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新课程标准)地理八年级下册 第六章 第四节 祖国的首都——北京 同步练习(word解析版)

文档属性

名称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地理八年级下册 第六章 第四节 祖国的首都——北京 同步练习(word解析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0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地理
更新时间 2020-03-13 21:08:25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四节 祖国的首都——北京
同步练习(解析版)
1.下列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的北京名胜古迹有( )
A.苏州古典园林、天坛 B.九寨沟、颐和园
C.明十三陵、明清故宫 D.长城、杭州西湖
2.北京既是历史悠久的古城,又是现代化的大都市。关于北京的叙述正确的是
A.北京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的名胜古迹有长城、顾和园、鸟巢等
B.体现历史文化传统的四合院应该全部拆除
C.中央商务区属于北京的重点功能区
D.市区形成了放射状的快速道路网
北京中轴线是指自元、明、清以来,城市建筑物东西对称布局的对称轴。它是世界古代城市建设史上罕见的奇迹,是世界上现存最长、最完整的古代城市中轴线,代表着东方文明古都规划建设的最高成就。
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3.北京古城的平面布局方正对称,主要得益于
A.平原广阔 B.雨热同期
C.河流众多 D.植被茂密
4.中轴线上被列为世界遗产、现存最大的木结构宫殿建筑群是
A.故宫 B.天坛
C.十三陵 D.颐和园
5.《北京城市总体规划(2016一2035)》提出要加强老城整体保护,保护中轴线传统风貌特色。这凸显出北京是
A.政治中心 B.文化中心 C.科技创新中心 D.国际交往中心
6.目前,北京正在研究打造多条贯穿城市的“通风道”,引导城外凉爽、干净的空气流入城市中心。结合右图分析规划通风道的主要目的是
A.增加道路通道,硫解域市交通压力
B.降低雾霾污染程度,缓解城市热岛效应
C.增加城市温度,解决城市缺水问题
D.增加城市绿化面积,调节大气成分
大型国际航空综合交通枢纽—北京新机场选址在北京市大兴区与河北省廊坊市交界处。新机场建设同时,京冀还将共同打造北京新机场临空经济区。 结合图,完成下面小题。
7.北京新机场五纵两横交通网主要交通运输方式是( )
A.公路、铁路 B.飞机、火车 C.航空、铁路 D.火车、 汽车
8.适宜在新机场临空经济区布局的产业有( )
①跨境电子商务 ②煤炭工业 ③钢铁工业 ④国际会展 ⑤航空物流 ⑥化学工业
A.①②③ B.①④⑤ C.②④⑥ D.③⑤⑥
9.北京新机场的建设进一步强化了北京市城市战略定位中的( )
A.国际交往中心 B.科技创新中心 C.全国政治中心 D.全国文化中心
读塔里木盆地地形图,回答下面小题:
10.该地的城市和人口集中分布在盆地周围的绿洲,主要影响因素是
A.矿产 B.水源 C.地形 D.交通
11.关于该盆地的说法,错误的是
A.位于我国第三阶梯上 B.是我国面积最大的盆地
C.坎儿井是当地最古老的饮水工程 D.这里光照充足,昼夜温差大,瓜果甜美
12.如图所示的景观能够在北京看到的是(  )
