极作用
1995年
江泽民
连战
国共两党最高领导人的会见,促进了两岸关系的新发展。
马英九
1949年以来两岸领导人的首次会面,翻开了两岸关系历史性的一页。
江泽民对台湾问题的“八项主张”
坚持一个中国的原则是实现和平统一的前提和基础。
努力实现和平统一,但不承诺放弃使用武力。
第一,坚持一个中国原则决不动摇;
第二,争取和平统一的努力决不放弃;
第三,贯彻寄希望于台湾人民的方针决不改变;
第四,反对“台独”分裂活动决不妥协。
中华人民共和国第十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于2005年3月14日以高票通过《反分裂国家法》
(7)2015年11月,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习近平
同台湾方面领导人马英九在新加坡会面
这次会面是1949年以来两岸最高领导人的首次会面,翻开了两岸关系历史性的一页
习近平会见马英九
台湾蓝鹊
马祖老酒
台湾蓝鹊是台湾特有的一个品种,这种鸟最大的特点就是顾家,所以它的寓意是两岸都是一家人,两岸一家亲,我们之间的见面是家人之间的见面。
“马祖老酒”是台湾的特产酒,中国人在亲人团聚的时候有一个传统习俗就是把家里最好的酒拿出来共饮。古语说“浊酒一杯家万里”,马英九用送酒的方式表达了我们都是一家人的用意。
讨论
台湾问题与港澳问题有什么异同点?
他们的解决方式有哪些不一样的地方?
*都是祖国统一大业问题。
*台湾问题是中国内政问题,港澳问题则属于外交问题
*解决方式都以“一国两制”为主,但最大的区别在于台湾可以保留其军队,只要不构成对大陆的威胁;而在香港和澳门需要派军队。
承认“九二共识”,不管是什么人、什么政党,我们都愿意同他们谈发展两岸关系、促进和平统一的问题。
我们对台大政方针是明确的、一贯的,不会因台湾政局变化而改变。我们将坚持“九二共识”政治基础,继续推进两岸关系和平发展。
“九二共识”对台湾的最大意义,就是两岸对最敏感的一个中国问题,终于找到了双方都可接受的政治基础,而且是“两厢情愿”。
交往篇—不知多少相思味 直通两岸雁来迟
经济往来
2008年台湾红十字会援救汶川地震
2012年两岸联手保钓
“三不”政策调整后每年来祖国大陆探亲的台胞都超过百万人次。 2015年两岸人员往来940万人次再创新高。
人员往来
乡
愁
从乡愁到还乡
小时候
乡愁是一枚小小的邮票
我在这头 母亲在那头
长大后
乡愁是一张窄窄的船票
我在这头 新娘在那头
后来啊
乡愁是一方矮矮的坟墓
我在外头 母亲在里头
而现在
乡愁是一湾浅浅的海峡
我在这头 大陆在那头
到未来
乡愁是一条长长的桥梁
我来这头,你去那头
“花好总有月圆时”
十二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吉泽招待会,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巧妙谈两岸发展关系--------
你认为未来两岸关系会怎样?
走向统一
台湾当局拒绝北京奥运圣火入台,创下奥运史上拒绝奥运圣火入境的首例
台湾从法国订购的护卫舰
台湾当局利用国际形势的变化,同
外国反华势力勾结起来搞”台独”。
请再思考
海峡两岸统一的道路上
还有哪些障碍?
台独势力的阻挠
外国反华势力的干涉
有利因素
不利因素
台湾问题的解决
根本保证
历史依据
政策保障
榜样借鉴
人心所向
国际反华势力
台独势力
人心所向
。。。
(2005年3月14日第十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通过)
第一条
为了反对和遏制“台独”分裂势力分裂国家,促进祖国和平统一,维护台湾海峡地区和平稳定,维护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维护中华民族的根本利益,根据宪法,制定本法。
第二条
世界上只有一个中国,大陆和台湾同属一个中国,中国的主权和领土完整不容分割。维护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是包括台湾同胞在内的全中国人民的共同义务。
台湾是中国的一部分。国家绝不允许“台独”分裂势力以任何名义、任何方式把台湾从中国分裂出去。
…………
第八条
“台独”分裂势力以任何名义、任何方式造成台湾从中国分裂出去的事实,或者发生将会导致台湾从中国分裂出去的重大事变,或者和平统一的可能性完全丧失,国家得采取非和平方式及其他必要措施,捍卫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
反分裂国家法
十三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政府工作报告
国务院总理 李克强
2018年3月5日
坚持一个中国原则和“九二共识”,加强两岸经济文化交流合作,实现两岸领导人历史性会晤。坚决反对和遏制“台独”分裂势力,有力维护了台海和平稳定。
促进
两岸交往
推进
对台政策
同根文化
台湾同胞
综合国力
两岸人民
认同
支持
奠定
渴望
祖国统一
课堂小结
对台方针
“和平统一、
一国两制”
成立两会
海基会、海协会
历史性进展
启动“三通”
打破隔绝
台湾调整
“三不”政策
达成共识
“九二共识”
海峡两岸的交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