A. B.
C. D.
北京近几年来开展了中心城区通风廊道(如图所示)、绿道等系统研究,以提升城市整体空气流通性。据此回答下面小题。
13.根据北京的常年风向判断,通风廊道的走向是
A.南北方向
B.东西方向
C.东北-西南方向
D.西北-东南方向
14.北京建通风廊道的主要目的是
A.阻挡沙尘暴
B.缓解大气污染
C.消除水体污染
D.降低土壤污染程度
15.2019 年4月26日,第二届“一-带-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在北京举行这体现了北京的一项重要城市职能是
A.政治中心 B.文化中心 C.科技创新中心 D.国际交往中心
16.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1)北京位于______北缘,北部是①_____山脉,西部是②_______余脉西山,与③______、④_______相邻。
(2)北京地势由______向______倾斜,主要河流有⑤______、⑥_______等,均属_______水系。
17.阅读图文资料,回答下列问题。
首都经济圈是指以首都北京为中心形成的经济区域(图所示)。实现京津冀协同发展,是面向未来打造首都经济圈的新需要。
(1)首都经济圈位于 平原的北部,西部为 山、北部为燕山,西北跨内蒙古高原,东临 海,拥有绵长的海岸线。
(2)首都经济圈中的“一带”是指 经济带,着重发展的“三重点”中的曹妃甸工业区和 区即位于这个经济带内。
(3) 2013年首钢搬迁至河北省唐山市南部沿海曹妃甸区,相对于首钢原驻地北京石景山区,首钢落户曹妃甸是因为当地 (选择填空)。
A.科技力量雄厚B.海运条件便利C.地处辽中南工业区D.气候条件优越
《北京城市总体规划(2016年一2035年)》中提出:北京城市战略定位是全国政治中心、文化中心、国际交往中心、科技创新中心。
(4)以下发展目标能够反映北京城市战略定位的是 (多项选择)。
A.为中央党政军领导机关提供优质服务,保障国家政务活动安全、高效、有序运行
B.保护历史文化遗产,建设世界一流大学
C.发展一大批重工业企业
D.建设国际会议会展区、外国驻华使馆区等
北京市某中学地理金老师购买了一张标有 “交通联合”标识的京津冀互通卡,既可在北京市市区刷卡乘车,又可在天津部分线路和河北石家庄等城市全部线路刷卡乘车。这是京津冀一体化的一项重要举措。
(5)结合你的生活体验和相关资料,说说这 一事例对京津冀协同发展的意义。
18.《北京城市总体规划(2016年-2035年)》提出了“一核一主一副、两轴多点一区”的城市空间结构。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一区”是指生态涵养区,是北京重要的生态屏障、水源保护地和“大氧吧”,包括门头沟区、平谷区、怀柔区、密云区、延庆区以及昌平区和房山区的部分地区。“一区”的地形类型主要是_______。
(2)“一主”是中心城区,包括东城区、西城区、朝阳区、海淀区、丰台区、石景山区。其中海淀区的中关村是我国科技创新和人才资源最为密集的区域,主要发展_______产业,其发展优势条件主要是_______(选择填空)。
A.高等院校云集 B.地形平坦,水源充足
C.工业基础雄厚 D.人口稠密,劳动力丰富
(3)“一核”是指首都功能核心区,故宫和人民大会堂均位于核心区,分别体现出北京是全国的_______中心、_______中心的城市职能。核心区中常见到的传统民居是_______,请结合生活实际谈一谈对该传统民居保护的建议_______;_______。(至少两条)
19.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 北京市延庆区是唯一一个全境都是首都水源保护地的区城,森林覆盖率30年间从30%提高到74.5%。2019年4月29日至10月7日在这里举办主题为“绿色生活 美丽家园”的北京世界园艺博览会。其中国国际馆利用建筑遮阳、自然通风、蒸发冷却降温、太阳能光伏发电、滴灌技术和雨水回收利用等可持续技术,充分体现了场馆设计的“绿色创意”。
材料二 北京市略图
(1)根据图中信息,判断北京市地形类型以_______为主:并估算北京市地形图的比例尺大约为_______;在自驾游览长城途中,经常看到陡坡段公路呈“S”状弯曲(见图),这样设计的原因是_______。
(2)世界园艺博览会在延庆市妫水河畔举行,妫水河的流向大致为方向_______,图中距离会址最近的世界文化遗产景点是_______。
(3)世界园艺博缆会举办期间经历的我国传统节日有_______等,节气有_______等(各写出一个即可)
(4)请说出国际场馆建设中是如何体现“绿色创意”的。_______(说出一条即可)
(5)根据材料分析,北京地区近年来环境质量明显改善的原因是_______。
20.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2018年11月13至14日,北京市雾霾天气再现,空气质量达到重度污染级别,气象部门提醒广大市民尽量减少户外活动,注意出行安全。
材料二 北京市地图(图甲)、北京市雾霾污染物来源图(图乙)和北京市气温曲线与降水柱状图(图丙)。
(1)结合图甲所示信息,北京的地势特征是_______,依据是__________。
(2)2019年3月,十三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和全国政协十三届二次会议(即两会)在北京人民大会堂召开,这体现了北京的____________职能。
(3)伴随着首都城市功能定位的调整,一些非首都核心功能部门将迁出北京城区,这对北京的影响是_______________。
①交通压力将有所减轻 ②政治中心地位将大幅度降低
③城市空气质量将进一步提高 ④住房紧张状况将有所缓解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
(4)图乙显示,北京雾霾污染物主要来源于______________、燃煤等。
(5)雾霾与天气情况有着密切关系,结合图丙,从自然方面分析北京冬季雾霾严重的原因。
21.图1为北京的“市域空间结构规划”图,图2为北京通风廊道示意图。结合所给材料,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所示生态涵养区确定的主要依据有__________。(选择填空)
①人口密度大
②地形以山地为主
③交通便利
④河流的中上游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2)北京市的地势特点为__________,判断的主要依据是__________。(选择填空)
A.河流自西北流向东南 B.夏季盛行东南风
C.西北部植被覆盖率低 D.东南部交通线路稠密
(3)数九歌中有“三九、四九冰上走”的说法,这反映北京__________。(选择填空)
A.雨热同期 B.冬季寒冷
C.全年降水不均 D.年降水量少
2017年9月29日《北京城市总体规划(2016年—2035年)》正式发布。其中要点有①确定北京城市战略定位;②疏解非首都功能,设立北京城市副中心;③生态保护,包括通 风廊道建设以及降低PM2.5浓度等;④历史文化名城保护:加强老城和三山五园地区两大重点区域的整体保护等;⑤京津冀协同发展,包括在京资源向河北雄安新区转移疏解。
(4)设立通州为北京城市副中心,对首都可能产生的影响有__________。(选择填空)
①促进工业发展
②明确城市职能
③改善城市环境
④增加城市用水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①④
(5)雄安新区主要接纳高校、科研机构和信息技术产业。下列产业中最有可能落户雄安新区的是__________。(选择填空)
①石油化学工业
②钢铁工业
②智能机器人研究中心
④互联网企业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②④
(6)北京建设通风廊道能降低PM2.5 浓度。通风廊道的走向大致为__________,通风廊道设置成这种走向,主要考虑的自然因素有__________、__________。
(7)下列属于保护北京历史文化名城的重要措施有__________。(选择填空)
①老城区禁止拆除四合院
②收集明城墙城砖并集中展出
③故宫日参观门票限量8万张
④将首钢遗址设立成遗址公园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②④
参考答案
1.C
【解析】
以上这些世界遗产中,苏州古典园林位于江苏省苏州市;九寨沟位于四川省,杭州西湖位于浙江省杭州市,天坛、颐和园、明十三陵、明清故宫和长城都位于北京,故选C。
2.D
【解析】
北京是我国的首都,是全国的政治中心、文化中心和国际交往城市,北京有许多名胜古迹,其中已经列入世界遗产名录的有明清故宫、颐和园、天坛、明代长城、周口店北京猿人遗址等。北京市区形成了环形加放射状的快速道路网,将中心城区和卫星城连接在一起,故选D。
3.A
4.A
5.B
【解析】
3.北京位于华北平原的西北部,地势平坦,平原广阔,所以北京古城的平面布局方正对称,主要得益于平原广阔。故选A。
4.北京是历史古城,读图可知,中轴线上被列为世界遗产、现存最大的木结构宫殿建筑群是故宫。故选A。
5.北京市中国的首都,是全国的政治中心、文化中心和国际交往城市,要加强老城整体保护,保护中轴线传统风貌特色。这说明北京是文化中心的职能。故选B。
6.B
【解析】
关于图中通风道规划设计的说法,主要目的是降低雾霾污染程度,缓解城市热岛效应,并不是增加城市道路、温度和绿化面积,故选B。
7.A
8.B
9.A
【解析】
7.关于北京新机场五纵两横交通网的说法,主要交通运输方式是公路和铁路,通过快速公路和铁路、地铁等运输,故选A。
8.新机场临空经济区布局的产业有跨境电子商务,国际会展和航空物流,不宜布局煤炭工业、钢铁工业和化学工业等传统污染严重的工业,故选B。
9.北京新机场的建设进一步强化了北京市是国际交往中心,进一步加强了北京与国外的联系,故选A。
10.B
11.A
【解析】
10.塔里木盆地气候干旱,缺少灌溉水源就不可能发展农业.在天山山麓及塔里木盆地和准噶尔盆地的边缘地带,依靠高山冰雪融水的灌溉,分布着较多的绿洲农业区,新疆的城市、人口和交通主要分布在这里,故选B.
11.塔里木盆地位于我国的第二级阶梯上,故A错误;是我国面积最大的盆地,故B正确;坎儿井新疆最古老的引水工程,属地下暗渠引水,不受季节、风沙影响,避免水分大量蒸发,流量稳定,可以常年自流灌溉,故C正确;这里气候干旱,光照充足,昼夜温差大,利于糖分的积累,瓜果甜美,故D正确,故选A.
12.A
【解析】
从图中看出,A是北京的鸟巢,B是日本的富士山,C是英国伦敦的塔桥,D是澳大利亚的悉尼歌剧院。
13.D
14.B
【解析】
根据北京位于华北平原西北部,属于温带季风气候;随着经济的繁荣和城市规模的扩大,北京面临着许多发展中的问题,如水资源匮乏、空气污染、大量集聚的人口和产业更加剧了用水的困难等,进行分析解答。
13.北京位于华北平原的北部边缘,面向渤海,夏季盛行东南季风,冬季盛行西北季风,因此通风廊道的走向是西北?东南方向;结合题意。故选:D。
14.城市通风廊道是指在城市规划、建设过程中,留出一定空间的走廊,如绿地、道路等,以保持空气流通,缓解大气污染;结合题意。故选:B。
15.D
【解析】
本题考查北京的城市职能。
国际合作高峰论坛在北京举行,这体现了北京是国际交往中心的城市职能,选项D正确。
16.华北平原 燕山 太行山脉 河北省 天津市 西北 东南 永定河 潮白河 海河
【解析】
该题以读北京市图为切入点,考查的是北京市的位置和范围、地形、河流等自然地理特征,要求学生具有较强的读图分析问题的能力。
(1)读图可知,北京位于华北平原北缘,北部是①燕山山脉,西部是②太行山脉脉西山,与③河北省、④天津市相邻。
(2)读图可知,北京地势由西北向东南倾斜,主要河流有⑤是永定河、⑥是潮白河等,均属海河水系。
17.(1)华北 太行山 渤海
(2)沿海 滨海新区
(3)B
(4)A B D
(5)区域间的联系(出行)更方便快捷,促进交流等,言之有理即可。
【解析】
(1)首都经济圈位于华北平原的北部,西部为太行山、北部为燕山,西北跨内蒙古高原,东临渤 海,拥有绵长的海岸线。
(2)首都经济圈中的“一带”是指沿海经济带,着重发展的“三重点”中的曹妃甸工业区和滨海新区即位于这个经济带内。
(3)首都钢铁公司落户曹妃甸工业区的原因是这里海运便利,有利于运输原料和产品。
(4)以下发展目标能够反映北京城市战略定位的是为中央党政军领导机关提供优质服务,保障国家政务活动安全、高效、有序运行,体现了北京的政治中心职能;保护历史文化遗产,建设世界一流大学,体现北京的文化中心职能;建设国际会议会展区、外国驻华使馆区等体现北京是国际交往中心职能,发展一大批重工业企业是不可取的。
(5)京津冀的协同发展有利于区域间的联系提供方便,促进交流。
18.山地(或山区) 高新技术 A 文化 政治 四合院 定期检查缮修 切勿过度开发
【解析】
根据北京是我国的首都,位于太行山、燕山和华北平原的结合部,是全国的政治、文化、交通、科研、教育中心,也是世界上著名的历史文化名城和国际化大都市;在城市发展过程中面临很多的问题,如:城市人口迅猛增长、沙尘暴天气加剧、水资源匮乏、交通拥挤、住房紧张、环境污染等等,进行分析解答。
(1)从图中来看“一区”指生态涵养区,门头沟区、平谷区、怀柔区、密云区、延庆区以及昌平区和房山区的部分地区,这几个区主要集中在北京的西部和北部,地形以山地为主;
(2)海淀区的中关村是我国科技创新和人才资源最为密集的区域,主要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因为该地高等院校云集;
(3)故宫和人民大会堂位于北京核心区,这体现了北京的文化中心和政治中心的城市职能,核心区常见的北京传统民居是四合院,四合院是北京的文化遗产,丰富着北京市的旅游资源,在不破坏文化遗产的情况下我们可以让四合院不完全被现代化建筑取代。可以有选择地保护和改造;定期维护修缮,保留其古朴的外表,增添一些现代化的功能。
19.平原、山地 1:3600000 减小坡度 自东北向西南 八达岭长城 端年节 七夕节、中元节、中秋书、重阳节、立夏、小满、芒种、夏至、小暑、大暑、立秋、处暑、白露、秋分 建筑遮阳、自然蒸发等设计减少空调使用;太阳能光伏发电,清洁无污染;滴灌、雨水回收利用,节约水资源等。(说出一条即可) 植树造林;增加森林显盖率等。
【解析】
(1)读图可知,北京北部和西部海拔较高,地形以山地为主,南部和东部海拔较低,以平原为主;经过测量,北京南北长约5厘米,北京南北距离大约180千米,因此比例尺大约为1厘米代表实地距离36千米,即1:3600000;在山地中设计“S”状公路是为了减缓坡度,增加安全性。
(2)读图可知,妫水河自东北向西南流,图中距离最近的文化遗产景点是八达岭长城。
(3)世界园艺博览会举办时间为4月29日至10月7日,举办期间经历的我国传统节日有端午节、七夕节、中秋节等,节气有立夏、小满、芒种、夏至,小暑、大暑、立秋、处暑、白露、秋分等。
(4)据材料可得,建筑遮阳、自然蒸发等设计减少空调使用;太阳能光伏发电,清洁无污染;滴灌、雨水回收利用,节约水资源等充分体现了场馆建设的“绿色创意”。
(5)近年来,由于北京大力植树造林,增加森林覆盖率,使得环境质量有了明显的改善。
20.(1)西北高,东南低 河流自西北流向东南
(2)政治
(3)D
(4)机动车
(5)冬季平均气温在0℃以下,气温低;冬季降水少,不利于净化空气。
【解析】
(1)读图可知,北京的山地主要分布在西部和北部,且河流多从西北流向东南,故北京的地势西北高、东南低。
(2)全国“两会”在北京召开,体现了北京是全国政治中心的职能。
(3)北京的非首都核心功能部门迁出北京城区,有利于缓解北京的交通压力,改善北京的空气质量,缓解北京的住房紧张状况等。
(4)读图可知,北京雾霾污染物主要来源于机动车和燃煤等。
(5)读图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北京冬季平均气温在0℃以下,气温低;冬季降水少,不利于净化空气。
21.D 西北高,东南低 A B C D 西北——东南(南北) 地形(地势) 气候(风向) C
【解析】
本题主要是对首都北京的地理概况、自然环境、城市发展以及读图能力和材料分析能力的考查。
(1)由图可知,图中所示生态涵养区确定的主要依据有 地形以山地为主,位于河流中上游;
(2)由图可知,北京市河流大多自西北流向东南,北京市的地势特点为西北高,东南低;
(3)数九歌中有“三九、四九冰上走”的说法,这反映出北京冬季寒冷,该城市属于温带季风气候,夏季高温多雨,冬季寒冷干燥;
(4)由材料可知,设立通州为北京城市副中心,对首都可能产生的影响有明确城市职能,改善城市环境;
(5)雄安新区主要接纳高校、科研机构和信息技术产业,所以说最有可能落户雄安新区的是智能机器人研究中心、互联网企业等高新技术产业;
(6)北京建设通风廊道能降低PM2.5浓度,通风廊道的走向大致为 西北-东南走向,通风廊道设置成这种走向,主要考虑的自然因素有冬、夏季风和地形因素。通风廊道主要目的引入主导风向通风透气,通风廊道走向基本和北京市冬、夏季风风向一致,城市通风走廊能增加空气流动性,减轻污染,因此通风走廊应当以绿地为主;
(7)保护北京历史文化名城的主要措施有收集明城墙城砖并集中展出、限制故宫日参观门票数量等。